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 SN-BI系合金組織成分.doc

上传人:黄嘉文 文档编号:229175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 SN-BI系合金組織成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 SN-BI系合金組織成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 SN-BI系合金組織成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n-Bi系合金组织成分Sn-Bi 系焊料,可按图3.6 表示的,能在139共晶点至232的宽熔点范围内做成合金。图3.7 是随着Bi 量的变化其组织成分变化的照片,属单纯的Bi/Sn共晶组织。由共晶组织到21wt % Bi的组成范围,表示了Sn/Bi共晶相和Sn相的二相组织。这种典型的二相领域组织见图3.8,在共晶部分Bi在10Lm以上时会出现粗化形状的结晶,由Bi的脆性会影响到焊料的机械性质。另外,在Sn相中有许多微细板状的Bi 析出,Sn基块中固溶着多量的Bi,根据状态图上的判断,Bi 量在21wt%以下时不会形成共晶组织,Bi在Sn中产生的偏析且在Bi浓度低的领域,容易形成共晶组织。S

2、n-Bi 系合金实用化的最大问题点,在靠近190附近做成的焊料,从状态图上采看的话,其固液共存领域相当大,这个影响作为凝固偏析的现象,在80时是十分稳定的合金组织,超过140 后Bi 的粗化即会发生严重脆性。用低Bi 合金的DTA 评价可明显表示在139 尖顶的吸热峰值,这个现象俗称为“低温共晶”,实际上称为低温共晶并不确切,仅仅是由Bi 的偏析生成的共晶溶解现象。当Bi 的组成在21wt%以下时为何会发生共晶点的溶解,这在状态图上是看不到的。从图3.6 中看到,10 % Bi的组成,从0点开始焊料的冷却,首先在A点出现固相,这时固相的组成是B 点的组成,Bi 浓度比初始焊料浓度低,于是,在当

3、然固相中低状态溶液的Bi 浓度升高(C点),向后续出现的固相D点迁移,结果会产生连续性的固相和液相中的浓度变化。现实中,对组装基板的冷却都采用缓进形式,是为预防枝状晶体的形成及凝固的不均匀。对于生存的偏析,作为熔液残留部分的Bi 不断地浓化,到最后凝固时的熔液成分如超过21% ,就形成Sn-21Bi/Bi 的共晶组织,由此可见,从O点开如冷却到P点的温度下降,如不发生上述的分离就没有Bi的粗化结晶。关于偏析,Sn-Bi系和Sn-Ag-Bi系存在的问题,可理解为“FILLET-LIFTING ”现象。由焊料本身的凝固收缩及焊料与引线的热收缩,会对固有方向形成一定的力,而没有引线的场合会产生FIL

4、LER-LIFTING。Bi对焊区界面的偏析和通孔中的凝固,可同样理解为杠杆原理的提升,在Sn-Bi二元合金研究时,应确认包含2wt % Bi的FILLET-LIFTING ,同样要考虑添加Bi后通孔部分的FILLET-LIFTING 现象。在实用阶段还需对固液共存领域狭窄的Sn-2Ag给予FILLET-LIFTING 认定,譬如对焊区一侧电镀Sn-40Bi的场合,可认为Sn-Ag-Pb三元素固相线一液相线幅度大,这与上面的分析相同。为避免FILLET-LIFTING 现象发生,最好研制固液共存领域幅度小的合金焊料,也可抓住冷却快偏析少的主要因素,通过快冷来抑制FILLET-LIFTING 现

5、象。Sn-Bi系合金的明显缺点,是Bi的粗化晶体,因为Bi性脆,粗化结晶的性质与金属间化合物性质相同同样会恶化机械性能,目前虽然还没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技术报告,凭经验而言必须避开超过10um 的组织。另外,利用快速冷却效果,由第三元素的合金化使Bi微细分散,进而来改善Bi原本的脆性。Sn-Bi合金与Cu连接界面,与Sn-Bi系合金同样会形成Cu6Sn5/Cu3Sn的双层反应层,可以说对Bi的界曲反应是没有小良影口问的。3.4 Sn-Zn系合金的组织成份Sn-Zn系共晶焊料,其熔点是最靠近Sn-PB 共晶焊料的,且良好机械性能的经济性合金焊料,对其进入实用化存在很大希望。图3.9 是Sn-Zn系合

6、金的状态图,元素间大致上不固溶Sn相与Zn相呈分离状,Zn相有比较大的结晶,图3.10 是Zn量发生变化其组织变化的状况。Sn-Zn系焊料与Cu的界面,会形成与其化Sn系合金不同的界面反应相,用SEM 观察时可看到反应层的一层结构,最近用TEM观察时可观察基三层结构(见图3.11)。图3.11中,靠Cu一侧的层次未鉴定,大致上组成Cu/10mm左右的Cu-Zn化合层/薄的CuZn层/厚的Cu5Zn8层/Sn-Zn层次。因为Sn中Zn的活量不能高固溶Zn与浮出表面的Cu所形成的界面发生反应,化合物中Sn的固溶度很小,这是生存特异面层的原因。由于这个合金系界面相的变化大,可以少许灵活地利用界面反应

7、的控制,就是说,不管哪一种合金系,因其界面强度大,所要求的反应层要薄,Sn和Cu的界面反应快,尽管在回流焊工艺中其界面反应从数秒到数拾秒,但形成的反应层已超过了10um这里,参与反应的Zn量很少,Sn只与少量的Zn组成合金化。因此,反应层在达到(成长)数Dam 厚时就可能停止,通过反应层来进行Sn的扩散的因素很小,在短时间内不会形成Sn-Cu间的化合物。图3.12 上Zn的量为横坐标,表示了反应层厚度的变化,Zn量的减少其反应层厚亦相应减少。由此可见,有必要知道形成反应势垒层Zn量的下限值为多少程度,因为其他类型的合金添加微量Zn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当然,对添加时发生的耐氧化性的劣化,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Sn-Zn系合金的存在问题是耐热性,这会影响其实用化的进展,经国外有关专家的试验指出,到125 止可充分利用,特别是有150 耐热性要求的场合,在Cu一侧与Ni/Pd/Au 等形成的反应势垒,有必要进行充分的电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文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