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郡兵尚未集结到位,在冀县(今甘肃甘谷南)西面,击败了邓骘军,汉军阵亡千余人。是年冬,邓骘派任尚及从事中郎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羌军战于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汉军又败,死亡8000余人。此后滇零自称天子,进一步联合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杂种羌,势力大盛,向东进击赵、魏、向南入袭益州,同时抄掠三辅地区,切断陇道。东汉地方钱粮人口损失不可胜数,军粮转输困难,于是东汉政府被迫召回邓骘,留任尚驻守汉阳,节度诸军。 此后羌军连战连捷,永初三年(公元109年)春,在三辅连败骑都尉任仁。不久当煎、勒姐种羌攻陷破羌县(今青海乐都东),钟羌又攻破了临洮县(今甘肃岷县),生擒陇西南部都尉。次年春,滇零羌
2、入袭褒中(今陕西勉县东南),大败汉中太守郑勤,歼汉军3000余人,郑勤也阵亡。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羌军大举入袭河东,一直深入到河内,汉军无力阻挡。其间,任尚因无功而被免职。东汉政府无力进攻羌军,只好消极防御,在长安设置京兆虎牙都尉,在雍城设扶风都尉,保卫关中地区,又令北军中候朱宠率五营士驻守孟津,命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等郡县建造坞堡616所,防御羌军。甚至将边郡内徙,放弃了凉州大部分地区。 在内徙过程中,许多百姓不愿离开故土,官吏采取强制手段,强行割刈禾稼,拆毁房屋,平夷壁垒,迫使百姓内迁。适值连年旱蝗饥荒,百姓缺少食粮,沿途大量死亡。永初五年秋,汉阳人杜琦与其弟杜季贡,及同郡人王信等
3、与羌人联合,举行起义,后杜琦被官军派人刺杀,王信战死。杜季贡投奔滇零,被任为将军,驻守丁奚城(今宁夏灵武南)。 永初七年(公元113年)夏,骑都尉马贤与护羌校尉侯霸反击羌军,在安定击败零昌别部牢羌,斩俘千人,获牲畜2万余头。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零昌进袭雍城,号多与当煎、勒姐等部酋豪率诸种羌,分兵进攻武都、汉中,被官军击退。侯霸、马贤在枹罕小胜号多,斩杀200余人。但是凉州刺史皮扬在狄道被羌军所破,汉军阵亡800余人,皮扬被免职。不久侯霸病逝,汉阳太守庞参继任护羌校尉。庞参上任后,改变策略,以恩信招诱羌军。 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号多等率7000余人向庞参投降,河西道路终于打通。
4、同年秋,官军募人刺杀了零昌酋豪吕叔都。随后征西将军司马钧率兵8000余,与庞参所统羌胡兵7000余人,分路北击零昌。在勇士(今甘肃榆中北),庞参军被杜季贡击败,退回。司马钧孤军继进,攻取丁奚城,杜季贡率众佯逃。司马钧令部将仲光等收割城外禾稼,但仲光等违背命令,以散兵队形追击羌军,遇羌军伏击。司马钧怨恨他们违抗军令,拒不相救,结果仲光等将全部阵亡,汉军战死3000余人。司马钧弃城逃回,畏罪自杀。庞参被免职,由马贤代为护羌校尉。 汉军经过多次失败,逐渐认识到以步兵对付羌军的骑兵,过于被动,于是改变战术,训练、调集了大批骑兵进攻羌军,战局开始向有利于汉军的方面扭转。不久,汉军骑兵在丁奚城小胜杜季贡军
5、,斩杀400余人,获马牛羊数千头。 元初三年(公元116年)夏,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匈奴骑兵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北)与零昌激战,斩杀羌兵800余人。随后,重被起用的任尚派军击破丁奚城。是年秋,任尚军又在北地郡击败零昌,杀其妻子儿女及羌兵700余人,获马牛羊2万头。 元初四年,杜季贡、零昌先后被任尚派人刺杀,零昌羌由此衰落。是年冬,任尚与马贤合兵进击北地的狼莫。马贤军先至,在安定青石岸(今甘肃平凉东)被狼莫打败。任尚军赶到后,会合马贤军一起向狼莫进攻。狼莫见汉军势大,引兵退走。汉军紧追,追至北地,与狼莫相持60余天,后战于富平(今甘肃庆阳西南)河畔,大败羌军,斩杀5000人,俘虏男女千余人,获牲畜十万
6、余头,狼莫逃走,羌军受到沉重打击。不久西河虔人种羌1.1万人向邓遵投降,羌军势力进一步遭削弱。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邓遵募人刺杀狼莫,羌军瓦解星散,至此,长达12年之久的羌人第一次大起义终于被镇压下去。 这次战争使东汉政府耗费军资240余亿,造成府帑空竭的严重后果,其统治更加衰弱。 (二)东汉镇压羌人第二次大起义之战羌人的第一次大规模起义虽然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但他们并未停止反抗,小规模的起义时有发生。到汉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东汉政府派马贤为弘农太守、来机为并州刺史、刘秉为凉州刺史,此3人天性虐刻,对羌人进行了更为残暴的奴役和掠夺,终于再一次激发了羌人的大规模起义。 永和五年(公
7、元140年),且冻、傅难种羌等起兵进攻金城,又与西塞、 后汉书西羌传。 湟中诸杂种羌胡联合,进攻三辅、武都。次年春,东汉政府任命马贤为征西将军,率五、六千骑兵前往镇压,结果在射姑山(今甘肃庆阳北)被羌军击败,马贤及其两个儿子皆战死。羌军气势更盛,各部进一步联合起来。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巩唐种、罕种羌和诸种羌分别进攻陇西、北地和武威,汉军屡战屡败。此时内地连年发生农民起义,东汉政府内外交困,抽不出更多的兵力镇压羌人起义,于是一面加强关中地区的防卫,一面以招抚的办法诱降羌人。这一年,赵冲被任为护羌校尉,他通过招诱手段,迫降罕种羌5000余户,使东汉的压力大为减轻,东汉政府撤回了一部分兵
8、力。汉安三年(公元144年)夏,赵冲与汉阳太守张贡围剿烧当种羌,斩杀1500人,获牲畜18万头。是年冬,赵冲继续进攻诸种羌,斩杀4000余人,随后在阿阳,再歼其8000人,其余3万余户投降,羌军实力大减。 汉顺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东汉护羌从事马玄反叛,率羌人逃出塞外。领护羌校尉卫瑶率军追击,斩杀800余人,获牲畜20余万头。赵冲领军继续追击,追至建威鹯阴河(今甘肃武威东),汉军中的降胡600余人叛逃,赵冲急率数百人追赶,途中遇羌军伏击,赵冲战死。但在此之前,羌军伤亡过重,也无力再拒汉。汉冲帝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在左冯翊梁并的威胁利诱之下,离湳、孤奴等5万余户投降。这样羌人第二次大
9、起义基本平息下去。在这次战争中,东汉又耗费军资80余亿,再次受到沉重打击。(三)东汉镇压羌人第三次大起义之战羌人第二次大规模起义刚刚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白马羌又进攻广汉属国(今四川北部),同时西羌及湟中胡人也相继起兵,后都被官军镇压。然而东汉地方官吏并未吸取教训,没有丝毫减轻对羌人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到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羌人又爆发了第三次大规模起义。 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种羌首先起兵,进袭陇西、金城边塞。护羌校尉段颎(?公元179年)率1.2万骑兵迎击,大破羌军,随后追过黄河,又战于罗亭(今青海化隆境内),斩杀2000余人,生俘万余人。次年春,
10、烧何等部进攻张掖,攻陷钜鹿坞,又与同种联合,共击段颎。段颎挥军与羌军激战半日,杀败羌军,随后穷追羌军,日夜相攻,一连追赶了40余日,追至积石山。出塞2000余里,杀死烧何大帅,共斩俘5000余人。接着又分兵进击石城羌,斩杀1600人。杂种众羌屯骤于白石,也被段颎击败,3000余人被杀。是年冬,零吾种羌围攻允街,段颎赶往救援,破围,斩俘羌军数百人。 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冬,零吾、先零及上郡沈氐羌、陇西牢姐羌、鸟吾诸种羌等分别进攻并州、凉州及三辅地区。此时段颎因受人诬陷已被免职,济南相胡闳代为护羌校尉,但胡闳缺乏军事指挥才能,不是羌军对手,屡战屡败。东汉政府又派中郎将皇甫规前往镇压。皇甫规采取
11、武力镇压和政治诱降兼施的策略,很快迫降了十多万羌人。次年,沈氐诸种羌进攻张掖、酒泉,皇甫规调发先零降羌与汉军合兵围剿,又迫降了大量羌人,但不久皇甫规也受到诬陷,被调回。 延熹六年(公元163年),羌军攻势转盛,凉州几乎全部被羌人所占,东汉政府被迫重新启用段颎。次年春,段颎迫降封僇、良多、滇那等3000余落。冬,段颎率兵万余击败当煎、勒姐种羌,斩其酋豪斩俘4000余人。八年春,段颎再击勒姐种羌,斩杀400余人,迫降2000余人,夏,又破当煎种羌于湟中,斩俘数千人,随后段颎挥军穷追当煎余部,辗转于山谷间,无日不战,羌人饥困交加,终于溃散。段颎前后斩杀羌人2.3万,俘数万人,获牲畜800万头,迫降万
12、余落,被封为都乡侯。 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当煎诸种又反,起兵4000余人,欲攻打武威。段颎率军追击,杀其渠帅,斩杀3000余人,至此西羌诸部全被镇压下去。 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春,段颎统兵万余转攻东羌,在逢义山(今宁夏西吉东北)与羌军激战,大获全胜,斩杀8000余人,获牲畜28万头。东汉政府拜段颎为破羌将军,并调集大量军资,令段颎务必扫灭东羌。是年夏,段颎率轻骑追击羌军,在奢延泽大败羌军。羌军余部退往落川,重新集结,段颎与部下田晏、夏育分兵合围,羌军战败溃逃,汉军穷追猛打,段颎身先士卒,连败羌军,一直追到泾阳(今甘肃平凉南),羌人余部4000落全部逃入汉阳山中(今甘肃甘谷
13、东)。 次年夏,段颎深入羌地,直逼羌人聚屯的凡亭山(今宁夏固原山),命田晏、夏育领5000兵在山上扎营,引诱羌人来攻。羌人战败,向东逃到射虎谷(今甘肃天水西南),分兵守住谷口。段颎欲在此全歼诸羌,遂派兵千人在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构筑了一条长40里,广20步的木栅栏,切断羌军退路,又密遣田晏、夏育等率兵7000,悄悄登上西山,在距羌军1里处扎营掘堑。同时派部将张恺率3000人占据东山。羌军恐慌,猛攻田晏军,段颎乘虚进攻,与东西山汉军合击羌军,斩其渠帅以下1.9万人,获军资无数,东羌也被平定。这样,羌人第三次大规模起义全部被镇压下去。 羌人反抗东汉政府残酷剥削压迫的大起义,前后共延续了五、六十
14、年的时间,东汉政府共消费军费约400亿。在战争中,东汉军队与羌族贵族同样烧杀抢掠,羌人汉人都受到严重的摧残。战争给边郡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致使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人口锐减,同时使东汉国力大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统治日益临近崩溃。 十六、东汉末黄巾农民起义及失败东汉自和帝、安帝以后,统治集团趋于腐朽,豪强地主势力急剧膨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也愈来愈重,加上宦官、外戚的争权夺利,以及对羌人的连年用兵,大大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广大农民走投无路,不断举行起义,规模越来越大。灵帝时,宦官把持朝政,政治腐败达于极点,终于形成了全国性的黄巾大起义。 (一)黄巾起义的准备及爆发东汉顺帝以后
15、,道教的一支-太平道,在贫苦农民中广泛地传布着。 灵帝时,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公元184年)为太平教的首领,他自称大贤良师,以画符诵咒行医治病,取得广大贫苦农民的信任,传播原始道教的平等思想,进行武装反抗东汉腐朽统治的准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徒众发展到数十万人,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8州,参加的既有广大贫苦农民、破产的流民,也有小有产者,甚至还有京师洛阳城中的宦官和禁卫兵。 张角把8州的太平道徒分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统由他指挥。他又以谶语的形式,广泛散布仓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把起义的时间确定在甲子年,即汉灵帝中平
16、元年(公元184年)。张角还派人在京师及州郡官署的大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2字,以鼓舞人心。 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张角派大方首领马元义等往来各州及洛阳之间,负责联络,准备起义。次年初,马元义调集荆、扬两州徒众数万人于邺地(今河北磁县),准备策应洛阳徒众的起义,并数次进入洛阳,与作为内应的宦官联络,确定于三月初五在洛阳和各州同时举行起义。 但是,就在起义即将爆发的紧要关头,张角的一个弟子唐周向官府告密,泄露了起义计划。东汉政府立即在洛阳城内进行大搜捕,将马元义及1000多名太平道徒杀害,同时下令捉拿张角。起义的部署和步骤被打乱,面对这种被动局面,张角决定提前发动起义,立即派人飞告36方,并
17、规定起义农民以黄巾包头作为标志,故称黄巾军。 黄巾起义爆发后,主力分为3个部分:波才领导的颍川黄巾、张曼成领导的南阳黄巾和张角领导的河北巨鹿黄巾。他们从东南、南面和东北3个方向对洛阳构成了包围之势。另外在其他地区也活跃着若干黄巾军。 东汉政府急忙采取镇压措施,三月,命何进(?公元189年)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和五营士,屯驻洛阳都亭;同时在洛阳外围的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关口设八关校尉,保卫京师;又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公元195年)、右中郎将朱。(?-公元195年)、北中郎将卢植(?公元192年)、东中郎将董卓(?公元192年)等率军分头镇压黄巾军。为了缓和统治集团内
18、部的矛盾,调动整个地主阶级的力量对付黄巾军、灵帝还下令解除党锢,重新起用党人。并允许各地豪强扩充私人武装,配合官军共同镇压黄巾军。 后汉书皇甫嵩传。 (二)颍川黄巾军主力的失败汉灵帝中平元年四月,皇甫嵩、朱。奉命率领五校、三河骑士及新募兵勇共4万多人,分两路,进攻对洛阳威胁最大的颍川波才军。朱。先与波才(?公元184年)交战,被击败。随后皇甫嵩又被围困于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官军兵少势弱,见黄巾军声势浩大,十分惊恐。但波才缺乏军事经验,将部队驻扎于草木丛生的地方,被皇甫嵩抓住机会,乘夜深风大,发动火攻,黄巾军阵势大乱。接着骑都尉曹操(公元155220年)率兵赶到,朱。也乘势来攻,3路合击,大
19、败黄巾军,斩杀数万人。波才率余部退往阳翟(今河南禹县)。 五月,皇甫嵩、朱。在攻灭了汝南、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黄巾军后,再击波才,波才彻底失败。不久,西华(今河南西华南)彭脱所统的黄巾军也遭到失败。至此,汝南、颍川、陈国3郡的黄巾军全部被皇甫嵩、朱。镇压下去。东汉政府摆脱了最严重的危机,开始缓过气来,将皇甫嵩、朱。分别调往别处镇压其他黄巾军。 八月,皇甫嵩在东郡苍亭(今山东阳谷北)击败了由卜已率领的东郡黄巾军,卜已被俘,起义将士7000惨遭杀害。皇甫嵩被封为都乡侯。 (三)南阳黄巾军主力的失败南阳黄巾军主力由自称神上使的张曼成领导,共有数万人。起义后,他们击杀了郡守褚贡,然后又以重兵围困南阳
20、重镇宛城(今河南南阳),同南阳太守秦颉相持百余日。六月,秦颉得到颍川黄巾军失败的消息后,便乘起义军松懈疲困之机,开城反扑,杀张曼成,使黄巾军遭受很大损失。但黄巾军又推赵弘为首领,并迅速壮大力量,发展到十几万人,攻取了宛城。这时,朱。从颍川赶来。他与荆州刺史徐璆,及秦颉合兵1.8万,围攻宛城。但从六月一直猛攻到八月,始终未能攻克。汉灵帝一度欲召回朱璆问罪,后在司空张温的坚持下才罢休。 朱。遂加紧了对起义军的进攻,不久,赵弘阵亡,韩忠又被推为首领,继续坚守宛城。朱。见强攻不成,便佯攻西南,吸引黄巾军,自率精兵5000从东北,乘虚而入,攻破大城,黄巾军退保小城。韩忠动摇,乞求投降,被朱。拒绝。此时,
21、黄巾军尚有10万之众,朱。兵少,难以强攻得手,遂解围撤兵,引诱黄巾军出战。韩忠中计,率兵追击,中途遭官军伏击,战死万余人,韩忠投降,被秦颉杀害。起义军余部在孙夏率领下,仍退回宛城坚守。十一月,孙夏放弃宛城,撤至西鄂精山(今河南南召东南),朱。跟踪追击,打败起义军,斩杀1万多人,其余部众逃散。至此,南阳黄巾军主力也遭失败。 (四)河北黄巾军主力的失败河北黄巾军主力由张角兄弟亲自领导,共有20多万人,力量最为强大。 起义后,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率领黄巾军,连续攻占了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诸城。张角与张梁守广宗,张宝守下曲阳,结成犄角之势。三
22、月,汉灵帝派卢植前往镇压,数月不能取胜。灵帝大怒,将其逮捕下狱,改派董卓继续镇压。但董卓也连战连败,到八月,皇甫嵩被调来河北。此时张角已病死,起义军受到沉重打击。 皇甫嵩首先进攻广宗,张梁指挥起义军英勇奋战,使官军无法取胜。于是皇甫嵩下令停止进攻,迷惑起义军,使其放松戒备,然后指挥官军乘夜潜伏至起义军阵前,天明时突然发动进攻。起义军仓促应战,激战一日,张梁阵亡,部下战死8万余人,广宗失守。随后,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进攻下曲阳。十一月,张宝战死,所部十余万人或死或降,全军覆没。至此,河北黄巾军主力也告失败。 (五)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东汉末黄巾大起义,经过了十几年的秘密准备,但起义后仅历经9个月的
23、时间,主力就遭到彻底失败,究其原因:其一,黄巾军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起义爆发后,镇压黄巾军不仅有庞大的东汉官军,而且还有各地豪强的大小武装,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地主阶级的疯狂镇压,最终寡不敌众,终于失败。其二,由于起义计划被叛徒出卖,使起义不得不仓促发动,各地起义军之间的相互配合发生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洛阳起义流产,使东汉政府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镇压外围起义军。其三,从主观方面来说,黄巾军缺乏有战略头脑的军事领袖人物,其起义计划的制定极不完备,起义后各地起义军没有迅速地集结起来,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动,甚至不进行相互支援配合,终于被官军各个击破。同时起义军首领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张角、张梁、张宝
24、、波才、张曼成、赵弘、韩忠等,个个都是只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围坚城,与东汉军拼消耗,不懂得运用灵活的战术战法,取得主动,始终被动挨打,直至失败。其四,东汉派来镇压黄巾起义的将领,如皇甫嵩、朱。、曹操等都是一些能征善战的悍将,他们的统兵作战的能力,军事指挥的才能、战术计谋的运用,都高于黄巾军首领,因而往往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击败黄巾军。 黄巾军主力被镇压后,分散在各地的黄巾军余部和其他起义军的斗争仍在继续,一直到汉献帝时,历经20多年,才被全部镇压下去,此时,东汉王朝早已经名存实亡了。 十七、东汉的军事思想东汉时期,由于统治者轻视军事学术的研究,以及谶纬神学对学术思想的垄断,不仅使得这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发展极为缓慢,而且也没有产生一部有较大影响的兵书。从现存的著作来看,握奇经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