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13792139969@163.com 文档编号:21777882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金华十校2024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近二分之一处,以大客船与拱桥为中心构成了全卷的矛盾焦点。这座当时世界最伟大的木构拱桥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桥上正上演着险中有险的惊悚大剧:占道经营的小贩们拥挤在桥头和桥的两侧,在桥上拥挤的人群里,坐轿的文官与前面两个骑马的武官相遇,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互不相让,狭路相逢勇者亦无胜。桥左侧还有两头毛驴驮着

2、面袋,一路穿行,行人更是无处可让。尾随轿子后面的骑驴老者带着三个挑夫在人群中穿梭,更增添了桥上的拥堵。在拱桥这边的尽头是一个贩夫在向孩子兜售小玩具,他不知道身后有一辆驴车正疾行下坡,两个车夫前压后拽,企图减轻车辆下滑的惯性,毛驴前进的惯性使它难以自控,打着趔趄,真可谓险象环生!桥上的险情没有结束,桥下的灾难片又上演了!桥下的大客船的桅杆正要撞上这座拱桥的桥身!客船吃水很深,满载而行,透过舱门可以看到里面的男女乘客,要知道,这样的大客船在当时可载上百人啊!从高空俯瞰“事故现场”,其险境和船工的处置手段一览无遗,尤其是船顶上的一个船夫用长杆死死顶住拱桥横梁,正是这一关键性的死顶,使客船无法靠近桥洞

3、,给其他船工留出了放下桅杆的时间。从高空看下去,整个拱桥上下处在无序的争吵和拥挤的状态中,画家在此揭示了因社会管理失控造成的种种社会矛盾,并达到了高潮。造成这起严重险情的直接责任者似乎是几个纤夫,他们本应该在远离桥梁的时候止步,招呼船工放下桅杆。但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在纤夫距离拱桥一定距离的时候,应该有专人或标牌提醒纤夫停止拉纤、放下桅杆。然而,这个开封城,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管理人员在进行督导。说到这里,不得不进一步分析事故的历史原由,桥上的险情主要是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引起的,这在开封是一个久拖不决的历史问题。司马光曾说,早在五代后周时期的汴京,占道经营就很严重了,挤得大车都过

4、不去。宋真宗诏令要消除这个现象,经办的官员不敢处理,因为有许多是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出租的商业用房在不停地挤占道路,老百姓占不了街面就占桥梁,构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带来了一系列连锁问题,首先是官宦出行麻烦了。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诏令文武官员不论是在内廷还是在路上,都要各行其道,路上相遇,各靠左行。看看拱桥上拥挤的桥面,哪有什么左右可分?北宋开封城已经凸显出城市病了,城市管理的水平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加上懒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个个社会矛盾。(摘编自余辉走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运河)材料二:北宋商业十分繁荣,京城汴梁更是商贩云集,商铺林立。随

5、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严重的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现象,在当时,这叫做“侵街。汴梁城里侵街现象十分严重,以至偌大一个京城找不到一条稍宽的巷子,街面上无法通行车马(“坊无广巷,市不通骑”)。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记载说,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在会节园宴请大臣之后,经通利坊返回宫殿。出人意料的是,途经通利坊时,拥挤的街道竟然使堂堂皇家仪仗无法展开。为此,赵匡胤勃然大怒,第二天下令要狠狠整治一番侵街现象。宋代制定了专门处罚侵街行为的法规。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规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乡道来搭建经营的,都要罚以70大板。除此之外,宋代还在京城组建了类似于现代城管的专职执法队伍“街道司”。他们统一穿

6、青衫子制服,负责维持市场秩序,维持街道的卫生、整修及日常秩序,包括巡视街道、疏通交通,以及管理与处理侵街现象等具体工作。但从长编等史籍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北宋,京城侵街现象严重且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侵河”现象。宋史载,“京师并河居民,盗凿汴堤以自广”,沿着汴河居住的人家,竟然把违章建筑建到河上去了。面对这样的形势,北宋朝廷知难而退。史载,天禧四年5月“开封府请撤民舍侵街陌者,上以劳民,不许”,开封府把整治侵街行为的报告递上去了,宋真宗却把报告给驳回来:这可是劳民扰民的行为呀!大概是因为皇上也知难而退的原因,到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政府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你要越过红线建房是吧?好的。不过先把计

7、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交上来!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显示,在一个门洞前,街道司的人在歪着身子睡大觉。面对侵街占道现象,他们是不想作为还是有心无力?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摘编自段立新北宋的商业繁荣与“城管”难题)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桥上文官和武官的争吵是由没有遵循“各靠左行”的规定而引发的。B. 船夫用长杆死死顶住拱桥横梁的举措,为化解险情争取了宝贵时间。C. 宋太祖赵匡胤亲历的交通拥堵是他下决心整治侵街现象的直接原因。D. 在商业高度繁荣的同时,北宋也随之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管理的问题。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

8、桥上场景,一方面反映了人员的复杂和交通的混乱,另一方面也间接体现出汴梁的经济繁荣。B. 画卷中船撞拱桥的险情,暴露出当时城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缺失,说明专人督导或标牌提醒在预防事故中具有重要作用。C. 宋代为整治侵街乱象,制定了专门的处罚规定,还组建了专职的执法队伍,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朝廷想整治侵街乱象的态度。D. 宋徽宗时期收缴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是对侵街现象的妥协,是街道司不作为的结果,宣告了治理侵街占道现象的失败。3. 下列选项,不能反驳材料一“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说法的一项是( )A. 北宋沿袭唐代的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十二字交通规则。B. 东京梦华录记载:

9、“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C. 宋文鉴汴都赋记载:“城中则有东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达,其途九轨。”D. 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记载:“当巷街阡陌,其穿穴垣墙以出污秽之物者,杖六十。”4.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对图表内容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现象措施材料坊无广巷,市不通骑盗凿汴堤以自广街道司的人白天街上睡大觉订立相应法规组建专职队伍史籍画卷A. “侵河”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凿河堤,给当时的汴梁城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B. 北宋朝廷为解决汴梁城市规划中道路狭窄、通行困难的问题,曾采取积极措施。C. 画卷上“睡大觉”的人的服饰特点应该是作者判断其为街道司工作人员

10、的重要依据。D. 作者援引大量史料,介绍了北宋经济繁荣背后的城市管理的相关问题,客观可信。5. 请结合材料,分析北宋京城侵街现象十分严重的原因。【答案】1. A 2. D 3. C 4. B 5. (1)五代后周时期占道经营情况严重,积重难返。(2)权贵阶层不服从管理,导致占道经营的风气蔓延。(3)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官员的懒政、怠政现象严重。(4)朝廷和皇帝本人对这一现象的退缩和妥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张冠李戴。由原文“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互不相让”可知,为征道而争吵的是轿夫和马弁,不是官员。且依据原文“看看拱桥上拥挤的桥面,哪有什么左

11、右可分?”可知引发争吵的原因是“拥堵”。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原因判断失当。由原文“大概是因为皇上也知难而退的原因”可知,并非“街道司不作为”。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是城市建设和规划问题,不体现城市管理。 ABD 三项分属于不同领域的城市管理措施。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图表信息能力。B.“道路狭窄、通行困难”不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是“侵街”导致的城市管理问题。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由“司马光曾说,早在五代后周时期的汴京,占道经营就很严重

12、了,挤得大车都过不去”可知,五代后周时期占道经营情况严重,积重难返。(2)由“宋真宗诏令要消除这个现象,经办的官员不敢处理,因为有许多是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出租的商业用房在不停地挤占道路”可知,权贵阶层不服从管理,导致占道经营的风气蔓延。(3)由“首先是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加上懒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个个社会矛盾”可知,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官员的懒政、怠政现象严重。(4)由赵匡胤曾下令狠狠整治“侵街”现象,“宋代制定了专门处罚侵街行为的法规”,“但从长编等史籍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北宋,京城侵街现象严重且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侵河现象”,“面对这样的形势,北宋朝廷知难而退”可知,朝

13、廷和皇帝本人对这一现象的退缩和妥协。(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竹峰寺(节选)陈春成这次回乡,心里烦闷。我在辞职和入职之间,想回家休整休整。回来一看,老屋已经没有了。整个县城都在剧变,四处一逛,风景皆殊。其实在城市中生活,我早已习惯如此,每天到处都在增删一些事物,涂涂改改,没个定数。只是对于故乡的变动,我一时没有防备,觉得难以接受。无论如何,那座安放在群山之间,覆盖着法国梧桐浓荫的小县城,已经不复存在了。老屋那一带成了工地,围着铁皮墙。工地边上,也蜃楼一般,起了两座售楼部。我一阵恍惚,不知身在何世。我想,那些消逝之物,都曾经确切地存在过,如今怎都成了缥

14、缈的回忆?如此迷糊了几天,正在愤闷和惆怅间摇摆,忽然想起竹峰寺,想起慧灯师父。于是我二话不说,就出发了。来竹峰寺的大巴上,我一边望着窗外群山,一边用手摩挲着老屋的钥匙,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它。老屋不复存在,它就是我和老屋之间最后的一丝联系。我想象这钥匙是一只U盘,老屋仍完好无损,只是微缩成极小的模型,就存放在这只U盘里。一同存储在其中的,还有关于老屋的记忆。这么幻想着,摸着掌心的一小片冰凉,心情渐渐松弛下来。钥匙该如何处置呢?放在身边,久了,它就成了日常之物,日常的空气会消解它身上的魔力,直到对我失去慰藉作用;扔掉,又太残忍。我想了想,决定把它藏起来。藏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千秋万载不会动摇的地方。这

15、么想着,车到站之前,我已决定把钥匙藏在竹峰寺据传,竹峰寺在解放前,有块蛱蝶碑很有名。在时代的颠沛流离中,为了保护蛱蝶碑,僧人将其藏于寺内某处,渐渐地,无人知道这块碑究竟在哪,除了守口如瓶的慧灯师父。慧航问了好几次,起初,慧灯不说话,只是摇头。后来被磨久了,他才开口,对慧航说,碑,是师父领着我们几个师兄弟一起藏的。当时说好,谁问也不能说。慧航说,那现在寺庙不是重建了嘛,还藏着干嘛?慧灯说,就放那里挺好的,别动它了。慧航前年从春天到秋天,每天一清早就满山转悠,找碑,无果而归。进门见到慧灯在那里雕一个竹筒,自得其乐的样子,忍不住和他吵了一架,逼问他碑在哪里。话说得僵了,两人一下都沉默起来。慧灯忽然剧

16、烈地摇了一阵头,抿着嘴,大滴大滴的泪水滚落下来。老和尚哭了。哭得无声无息。神色很庄重,又像很委屈。慧航一下子就后悔了,也明白了慧灯的意思。老和尚对当年的承诺看得很重,是打算守一辈子的。慧航觉得自己之前的做法,对师兄是一种出卖,似乎有点羞愧。第二天起,他再没提过碑的事情。来了竹峰寺半月有余,没几天就该回去了。我在黑暗中摸到床头的钥匙,想,是时候把它藏起来了。清早起来,我在寺里寺外转悠,一面想。藏在哪里好呢?一个幽僻之处。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一个恒久不会变更的所在。我散着步,脑中想着藏钥匙,不免又想到和尚们藏碑。如果我是慧灯他们,我会把碑藏在哪里呢?是我,我不会直接埋起来。不埋,还能藏在哪里呢?我

17、踱步到碑亭下,打量那碑座上的凹槽,琢磨了好一会。等到天黑透时,我又决定出来看看。寺中一片静,各处都熄了灯;菜园里一味的黑,水流声在黑暗中听来格外空灵。我定了定神,没过小桥,却在岸边坐下,把电筒叼在口中,手扶岸沿,一步步往桥洞挪去。拿手电往上一照,原来这小桥是由两块长石板拼成,长不到两米,一块稍宽些,一块窄,都蒙了层青苔。石板搭在两边石砌的桥墩上。我把手电凑近了石板,仔细看,窄的那块,青苔只是青苔;再看宽的那块青苔下有字。我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用手摸了摸笔画的凹痕,这才确信自己猜得没错。字迹在苔痕后时隐时现,我举头端详那些字迹。经文大半为青苔覆盖,然而仅看露出的部分,就已十分满足。结体茂密,内

18、敛而外舒,透出稳凝,而不沉滞;运笔坚定,但毫不跋扈。我用目光追随着一笔一画,在石板上游走,忽然间得到一种无端的信心,觉得这些字迹是长存永驻之物,即便石碑被毁成粉屑,它们也会凭空而在,从从容容,不凌乱,不涣散。看了很久,我站定了,闭上眼,过了一会,在黑暗中看见那些笔画,它们像一道道金色的细流,自行流淌成字,成句,成篇,在死一样的黑里焕着清寂的光。我睁开眼来,心中安定。老屋的钥匙早放在口袋里,这时我摸出来,在手心用力握了握,给它递一点温热。然后环顾桥下,见到石碑和桥墩的缝隙间,封着一道很厚的青苔,幽绿。我将青苔小心地揭开一点,然后趁钥匙上的一点热度还没消泯,把它放进去,推了推,塞实了;又把青苔小心

19、地盖上。于是我的钥匙,钥匙里储存的老屋,老屋的周边巷陌乃至整个故乡,就都存放在这里,挨着那块隐秘的碑。青苔日夜滋长,将它藏得严严实实,谁也发现不了。唯有我知道它的所在,今后无论身在何方,都能用想象和它接通。也许多年后我会一时兴起,重来此地,将它取出;也许永远不会。只要我不去动它,它就会千秋万载地藏在这碑边,直到天地崩塌,谁也找不到它。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确定无疑的事情有这么一两桩,也就足以抵御世间的种种无常了。我这么想着,最后凝视了一眼那道青苔,那块碑,就钻出桥洞,爬上岸去。到了回去的日子,我又想起我的钥匙来。我想到日光此时正映照溪面,将一些波光水影投在那碑上,光的涟漪在字迹上回荡,在青苔上回

20、荡,青苔在一点一点滋长,里边藏着我的钥匙,钥匙里藏着老屋和故乡,那里一切安然不动。就这么想着,我一路走下山去。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历史变迁中,蛱蝶碑被僧人们妥善保存和隐藏起来,不惧无常变化;主人公将钥匙与石碑藏在一处,以实现个人老屋记忆的永存。B. 主人公在工作变换、故乡剧变的情况下重返竹峰寺,竹峰寺历经时局变化依旧存在,让“我”感觉到它是个恒常之物,并从中获得慰藉。C. 慧灯师父之所以流泪哭泣,是因为蛱蝶碑已经被做成了桥板,永远也不能复原,如果泄露了这个藏碑的秘密,他会受到世人的非议。D. 小说的结尾,“我”一边想着,一边走下竹峰寺。从某种意义上说,此

21、刻“我”已经摆脱烦闷,内心安宁,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变幻。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把老屋钥匙想象成一个U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老屋钥匙不仅能打开家门,也给主人公提供了一个安放自我的精神空间。B. 作者插入了蛱蝶碑的故事,生动地描写了慧灯师兄弟的神态、语言、心理,让传言变得真实可信,为下文找到蛱蝶碑埋下伏笔。C. 作者描述主人公藏钥匙的内心活动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千秋万载”“天地崩塌”等词语表达了对“谁也找不到它”的确定无疑。D. 作者以石碑为线索,围绕石碑的“藏”与“找”组织全文,“我”的情感也随着“藏”与“找”而转变,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8. 小说中

22、“藏钥匙”与“藏石碑”两个故事巧妙交织,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 有人说陈春成的小说用“稳定性”对抗社会的流变。从本文看,这种对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6. C 7. D 8. 答案示例:“我”决定将钥匙藏在竹峰寺,由此引出藏碑的故事。因思索藏钥匙的地点,进一步揣摩藏碑之处。藏碑的发现启发我确定藏钥匙的地点。两个故事巧妙交织,给人带来哲理思考。 9. 答案示例:(1)借竹峰寺的恒常不变来对抗家园之变。文中故乡老屋的消失、县城环境的剧变,让 “我”无所依归、悲抑愤懑,通过逃往竹峰寺,“我”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2)借慧灯“藏石碑”来对抗时代之变。“碑”是特殊情感的载体,彻底的“藏”便是永

23、恒的“在”,面对时局变化,人物通过“藏”来存留一丝反抗成功的希望。(3)记忆的永恒对抗消逝。文末“钥匙里藏着老屋和故乡,那里一切安然不动”一句蕴含着“记忆在,故乡就永恒”哲学意味。【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强加因果。慧灯师父的流泪体现了对承诺的一种特殊情感,并不是因为怕受到非议。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作者以石碑为线索”错,石碑不是作为“全文”线索。“我”想要找一个安放老屋钥匙的地方,也寻找到一个精神的安宁之处来对抗生活的剧变,才是文章的线索。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写作技巧的能力。

24、扣住“巧妙交织”来概括相关内容,分析写作效果。第三段“我”想要把老屋的钥匙安放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千秋万载不会动摇的地方”,于是想到了竹峰寺,自然引出藏碑的故事“据传,竹峰寺在解放前,有块蛱蝶碑很有名。在时代的颠沛流离中,为了保护蛱蝶碑,僧人将其藏于寺内某处,渐渐地,无人知道这块碑究竟在哪”;在竹峰寺待了半个月,过几天就要回去了,“我”想要把钥匙藏起来,于是脑中想着藏钥匙,又想起了藏碑的事,“如果我是慧灯他们,我会把碑藏在哪里呢?”因思索藏钥匙的地点,进一步揣摩藏碑之处。天黑之后,“我”来到小桥边,下到桥洞里,发现了拼接成桥的两块石板,“宽的那块青苔下有字”,“我”无意中发现了那块藏碑,决定把

25、钥匙藏在这里,藏碑的发现启发我确定藏钥匙的地点。一个是藏碑,一个是藏钥匙,都想要不被人发现,永远藏下去,两个故事巧妙交织,给人带来哲理思考。【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审美意蕴的能力。题干中“用稳定性对抗社会的流变”,我们要理解用什么的稳定性对抗,还要找出“社会的流变”的具体内容,以及背后隐藏的人物的情感。(1)借竹峰寺的恒常不变来对抗家园之变。文中的“社会的流变”包括“我”回到家乡发现“老屋已经没有了”,而且“整个县城都在剧变”,而“我”当时正处在“辞职和入职之间”,本想回到家乡找寻精神的皈依,结果却“无所依归”,“正在愤闷和惆怅间摇摆,忽然想起竹峰寺,想起慧灯师父。于是我二话不说,

26、就出发了”,竹峰寺永远在那里,正是在竹峰寺,“我”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2)借慧灯“藏石碑”来对抗时代之变。文中还有一个“稳定性”的东西,就是被慧灯藏起来的石碑,文中写“为了保护蛱蝶碑,僧人将其藏于寺内某处,渐渐地,无人知道这块碑究竟在哪”,后面通过慧灯的补充,我们知道了“碑,是师父领着我们几个师兄弟一起藏”,并且一直守口如瓶。“碑”是特殊情感的载体,彻底的“藏”便是永恒的“在”。而“我”对于社会的巨变,人生的不稳定,心情烦闷,找不到精神家园,面对时局变化,人物通过“藏”来存留一丝反抗成功的希望。(3)记忆的永恒对抗消逝。“稳定性”还有“我”藏钥匙的目的,“藏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千秋万载不会动

27、摇的地方”,这样老屋的记忆就会永远留存,文末“钥匙里藏着老屋和故乡,那里一切安然不动”一句蕴含着“记忆在,故乡就永恒”哲学意味。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帝问右丞相周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惶愧,汗出浃背。上问左丞相陈平,平曰:“有主者。陛下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君所主者何事?”平曰:“宰相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帝称善。绛侯(勃封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乃谢病请归相印。上许之,

28、平专为丞相。 笠翁曰:陈平不对决狱、钱谷之问,其事与周勃同情,总由平日未尝经理,卒然问及,不能即举其数。但平有饰非之智,勃无口给之能,故觉彼善于此,掩过一时之耳目,非勃才果出平下,当以相任独归之也。夫庶吏董天下之事,宰相总庶吏之成。文帝问曰:“一岁决狱几何?钱谷出入几何?不问节目而问大纲,正所谓总其成也。知而举之,不过两言而尽,有何难对与不屑对之有哉?若问某郡决狱几何、钱谷出入几何,欲其条分而缕析之,则如此冗屑之事,诚非宰相所宜知。今以总目叩大臣,犹之觅锁钥于家督,访绳墨于工师,未有不随取随应,随问随答者。岂得曰“大匠耻亲绳墨之事,纪纲不任锁钥之繁,君其问诸若辈”乎?惜萧何已死,备顾问者无人,

29、设此时犹居相位而躬承是问,吾知其必能应对如流,不爽毫发。何以知之?因其西入咸阳时,早已收藏图籍,留心经世之务,不似诸君争取财物,置天下大计于不问,至此时一诘而茫然也。文帝不察,卒为所欺,不可谓非至明之一累也。噫!后世论此者皆谓陈平能识大体可谓相臣之法是千古读书人尽堕术中而不之觉。受其欺者,岂独一汉文帝而已哉!(节选自李渔笠翁别集)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后世论A此者B皆谓陈平能识C大体D可谓相臣E之法F是千古读书人G尽堕术中H而不之觉。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卒,通“猝”,其含义与屈原

30、列传“怀王卒行”,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中的“卒”不同。B. 董,意为监督管理,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句及现代汉语“董事”一词中的“董”字均作此解。C. 耻,意为感到耻辱,其词类活用方式与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成语“不耻下问”中“耻”均不同。D. 爽,意为过错,其含义与促织“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氓“女也不爽”中的“爽”均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为作者引述的史料,根据史书的记史范畴推断,以上史料引自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三书均有可能。B. 因不能答复汉文帝的询问而陷入尴尬的周勃,得到陈平的同情,但周勃最终还是辞去丞相一职,陈平

31、得以专任丞相。C. 对汉文帝的询问,周勃、陈平、萧何的答复不同,不同的答复显示了三人不同的个性。作者对三人做出了不同评价。D. 汉文帝被陈平的话术欺骗,赞赏陈平的回答。虽然受骗者不止汉文帝一人,但李渔由此认为汉文帝并非真正的明君。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2)今以总目叩大臣,犹之觅锁钥于家督。14. 本文认为陈平“不对决狱、钱谷之问”实际是在掩饰其不了解情况的疏失。作者这样推断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答案】10. BDF 11. C 12. A 13. (1)“天下一年判决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谢罪,说自己不了解。(2)现在拿总纲要点询问大臣

32、,犹如向管家索要钥匙。 14. 陈平认为丞相只负责大政,不问具体事务,所以未答复汉文帝的询问。但李渔认为汉文帝所问正是国家大政,陈平的不答正是因不了解而无法答复。【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后世评论这件事的人,都说陈平能够识大体,可以说是宰相的典范,这是千百年来的读书人都陷入了这种看法而没有意识到。“后世论此者”作“谓”的主语,“者”后停顿,B处断开;“陈平能识大体”作“谓”的宾语,构成动宾短语,D处断开;“谓相臣之法”,“谓”与“相臣之法”构成动宾短语,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的能力。A.正确。通“猝”,突然;最终

33、;士卒。句意:突然问到。/怀王最终还是去了。/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步兵,手持锋利的武器,询问路人。B.正确。句意:一般官吏负责管理天下的事务。/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管理事务。C.错误。三个“耻”字均为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耻”。句意:大工匠以亲自处理绳墨之事为耻。/对于自身,却以从师学习为耻。/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D.正确。句意:没有丝毫差错。/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我做妻子没差错。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得到陈平的同情”错误,原文中“同情”意为“事情实质相同”。C.“周勃、陈平、萧何的

34、答复不同”错误,萧何已死,并未回答汉文帝的询问,文中表述为作者假设。D.“李渔由此认为汉文帝并非真正的明君”错误,文中认为,汉文帝受骗为“至明之一累”,并未否定文帝为明君。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决狱”,判决的案件;“几何”,多少;“谢”,谢罪。(2)“总目”,总纲要点;“叩”,询问;“觅锁钥于家督”,状语后置,“于家督觅锁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平曰:宰相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可知,陈平认为丞相只负责大政,不问具体事务,所以未答复汉文帝的询问。根

35、据“夫庶吏董天下之事,宰相总庶吏之成”可知,般官吏负责管理天下的事务,而宰相则负责总结官吏们的成绩。再根据“不问节目而问大纲,正所谓总其成也”可知,作者认为皇帝问的不是具体细节,而是总体情况,这正是所谓的“总结成绩”,这是宰相应该清楚明白的,陈平却回答不上来是因不了解。所以他的回答是在掩饰其不了解情况的疏失。参考译文:孝文皇帝问右丞相周勃说:“全国一年中判决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谢罪说不知道。孝文皇帝又问:“全国一年中钱粮的开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惭愧自己不能回答,急得汗流浃背。于是皇上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主管的人。陛下若问判决案件的情况,可询问廷尉;问钱粮收支的情况,可询

36、问治粟内史。”皇上说:“你所主管的是些什么事呢?”陈平说:“宰相一职,对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下养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爱护团结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够胜任他们的职责。”孝文帝称赞他回答得好。绛侯周勃自知才能比不上陈平,就托病请求辞去右丞相的职务。孝文帝答应他,陈平独自担任整个丞相的职务。笠翁说:陈平没有回答关于案件审理和钱粮 收支的问题,他的情况与周勃相同,都是因为 平日不曾亲自管理这些事务,突然问到,不能立即说出具体数字。只不过陈平有掩盖错误的智慧,而周勃没有应对的口才,所以让人觉得陈平在这方面更优秀,这只是暂时蒙蔽了人们 的耳目,并不是周勃的才能真的比陈平差,

37、不应该把重任只交给陈平。 一般官吏负责管理天下的事务,而宰相则负责总结官吏们的成绩。文帝问的是:一年审理 的案件有多少?钱粮的收支有多少?他没有问具体的细节而是问总体情况,这正是所谓的总 结成绩。如果知道这些数字,回答起来不过一 两句话就能说完,有什么难处或者是不值得回 答的呢?如果问的是某个郡审理的案件有多少、钱粮的收支有多少,想要详细地分条解释,那么这些琐碎的事情确实不适合宰相去了解。现在用总体的目标来询问大臣,就像是到家宰那里找钥匙,或是向工匠询问绳墨,没有不随时拿取、随时回答的。怎么能说“大工匠以亲自处理绳墨之事为耻,管家不愿意承担钥匙的繁琐,君主应该去问那些人”呢?可惜萧何已经去世,

38、没有人能够作为顾问,如果他在位还能亲自回答这些问题,我知道他一定能够对答如流,没有丝毫差错。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他在西入咸阳时, 就已经收集了图书,留心于治理国家的事务,不像其他人只顾争夺财物,把天下大计放在一边不闻不问,到了关键时刻一问三不知。文帝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最终被欺骗,这不能不说是因为他的至明之累。 唉!后世评论这件事的人都说陈平能够识大体,可以说是宰相的典范,这是千百年来的读 书人都陷入了这种看法而没有意识到。受到欺骗的,难道只有汉文帝一个人吗?(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鲍照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

39、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注】窅窅:遥远的样子。轗轲:不得志。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路难”为乐府诗歌旧题,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为作者仿写古乐府之作,具有古乐府语言朴实的特点。B. 本诗“君不见”一语与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表达效果相近,以倾诉、提醒的口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C. “故乡”两句,诗歌主人公遥想日夜相隔的故乡、近看尘沙扑面阻绝行人的的边关,作者借此表达征人的思乡之切。D. “朔风”两句,作者采用极具边关特色的

40、意象描绘边关环境,同时借用“萧条”“哀急”等词对环境气氛进行渲染。16. 结合全诗,探究诗歌结尾“长叹”一词的丰富意蕴。【答案】15. C 16. (1)戍边战士长年在外而产生的边愁及怀乡思亲之情,由诗歌前四句可知。(2)面对现实困境,只能寄望于将来的无奈,由“得留顔”“欲何道”等词可知。(3)徒有建功立业之志,却在穷贱中蹉跎一生的深沉的命运感,由“生世轗轲”“绵忧摧抑”等词可知。【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尘沙扑面阻绝行人”错,诗句中“音尘断绝”意指未能收到故乡消息。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1)

41、戍边战士长年在外而产生的边愁及怀乡思亲之情。诗歌开头两句,直言老兵“少壮从军”,直至“白首”仍流离在外,不得回家。“故乡”两句,诗歌主人公遥想日夜相隔的故乡,作者借此表达征人的思乡之切。(2)面对现实困境,只能寄望于将来的无奈。“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无奈之下,老兵只得“登山远望”,希望能借此排解心头之愁,保留好自己的容颜。诗的结句直抒胸臆:“男儿生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老兵面对自己坎坷的生世无可奈何,只能将心头无尽的边愁乡思化成长长的慨叹!(3)徒有建功立业之志,却在穷贱中蹉跎一生的深沉的命运感。“男儿生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绵忧”:连绵不断的忧愁。“摧抑”:悲痛

42、压抑。老兵面对自己坎坷的生世无可奈何,悲哀之中分明蕴涵着老兵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引用离骚中的名句“_,_”,鼓励同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来直面最后阶段高中学习生活。(2)宋人曾批评王安石“偏执己见,凡诸君子之论,一切指为流俗”,拒绝他人意见,对此,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回应说,“_,_”,不算拒谏。(3)旅游爱好者准备近期组团赴河北昌黎碣石山旅游,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_,_”等有关碣石山的古人诗句以增进他们对景点文化的了解。【答案】 . 汩余若将不及兮 . 恐年岁之不吾与 . 辟

43、邪说 . 难壬人 .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汩、与、辟邪、壬、碣。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是偶然的。我们的文明中,有一种颠扑不破、辩证统一、灵活机动、祸福相倚、穷通转化的哲学与谋略智慧。中华文明提倡“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既精诚于大道之行,又专注于术的精准运用,引领中华民族一次次 、遇难成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自成体系,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这是中华文明的光荣与伟大。同时旧邦新命,一个古老的极具特

44、色的大国,面对 的世界变局,必然要承受住动荡挑战、艰难困苦。我们拥有光辉的成就,也不乏多灾多难的锤炼;得到多方的敬意,也在近现代落后挨打,饱受侵略、宰割和耻辱;我们拥有悠久与丰厚的文化,也为科技的落后与国力的衰退而痛苦反思、艰难求索。中华文化是中国的力量所在,是同心同德的凝聚力所在,是独立自主的荣誉尊严所在。一次又一次,正是中华文明以自己的仁爱、礼义、和穆的正道理念,经世致用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多彩多姿的活力与吸引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入理入情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化解了中华民族内部的纷争,阻遇了城外森林法则的野蛮与霸权暴力,成就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兴旺、发展与连续,彰显了别具特色的东方

45、文明的伟大存在。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_ _19. 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要取得好成绩,得用功,还得改进学习方法。B. 你要敢与人民为敌,必将被历史审判。C. 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D. 青年人要有干事业的雄心壮志,才不负青春。20. 文本第三段用了大量整句,请分析整句的构成及表达效果。【答案】18. . 转危为安(逢凶化吉) . 日新月异(波诡云谲) 19. D 20. 第三段共用了三组整句。整句的运用,让语言表达既有节奏感和强烈的语势,又层次鲜明地表达内容,增强了情感。(1)第一组整句连用三个“是”字句,构成排

46、比,用强烈的肯定语气,突显了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作用。(2)第二组整句用“以”字引领四组偏正短语做宾语,绵密排列,概括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清晰而全面。(3)第三组整句用四个动宾短语,选取“化解了”“阻遏了”“成就了”“彰显了”四个动词,层层递进地写出了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力。【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根据前文“我们的文明中,有一种颠扑不破、辩证统一、灵活机动、祸福相倚、穷通转化的哲学与谋略智慧”可知,中华文明有祸福相倚、穷通转化的哲学与谋略智慧,所以能引领中华民族一次次从危险中度过,可用“转危为安”或“逢凶化吉”。“转危为安”,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

47、病情。“逢凶化吉”,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本处是用来形容世界变局,根据后文“必然要承受住动荡挑战、艰难困苦”可知,世界变局变化很大,很快。可用“日新月异”或“波诡云谲”。“日新月异”,指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形容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波诡云谲”,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原文中“要”是需要的意思。A.“要”是希望意思;B.“要”是如果的意思;C.“要”表示估计,用于比较;D.“要”是需要的意思。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中华文化是中国的力量所在,是同心同德的凝聚力所在,是独立自主的荣誉尊严所在”中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