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锅炉安装改造单位资源条件、锅炉安装改造安全质量评审要求.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721113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55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安装改造单位资源条件、锅炉安装改造安全质量评审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锅炉安装改造单位资源条件、锅炉安装改造安全质量评审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锅炉安装改造单位资源条件、锅炉安装改造安全质量评审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锅炉安装改造单位资源条件、锅炉安装改造安全质量评审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锅炉安装改造单位资源条件、锅炉安装改造安全质量评审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规模实际产量销售收入(万元)产值(万元)职工人数一太阳能产业德清县浙江羿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年提纯100吨多晶硅30吨100安吉县安吉大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组装30兆瓦光伏电池组件及电源管理系统48兆瓦1352813528100安吉安安吉申科太阳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年产太阳能电池封装层压机160台20台3000300080安吉县浙江固泰科太阳能热水器有限公司5万台太阳能热水器2000台868823吴兴区浙江创盛光能源有限公司年组装25兆瓦光伏电池组件09年开始正式投入生产/50南浔区浙江恒基光伏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组装100兆瓦光伏电池组件及电源管理系统太阳能电池7000 7000 77南

2、浔区湖州新元泰微电子有限公司年产100吨单晶硅85吨单晶硅52620 54812 170开发区浙江非凡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器6万平方米35003500145二风能德清县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德清分公司年产60台750kW风力发电机组750kW等风电机组313台吴兴区浙江劲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333台风力发电机筹建厂房基建基建80三生物质能德清县德清佳能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6000千瓦基建75长兴县长兴金泉米业有限公司利用谷壳、结杆等生物质气化发电,装机容量1200千瓦发电300万千瓦时16816825长兴县长兴新城环保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

3、烧发电供热,装机容量9000千瓦发电1998万千瓦时1200120046南浔区湖州南太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发电2495万千瓦时1400140040南浔区南浔富升炭业有限公司利用木屑生产炭棒1500吨1050105045四蓄电池德清县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50万高能密闭免维护蓄电池765万只34837 35000 640吴兴区浙江天地之光电池制造有限公司20万组蓄电池10万组蓄电池6300 7100 80安吉县安吉立昊电池有限公司200万只30万只2683297698安吉县安吉县巨能电器有限公司200万套15万套839975100安吉县安吉县羽马电瓶

4、有限公司30万套20万套900100050安吉县浙江美能电气有限公司600万套255万套1390015000350长兴县浙江省长兴太湖电源有限公司100万套60万套2650280060长兴县长兴威力电源有限公司极板150吨,电池20万套极板1200吨1485150680长兴县长兴超越蓄电池厂铅酸电池50万套铅酸蓄电池5462千伏安时36239623长兴县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年产铅酸蓄电池500万KVAH333万KVAH4680003900006700长兴县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铅酸蓄电池500万只295万只3882532566483长兴县浙江天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镍氢电池20万组14万只9

5、33952150长兴县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镍氢电池1500万只、锂电池300万只1164万只43024083400长兴县长兴县汤健电池有限公司年产铅酸蓄电池100万只15万只1456155780长兴县大唐电池年产铅酸蓄电池200万只6万只60060050长兴县新大力电源有限公司年产铅酸蓄电池500万只120万只2028720792820长兴县长兴县宏立电源有限公司年产铅酸蓄电池20万只5万只38038025长兴县长兴威能电源有限公司年产铅酸蓄电池20万只5.1万只41041030长兴县浙江天能有限公司480.74180164182193601长兴县昌盛电气133.72200长兴县铁鹰电

6、气有限公司150万只85003518170长兴县长兴长能电池有限公司30万只3.231923189342长兴县长兴明源织造有限公司36万只2.781550155082长兴县长兴力能电源有限公司30万只2.61275150070长兴县长兴雄鹰电源有限公司30万只10.45万伏76493238长兴县长兴兴新电源材料有限公司1.171171918长兴县长兴宏伟电源有限公司20万只0.7849051020长兴县长兴新能电源厂20万只0.7648050019长兴县长兴好友电源有限公司18万只0.7446048017长兴县长兴天成电源有限公司15万只0.7547049018长兴县春天电源有限公司24万只0

7、.7647850517长兴县长兴金茂电气有限公司20万只0.7345047016长兴县长兴海能环保电源有限公司3570002921302196长兴县浙江长兴金太阳电源有限公司1775201312150271长兴县长兴金丁子电源有限公司1481001273126273长兴县长兴汇能电源有限公司9169073177341长兴县长兴泰能电源有限公司2074201704175564长兴县长兴志亿电源有限公司5850048049523长兴县长兴利众电源厂18201015001540环境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总结环境艺术系2006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江苏省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专业

8、建设,在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环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一、 环境艺术系简介苏州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苏州园林是我国乃至世界环境艺术设计的典范。苏州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苏州的造园技术和文化艺术是紧密相连的。这些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的条件是我院环境艺术专业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也是我院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可多得的环境资源优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体内涵是对空间环境进行规划、整理及再创造,对建筑提供的内部室内空间进行再创造。专业内容广泛,涵括了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环境雕塑配置、室内设计

9、、以及各类公共设施的设计。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一个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也是与一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的前身是1958年建校初期设立的工艺织绣、工艺雕刻专业,1984年工艺织绣、工艺雕刻专业更名为室内装饰设计、雕塑设计专业,1998年2个专业合并组建环境艺术系。环境艺术系目前已拥有1个专业群,其中有国家级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院级特色专业1个;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点3个;有学生1200名,39个班级;专兼职教师近60名,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名;各类专业教学工作室、设计事务

10、所、教学实训车间近20个;基础教学实验室12个,专项设计工作室14个,教学空间18000多平方米,并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五年来,本系共出版教材12本,发表论文80多篇,获得各类奖项70多个,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促进教学实践和科研再上台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环境艺术系秉承 “充实光辉” 的校训,按照学院的要求,以“工作室制” 为载体, 以“大基础平台,小专门方向”的专业教学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环境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二、特色专业建设情况;2006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当年就启动了特色专业的建设。为了使环境艺术设计专

11、业的建设进一步适应本地区的城市化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环境艺术系以教育部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指导,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为主导,锐意创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德艺双馨的高技能艺术设计人才,两年来,着重做了以下一些建设工作:研究行业特点,明确高职环境艺术设计培养人才的位置,细化专业方向,使专业与职业有机对接。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着重研究本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关系。通过调查企业专业岗位的分布和工作流程及内容,寻找适合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正确引导,将学生的个性特点、专业兴趣与行业职业的需

12、求有机结合。结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从2006年环境艺术系开始试行“大专业基础平台向小专门化方向”专业进阶的教学改革实践。大专业平台、小专门方向是指学生在入学初期是大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学习基础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专业及未来就业要求结合学生自身个性特点和兴趣选择小专门方向,从大专业基础平台到小专门方向要经过三个相关阶段,通过专业课程学习逐步进阶,最终进入小专门方向。为使专业教学改革有序进行,根据教学改革实践试点的所发生的问题,07年,对原来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还增设了课程设计的要求,经专家论证获得通过,并予以较高的评价。以“项目课程包+优质教学团队+真实企业环境实战型”

13、的方法实施教学。由真实项目或虚拟项目组织课程包,将原先的单元制课程运用项目进行重新整合,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均由课程负责人组织,使课程在项目的框架内根据需要分阶段授课,提高教学效率,课程的系统性更加突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创造条件。 推动“工作室制”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是实践,“工作室制”是以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为教学的模式,工作室的建设是关键,两年来,我系又新增建了4个工作室,有环境艺术设计事务所(工作室)、木艺工作室、铜艺工作室、家具制作车间(工作室),完善了2个工作室的建设(雕塑工作室、家具工作室)。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拥有

14、较完备的教学设施,有各类专业设计教学工作室扩大到22个,技能实训工作室8个,还设置了部分教师创作工作室。实训工作室的面积达到9000多平方米。除此之外,还有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工作室白天全面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有益的训练。积极推行教学团队实施教学的模式,发挥教师主导性的作用。根据项目课程的要求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团队,运用好教学团队成员的特点。教学团队有行业企业的专家,也有校内外的教师与系内专任教师共同组成。运用专家了解企业用人要求的优势,大力推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先后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大康建筑设计事务所,苏州金鼎建筑

15、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了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试验,大大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以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为平台,积极探索运用“产学研”的教学改革模式。为了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就业环境,我们引入了企业工作的流程和生产模式,成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设计研究院完全与社会企业接轨,以企业运行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中顶岗实习,直接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投标和实践,在干中学,学中干。先后联合了苏州金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苏州艺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苏州国际装饰工程公司共同参加工程设计竞标并赢得了多个项目,在行业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建立教师参与专业实践的机制,造就真正的“双师”型教学队伍。环境艺术设计

16、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且时效性明显,信息变化快,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特性,学校鼓励教师参加行业专业研讨会,支持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目前,环境艺术系大部分教师都是活跃在行业企业一线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其中不乏还有一些很有社会知名的专家。加强对外交流,引入先进教学理念,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国外艺术设计教学的历史已经有百年了,我们以认真、诚恳和求实的态度向先进的国家学习,研究他们的教学方法,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先后与法国巴黎布尔高等实用艺术学校、加拿大道森学院、美国圣地亚哥艺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和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学术交流,教学交流,教师讲学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交流了经验,了解了信息。强

17、化教学改革,及时总结经验,积极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活动,要求每个学期的课程教学有一个较为详细的总结,或编写一个教学过程资料集,进行课程展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教学成果。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围绕环境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建设,强化了专业内涵建设的力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从基础、技能、技术、理论和专业设计的教学改革入手,将上述内容以项目引领整合教学包,并渗入职业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职业素质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特色之一:大基础平台与小专

18、门方向为了使专业培养与学生就业能够良好对接,环境艺术系研究了企业相关岗位分类、专业岗位分布及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分析职业岗位与专业内涵的关系,细化专业方向,使专业方向与岗位对接,进一步为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就业创造条件。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进阶方面就有: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设计表现方向、植物绿化设计方向、技术设计表现方向等。其中有些专业方向能够与其他专业相复合,如设计表现方向、技术设计表现方向等。环境艺术设计属实用艺术设计范畴,工作全程涵盖艺术创造、工程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工作岗位设置多样,因而采用大基础(艺术基础)逐步过渡到小方向(专业方向)的教学方式能够适应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

19、求,同时也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在有限的专业空间内逐步调整和发展,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提高学习兴趣。环境艺术系从2006年开始实行“大专业基础平台向小专门化方向”进阶的专业教学改革。大专业平台、小专门方向指学生在入学初期学习大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学习基础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专业及未来就业岗位要求,结合自身兴趣选择小专门方向。学生从大专业基础平台到小专门方向经过三个相关阶段的进阶,将逐步达到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要求。(图2)专业一年级(大平台)二年级(专业平台)三年级(专业方向)室内设计与工程管理专业大基础平台课程室内设计与工程管理专业平台必修课程所有专业选修课程1、室内设计专

20、业方向2、工程管理专业方向3、施工技术表现专业方向4、设计表现专业方向5、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 6、景观设计专业方向7、景观植物设计专业方向8、雕塑设计专业方向9、建筑雕刻设计专业方向10、家具与陈设设计专业方向必选课程、专业实训、毕业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平台必选课程景观设计专业雕塑设计专业雕塑专业板块必选课程大专业基础平台到小专门方向的三阶段课程进阶表特色之二:项目串联课程包-课程系统环境艺术系根据行业发展要求,确定了以“工作室制”教学为载体、“大专业基础平台向小专门化方向”进阶的培养模式。从2005年开始,环境艺术系试行“主题+项目”教学法,围绕“大专业基础平台

21、、小专门方向”的课程进阶形式,以“工作室制”为基础, 实施“项目+主题、真实场景、团队教学、顶岗实习”的教学改革,已完成实际项目多项。环境艺术的专业教学过程即是学生体验环境艺术行业工作的过程,并通过过程学习专业。教学采用引进企业的实际项目和虚拟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围绕主题或项目,以主干课程为主线,穿插次干课程和理论讲座、实践实训,组织专业课程群(包),并详细设计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课程,在主题(项目)的框架内,依据教学内容安排进程和时间,依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安排教师,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通过分阶段授课,学生感受了企业工作过程,了解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明确了专业方向,提高了

22、教学效率,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大大加强,教学成效更加突现。 围绕主题(项目)以主干课程(必修课程)为主组织课程次干课程主题项目次干课程次干课程理论讲座实践实训课程目标课程包组织结构图特色之三:优质教学团队授课成分多样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实际经验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合理调配教学团队资源是顺利开展项目教学的充分保证,教学团队的选择依据项目生成。围绕项目,团队处于动态存在与任期稳定的交替之中。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提倡“协同作战、能分能合、功能互补、共同成长”的团队精神。团队负责人执行各成员的注意力管理、团队目的管理,并保证团队效益充分实现。特色之四:真实工作环境,真实项目课程产学

23、结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就业环境,教学过程中将产学研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完全对接,建立具有企业运行模式又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院引进了多家合作企业,分设了多个事务所,每个事务所都有定向的项目课题和课程内容。环境艺术系积极探索将产学项目引入专业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和真实项目中学习专业知识,直接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投标、设计实践和工程实践,从而达到学习中有工作内容,工作中包含专业学习,将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通过实际项目设计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加强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使他们从毕业到就业真正达到零距离。结合课程实践的

24、项目1)、“苏州平江区青少年宫”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团队结合课程,带领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院共同完成项目,项目规模20000多平方米);2)、“苏州青少年宫”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团队结合课程,带领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院共同完成项目,项目规模12000多平方米);3)、“太仓医院”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团队结合课程,带领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院共同完成项目,项目规模35000多平方米);4)、“越湖家天下售楼中心”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团队结合课程,带领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院共同完成项目,项目规模1200多平方米);5)、“东南电梯”内饰设计项目(8个方案)。特色之五:教师队伍建设结构逐步合理

25、引入行业企业专家进入教学团队实施教学,运用专家了解企业用人要求的优势,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大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目前,环境艺术系专业教师大多是“双师型”教师,超过50%的专任教师兼职于企业,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经验,由课程结合社会项目的教学研究已有诸多的成果呈现。2008年,环境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点。特色之六:教学机制的变革突破现有管理机制规范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改革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控制授课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围绕项目+主题的教学改革,运用“工作室制”的教学培养模式,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质量管理

26、体系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科学分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例,更新授课方法,优化课程的结构,把握和控制好课程设计、学生选课、教学进程、阶段考核、能力测评、终端评估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1、课程设计科学化始终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主题”作导引,精心设计课程,组织实施课程过程,对每个“项目或主题”做认真分析,针对项目的特点及特殊性进行课程优化设计,排出相应课程群(课程打包),制订详细的课程计划,设计教学实施的程序,推敲教学方法,对每一个“项目”课程,都要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并精心组织实施,同时还要设定评价方法。2、学生选题职场化为适应专业发展、满足行业需要

27、,本系充分依托小专门方向与设计事务所(工作室),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自主选课制度。学生的大基础平台课程达到专业要求后,可根据自身特点与兴趣爱好选择与其相适应的专业方向,再进而进入小专业方向,在相关设计事务所(工作室)学习和工作(顶岗实习)。在选课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学生选专业课程,也是选教师团队,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选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增强市场意识、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同时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3、教学方法多元化在课程设计上,将“次干课程”与主干课程综合、渗透、交织、相融,将单门课程同组于一个层面,循环反复、螺旋式上升。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

28、都包容了理论和实践内容,既注重技能与创新的训练,又注重专业知识积累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教学手段多样化。环境艺术设计知识多维复合交叉,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涉及到多门学科,教学中强调以设计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重视过程及方法论,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着重设计过程的连续与完整。具体内容包括功能调查,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现场体验,流程安排,空间设计、模型制作、工程技术等方面。 在每个学期形成若干课程环,围绕一个主题或项目重点解决一到二个层次的设计问题。强调课程实验、能力实训、企业实习三位一体,循序渐进,逐步深入。1)、组建优质教学团队,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

29、企业专家结合进来,直接面对学生讲授行业发展,介绍企业情况和自己的设计作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2)在课程教学中,环境艺术专业始终将课程实践放在核心位置,学生在工作室中学习,增强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质。3)、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增加实战训练,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实习基地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践条件,在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进入基地项目组,使其直接面对客户与业主,进行实际操作。4)、为了使学生具备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零距离上岗”,环境艺术系还运用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的现有条件,让学生在经过短期培训后,通过相应的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

30、证书。4、教学检查常态化由教师遴选项目任务,组织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备课,讨论该项目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切入点和可操作性,以天为单位进行详细的课程组合设计、制定实施计划。院系督导机构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检查及评审小组,按照教学团队确定作业的阶段目标、过程和质量要求进行阶段性检查。比如对课程设计及工作计划的检查、分阶段综合汇报的检查、课程终端检查等,同时举办学生作业展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施动态的质量控制,由质量监控部门不定期的组织听课,参加述课和说课的活动,确保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完全的掌控。5、教师实践经常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且时效性强,发展速度快。在专业教学过程中

31、,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教专业的教师必须是专业能手、是行家,为了适应专业教学发展的特性,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行业发展,掌握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材料、的信息,系部明确要求年轻教师必须完成一个以上的社会实践项目才能参与专业教学,通过项目实践的锻炼,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特色之七:教学科研双丰收成果颇丰教师在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参与教学研究,发表论文15篇;参加了各类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多个;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以上的大赛,获得奖项约50多项。1、教学科研项目:1)、2007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群建设的

32、实践研究获得江苏省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群建设项目;2)、2008年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教师团队获得江苏省教师团队建设项目;3)、展示设计与实务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2、出版教材1)、2007编写出版了建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2007编写出版了庭院绿化与室内装饰植物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2007编写出版了室内与环境设计实训国家“高职”规划教材。4)、2006编写出版了效果图表现中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用教材5)、2008编写出版了室内设计中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用教材6)、2008编写出版了空间设计实训教程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规划教材7)、2007编写出版

33、了室内装饰设计员,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定为“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教材。3、教师发表的教学改革论文:城市滨海绿地景观设计探索山西建筑2006年第2期西山东村的发展变迁,村落形态与乡土建筑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苏州东山陆巷古村落空间意向分析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而收看这档节目,因一位优秀的主持人而牢牢记住了一档节目。因此,在知名的传媒集团的运营策略中,形象经营和明星效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凤凰卫视的每个栏目都培养了自己的明星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打出了李咏牌,湖南卫视推出了李湘、何炅等一批明星主持人。10 “明星,作为品牌的代言人,是商业领域的推销手法,通过对偶像的认知,达到对节目品牌的认知

34、,这体现了流行文化的构成要素:知名度、非理性、接触频率、崇拜心理、趋从心态、时尚需求等等”。因而我们的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尝试着为明星主持人提供弘扬个性的舞台,对于那些有潜质而又不太出名的主持人,要采取明星包装路线进行培养,为他们建立形象、塑造形象和提升形象。再次,运作理念上注重泛娱乐化。泛娱乐化是全世界流行的娱乐潮流。任何娱乐业都不可能以某个人的娱乐作为中心点来使娱乐最大化,电视的泛娱乐化就是要打破主持人中心化和串联节目的功能属性,改变主持人是中心的观念,在最短的时间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打闹在一起”,从时间和空间上制造娱乐的全新感觉,这一点在日本电视益智娱乐节目超级变变变得以体现。在该节

35、目中,参赛节目注重原创性,创意最为重要,参赛者激情参与游戏;而主持嘉宾则多以娱乐造型出场,主持人、评委与参赛者一起紧张,一起欢笑。这样的节目在娱乐中巧妙地让主持人、表演者和现场观众在节目中将竞技、游戏两者很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场外的观众如何不被吸引、打动呢?(三) 运用正确营销思维模式重新界定电视媒体“消费者”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使电视媒体营销思考流程彻底改变。通过分析市场受众,找准频道的独特销售定位,实现频道定位的个性化。频道定位要根据电视观众市场变化趋势及特征找准卖点。首先要明确频道的受众定位,并将频道受众定位进行细分化,市场细分是进行媒介定位研究的最基础的方法。由原来带有盲目色彩的首先无焦点地

36、分析、研究电视观众的“需求”,到现在首先研究广告商需求,确定媒体的市场价值,并提出相关概念(品牌定位),根据已经确定的市场价值来确定覆盖策略,界定核心观众群体,再根据核心观众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来组织节目的方式。9受众市场的大幅分化,为省级卫视定位进行市场细分提供了现实条件。频道的设置必须最大程度地考虑收视率,这是电视台得以生存的条件。根据受众的需要进行频道定位,是确保频道收视率的基本条件。找准频道的独特销售定位才能更大程度上吸引受众,实现个性化定位。结合媒体自身资源进行节目定位,根据节目优势结合市场需求进行频道定位,确保频道定位与传播效果吻合。频道定位如果不对节目特定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进行更高

37、层次的转换和创造,会使得定位与频道节目构架脱节,因此,节目定位非常重要。节目定位的第一原则是发挥既有优势,形成类型节目组合。湖南卫视应认清自身在全国竞争格局中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通过对频道特色化的改造,来强化频道特色,发挥既有优势,形成更富竞争力的新优势。在明确频道内容风格定位的基础上,再进行全频道的节目体系整体设计。11诚然,在传统的电视观念以及电视经营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观念。最直接的疑虑是,从广告商需求出发的思考流程是否会抛开了电视观众和影响电视节目质量?答案是肯定不会。新的思考流程使节目生产、电视观众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通过市场的直接调控促使节目生产

38、更符合观众、市场的需求,不断迸发出新的创意火花,观众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致谢在本次毕业论文中,我从指导老师李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李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深深感谢他细心而又耐心的辅导。参考文献1燕涛,黄江伟.“超级女生”是如何炼成的?EB. http:/,2005-5-13.2徐荣华.谈“超女”营销EB. http:/,2005-7-6.3蹇莉.从“超级女声”看电视娱乐节目的市场化趋向EB. http:/ ,2005-8-164陈佑

39、荣.论电视娱乐化本位J.声屏世界,2006,(7).5林景新.2005年,中国娱乐营销的超级攻势EB.http:/,2005-9-18.6晓明.传媒研究和传媒实践的现状与问题J.现代传播,2002,(5).7张云,方世彤.湖南卫视的节目突出.电视品牌战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8徐浩然,雷琛.湖南卫视四轮驱动整合营销.新营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9陈明.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探析J.声屏世界,2005,(7).10Michael R. Czinkota, Masaaki Kotabe. Marking Management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2.11 John Fiske.TV cultureM.Shanghai:Commercial Press,200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市场分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