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综合复习.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86880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综合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综合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综合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综合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综合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学习目标】、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敬之情。 、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和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学习难点】1、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2、伏尔泰所处的时代及思想背景。【学法指导】1、阅读世界历史,或在上课前分工查找资料,课上进行交流。2、学习重点可以放在语言欣赏方面

2、,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自学】、扫清文字障碍: 陨落( ) 诅咒( ) 灵柩( ) 睿智( )不挠( ) 恪尽职守( )深邃( )怜悯( )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登峰造极】登上顶峰,到达最高点。比喻精绝的造诣 【弥留】原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 【恼羞成怒】因恼恨和羞惭而发脾气 【不屈不挠】形容顽强斗争,在敌人或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3、知识汇总 伏尔泰,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历经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目睹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深刻预见革命必将到来。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

3、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诸多作品中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标志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他以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及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 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暴力、以爱治恶。创作长达60年以上,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弘扬理性、反对宗教、提倡人权。教导人们勇于反抗,追求正义。4、理清文章思路: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从今天

4、开始我们要用两节课的时间,通过学习一篇演说词,走近法兰西的两位杰出人物:伏尔泰和维克多雨果。他们相差整整一个世纪,伏尔泰于年病逝,雨果生于年,他们二人并没有面对面的交往。但是,阅读过本文的人,无不被雨果对伏尔泰的敬爱与景仰之情感染。二、问题讨论、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明确: 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 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明确: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

5、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自由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称为“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阅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在第一段中找出最能够体现雨果对伏尔泰评价的一个词和一句话。 为什么雨果认为伏尔泰是永生的? 世人怎么对待伏尔泰的逝世?雨果呢? 明确: “巨星”、“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因为他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担负着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责任。 世人有两种态度:诅咒和祝福。雨果认为,这是荣誉最美好的两种形式。 、阅读最后一段,回答:雨果由对伏尔泰的赞扬,进而又写了什么? 作

6、者由伏尔泰联想到一批哲学伟人:卢梭、狄德罗、孟德斯鸠等先驱哲学家们。雨果写这些哲学先驱的目的何在? 重申自由、民主和真理的重要,鼓舞人们能够继承前人的精神,向现实宣战。5、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学生独立思考,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 总结学生的发言,分析得出:文中的伏尔泰表现出两种形象:斗士、智者。 明确:如:第八段中“他孤军奋战”、“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第十一段中“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四、作业布置同步作业一、二。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分析,我们得出:文中的伏尔泰表现出两种形象: 和

7、。这节课我们来分析伏尔泰的形象。二、热身分析分析“斗士”的形象:、斗争的原因是什么?、对象是谁?、以何种方式?、具体的表现是什么?、结果怎样?明确:、时代的原因:人民无知,宗教愚昧,君主专制,司法黑暗。 、对象:宫廷、贵族、金融界、教会。、方式:独自一人,一枝笔(轻如和风,猛如雷电)。、表现:为西尔旺、蒙巴伊、卡拉斯、拉巴尔辩护。、结果:胜利。教师小结:伏尔泰是“法兰西思想之父”,他经历了君主专制由鼎盛到衰败的转折期,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自由和民主的声音。因此他的形象可以概括为:倔强的斗士形象。分析“智者”的形象:1、雨果抓住伏尔泰的什么特点去表现的?明确:抓住伏尔泰的“深邃的双目”和“睿智的微

8、笑”进行描写。2、师生共同朗读第段,体会雨果是如何描写伏尔泰的“微笑”的。提示:有感情地放声朗读,能够读出雨果激动的心情和情感。理解作家借助“微笑”,呈现出伏尔泰的成就。3、提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特点进行描写?明确:对于斗士的形象,“微笑”所造成的反差最大,能够表现出伏尔泰的性格,感染的效果更加强烈。三、课内研讨、雨果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塑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在雨果看来,伏尔泰“是一个新纪元的到来”。请学生思考其原因。明确:结合第段,能够认识到:伏尔泰把自由的精神和民主的思想带到人们中间,引起人们思想彻底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上文,从“人“和”公民”、“权力”和“职责”人

9、手,理解“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这句话的含义。明确:仔细阅读课文,讨论并交流意见,能够体会到:作为人,我们有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权力;作为公民,我们有遵守法律的职责。教师小结:伏尔泰形象的意义在于,他不代表行政权力,他代表进步的文明思想。在他生活的时代,君主的权力、宗教的权威,束缚着人们;而伏尔泰的目的就是推翻权威,建立自由。四、品味语言、他受到诅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明确:受到黑暗暴力的统治阶级的诅咒,帮人民摆脱愚味,人民祝福他,未来属于人民。 、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明

10、确:这里的“黎明”指的是封建王朝即将崩溃,民主时期即将开始。这“微笑”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和嘲笑,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他的沉着坚定给人以力量。 、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明确:只有思想开放了,人民才能创造出更为先进的文明。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明确:封建君主专制使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伏尔泰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指引着人们走向光明,作者强调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就是表明作者向黑暗宣战的决心。五、总结演说的特点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明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

11、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应注意:、认清对象,确立主旨。即针对性。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课堂小结:本文是雨果著名的演讲之一,全文贯穿着自由、民主、和平的精神,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作者紧紧围绕伏尔泰思想上的成就,用激情饱满的浪漫语言,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文中有许多意义深刻、内涵隽永的句子,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细细体会。六、作业布置同步作业 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

12、的两种美好的形式。“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意味着正义与光明。伏尔泰受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正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2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伏尔泰的微笑,是对愤怒情绪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之后的宽恕与安详;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讥讽,是比对手站得更高的俯视、轻蔑;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安抚,是最为真挚的仁慈与博爱。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把迷信和丑恶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成为“

13、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味着人民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一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二. 重点 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上述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 排饮食的重要性。 (4)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5)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 有机合成材料: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

14、和用途。 (3)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三. 难点 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营养素。 1. 蛋白质: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2)蛋白质的构成: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 (3)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排出体

15、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4)蛋白南的功能: 血红蛋白:人体内氧气的传输者。 生命离不开氧气,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就是吸入氧气和呼出CO2过程的载体。 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也能与一氧化碳结合,其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倍。当CO浓度较大时,因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其丧失输氧能力。会使人缺氧而中毒,甚至窒息死亡。 酶:生命过程中的催化剂 人体好像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在这个“化工厂”里同时进行着许多相互协同配合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不能在高温、高压、剧毒、强腐蚀条件下进行,只能在体温条件下温和地进行

16、。这些反应还要求有较高的速率,而且需要随着环境和身体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自动地进行精密地调节。如此苛刻的条件是怎样实现的呢?这要靠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的作用。 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对于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体内进行的复杂的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条件温和,不需要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50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逐渐丧失活性。 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 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倍。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的酶有数

17、千种。工业上大量使用的酶,多数是通过生物发酵制得的,并且有许多种酶已制成了晶体。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淀粉酶应用于食品、发酵、纺织、制药等工业,蛋白酶用于医药、制革等工业,脂肪酶用于使脂肪水解,羊毛脱脂等。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 (5)蛋白质的变性: 当蛋白质分子受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高电压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的影响时,其结构会被破坏。导致其失去生物活性。 例如:高温蒸煮医疗器械,就是因为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又如:甲醛(防腐剂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会与蛋白质的氨基反应,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失去生物活性并发生凝固。

18、在许多建筑材料、绝缘材料、家具、清洁剂、化妆品中都含有甲醛,均会成为居室的污染源,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2. 糖类: (1)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如淀粉、葡萄糖、蔗糖等。 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 化学式: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 在生物体的细胞内和血液中含有葡萄糖,它易被人体吸收,每克葡萄糖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时,释放出17.1kg的热量,是细胞的快速能量来源,我们需

19、要的能量约有50%来自葡萄糖。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在人体内直接进入新陈代谢过程,而且被吸收后能直接为人体组织所利用。我们所摄取的蔗糖和淀粉等必须先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组织吸收利用。所以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人体输液。 蔗糖:储藏在某些植物中,如甘蔗、甜菜等。 化学式: 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在体内,蔗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3.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常见的有: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牛油和奶油等。 油脂的主要用途是提供食用,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39.3kg的热量,比糖多一倍,被称

20、为人体内的燃料,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4.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是动物体和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类物质。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例如: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维生素有20多种。许多维生素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一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在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鸡肉、鱼类、鱼肝油、蛋类、牛奶、羊奶等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另外,无机盐和水也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 组成人体的元素: 在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中,组成人体的元素就有50多种,其中含量

21、较多的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1)C、H、O、N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 (2)其余元素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常量元素;人体内含量超过0.01%,如:Ca、P、K等。 微量元素:人体内含量在0.01%以下,如:Fe、Zn、Se、I等。 (3)作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 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钙。钙是人体内最重要,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约占体重的2%。成人体内含钙1.2kg,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

22、坚硬的结构支架。1%分布在肌体的软组织和细胞的体液中,对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2)钠和钾。人体内含钠80g120g,其中一半以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成人每千克体重含钾约2g,主要以钾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和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这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须条件。 (3)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必需元素,还有一些是非必需元素,另一些为有害元素。即便是必需元素,也要注意摄入量的问题,因为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几种元素的食物来源 如果人体

23、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如在食品中添加含钙、锌、硒、锗的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三)有机合成材料 1. 有机化合物: (1)化合物的分类: (2)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一般都具有一些共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低,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不导电。 有些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如淀粉、蛋白质等,称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称为小分子。 自然界中的化合物,绝大多数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着,因此,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含量最多。

24、2. 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 (2)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 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补充,化学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合成塑料的品种很多;使用最多的是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 (4)合成纤维主要包括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腈纶等。其特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吸水性、透气性较差。(5)常用的合成橡胶有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氯丁橡胶。其特点: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均高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用途: 3. 合成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25、但是,合成材料的急剧增加却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塑料制品所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填埋作业是目前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混在垃圾中的塑料制品是一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废弃塑料,尤其是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造成空气污染。废弃塑料也对海洋造成污染,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要解决“白色污染”,除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参与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资料:可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是

26、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自然界的条件下能够自行降解的塑料。 可降解塑料一般分为四大类: (1)光降解塑料在塑料中掺入光敏剂,在日照下使塑料逐渐分解掉。它属于较早的一代降解塑料,其缺点是降解时间因日照和气候变化难以预测,因而无法控制降解时间。 (2)生物降解塑料指在自然界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的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塑料。其特点是贮存运输方便,只要保持干燥,不需避光,应用范围广,不但可以用于农用地膜、包装袋,而且广泛用于医药领域。 (3)光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相结合的一类塑料,它同时具有光和微生物降解塑料的特点。 (4)水降解塑料在塑料中添加吸水性物质,用完后弃于水中即能

27、溶解掉,主要用于医药卫生用具方面(如医用手套等),便于销毁和消毒处理。 在这四种降解塑料中,生物降解塑料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热点。【典型例题】 例1. 2002年5月31日是第15个世界无烟日。本年的主题是“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烟焦、一氧化碳等上千种有毒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烟可以增强抵抗力 B. 公共场所吸烟不影响他人健康 C. 香烟烟雾是一种纯净物 D. 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解析:香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烟焦油、CO等有毒物质,是一种混合物;吸烟会影响自己和他人健康,故A、B、C选项都是错误

28、的;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的能力,使人体缺氧而中毒和窒息死亡,故D正确。 答案:D。 例2.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其化学式为H2O2)可自行分解成水和氧气,但速率很小。如果在捣碎的生的马铃薯中加入3%的H2O2溶液,会发现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如果将3%的H2O2溶液加入煮熟的马铃薯块中,则看不到有气泡产生。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将3%的H2O2溶液加入到捣碎的生马铃薯中产生气体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分析H2O2在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中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现象? 解析:H2O2可自行分解为H2O和O2,但分解速率小,而放入生马铃薯中,因生马铃薯中的活细胞中含有

29、一种能催化H2O2分解的物质酶,所以H2O2分解速率大大提高。加热煮熟的马铃薯中的细胞死亡,酶发生变性,因而失去催化功能。 答案:(1) (2)生马铃薯中的酶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功能,加热煮熟时马铃薯细胞死亡,酶变性,失去了生物活性。 例3. 在全球性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别说摄入了,就连身上的脂肪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看法科学吗?请说说你的观点。 解析:当然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会导致肥胖症,还将诱发高血脂、糖尿病,但摄入量不足,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答案:不科学;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能为身体提供热量。在正常情

30、况下,每日需摄入50g60g油脂,它能为人体提供日需能量的20%25%,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同时它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起到保护内脏器的作用。因此应每天吃点含脂肪的物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例4. 下列疾病与缺乏某种元素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贫血B. 佝偻病 C. 甲状腺肿大D. 近视 解析:贫血与缺铁等有关,佝偻病是因为缺钙,缺碘易造成甲状腺肿大,近视主要是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有的可能与遗传有关,与缺乏某些元素无直接关系。 答案:D。 例5. 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我国发明的铁锅炒菜做饭,可有效地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_;如果在炒菜时加入适量的食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

31、_。(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可作治疗_的药剂,通过你的观察,在医疗上人们是如何防止被氧化的呢?) 解析: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体内的铁元素都以含铁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铁可与酸反应生成便于被人体吸收的化合态的铁,当人们缺铁时,可适当服用含的药剂,但是由于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因此必须使该药品隔绝空气。 答案:用铁锅炒菜做饭,会使少量单质铁进入人体,与胃酸反应转变为可吸收的铁;炒菜过程中加点醋,醋酸会与少量的单质铁反应,生成可被吸收的铁,所以效果更好;缺铁性贫血;在医疗上,人们在该药品的外面包一层特制的糖衣,以隔绝空气防止其被氧化。 例6. 有一些元素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如人体缺碘会影响正常的

32、生命活动,为提高人体素质,食物补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碘是人和动物体内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原料( )。 A. 生长激素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D. 性激素 (2)成年人体内缺碘易产生的病症是( )。 A.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B. 地方性呆小症 C. 侏儒症 D.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3)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1996年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来补充碘摄入的不足。碘酸钾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 A. 酸B. 碱C. 盐D. 氧化物 (4)市售的“加碘盐”外包装文字说明了都有“含碘量”的字样,这儿的碘是指( )。 A. 碘酸钾B. 碘元素 C. 碘分

33、子D. 碘离子 (5)已知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食盐3g5g,碘的适宜摄入量每天为。假如碘的摄取80%来自于“加碘盐”,请你设计一下,每千克食盐应该加入多少碘?然后做一个社会调查,查看一下市场销售“加碘盐”的含碘量是否符合要求? 解析:碘在人体内含量虽然很少(2550mg),但作用却不小。它是甲状腺的主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量不足或过量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答案:(1)B;(2)D;(3)C;(4)B; (5)设每千克食盐中应加入碘的质量为x,按每天需食盐4g(平均值)。需碘0.

34、15mg(平均值)计算,则4g:1000g=0.15mg80%:x,x=30mg。 例7. 长期以来,铝一直被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的炊具、含铝膨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大量使用。但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造成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即“慢性中毒”。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应采取哪些策略防止铝中毒? 解析:铝在人体内是慢慢蓄积起来的,它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察觉,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因此,必须引起全人类的重视。 答案:铝毒的防止策略主要有: (1)尽量减少铝制品的使用,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长期接触。如铝制的电饭煲内锅最好不用。 (2)改良

35、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丢掉传统油条膨松剂的使用,治疗胃病的药物尽量避免氢氧化铝药剂,改用胃动力药物等。 (3)引导人们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铝资源,从根本上减少铝的排放和流失。 (4)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设法消除或减小铝毒的危害。如改进水处理工艺,采用新型产品和高新技术等。 例8. 苯丙胺类药物有强烈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属于体育运动员的违禁药物。对于其中化学式为的化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B. 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C. 属于有机物 D. 分子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9:13:1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有机物等知识,由苯丙胺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由C、H、N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9:13:1。苯丙胺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苯丙胺中含有氮元素,所以燃烧产物不只是二氧化碳和水。故A、B、C说法正确,B错误。 答案:B 例9. 有一块布料,你能不能鉴别一下它是羊毛织物还是纤维织物。 解析:区分羊毛和化纤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光泽度、手感等。对于经验不丰富的我们来说,用燃烧的方法要方便稳妥一些,羊毛接近火焰时先蜷缩,燃烧时有烧毛的焦糊味,燃烧后火烬较多,为带有光泽的硬块,用手指轻轻一压就变成粉末。而化学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