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2138089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 2024年第3期课 堂 在 线课题荟萃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索南才让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本文从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借力信息技术、开展文化专题研究、实施多元评价等方面,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渗透策略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囊括文学、民俗、历史等众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学中,教师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吸收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品性,提高学生的

2、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一、丰富素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要提高责任感、使命心,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做好传统文化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1。例如,在讲解 论语十二章课程时,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与课文教学相融合,带领学生共同了解论语的创作背景、意义,并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理解论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带领学生学习 论语 中的名言时,也要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句子的应用场景和实际含义,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要深入挖掘论语中潜藏的君子精神和君子人格,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引领和示范。此外,要从论语的教育意

3、义出发,深入认识孔子及其弟子在教育实践方面作出的贡献。结合孔子的教育思想,深刻了解传统教育的特点和方法,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再如,在讲解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基于孟子的义利观,并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将古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追求等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当下社会广大公民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种将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深度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二、丰富形式,创新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形式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多方引入教学形式,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

4、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教材内容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辩论赛、调查实践活动、项目式教学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以“你认为邹忌进谏的方式是正确的吗”为主题,开展辩论会。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一些论点,设置正反双方需要阐明的观点。这种形式的辩论赛,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够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还有利于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2024年3期.indd 122024/3/2 21:29:14中 旬 刊2024年第3期 13 课堂在线课题荟萃教师还可以开展对比式阅读教学,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例如将陋室铭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篇

5、文章放在一起阅读,陋室铭对情感的表达更为含蓄委婉,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表达相对热烈直白。这种对比式阅读教学,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欲望,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再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完木兰诗后,结合木兰诗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以木兰诗为主题,开展手抄报制作比赛,或者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搜寻与花木兰相关的资料,开展探索式学习项目实践。一方面,实现了课外知识与课本知识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实践性、趣味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民俗历史,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三、技术发力,发挥信息技术的表现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能够为传统文

6、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供帮助。例如,在讲解杜甫的诗歌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登高 石壕吏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立体化展示诗歌创作的场景,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化平台,搜集与杜甫诗歌相关的在线解读视频或高质量的朗诵音频,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体会杜甫诗歌的音乐美、艺术美,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目前,许多学生没有积累足够多的中国优秀传统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在学习文本时,他们大多只理解文本的字面含义,缺乏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把握。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扩展。当一些学生感到学习困难时,教师要实施小组阅读,提供相关课

7、外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例如,在讲解饮酒时,教师可以从小组阅读的角度出发,以隐逸文化为契机,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源,开展合作探讨。如此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主题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四、多元考评,基于核心素养教育要求实施多元评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多元化的评价思路,有意识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可以从文化素养、文化意识、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维度,采用作业评价、成果评价、课堂参与评价等评价形式,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把握、理解和应用程度。还要将学生的评价反馈作为改进和优化课堂的重要参考,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

8、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极具文化魅力和精神内涵的文明成果2。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夯实学生的文化积淀,健全学生的人格,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评价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阶段。将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文学作品,感悟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此,教师需要善于挖掘文化元素,拓展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表现力,结合多种形式的文化专题活动开展多元评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底色,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张云飞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考试周刊,2023(37):35-402于丽霞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 新课程,2023(10):127-129作者简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藏族中学语文教师。2024年3期.indd 132024/3/2 21:29: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