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892177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东 泥 河 小 学于 晓 烨2009、9有多重教学设计 东泥河小学 于晓烨 2009、9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3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

2、位。教学用具:各种秤、多媒体课件、1千克的盐等多种物品。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数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处处都有数学。下面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看这个游戏中有什么数学知识?1、游戏导入:找三名同学玩背一背的游戏,感受体重有轻有重。2、实践体验:掂一掂身边的物体,感觉物体的轻重。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的知识有多重。(板书)3、交流汇报: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信息,说说你的调查信息。(教师解释:购物的时候,商品的好坏叫做质量;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也叫做质量。板书:质量)4、揭题: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有的用千克,有的用克,还有用公斤、斤作为

3、单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个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二、探索新知:(一)认识秤:1、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物体到底有多重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师:同学们见识真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如台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师介绍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2、拿出一枚硬币和两袋盐:你会怎么选择这两种秤?(二)建立1千克的概念 1、认识盘秤,讲解用法。观察秤面,引出千克用字母kg表示。2、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秤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3、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4、估一估:请学生拿一个塑料袋装苹

4、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5、找一找。你能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吗?并称一称,掂一掂。6、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建立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的概念)(三)建立1克的概念 1、要秤硬币,引出台秤不适用。认识天平,讲解用法。观察天平,引出克用字母g表示。2、称一称:请学生用天平称一称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知道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千克。3、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感受1克。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克?5、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建立

5、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的概念)(四)千克与克的关系1、猜想千克与克的关系,小组交流。2、汇报,并说明理由:(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1)根据1千米=1000米,想1千克=1000克(2)刚才称2袋盐1千克,1袋盐500克2袋盐就是1000克。3、重点引导学生用第二种方法体会理解。(板书)(五)小结: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三、巩固练习:1、书20页第一题。(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秤:先看单位,再看指针。2、单位换算: 2kg( )g 4000g()kg 7千克( )克 8000克()千克3、你知道自己大约有多重吗?(30克 30千克)4、填上合适的单位老师的体

6、重是60( )一瓶饮料的质量是250( )一个乒乓球重1( ) 一大袋洗衣粉重1( ) 一管牙膏重100( )5、小结:称较重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就用作单位,称较轻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就用作单位。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随堂检测:1、单位换算 2、选择合适的单位(选择) 3、添上正确的单位(填空)有多重教学反思 东泥河小学 于晓烨 2009、9教学反思: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量概念?这是我在设计本课时,着力思考的两个问题。本课,我为学生准备了称量工具,让学生带来了食盐、硬币、苹果等很多实物,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质量的理解

7、分为“模糊初感明晰”三个阶段,使之落到了实处。在设计本课时,我将操作活动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前,让学生通过调查,感受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机会,通过掂一掂两袋盐、一枚硬币,使学生的认知由模糊逐步向清晰过渡;接着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估一估、称一称的操作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不同质量,体验到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给。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活动开展相对集中。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交流得充分,操作得也很充分,出色地完成了教师预定的任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玩”得尽兴。值得改进的是:1、在天平和台秤的使用上,讲解略显仓促,学生一时不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如果课前教师能拿出时间进行专门、细致的讲解、操作,活动的效果会更好些。2、如何能让课堂教学时间更为紧凑,还有待深入反思,琢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