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批不严,而民主理财、收支预决算制度以及民主议事制度形同虚设。预算决算具体实施时寅吃卯粮现象是时有发生。村级财产不仅无法实现基本的保值增值,反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甚至有些村干部在其位不谋其职,而是想方设法以权谋私,贪污、挪用集体资金、挥霍公款等。非生产性开支过大,经常导致村级财政入不敷出等。5.村级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信息公开是现代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层面。而信息不对称也往往增加了经济运行的成本。作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否存在与之相对应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集体经济的发展,更为严重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作为对农村集体经济及财政
2、资金运行始末进行反映的信息披露,必须做到及时、有效。而且必须坚持内容的真实性,即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及中立性。但是就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而言,财务信息披露是一种非商品化信息,而且披露过程需要成本,也增加了村级组织披露的惰性。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村级财务运作机制与管理缺乏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财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虽然有些地区响应国家所提出的村务公开等,但大部分往往流于形式,如公开力度不够,内容不具体,比较空洞,避实就虚。对一些重大项目及核心内容往往避而不谈,大谈空、大、虚的东西。而且相当部分的村公开披露一次应付一下就不再见下文信息公开栏就冷淡下来。在调查中一些村竟然连着十几年没有公
3、开过村级财务信息。6.干部与会计人员离任审计制度;相关职能人员离任审计制度是对相应职能人员在职期间的管理与经营的结果进行盘点,以做到账实相符,并且无违规操作等事项。因此该制度不仅是对上届人员的离职监督,也是上下交接并对下届进行明晰监督的需要。由于在传统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下,收支监督不透明,收支管理不到位、不规范,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村干部自行进行税费征收、自行开支、直接坐支等现象。更甚者一些村干部直接取代了会计和出纳的职能包办代管,挥霍公款现象较为严重,公款私存,挪用现金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村干部长期借用集体货币资金不还,实际占有集体财产不返还等。对于农村会计人员,目前大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是由村
4、干部指定和任免,任免原则是根据亲疏远近。这些在一定程度违背了财务管理规范中的回避制度。每逢村两委换届,会计出纳也随之走马换将,造成村级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导致断头帐和节节账。一旦审计就会暴露出一些人营私舞弊的行为。所以经常换人而相关人不愿交账现象。另外,一些新任领导不愿接受前任出现的累累债务而不愿接账,而是另立会计出纳另做新账。节节账就随之产生。而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财务离任审计制度并没有产生,即使有些村实施了财务公开,包括新老交替的盘账现象,但大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作用。7.集体财产物资管理与价值评估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集体财产的价值管理体系也在发生着变
5、化,但农村集体财产特别是各种实物物资的管理和技术评估方式并没有改进,导致我国集体财产价值出现虚增和缩水现象,从而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侵占集体利益现象市场有之。如以集体所有或支配的土地、树木。果木,工厂。矿山等资源的价值确认数十年不加调整,这种做法也不完全符合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特别是一些资产价值已经变动很大,但对外进行发包,租赁时仍然按照原有价值评估体系下的价格出租,承包,尤其是一些村干部借此损公肥私,侵害集体利益,一些村承包出去多年的土地承包收入收不上来,所欠多年债务不予偿还,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正常发展和运行。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1.体制过渡期间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的全面推行。我国农村农业经营体制实现了逐步向市场经济运行体制过渡。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该体系所服务队的对象也发了一系列变化,但是财务管理体制的并没有实现同步的的过度,改革和变化。于是体制所能提供的服务的质量与需求的标准发生了严重的脱节。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体制所不能弥补的空缺与漏洞,给一些法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2.农村社会生产力与政治文化水平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与广大农户经济都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农村物质生产力水平也明显提高。但与城市这种高效集中的管理经营模式相比,农村分散性的社会运作模式总体上仍是低效的。具体表现在工业经济的的
7、总体生产效率仍远远低于城市经济。农村政治民主、文明与文化的普及与发展程度仍然与我国的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具体到财务管理模块,广大农村没有系统化和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广大农村干部和财会人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最终致使农村财务管理漏洞百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热情不高。3.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和审计渠道不畅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是一种资源分散型经济,而且农村财务管理规模相对较小和隐蔽,因此一些乡镇以及村级组织对财务管理问题不加以高度重视。加之农户个体以分散经营为主,集体资产产权主体和受益主体不明确。使得农户集体观念、民主管理观念淡薄。民主管理与监督和审计往往流于形式。因此群众监督动力不足
8、,积极性不高。加之审计环节无力实施,故农村财务的监督和审计形同虚设。四、对策与建议针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出现的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映积极及时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规避和防止上述问题及新问题的出现和发生。从而使制度、运行监督等方面趋于完善。1.完善农村经济会计的反映与控制制度,尤其是对会计科目与账簿的设置必须个呢倨农村经济模式和发展的需要。做到科目健全,设置规范,总账与日记账、明细账根据具体经济业务的需要加以设置和记账等。做到不记错账,不漏记和做到账实、账证与账帐相符。财务信息内容做到内容真实、数字正确、条理清晰等。2.建立财务人员互派和上级总体控制与监督制度建立和健全会计反映与
9、监督、核算与控制制度的同时,必须配备良好的财务人员核算制度。虽然村级集体经济日常业务量不是频繁发生,有其在新税制下,村级财务管理的的内容趋于简单化。但是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兼经济正直双重管理,而且是一种拥有微观层面的直接管理的基层式管理,故如果完全取消村级财务即财务管理退出村级组织,在一定意义上违背了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之一即会计主体的要求。既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兼具 企与事业单位双重特点,如果撤出村级财务,就无法对村级经济业务行为进行具体的、及时地反映和核算。那么失去了一个直接密切相对应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村级财务管理体统是否会出现紊乱现象呢?结果可想而知。建立双层财务人员核算监督和控制制度更符
10、合我国农村既分又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特点。具体做法在分的层面改变本村人担任本村会计,尤其是直接由村两委任命的会计人员产生制度而是采用互派制。由比较大的村民小组在镇级政府统一筹划和管理下实行财务人员互派制度,互派的财务人员必须经镇乡政府统一组织考核并对合格人员进行互派与轮派制度。在统的层面,由乡镇组织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时间能力强而且熟悉村级集体经济运行与业务管理的财务人员。一方面对个村集体经济财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审查与监督,另一方面,定期对各互派财务人员进行能够轮训等业务内容的培训,以适应新农村新形势尤其农村改革的需要。3.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与稽核货币资金是村级集体经济中很重要的一笔资产,主要包
11、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等。是村两委的日常管理活动以及村级集体活动所需经费的必要来源。因为货币资金流动性很强,被称为速冻资产,故最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侵占、挪用与贪污。故村级货币资金必须加强管理,做到严格职责分工明确,钱账分开,管钱的不能管账,管账的不能管钱。鉴于村级货币收支环节随意性较大,出现的一些村级干部以收代支,所收公款私带私存现象,必须做到收支分开,将货币资金尤其是现金支出业务与收入业务分开处理。建立稽核制度,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稽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货币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4.建立村级财务预算和决算制度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像纯粹的企业一样,不是一个单纯的经营与营利性单位。但他却是一个兼基层(村
12、级)行政与经济管理双重管理的组织。因此,收入源的相对匮乏而支出面的宽大使得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局面。由此可知,村级财务建立预算和决算制度的重要性,每年年初,应召开村民大会,充分发扬民主。并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坚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财务预算方案。收支预算编制应做到呵护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的基础上,内容要做到详实、可靠、实用等。而且预算方案必须经全体村民表决通过,在实施的过程中西部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有需要重大调整项目,必须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年终应根据本年实际收支情况编制决算方案并公布于众,接受群众审查监督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查。参考文献1 郑文凯.新编村集体经
13、济组织会计教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12 曾培清.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操作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3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问题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4 曹明贵,盛正国等.新农村的制度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85 陈吉元等.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46 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97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生,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2006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8 周志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