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页解释以下句中重点词解释以下句中重点词微微太子言太子言(假如没有假如没有)(信物信物)(果真果真)(因为因为)(悬赏,重金购置悬赏,重金购置)(认为迟认为迟)今行而无今行而无信信诚诚能得樊将军首能得樊将军首樊将军樊将军以以穷困来归丹穷困来归丹今闻今闻购购将军之首将军之首今太子今太子迟迟之之第2页终已不终已不顾顾(回头回头)(赠予赠予)(全全)(成功成功)(举起举起)(挣扎挣扎)厚厚遗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愿愿举举国为内臣国为内臣轲自知事不轲自知事不就就乃乃引引其匕首提秦王其匕首提秦王自自引引而起而起第3页通假字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秦王必说见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往而不反者,竖子
2、也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秦王还柱而走秦王还柱而走卒起不意卒起不意日以尽矣日以尽矣请辞决矣请辞决矣图穷而匕首见图穷而匕首见(“说说”通通“悦悦”,高兴)高兴)(“反反”通通“返返”,返回)返回)(“振振”通通“震震”,惧怕)惧怕)(“还还”通通“环,绕)环,绕)(“卒卒”通通“猝猝”,突然)突然)(“以以”通通“已已”,已经)已经)(“决决”通通“诀诀”,诀别)诀别)(“见见”通通“现现”,出现)出现)第4页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 1、困厄,走投无路、困厄,走投无路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穷:2、尽、完、尽、完 图穷而匕首见图穷而匕首见3、走尽、走尽 复前行,欲穷其
3、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第5页1 1、靠近、登上、靠近、登上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2 2、成功、成功 轲自知事不就轲自知事不就 3 3、靠近、靠近 金就砺则利。(劝学)金就砺则利。(劝学)就:就:1 1、身体向上起、身体向上起 秦王惊,自引而起秦王惊,自引而起 2 2、举起、举起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 3、援引、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出师表)引:引:第6页1 1、召见、接见、召见、接见 秦王必说见臣秦王必说见臣 2 2、被,表被动、被,表被动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 3
4、、通、通“现现”,显露,显露 图穷而匕首见图穷而匕首见4 4、看见、见到、看见、见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5 5、会见、会见 乃遂私见樊於期乃遂私见樊於期 见:见:1 1、陈说、陈说 恐惧不敢自陈恐惧不敢自陈 2 2、陈列、陈列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陈陈:第7页1 1、军队、军队 进兵北略地进兵北略地 秦兵旦暮渡易水秦兵旦暮渡易水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2 2、士兵、士兵 不及召下兵不及召下兵 3 3、兵器、武器、兵器、武器 不得持尺兵不得持尺兵 诸郎中执兵诸郎中执兵兵:兵:第8页私利(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丹不忍以己之
5、私,而伤长者之意)私自、私下、偷偷地(乃遂私见樊於期)私自、私下、偷偷地(乃遂私见樊於期)私:私: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对(为之奈何)对(为之奈何)准备(乃为装遣荆轲)准备(乃为装遣荆轲)做(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乃令秦武阳为副)发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为:为:只是,不过(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顾计不知所出耳)回头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回头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顾笑武阳,荆轲顾笑武阳,)顾:顾:第9页情意、心意(而伤长者之意)情意、心意(而伤长者之意)意料(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意料(群臣惊愕,
6、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意思(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意思(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让(让(使使工以药淬之工以药淬之 使使毕使于前)毕使于前)命令,派遣(命令,派遣(使使使以闻大王)使以闻大王)使者(使使者(使使使以闻大王以闻大王 见燕使者咸阳宫)见燕使者咸阳宫)使命(使毕使命(使毕使使于前)于前)返回(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返回(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通通“环环”、绕(秦王还柱而走)、绕(秦王还柱而走)还:还:意:意:使:使:第10页携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携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投掷(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投掷(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乃引其匕首提秦
7、王)提提:第11页进兵进兵北北略地略地 函函封之封之 前前为谢曰为谢曰 樊於期乃樊於期乃前前曰曰其人居其人居远远使使以使使以闻闻大王大王 太子太子迟迟之之 发尽发尽上上指冠指冠 群臣群臣怪怪之之 箕踞箕踞以骂曰以骂曰 乃欲以乃欲以生生劫之劫之秦兵秦兵旦暮旦暮渡易水渡易水词词类类活活用用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动词使动使用方法,使动词使动使用方法,使听听到到 形容词意动使用方法,以形容词意动使用
8、方法,以为为迟迟 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 形容词意动使用方法,以形容词意动使用方法,以为怪为怪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名词作状语,马上名词作状语,马上 第12页左右左右乃曰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侍卫人员古义:皇帝周围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致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致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古今异义古今异义终已终已不顾不顾古义:不回头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料,不考虑不顾忌今义:不照料,不考虑不顾忌 第13页仰天太息流仰天太息流涕涕 樊将军以樊将军以穷困穷困来归丹来归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
9、伤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长者之意之意将军岂将军岂有意有意乎乎 秦之秦之遇遇将军,可谓将军,可谓深深矣矣 于是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古 今今 异异 义义 词词 古义:眼泪古义:眼泪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含有今义含有“有意有意”之意之意 古义:对待古义:对待 今义:碰到,恰巧今义:碰到,恰巧古义:刻毒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今义:
10、有深度,与“浅浅”相对相对 古义:在这时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今义:鼻涕今义:鼻涕 第14页句式特点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群臣侍殿上者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即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即“秦秦王(王(以金千斤、邑万家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购之”取之百金。取之百金。即即“(以百金以百金)取之)取之 嘉为先言于秦王。即嘉为先言于秦王。即“嘉为先(嘉为先(于秦王于秦王)言)言”,蒙嘉替他先对秦王说,蒙嘉替他先对秦王说 见燕使者咸阳宫
11、。即见燕使者咸阳宫。即“(于咸阳宫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见燕使者”被动句:被动句:父母宗族,皆父母宗族,皆为为戮没。戮没。而燕国而燕国见见陵之耻除矣陵之耻除矣第15页判断句判断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省略句省略句 (1)(1)秦兵旦暮渡易水,则秦兵旦暮渡易水,则(丹)(丹)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2)(2)今闻购将军之首今闻购将军之首(以)(以)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3)(3)吾每念吾每念
12、(此),(此),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4)(4)今今(吾)(吾)有一言有一言,能够解燕国之患能够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5)(5)(樊於期樊於期)遂自刎。遂自刎。(6)(6)人不敢与人不敢与(之之)忤视忤视.(7)(7)比比(于于)诸侯之列。诸侯之列。(8)(8)见燕使者见燕使者(于于)咸阳宫。咸阳宫。(9)(9)(秦王秦王)拔剑,剑长,拔剑,剑长,(秦王秦王)操其室。操其室。(10)(10)而秦法,群臣侍而秦法,群臣侍(于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殿上者,不得持尺兵。(11)(11)诸郎中执兵,皆陈诸郎中执兵,皆陈(于于)殿
13、下,非有诏不得上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殿殿)。(12)(12)方急时,方急时,(秦王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13)(13)秦王复击轲,秦王复击轲,(荆轲荆轲)被八创。被八创。第16页成语典故成语典故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事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样子。形容极度愤恨。本文“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切齿拊心切齿拊心一去不复返一去不复返发上指冠发上指冠第17页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终,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语出本文。没有方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惯用以抒写悲壮苍凉气氛。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徵调改变,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图穷匕见图穷匕见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悲歌击筑悲歌击筑变徵之声变徵之声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