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00-某矿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手册(doc95页).doc

上传人:黄嘉文 文档编号:2372598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140 大小:3.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某矿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手册(doc9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300-某矿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手册(doc9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300-某矿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手册(doc95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亲,该文档总共1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编 制 依 据1.1 xx市公用事业局:xx市xx马路等八条道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编号20027。 1.2 xx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xx市xx马路污水工程(xxxx)施工图设计、xx市xx马路雨水工程(xxxx)施工图设计、xx市xx马路道路工程(xxxx)施工图设计,xx市xx马路xx桥施工图设计。工程号:2002-W-022、2002-Y-016、2002-D-018、2002-Q-004。1.3 xx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xx市民主路雨水工程(xx路xx路)施工图设计、xx市民主路道路工程(xx路xx路)施工图设计,工程号: 2002-Y-041、2002-D-040。

2、1.4 xx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xx市南下街北下街污水工程(xx路xx路)施工图设计、xx市南下街北下街雨水工程(xx路xx路)施工图设计、xx市南下街北下街道路工程(xx路xx路)施工图设计,工程号:2002-W-041、2002-Y-037、2002-D-036。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埋地硬聚氯乙稀排水管道CECS122:200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硬聚氯乙稀PVC-U双壁波纹管排水管道设计、验收规范DJB/T34-202-200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双壁波纹管管道工程施工

3、、安装手册(安徽国通);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硬聚氯乙稀PVC-U双壁波纹管室外排水管道工程安装图集皖99S203。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IJ0342000。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2-96。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1.16 中华人民共和

4、国行业标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1.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市政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建城(1994)469号。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构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联锁型路面砖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7998。1.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1.23 xx市xx马路等八条道路工程招标答疑纪要。1.24 xx市市

5、政工程总公司ISO9001:2000程序文件及质量手册。第二章 工 程 概 况2.1 总体简况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xx市xx马路(xxxx)污、雨水、道路工程(含桥梁一座),xx市民主路(xx路xx路)雨水、道路工程,xx市南下街北下街(xx路xx路)污、雨水、道路工程。属xx市老城区改造工程。本工程的建设将大大推动管城区的经济建设发展。2.2 xx马路工程(一)污水工程:1、设计管位在路中南2米,xx以西的污水管向东接入xx西侧的现状d900污水管;xx以东的污水管向东接入南大街规划污水管,因下游污水未修建,故设计污水管仅为预埋,待下游打通后方可使用。2、污水管采用S2级PE双壁波放管,管径为

6、de400、de500沿途埋设de315支管,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下设200mm沙砾基础;检查井内壁全部用1:2.5水泥砂浆抹面,波纹管检查井基础砼采用C15,基础厚150mm,下设200mm20%石灰土垫层,若遇地下水采用干砌片石垫层。3、工程沿线地下水埋藏较深,对管道施工无影响,但对于防xx较近的管道,由于地表水的长期补给,地下水位相对升高,管道施工时,若遇到地下水,需采取降水措施。 4、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现规划路面穿过属民区,沿线下有70年代的防空洞,深度、位置不详,施工时要加以注意。 5、由于道路两侧的雨水污水都是排入现状路上加雨污合流管中,施工时需考虑这些水的出路,加设临时排水设施

7、。6、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地面、地下建(构)筑物,杆线等,应采取必要的撑、包、吊、顶等保护性措施,施工中特制注意上水管以及地下光、电缆等的保护,如遇古代文物,及时保护并与文物部门联系。7、主要工程量:d400砼管2.5m;双壁波纹管de500 772m; de315 109m; de400 116m;污水检查井:1000圆形井33座;竖槽式跌水井(S234页11-7)10座;(二)雨水工程:1、设计管位居路中,管径分别为d500、d600、d800,沿途埋设d300、d500砼支管。2、雨水检查井全部采用球墨铸铁D700防盗井盖及盖座,进水井全部采用乙式进水井;雨水管径d600时采用级砼管,

8、90砼带型基础,下设20%石灰土垫层,厚150mm;d600时采用钢筋砼管,120砼带型基础,下设20%石灰土垫层厚200mm,基础砼采用C15。如遇地下水,采用干砌片石垫层,其厚度同20%石灰土垫层,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3、工程沿线地下水埋藏较深,对管道施工无影响4、主要工程量:d300砼252m;d500砼530m;d600砼208m;d800钢筋砼150m;雨水进水井54座;雨水检查井:1000圆形井19座;1100圆形井2座;1250圆形井2座;1500圆形井6座;八字式出水口2座(三)道路工程:1、现状道路为57米宽的破损路面,本次根据规划断面进行拓宽改造,规划红线宽20米

9、,一幅路形式,其中行车道宽11米,两边各设4.5米的人行道。车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彩色混凝土联锁砖铺装。人行道上种植道树,树池中心间距5.5米。2、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由下而上依次为4%水泥10%石灰土,4%水泥12%石灰土,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以及中、细粒式沥青砼。3、本工程沿线地面以下为杂填土,主要成分是建筑垃圾,厚为0.82.3米,杂填土以下,为黄褐色低液限粉土。施工中对于破损路面和有建筑垃圾的地段,先清除干净后,再换土并分层夯实;对于沟渠地段,先清淤泥,再换土并分层夯实。4、主要工程量:机动车道沥青砼路面9900;人行道铺装8100;树池328个。(四)xx桥1、本桥位

10、于xx马路与xx交叉口,因现状桥梁已不适应道路加宽及河道排洪的要求。根据规划要求,需将老桥全部拆除,修建新桥,该桥中心线为新建xx马路道路中心线。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下部为圆柱墩,基础为钻孔桩基础,埋置式桩基桥台。该桥位于道路弯道上,本桥型采用斜桥的型式,路中心线与河道中线夹角为73。2、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多柱式墩台。3、伸缩缝采用JHWF聚氨脂弹性体。4、结合道路线形,桥面纵向设置R=2200米竖曲线。5、为了便于排水,在桥面横向位置i=0.015的横坡,桥面中心线为变坡点,由盖梁调整高差,变坡点处设R=100米圆曲线。6、要求地基承载力不

11、小于120KPa。7、钻孔开钻前,应先探明桩位处是否有地下水,并加以保护。8、主要工程量:全桥建筑面积 17.028.5=484.5m2板式橡胶支座 20015021 204块弹塑体伸缩缝 35.7m0.32.3 民主路工程(一)雨水工程:1、该段雨水工程南起xx路,北止xx路,本次设计雨水原则上只延长雨水连接管,将连接按现有方向延伸到本次设计侧石处,并做雨水口,原雨水口废除。由于现状雨水管修建年代较早,管径较小,在民主路与xx路交叉口处道路东移,使现状雨水偏离路中较远,原雨水口连接管延伸到设计路东侧石埋深不够,故在弯道段新建一段雨水管。2、雨水进水井采用乙式进水井。雨水口支管d300,i=0

12、.01。雨水箅子采用球墨铸铁防盗井箅(ZGB-B)。3、d300、d400、d500雨水管采用砼管,90砼带型基础;d600砼管采用120砼带型基础。基础砼均采用C15,下设15%灰土垫层,垫层厚150;砼管子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95S222页17)。4、检查井采用球墨铸铁防盗井盖及盖座(ZFG2)。5、工程沿线地下水较深,对施工无影响,对施工无影响。施工前应测量有关雨水井的标高,如有矛盾,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对破损严重的检查井应打掉重做。5、工程范围内地下管线较多,施工中多挖探坑,避免伤及其它附属物,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地面及地下建筑(构)筑物、线杆等,应采取必要的撑、包、吊、顶等保护性

13、措施,并请产权单位旁站监护,确保安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对地下光、电缆等的保护,施工范围内如遇文物,及时保护并与文物部门联系。6、主要工程量d300砼管 210米;d400砼管 108米;d500砼管 24米;d600砼管 72米;雨水检查井:雨水盖板沟直线检查井(YT-13)1座;为:三航起重10 号、三航砂桩1 号、三航砂桩2 号和三航桩3 号,其中三航起重10 号和三航砂桩1 号可以同时施打3 根砂桩,三航砂桩2 号可以同时施打2 根砂桩,而三航桩3 号为单管砂桩船。由于三季度台风活动频繁,根据对该海域可施工作业天数统计,5、6、7、8、9、10 月份月均可作业天数为22.5 天,故该工程

14、月可作业天数按每月22 天计。根据施工经验三管砂桩船平均每天打70 根,两管砂桩船平均每天打50 根,单管砂桩船每天打30 根。按此计算,平均每月可完成5000 根左右的砂桩任务。4.2.2 砂桩定位4.2.2.1 水下地形测量及探摸由测量船采用无验潮测量技术对砂桩区的海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并结合潜水员进行水下探摸,查清海底表面的地质情况,指导后续施工。4.2.2.2 桩位计算建立以码头前沿东侧角点O 为坐标原点,码头前沿往西方向为Y 轴正方向,与码头前沿垂直往海方向为X 轴正方向的施工坐标系,设置坐标原点O 施工坐标为(2000,3500),施工坐标系X 轴在设计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为140。建

15、立施工坐标系后,计算桩心在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把测量控制点的设计坐标转换成施工坐标(图3),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桩位测量放样角。计算结果需项目总工复核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X X-Y 为设计坐标系x-y 为施工坐标系图3 坐标转换示意图4.2.2.3 沉桩定位(图4) 平面位置由岸上一台全站仪、一台经纬仪按前方任意角交汇法控制。选取测量控制点时,要保证交会角在60120之间。对于两管和三管砂桩船,船上设1 台经纬仪进行平面扭角的观测。定位时,只有当所有测量仪器观测结果一致时,才能下桩。下桩后,若偏位较大,则起桩,重新定位,尽量减少沉桩偏位。图4 砂桩定位示意图4.2.3 工艺流程及措施砂桩施工流程

16、如图5 所示。施工准备测量基线布砂桩船就位测量定位沉管停锤灌砂拔管运砂船就位砂质检查图5 砂桩施工工艺流程图4.2.3.1 定位测量人员和施工员指挥砂桩船移位,达到理论计算位置,校核准确后,收紧锚缆,准备沉管。4.2.3.2 沉管套管底部设4(6)瓣活页,确保活页启闭灵活可靠。活页用钢丝绳串联后从管内引至卷扬机,下桩前用卷扬机牵引钢丝绳关闭活页。桩位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并同意沉管后,松套管吊钩,压锤,套管停止下沉后开启振动锤,使套管继续下沉。沉管时使桩管保持垂直。为了保证使砂桩打至设计标高,施工中我们对砂桩管进行了改进,在采用罐干砂工艺的3 艘砂桩船(三航起重10 号、三航砂桩1 号及三航砂桩2

17、号)的管壁开若干个单向进水孔,以此削减沉管过程中的阻力。套管改进后砂桩施打效果良好,砂桩桩尖标高基本能达到设计要求。4.2.3.3 停锤标准砂桩沉管停锤以设计桩底标高控制为准,沉管时注意观测套管下沉速度,当套管下沉速度突然减缓乃至停止下沉,表明套管已进入粉质黏土层,继续振动60s 砂桩管下沉量在30cm 以内即可停锤, 即加固已满足设计要求。4.2.3.4 灌砂砂桩每延米灌砂量以不小于1.15m3/m 控制。根据砂桩实际的入土长度计算需要灌砂的量。用吊车把砂料吊至砂桩船上的集料箱内,再用皮带机运至计量料斗内,提升计量料斗,开启闸门灌至砂桩管内。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上料斗的砂料不易进入砂

18、桩管,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是因为料斗出料口较小,而砂料又有一定的含水率,为此,本工程我们在砂桩船上料斗侧面设置了附壁式振捣器,在下料时开启振捣器,振动上料斗,使砂料能顺利进入砂桩管内。4.2.3.5 拔管套管上拔时开启振动锤并在孔底留振20s,然后边起边拔,拔管的速度控制在2.0m/min 以内,均匀地振动拔管,以保证桩身的连续性和密实度。当砂桩管尖离砂垫层顶面2m 时再留振20s,以保证砂桩顶部的密实度及与砂垫层相连通,然后再往上拔出砂垫层顶面。4.2.4 砂桩质量控制标准砂桩水平偏差200mm,垂直度1.5%,成桩直径偏差不小于设计桩径的105% 。每延米灌砂量不小于1.15m3/m;沉设施工

19、中不得中断、脱节、缩径、陷口,否则重打。桩尖标高控制是通过在砂桩管外壁标上刻度,利用岸上全站仪观测棱镜所放刻度处标高,以此得到在沉管过程中砂桩管尖的标高。4.3 抛填碎石保护层本工程在砂桩沉设后按设计要求需在砂桩区上部抛填一层1m 厚粒径在18cm 的碎石,以防止砂体流失,洋山深水港区1.4km 水工工程(B 标)接岸结构及西驳岸深水段地基加固范围内碎石的理论量约为60000m3。我部拟在砂桩某区段结束后具备一定工作面的条件下,立即组织抛投。抛投最大强度为2000m3/d。具体做法同袋装中粗砂垫层,这里不再赘述。安全管理我局一直以提高工程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保证工程质量作为管理的前提,积极开展

20、技术质量工作,并于2002 年6 月通过中国船级社公司ISO9001(2000 年版)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按照质量保证手则、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运做,以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6.1 质量工作方针精心施工、产品优良、顾客满意、终身服务。6.2 质量目标单位工程“优良”,具体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及质量预计目标见表2。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及质量预计目标一览表表2 分部工程名称序号分项工程名称计划目标备注1水抛袋装中粗砂垫层优良地基加固2设沉砂桩优良关键工序3抛设碎石保护层优良6.3 质量保证体系(图7)项目经理:徐捍卫项目副经理:孙海荣、高小荣项目总工程师:骆加权工程师励正丰技术

21、部叶修煜机电吴建江试验室郑志强测量楼企虹砂垫层吴春年砂桩林祖伟碎石层陶建国劳务陈瑞昌梅钟明图7 质量保证体系图6.4 施工过程控制6.4.1 施工前控制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组织图纸会审,并将问题整理汇总提交业主和设计单位。依据施工图,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上级组织有关部门会审,并经批准后实施。施工要严格按设计和规范对参加施工的相关人员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操作要点,使每一位相关施工人员了解本工程的每一道工序及相关细节。无论对施工图纸、施工用材或施工工艺的更改,都必经办妥书面手续,批准后实施。6.4.2 工序控制为保证工程质量,我部在进

22、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前道工序必须验收合格。在抛填袋装砂垫层前必须对抛填区进行工前水深测量,以了解施工水域的水下泥面标高,确保砂垫层抛填厚度和抛填的均匀性。每一阶段抛石完毕后,验收一次。下阶段开始抛填前,有关沉降、位移数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得到监理认可后方可进行。各道工序实行“三检”制度,做到“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转入下道工序。工序检验按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由项目部分项技术负责人会同专职质量员核定。6.4.3 施工设备控制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船机设备必须是经检定合格的完好设备。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定期检验制度。6.4.4 测量控制

23、对业主提供的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和成果资料办理书面交接手续。测量控制网由项目部设计和计算,由上级主管部门复测验收,达到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做好控制点的保护工作,并定期进行复核。6.4.5 检验和试验原材料检验和试验,对用于工程的石料、黄砂等原材料按规定进行取样,经试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投入使用。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材料不合格,应立即做好标识,全数退回。6.5 文件、资料管理(1)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文件、资料管理工作,发出文件由经理签署批准,收到质量、技术和业务文件记录后及时递交有关人员传阅。(2)各项资料由各分管部门归类记录:原材料质保书、合格证由物资部门提供,现场质量资料由项

24、目部质检人员记录,试验资料由中心试验室审核,工程业务联系资料由项目部生产部门记录。(3)施工过程中所有资料由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保存完整一套,并将各项资料分类进行存放,以便查阅。文明施工文明施工是现代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我部通过文明施工来促进、带动、完善各项管理体系,提高职工队伍文化、技术、思想素质。促进和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地完成,争创文明工地。7.1 组织措施(1)成立以项目经理兼任的文明施工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各个岗位,系统的岗位职责,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全面展开工地上的文明施工活动。(2)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奖优罚劣,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布置下阶段活动内

25、容。(3)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录像、知识竞赛等形式对职工进行教育,提高文明施工意识。(4)施工现场应做到随着工程的进展不断地对施工现场及使用的机具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保养。达到现场整洁,道路通,做到模板,材料按指定地点整齐堆放,不需要的及时运出现场。(5)对职工进行“十不”教育,讲究个人卫生,礼貌待人等精神文明教育。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办公室、寝室、料库均应做到摆放整齐有序、标识明显,干净卫生。(6)生活垃圾及时处理,防止其腐烂后污染环境。7.2 工地规则7.2.1 防火措施(1)施工现场未经批准,不得任意动用明火。(2)焊割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十不烧”的规定。(3)油漆间、木工棚、危险

26、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场区和规定的禁火区域严禁吸烟。(4) 非电工严禁擅自装接用电器具,拉设电线。(5)禁止擅自作用非生产性电加热和煤油炉等明火器具。(6)消防器材不准挪作它用,周围不准堆场、保持道路畅通。7.2.2 环境卫生制度(1)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人人爱清洁,个个讲卫生的良好习惯。(2)注意公共卫生,爱护环境整洁;单位环境,划片包干,责任明确,落实到人。(3) 室内、宿舍要保持干净、卫生、文明。(4) 公共厕所要专人打扫,定期消毒、杀虫。(5) 讲究饮食卫生,保持厨房清洁,炊事员必须持有验检健康证。7.2.3 安全防卫措施(1)按规定使用“三宝”。(2)机械设备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有效。(3)

27、塔吊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动转,不准起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4)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当地电业部门规定,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接零接地。(5)电动机械和电动手持工具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6)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7)各种防风绳及其装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8)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登高不准穿硬底或带钉易滑的鞋靴。(9)施工现场的悬崖、陡坎等危险地区,应有警戒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7.2.4 周围及毗邻环境保护的附加规则(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环保法规及政策。(2)积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环境监测。(3)严格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及噪声污染

28、。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G以上。图库网址http:/ftp:/ 联系QQ:447255935电话:131115426004.3施工队组建设以项目经理为首组织施工生产。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组成由专业技术工种组成的各施工队组,施工队组设队长,全面负责队组的生产工作,各生产班组长率领,工人直接完成施工任务,施工队长、班组

29、均不脱产,为直接生产工人,特殊工种由持有效证书的专业技术工人组成。进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作业队组如下:泥工队160人。钢筋队60人。木工队60人。砼队40人。砼养护10人。架子队40人。防水队80人。铝合金队48人。机械工队6人。电焊工队12人。油漆工队16人。水电工队36人。第五章.进入该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5.1施工机具的选择1.场内运输机械及运输方式:本工程选用6台井架作场内材料的主要垂直运输工具;施工现场的水平运输用一般铁斗车,楼层内的水平运输采用铁斗车。2.挖土设备:土方用反铲挖掘机开挖,现场配备斗容量1m2的反铲挖掘机2台,进行场地土方及基槽的开挖。土方运距按200m计,土方的运输先用

30、HY3090自卸汽车4辆,全部弃土均运出场外,堆放在甲方指定场地。土方开挖时要准备数量充足的抽水机进行基坑基槽排水,防止基槽被浸泡。3.搅拌设备: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本工程采用现场集中搅拌。现场设4个集中搅拌站,搅拌站内设1台搅拌机和1台砂浆搅拌机。另在现场各储备1台备用。水泥及砂石的计量用用镑秤计量系统。4.钢筋机械:现场设1个钢筋加工棚,在钢筋棚内设1条生产线,钢筋弯曲机和钢筋切断机各配1台。本工程的钢筋焊接主要有对焊、电弧焊等,现场设1台钢筋对焊机、2台交流电焊机。5.木工机械本工程的钢筋砼楼板主要采用木模板,现场小圆锯配2台,可满足施工要求。另设2台刨床、1台钻床。6.其它机械:其它机械

31、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情况及现场施工进度要求分批组织进场,开做好保养和试运等项工作,一些常用的机械及设备配件要有一定数量的储备以便及时替换,保证各种机械正常运转。5.2主要机具使用计昽昽(10)8齨飬簲150mDg75迪繤1飬2漰3沼456飻78輯922610緢31成,为苗木栽植成活提供保障。3.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3.1、加强施工现场的总平面管理,由专人与招标单位及兄弟施工单位联系协调解决场地的使用、材料的堆放、场内运输的通道和占用时间等。3.2、保护好现场原有设施及建(构)筑物及输电线路。3.3、保证施工用电、用水、道路、排水沟畅通,确保顺利施工。3.4、做到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注意做到工

32、完场清,定时清理现场,按市文明达标工地标准组织实施。5、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进入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和招标人要求进行施工现场平面的布置。施工营地、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合理安排。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三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内容主要是绿化施工。一、划分施工任务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拟组建2个绿化施工班,1个后期维护养护班。3个班组在施工中保持施工的连续性,各工种定岗负责,协调配合,加强各工序的质量控制。二、施工的展开顺序第一阶段,回填种植土及苗木栽植。第二阶段,养护管理。第四章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计划一、场地准备本工程项目的场地准备包括人工清杂和铺设

33、种植土施工作业。场地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种植后的成活率以及绿化地的饱满度,最终影响景观质量和以后的日常维护管理,所以场地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场地准备的工艺流程为:铺设种植土场地清理人员器械准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不合格二、测量放线的方法1、本工程成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2第二章 场地地质条件2第三章 喷锚支护设计方案5第四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10第五章 喷锚施工工艺11第六章 土方开挖方案16第七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17第八章 施工人员安排18第1节 管理人员(19人)18第2节 劳动力计划(118人)19第九章 安全施工措施19第十章 质量保证措施及检验21第十一章 施工进度计划25工程概况拟

34、建高层商住楼,地下室3层,地上31层。占地面积约12000m2。基坑南北边长85m, 东西边长135m, 周长约440m, 基坑开挖深度12m。基坑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方案,由广东省轻纺工业设计院设计。东、南边布置锚杆9排,不施加预应力;西、北边布置锚杆10排,其中第3、5、7排锚杆施加预应力。混凝土面层厚150,局部施加预应力处厚200。场地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工程公司提供的工程地质报告,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冲积粉质粘土、残积粉质粘土及上白垩系基岩。1.人工填土层(Qml): 填土主要分布在场地东半部及北部,为杂填土及素填土,层厚1.0 3.5m,松散,为不良工程地质层。2. 冲

35、积层(Qal): 岩性为粉质粘土,局部为粘土或粉土。厚度1.06.5m,场地南半部较厚,为4.06.5m,北半部薄,为1.03.5m。该层岩性较均一,主要呈硬可塑状态,局部硬塑。标贯921击,平均13击。取3组土样,土工试验结果为:e=0.8390.919,=1.931.98g/cm3 , Il=0.200.51,a1-2=0.390.57MPa1, 承载力基本值为f0=190245KPa,属中高压缩性土。残积粉质粘土(Qel): 本场地土层以残积土为主,自上而下可划分为硬可塑粉质粘土及硬塑粉质粘土。总厚度1.716.5m,一般厚度4.514.5m。硬可塑粉质粘土以场地北半部最为发育,场地南半

36、部多为硬可塑硬塑,厚度3.510.0m,底面埋深7.012.0m岩性为棕红色粉质粘土,含粉细砂。标贯击数N=815,平均11.86击,修正后为8.92击。取7组土样,土工试验结果为:平均e=0.760,Il=0.433,f0=244KPa,fk=192KPa。硬塑粉质粘土棕红色,稍湿,硬塑,部分钻探孔底部坚硬状,含粉细砂,少量中砂,部分孔段本层底部夹未完全风化的岩石碎块、硬块。厚度1.27.3m, 底面埋深8.717.0m。标贯击数N=1629,平均20.88击,修正后为12.6击。取土样4组,土工试验结果为:平均e=0.716,Il=0.365,a1-2=0.220.53MPa 1 ,f0=

37、282KPa。4. 强风化岩带(K2): 岩性主要为棕红色泥质粉细砂岩,泥、钙质胶结,岩芯呈土夹岩状或岩夹土状及短柱状,岩石普遍质软,手可折断。场地南、北两端较薄,为0.64.0m,中部较厚,为8.511.2m。标贯击数N=5170,平均61击,fk680KPa。5. 中风化岩带: 中偏微风化岩层及微风化夹层,厚度在1.94.5m,顶面埋深9.0 15.0m,底面埋深11.418.8m。中风化岩带在本场地厚度不大,为0.53.75m。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细砂岩,岩芯较坚硬,泥、钙、铁质胶结。顶面埋深11.024.5m。6. 微风化岩带: 岩性为泥质粉细砂岩及砂砾岩、砾岩,岩芯完整,强度高,泥质粉细

38、砂岩为泥、钙质胶结,砂砾岩、砾岩为泥、钙、铁质胶结。本层顶面埋深12.326.8m。泥质粉细砂岩天然抗压强度fr=20.8 28.5MPa ,饱和抗压强度为fb=15.537.5MPa; 粉细砂岩fr=23.849.1MPa,fb=28.840.0MPa; 砂砾岩及砾岩fr=40.774.5MPa。据干湿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属易软化岩类。场地地下水不丰富,冲积粉质粘土及残积粉质粘土均为弱含水层,在钻探过程中未见有孔内漏水现象,基岩裂隙只在场地中部较发育。水质分析表明,地下水属重碳酸钙型,主要侵蚀性指标为:SO42=54.75毫克/升,HCO3 =3.93毫克当量/升,侵蚀性CO2=15.64毫克

39、/升,PH值=6.73。根据工民建TJ7-77规范有关规定,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详细描述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喷锚支护设计方案本基坑开挖深度12m, 喷锚面坡度1:0.1, 支护面积约5600m2, 平均每平方米支护面积上布置锚杆7.9m。土方工程量约118800m3。喷锚支护方案由广东省轻纺工业设计院设计,其中:东、南边布置锚杆9排,均不施加预应力,锚杆间距1.3m1.3m;西、北边布置锚杆10排,第3、5、7排锚杆施加预应力,锚杆间距1.2m1.2m。钢筋混凝土面层厚150, 局部施加预应力处厚200,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喷锚面布置泄水孔10020002000。共计布置25锚杆

40、2626条,计34008m,275预应力锚杆543条,计10136m,总计锚杆3169条,44144m。具体锚杆布置见设计图及锚杆一览表。锚杆一览表剖面层数锚杆长度(m) 倾角() 主筋设计轴力(KN) 预应力(KN) 条数总长(m) 1 14 20 25 50 74 1036 2 14 20 25 80 74 1036 3 16 15 275 150 100 74 1184 4 14 15 25 100 74 1036 A-A 5 20 15 275 200 150 74 1480 6 14 15 25 100 74 1036 7 20 15 275 200 150 74 1480 8 14 15 25 100 74 1036 9 10 15 25 100 74 740 10 8 15 25 100 74 592 1 14 20 25 设计未提供 109 1526 2 16 15 25 设计未提供 109 1744 3 16 15 25 设计未提供 109 1744 4 16 15 25 设计未提供 109 1744 B-B 5 14 15 25 设计未提供 109 15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文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