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pdf

上传人:刘岱文 文档编号:2230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0 年 3 月第 7 卷 第 3 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Mar.2010Vol.7 No.3一 、 人工智能的界定和发展历史(一 )人工智能的界定人工智能的英文表示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 AI。从字面上理解 , 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人类的智能 。人工智能既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又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 。 作为科学 ,它除了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外 ,还涉及数学 、信息论 、

2、控制论 、自动化 、仿生学 、生物学 、心理学 、数理逻辑 、语言学 、医学和哲学等多门学科 ;作为技术 ,它运用于各行各业 ,减轻了人们体力脑力的劳动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技术不仅仅是手段 ,“乃是一种解蔽方式 。”,技术的发展逐渐沿着从肢体 、器官的延长到躯干 、直到大脑的延长的逻辑轨道行进 。1人工智能即是思维研究成果的运用 ,又是人脑思维的延伸 。人工智能分为强 、弱两种形式 ,弱人工智能 (Weak AI)旨在发展研究人类和动物智能的理论 , 并能通过程序来测试这些理论 ,而强人工智能 (Strong AI)是人工智能的最高形式 ,它的目标是建造能够思考 、拥有意识和感情

3、的机器 。本文所讨论的即是强人工智能研究下的哲学思考 。(二 )人工智能的诞生和发展1956 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了有关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学术研讨会 ,会上夏麦卡锡 、明斯基等 10 多位数学 、心理学家和信息论等方面的学者第一次使用并确立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 ,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 (19681986 年 ),符号主义一支独秀 。 符号主义又称为逻辑主义 ,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 , 认为人的认识基元是符号 , 而且认知过程即符号操作过程 。 第二阶段(1986 年以后 ),联接主义复兴及人工智能枝繁叶

4、茂 。 20 世纪80 年代传统人工智能理论发展面临困境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出现新的转机 , 基于结构演化的人工智能理论 联接主义迅速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主流之一 。 1997 年 ,IBM 的 “深蓝 ”并行智能机在六局棋的比赛中 , 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这是人工智能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随后的 10 年中 ,棒球机器人 、餐厅服务机器人 、时装走秀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产品层出不穷 ,为人工智能研究注入活力 。二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一 )人工智能有可能侵犯人类思维隐私人工智能对人脑研究的深入 , 希望通过人脑思维的运行数据来探知人类的所思所想 。 2009 年 ,日

5、本本田 (Honda)、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 (ATR)和岛津制作所 (Simazu)三家公司公布了其研制的 Asimo 系列的最新智能机型 , 该机型已经能够探测并解读人脑活动图和脑电波 。简单来说 ,测试者看到某张图片 (左手 、右手 、脚或舌头 )后 ,在脑中想象这个动作 ,Asimo 侦测得到数据 ,进行分析和解读 ,破解出你想象的是哪个动作 ,并随之做出相同的反应 。这项研究可以看成是利用意念控制机器 ,也可以认为机器已经读懂人类的想法 。那么人类还有所谓的秘密吗 ?新一代 Asimo 智能机 , 已经能够根据人类大脑的运行情况知道人类所想所思 , 虽然 Asimo 的识别能力

6、还处于初级阶段 ,只能够辨识出人类简单思维活动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类思维将可能被完全破解 , 如果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大脑的侦测变得极其容易 , 终有一天人们任何所想所思都将完全地反映在机器中 ,人类的思维隐私将不复存在 。科学的研究使人类掌握自然规律 、通晓事物原理 ,技术的运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然而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对人的侵犯也不断加深 ,能不能做是技术问题 ,该不该做是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在探寻人类思维奥秘的同时 ,个人隐私可能荡然无存 。隐私不只是人类尊严的基础 ,也是所有其他人权的基础 ,没有隐私权 ,其他权利就无从保证 ,就根本谈不上自由 、民主和平等

7、 。2而思维的隐私更是超出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隐私范围 ,它不再仅仅是与羞耻心相关的 、与个人情感相联系的 、与个人生活安宁相关的所有信息 ,而是人脑中所有的想法 、意识 、理想 、信念等都将会成为智能机中可以查阅的信息 。 这是极其可怕的事情 ,马克思早就指出 ,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 , 人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 ,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如果人脑中的想法都得不到保护 ,人就像生活在透视镜下没有安全感 ,如果这个社会人人自危 ,缺乏信任 ,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 因此 ,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的同时 ,也要考虑其将会给人类带来的问题 。(二 )人工智能对人的存

8、在的挑战1 人工智能研究对人脑思维的复制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龚 园(1.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81;2. 武汉科技大学 教务处 ,湖北 武汉 430081)摘 要 :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它对人类思维的破解将可能侵犯人类隐私 ,人脑中的所思所想将不再是秘密 ;对人脑思维的复制将向人类的存在提出挑战 。 未来人工智能将极有可能颠覆人类传统认识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学界关注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哲学思考 ;伦理思考16 强 AI 论者坚信创造出具有思维意识的机器是可能的 ,计算机科学之父 、人工智能之父图灵曾经说过 ,“现在

9、 ,我承认这种可能性 即要复制人的思维过程 ,必须复制人的大脑 。当然 ,如果这种复制是可能的 ,那么 ,基于同样的事实 ,这样的一个机器脑大概能够像人一样思维 。 ”3其次 ,从生物学研究知道 ,承载思维意识的最终物质基础就是大脑中无数相互联系的神经元 ,而每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兴奋来相互传递信息 ,兴奋和抑制的状态恰好可以表示为二进制中 1 或者 0,并且神经元中的没有任何神秘的东西是不能用电子元件来代替的 。 如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已为复制人脑思维提供了条件 。基于以上可能 ,2004 年 , 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就开始了名为 “蓝脑 ”计划的研究项目 ,希望通过对哺乳动物大脑

10、的复制研究寻找出思维意识产生的真正奥秘 。 2009 年 8月 ,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的科学家 、“蓝脑 ”计划的负责人亨利 马卡兰教授宣称 ,该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研究小组创建了一个模拟近一万个脑神经元的三维模型 , 成功模拟了老鼠大脑皮层的活动 ,模拟过程中探测到了一种信号模式 ,这种信号模式和他们扫描真老鼠大脑时探测到的 “思想 ”信号非常吻合 ,这意味着这台 “电子鼠脑 ”中可能也出现了一种老鼠似的 “意识 ”。下一步小组将会继续对猫 、猴等哺乳动物大脑进行复制模拟 ,如果模拟取得成功 ,最后将进行人脑的复制研究 。在人脑复制计划中 , 通过建立人脑神经元 3D 活动模拟图模拟出整

11、个人脑皮层的神经元活动情况 , 研究人员希望借助最原始的手段自下而上地了解人脑的运转方式从而揭开人类意识产生之谜 。 我们试想 ,如果复制后的 “电子人脑 ”能像“电子鼠脑 ”那样正常运行 ,并有意识产生 ,那么 “电子人脑 ”中产生的思维能否当作人来看待呢 ? 或者说思维的存在是否就是人的存在呢 ?2 思维的存在是否就是人的存在3D 活动模拟图在结构上与人脑皮层相同 ,如果复制后的“电子人脑 ”能够产生思维意识 ,思维的存在是否就是人的存在呢 ?一方面 ,认为思维的存在不等于人的存在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 ,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本属性 ,人的自然性首先是指人对于生命的拥有 。 正如马克思指出

12、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4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对于自己生命的拥有 ,那么他将不复存在 。 因此 ,人的存在首先是对自身生命和身体的拥有 。其次 ,在自然存在的前提下 ,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 ,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人作为社会动物 ,必然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生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 马克思说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同时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强调实践作为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 是实践创造人本身 ,人类的思维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丰富 ,并且实践使人的活动具有社

13、会性 。人的存在既是人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又是认识活动 、 实践活动的统一 ,然而 ,“电子人脑 ”仅仅复制的是人脑的承载思维的物质基础 ,没有了生命和身体 ,离开自然环境 ,脱离了社会环境 ,即使存在思维意识也将变得孤立 ,认识无从谈起 ,实践无从谈起 ,更不能当作是人的存在 。另一方面 ,认为思维的存在即人的存在 。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是一个能够 “思考自己 ”,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 ,是一个能够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束缚而实行独立自决的自由的精神实体 ,人即精神 ,精神即人 。宗教哲学中将人看做是有灵魂的生物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灵魂的 ,灵魂所指就是人类的思维意识 。同

14、样 ,在医学界有着 “脑死亡 ”的说法 ,思维活动的停止标志着生命的完结 。 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思维意识更是标志一个人存在而永恒不变的东西 ,思维的存在即人的存在 。“电子人脑 ”即使不能达到与人类相同程度的思维意识 ,即使是低一级或者迟钝的思维意识 ,都同样可以看做强 AI 研究的成功 , 因为思维意识产生规律的发现将使人工智能逐渐向着人类智能迈进 ,而且将来为 “电子人脑 ”安装各种传感设备来代替人类感觉器官是极为容易的事情 , 接收外界环境的感知也将不再是难题 ,那么高级智能的产生也将仅仅是时间问题 。其次 ,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网络对人们的影响不断加深 ,如今人们除了现

15、实存在外 ,还在虚拟世界里有着虚拟存在 , 通过网络 , 人们能足不出户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与实践 ,或者说认识方式与实践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改变 。第一 ,通过网络 ,人们能够对想要了解的事物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网上交流 、聊天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并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 ,通过网络 ,改变了人类的实践方式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 列宁曾经简洁地提出一个公式 :“人的实践 =要求 +外部现实性 ”6,网络恰好满足这种 “要求和外部现实性 ”,为虚拟实践提供可能 。 因此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电子人脑 ”与网络相联接 ,即使在缺少自然生命和身体的情况下 ,其思维意识同样

16、能够与现实社会的人沟通 、交流 ,并在网上进行认识实践活动 ,如在网上实现现实物品的买卖 ,网络视频会议等 , 而且认识实践活动中将逐步建立起相应的社会关系 ,其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都将得到实现 ,如果那样我们还能将这些没有生命的 “电子人脑 ”当作机器看待吗 ?三 、结语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研究进展来看 , 人们希望通过还原的方法来寻求思维意识产生的最终奥秘 ,人脑的复制和模拟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 ,将使人工智能研究迈向一个全新的世界 , 智能机不再是作为理论上的 “黑箱 ”,而是真正具有思维意识的机器 。那时人工智能将会面临更多的伦理道德问题 ,如人类思维的上传与

17、下载 、现实存在与虚拟存在等等 ,为了科学技术更好为人类服务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锐锋 ,等 .自然辩证法教程新编 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349-350.2 李锐锋 ,等 .技术化生存与透明化生存 关于隐私丧失的哲学思考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10).3 美 约翰 卡斯蒂 ,胡运发等译 .剑桥五重奏 机器能思考吗 M.上海 :上海科学出版社 ,2006.124.4 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3):97.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3):5.6 列宁 .列宁全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38):229,235.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热门技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