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员工培训--在职训练手册(DOC 5页).doc

上传人:黄嘉文 文档编号:2449022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培训--在职训练手册(DOC 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员工培训--在职训练手册(DOC 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员工培训--在职训练手册(DOC 5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态,精力旺盛的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一位化妆品公司的老板费拉尔先生重金聘请了一位叫杰西的副总裁,杰西非常有能力,但到公司一年多来,却几乎没有创造什么价值。 杰西的确是一个人才。从他的档案上显示,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到费拉尔公司之前,曾经在3家企业担任高层主管。他非常擅长资本运作,曾经带领一个5人团队,用3年时间将一个20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员工上千人、年营业额五亿多美元的中型企业,创造了令同行称道的“杰西速度”;在1998年至2000年间,他更是叱咤华尔街,掀起一阵“杰西旋风”。 这样出色的人才,怎么会创造不了价值呢? “在个人能力方面,我是绝对信任他的。”费拉尔先生说。 “你了解

2、他具备哪些能力吗?”一位人力资源咨询师问他。 “当然了解,在请他来之前,我是非常慎重的,我请专业猎头公司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能力测试,测试结果令我非常满意。”费拉尔说,他还详细列举了杰西具备的各种能力,并举出了杰西以前工作中的很多成功案例来佐证。 确实,费拉尔先生对杰西的能力是非常了解和倚重的,但是作为一名高层主管,杰西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薪水,单靠薪水,是难以建立他这种综合能力很高的人才的责任感的。后来经过深入的沟通,那位咨询师发现,杰西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工作的难度越大,越能激起他奋斗的欲望,他随时都有一种准备冲锋陷阵的冲动。应该说,这样的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在进入公司之初,我满怀激

3、情,决心干一番大事业,可后来,我发现一切都不是我想像的那样,越来越觉得没劲,对公司也渐渐失去了认同,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认同。”杰西终于说出了心里的想法。他说:“我希望有一个能够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工作环境,而不喜欢太多的束缚。” 原来,杰西的上司费拉尔先生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对所用之人难以放心,害怕能人挖公司的墙脚;二是喜欢亲力亲为,经常越级指挥。在很多事情上,使杰西感觉自己形同虚设。 杰西最需要的,应该是需求层次中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能够以业绩来证明自己,就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 找到问题之后,咨询师把费拉尔和杰西请到一起,共同分析公司授权和指挥系统方面的问题,明确了作为董事长兼总裁的费

4、拉尔的职权范围和作为副总裁的杰西的职权范围,共同制定了公司的授权制度,以及组织指挥原则。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杰西几乎是变了一个人,他做出了很多成绩,而且,费拉尔先生和他已经成了不可分离的亲密战友。 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杰西的转变,使他自身出众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促使他转变的关键因素,则是重新唤起了他对公司的责任感。 实际上,杰西本人是极富责任感的当然,他的能力也是一流的,但他在费拉尔先生的公司里起初的无所作为和以后的成功表现证明了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然而,让我们感到万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 的确,战场上直

5、接打击敌人的,是能力;商场上直接为公司创造效益的,也是能力。而责任,似乎没有起到直接打击敌人和创造效益的作用。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人们重能力轻责任。 人力资源考官在招聘新职员时,关注的总是“你有什么能力”、“你能胜任什么工作”、“你有什么特长”之类关于能力方面的问题,而很少关注“你能融入到我们公司的文化中吗”、“你认同我们公司的理念吗”、“你如何理解对公司的热爱”等关于责任的问题。 主管们在分派任务时,也无意识中犯着类似的错误。他们过分强调员工“能够做什么”,而忽视了员工“愿意做什么”。 一个员工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

6、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用B级人才办A级事情”,“用A级人才却办不成B级事情”。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固然很关键,但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个人才是不是一个企业真正意义上负责任的员工。 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则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能力和责任都是动态的。 卡尔先生是美国一家航运公司的总裁,他提拔了一位非常有潜质的人到一个生产落后的船厂担任厂长。可是半年过后,这个船厂的生产状况依然不能够达到生产指标。 “怎么回事?”卡尔先生在听了厂长的汇报之后问道,“像你这样能干的人才,为什

7、么不能够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激励他们完成规定的生产指标呢?” “我也不知道。”厂长回答说,“我也曾用加大奖金力度的方法引诱,也曾经用强迫压制的手段威逼,甚至以开除或责骂的方式来恐吓他们,无论我采取什么方式,都改变不了工人们懒惰的现状。他们就是不愿意干活,实在不行就招聘新人吧,让他们走人!” 这时恰逢太阳西沉,夜班工人已经陆陆续续向厂里走来。“给我一支粉笔,”卡尔先生说,然后他转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白班工人,“你们今天完成了几个生产单位?” “6个。” 卡尔先生在地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醒目的“6”字以后,一言未发就走开了。当夜班工人进到车间时,他们一看到这个“6”字,就问是什么意思。 “卡尔先生今天来这里视察,”白班工人说,“他问我们完成了几个单位的工作量,我们告诉他6个,他就在地板上写了这个6字。” 次日早晨卡尔先生又走进了这个车间,夜班工人已经将“6”字擦掉,换上了一个大大的“7”字。下一个早晨白班工人来上班的时候,他们看到一个大大的“7”字写在地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文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