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访谈对象:孙立平访谈时间:2002年11月7日 星期四访谈人:何建新 黄钢访谈地点:友谊宾馆大堂联系电话:一、 在分析可能影响大众乘用车进入家庭因素的时候,应该运用过程-事件方法来分析如何突破结构参数看其逻辑问题。在分析容量或如何进入阶段,结构参数更重要,如果车已经造出来了,那么逻辑的影响比结构参数更重要。象收入或虚荣(心理层面)等参数都有可能影响到买车动机。二、 在城市化方面,可能影响买车的因素有:1. 城市本身的演化(新城市的崛起):由于一些大的工业制造中心开始向东部开始集中,会有一些城市,象苏州无锡等,会崛起得比较迅速。象上海北京这种大都市的周边城市也会导致一些新
2、城市迅速崛起。2. 社会结构的因素:在右图中,新兴产品一般是从金字塔的顶端向下普及,但金字塔的边线往往不是平滑的,在顶部往下,会有一个急速扩张的过程,这背后的原因很重要,需要结合当时的宏微观因素来分析。再往下,再将要到达底部时,还会有个断层。就汽车总体而言,因为农用车的普及,其实是从上下两端向中间推进的。3. 城市格局、城市的空间和时间(城市郊区化):新工业园区的出现,大学外迁,新城区的兴起等都会导致城市格局的变化。4. 职业年龄个人身份特征5. 心理因素和群体压力:如果周围买车的人较多,会对没买车的人产生相当大的压力。6. 政策的因素:以上海和北京为例,上海由于政策限制(如牌照竞拍等)导致很
3、多希望购车的人持币观望。7. 养车费用:养车费用近几年来变化不大,只要国际油价没有太大变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8. 家庭结构(丁克家庭):现在有很多丁克家庭(Double Income, No Kids)收入相对较高,而且没有孩子的支出和教育问题,产生购车行为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传统家庭为了考虑孩子教育(如因择校而住在市内,或因为不影响孩子学习而放弃驾车出游),在孩子上大学前不太会考虑购车。在孩子上大学后至退休前(50-65岁)这段时间的家庭可能考虑买车(没有身体健康问题,可以住相对较远的地方)。三、 在大城市中,由于轨道交通的发展会导致3-5万的低档车生存空间降低。大中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可能会因为面子问题不买低档车,而中小城市的中高收入人群则会为面子问题买车(就算低档也行)。四、 在家庭购买决策方面,如果夫妻双方收入差别较大,妻子就不会有太多发言权。如果夫妻双方的收入相当,妻子在决定是否买和什么价位上会有较大影响。还有夫妻个人生活的独立性等也能对购买决策产生影响。五、 与城市化都市化相关的资料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也可以通过一些书籍(书店或图书馆),如各地政府出版的经济蓝皮书或年鉴等。六、 其他方面的专家可以选取一些搞城市化都市化研究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研究这个的不多,还可以找一些搞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