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练习答案.docx

举报
资源描述
【作业】 1.[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B项,“弄”应读“nong”,“煞”应读“shā”。 2.[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形的能力。C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 3.[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回响”与“情谊”搭配不当,删去“和浓浓的师生情谊”;C项,“超过”与“以上”重复,删去“以上”;D项,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者“使”。 4.[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项,应将句号放到句尾。 5.示例: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带来一株三叶草,它就是我的家乡衢州。瞧,三个叶片分别是开化、江山、龙游,中心是常山、柯城、衢江。三叶草是幸运的象征,我的家乡是幸运之城:拥有六千年的漫长历史,她是幸运的!沐浴孔宗南迁的儒风,她是幸运的!经受战火的洗礼与劫难的考验,古城墙上开出新的花朵,她是幸运的!衢州这株幸运草欢迎您!来衢州,享幸运! 6.[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这道题可以依据文章的游览顺序进行归纳,(1)所感“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在第③段,所以游踪应在这之前的内容中,因此可以总结出是行驶在秦兵马俑馆的路上,作者的感触颇多;(2)地点是“秦兵马俑馆小厅”,在第⑤段,由此提炼出答案;(3)的目标段落在⑥~⑧段,作者所见的是“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所感应从文中“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提炼“骄傲感和幸福感”。 [答案] (1)驶向秦兵马俑馆的路上  (2)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  (3)骄傲感和幸福感浓烈起来了 7.[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段落的作用。“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使读者由前面作者在路上的感想而进入到秦兵马俑馆,引起下文对秦兵马俑馆的叙述。 [答案] 承上启下。 8.[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点。“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由此很明显可以看出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耳旁响着、嘴里吟着”“浮想联翩,心潮腾涌”连用四字词语,又使句子读来朗朗上口且有气势。 [答案] 语言特色:对偶的运用,使句子形式整齐、节奏分明、声调和谐。表达作用:增强了语言气势和音韵的美感。 9.[解析] 本题考查作者的写作意图。开头写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是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后文看到“秦兵马俑”,作者有了更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主旨“对秦兵马俑队伍的赞叹与喜爱”贯穿了文章后面的文字,凸显了作者的骄傲感和幸福感。 [答案] 文章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为后文见到秦兵马俑的骄傲和幸福蓄势,将作者的这种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和幸福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10.[解析] 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⑥段末尾画线句“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是因为前文中所说“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由此可以推测是对当年艺术家水平之高的赞叹。 11.示例: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全长6 300多公里。它满载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东海。长江是仅次于南美亚马孙河和非洲尼罗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它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它始终闪耀着迷人的光彩,令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大美三峡欢迎您!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终生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