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docx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723399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就是第二类经济体系的产品,其所包含的“离散的信息包”,借助于第二类经济支撑机构,能用来测度市场绩效。这表明产业集群具有动态外部性。 三、新贸易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为基础的新方法,特别是在Dixit和Stiglitz将张伯伦垄断竞争形式化之后催生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和贸易机制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聚集现象有很大的相似性,涉及产业集群的理论主要有克鲁格曼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中心边缘模型。1991年,克鲁格曼在总结Harris(1954)的“市场潜力”理论与Bred(1966)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

2、用Dixit-Stiglitz的垄断竞争假设,提出了中心边缘模型:有两个区域、两个部门、两种要素;其中,传统产业部门使用非熟练劳动要素,生产同质产品,完全竞争,免费贸易;现代产业部门使用熟练劳动要素,生产异质产品,不完全竞争,有交易费用。熟练劳动力的迁入对本地企业利润产生的正需求效应比企业数量增加所产生的负竞争效应更大。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关联,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产业集中越明显,“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另外,克鲁格曼还建立了一个动态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在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力量趋于形成沿地

3、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集群。于是,制造业区域由最初均衡布局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 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产业区位选择的集群理论。Waltz(1996)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导致的生产率持续提高。Martine(1999)则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

4、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激励经济,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另外,Venables(1996)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发展了跨区域贸易的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区际经济不平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区域趋向于地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而循环往复。 四、新增长经济学中的产业

5、集群理论 新增长经济理论认为,内生经济增长是“边干边学”的过程,无论企业、产业或地方区域经济都是如此。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聚集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这样,规模经济就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被纳入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相关理论基础有阿罗的学习曲线、罗默的增长“处方”、卢卡斯的自回归矢量和时间连续性规定。罗默认为,由于内生技术进步,竞争和合作的公司间有快速的规模递增收益,其结果是,在大城市中定位有持续增强的竞争优势。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技

6、术进步内生化为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阿罗(Arrow,1962)说过,“没有一部法律能够彻底界定像信息这样的无形商品,所以个人在企业间的流动(跳槽)提供了一种信息扩散的途径。”因为知识绝大部分是固化在劳动者(特别中高技能员工)身上,“战略”性员工的猎头,实际上是提高生产率的捷径。Audertsch(1998)认为,企业乐意迁入“信息富裕”的环境,因为企业“扎堆”后,员工间的非正式交流或员工的“跳槽”行为将使各种默会知识(信息)在企业之间传播扩散。 新经济增长论强调主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关键作用。Freeman(1982)和Lundvall(1992)认为,地理集中通过信

7、息交易、知识外溢等方式来支持创新发展。由于地理毗邻,因此通过区域内部的交易能获取信息、交流观念和分担成本,从而发挥单独定位所不具备的“集体”优势。同时,各个企业又能保持原有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集中化创新环境是创新过程的必要条件。Baptista(1998)认为,当创新所需的资源可在企业内部找到时,对创新者而言当地生产环境一点都不重要。然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内部资源,激进创新与创新环境就密切相关。他们区分“轨道利用”和技术发明两种战略,前者是利用已有技术进行创新,后者是设计并采用新的生产方法。Maillat认为,技术发明事先假设环境是创新所必需的条件,资源的集成和动用产生新型生产组织,企业不再是孤

8、立的,通过与其他企业、私人培训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行政当局建立合作伙伴网络来创造创新环境。 产业聚集的经济性能引起区域的技术质变。Amiti(1998)认为:第一,根据一个两区域模型,上游产业呈古诺寡头竞争型,下游产业呈完全竞争型,上下游产业的垂直关联导致一个区域产生产业集群,另一个区域则“边缘化”,并且会产生区域间的工资差异。第二,如果不同的技术不相容,那么,考虑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将无法享受依旧使用现存技术的企业所享有的聚集经济性。第三,如果企业在选择区域时存在区域间的工资差异,那么,在核心区域(产业集中度高)采用新技术的成本比边缘区域(产业集中度低)要高。第四,最终的均衡结果可能是边缘区

9、域首先采用新技术实现赶超,也可能是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均匀分布于两个区域。 产业集群面临“技术锁定”的高风险。Venables(1996)认为:首先,企业对过时的生产工艺墨守成规,不愿采用生产效率更高的新技术;其次,企业可能不愿放弃与现存技术连为一体的聚集经济利益;最后,存在产业区此消彼长的现象,在产业集中度低的边缘区域,由于与现存技术关联的聚集外部性并不占优势,则更有可能采用核心区域(产业集群大的区域)不愿采用的高新技术。当边缘区域的企业纷纷采用这种新技术时,则边缘区域的聚集经济性逐渐上升,从而最终赶超原来的核心区域。所以,核心区域不仅可能延迟新技术的应用过程,而且其集群优势很可能被边缘区域取代

10、。 五、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1.不完全竞争模型:产业经济学的集群分析框架。区位竞争模型假设消费者偏好分布于某些参数的连续空间内,不同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最佳位置。企业通过确定恰当的产品差异性和价格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后来,Koopmans(1957)认为,产业集群的来源是不可分割的,即任何经济主体不是无限可分割的,必然占用一定的空间。“如果认识不到不可分割性(如个人、住房、工厂和设备等),那么城市区位问题,哪怕是小木桩的区位问题都无法理解。” 产业经济学集群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有名的“空间不可能定理”。Strarrett(1978)引入同质空间来分析阿罗德布鲁模型时发现,经济中任何空间竞争均衡

11、时的总交易费用必须为零,因此均衡时不可能出现城市和区域间贸易,即完全竞争模型不可能是研究空间经济学的基石。这一定理的假设条件是:经济空间中的区域是有效的;每个企业只能选择一个区域,每个居民也只能选择一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部的交易没有费用,而跨区域交易存在交易费用;区域是同质的,每个企业或居民都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个区域;企业或居民没有对任何区域的先天偏好差异,即居民在任何一个区域的效用函数和消费集相同;企业在任何一个区域的利润函数和生产集相同。其主要结论是:当一个经济体系中存在有限数量的经济主体和有限区域时,如果空间同质,交易费用和偏好无区域差异性,那么就不会产生涉及跨区域的完全竞争均衡。因此,只

12、要经济体系中存在不可分割性,即任何经济主体的活动必然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经济主体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活动必然产生交易费用。空间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只要存在跨区域的交易费用,那么就不存在空间竞争均衡(Starrett,1978)。 不久前,有学者在Starrett的“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完全竞争模型的集群分析框架。Fujita和Thisse(2002)认为,完全竞争体系中,一种商品不仅由其物理特性而且由其制造区域所决定,因此不同区域交易的同种商品可看作是不同的“经济品”。在此框架下,区位选择是商品选择的一部分,从而把市场的空间相互依赖性统一到了一般均衡体系,而阿罗德布鲁完

13、全竞争体系排除了空间问题理论需要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第一,企业不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根据顾客和企业的空间分布来进行价格决策,并因此而导致企业间、居民间和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而形成产业集群。第二,垄断竞争模型。企业在规模收益递增的背景下制订价格,并生产差异化产品。因为每个企业很小,相当于产业连续体的一员,所以企业之间的战略相互作用很弱。第三,寡头竞争模型。大的经济主体,如大企业、地方政府、地产开发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模板.txt爱情就像脚上的鞋,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赤脚走路是什么滋味骗人有风险,说慌要谨慎。不要爱上年纪小的男人,他会把你当成爱情学校,一旦学徒圆满,便会义无反顾地离开你。

14、本文由yang20073148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模板 2010-01-23 13:42:00 来源:作者不详 浏览次数:612 网友评论 0 条 收藏此页 复制 分享到 i 贴吧 注册会计师考试快速通过! 【必看】2010 注册会计师考试快速通过!点击进入 必看】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模板 一、公司背景及简介 1、成立时间、创立者、性质、主营业务、所属行业、注册地; 2、所有权结构、公司结构、主管单位; 3、公司重大事件(如重组、并购、业务转型等)。 二、公司所属行业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 该行业中

15、厂商的大致数目及分布; 产业集中度:该行业中前几位的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的具体数据(一 般衡量指标为四厂商集中度或八厂商集中度); 进入壁垒和退出成本:具体需要何种条件才能进入,如资金量、技术要求、人力成 本、国家相关政策等,以及厂商退出该行业需花费的成本和转型成本等。 2、产业增长趋势: 年增长率(销售收入、利润)、市场总容量等的历史数据; 依据上述历史数据,及科技与市场发展的可能性,预测该行业未来的增长趋势; 分析影响增长的原因:探讨技术、资金、人力成本、技术进步等因素是如何影响行 业增长的,并比较各自的影响力。(应提供有关专家意见)。 3、产业竞争分析: 行业内的竞争概况和竞争

16、方式; 对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行业对该行业的影响、各自的优劣势、 未来趋势; 影响该行业上升或者衰落的因素分析; 分析加入 WTO 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及新条件下其优劣势所在。 4、相关产业分析: 列出上下游行业的具体情况、与该行业的依赖情况、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如可 能,应作产业相关度分析; 列出上下游行业的主要厂商及其简要情况。 5、劳动力需求分析: 该行业对人才的主要要求,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情况;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6、政府影响力分析: 分析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起的作用(政府的引导倾向、各种优惠措施等); 其它相关政策的影响:如环保政策、人才政策、

17、对外开放政策等。 三、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1、股权结构分析:列出持股 10%(必要时列出 10%)以上的股东,有可能应找到最终持 有人; 2、是否存在影响公司的少数股东,如存在分析该股东的最终持有人等情况,及其在资 本市场上的操作历史; 3、“三会”的运行情况:如股东大会的参加情况、对议案的表决情况、董事会董事的出 席情况、表决情况、监事会的工作情况及其效率; 4、经理层状况:总经理的权限等; 5、组织结构分析:公司的组织结构模式、管理方式、效率等; 6、主要股东、董事、管理人员的背景、业绩、声誉等; 7、重点分析公司第一把手的情况(教育背景、经营业绩、任职期限、政府背景)其在公 司中的作用;

18、8、分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总体情况,如素质、背景、对公司管理理念的理解、忠诚 度等。 四、主营业务分析 1、主导产品 名称、价格、质量、产品生命周期、公司规模、特许经营、科技含量、占有率、专 利、商标、发展战略、市场定位、消费群等; 生产周期、库存量、周转率等; 销售方式; 设计能力、年产能力、实际生产量; 广告投入数量及方式; 客户反馈; 同类产品的差别。 2、产品定价 本公司及竞争对手的定价政策,定价政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主要产品的价格; 需求弹性; 价格变动敏感性分析; 是否为行业中的价格领导者。 3、生产类型:生产率、生产周期、生产成本、能耗、需求人力等。 4、公共关系 5、市场营销

19、 营销网络、结构、模式; 激励机制(对分销商、销售人员)。 五、公司竞争力分析 1、简单分析:分析厂商未来发展的潜力,并与同行业竞争对手比较。 2、R&D 主要研究项目和对原有产品的改进计划: 现在:费用、完成时间、收益; 将来:投资金额、收益、时间; a 竞争对手的研发情况; b 主要研究人员的简要介绍(教育技术背景、构成比例、队伍稳定度、薪酬、激励机制 等)。 设施及实验室; R&D 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专利、商标、Know-how 等; 与科研机构的长期稳定合作。 3、激励机制:年薪制、期权、其他激励措施 六、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及“概念”、“题材”的分析 1、公司经

20、营战略分析 总结公司经营发展战略; 分析公司发展战略的可行性与实现的必要条件。 2、公司新建项目可行性分析 资源情况(人才、技术、资金、是否为相关行业、优势、地理资源及位置); 影响项目成败的因素,项目所处行业的现状(结构、成熟度、市场空间); 具体分析现有资源能否支持项目运行; 竞争对手情况; 行业发展趋势; 国家产业政策。 3、风险分析 资金来源及占净资产的比例; 经营业绩的影响:几个主要指标(净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 如项目失败对公司经营的影响程度。 七、财务分析 1、最近三年来主要财务指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非正常性经营 损益所占利润总额的比例、总资产、所用

21、者权益、每股受益、净资产收益率; 2、财务比率(选取最近三年数据,如有行业指标对比更好,应说明各项指标意义) 流动性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效率比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帐款净额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净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盈利性指标 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销售收入 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总资产收益率=EBIT/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投资收益=EBIT/(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 负债管理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 利息倍率=EBIT/利息费用 3、现金流量表分析 总体分析公司现金流的运转情况; 每股现金流情况; 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对照分析; 运营资金管理。 4、资产质量 有无重大诉讼; 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的年限、计提坏账情况; 其它或有负债情况。 八、结论 第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市场分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