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5.2 基本算法语句与算法案例.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916547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2 基本算法语句与算法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5.2 基本算法语句与算法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5.2 基本算法语句与算法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5.2 基本算法语句与算法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5.2 基本算法语句与算法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比:(1228):(144):16=84:11:4 (2分)(2) 解:每克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为0.5g2.5=0.2g。 (1分)则每克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0.2g=0.5g。 (2分)(其他合理解法均可给分) 25(7分) 2CaO22H2O2Ca(OH)2 O2 (2分)解:设20g样品中CaO2的质量为x2CaO22H2O2Ca(OH)2 O2 144 32 (2分) x 3.2g14432x3.2g(1分) x14.4(1分)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1分)答: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72%。第二部分(共50分)一、26、C 27AC、28B、29BC、30AC、31AC、3

2、2B二、填空题(10分)33. (每空1分,共3分)(1)化学能;(2)硫化氢;(3)空气或氧气34(共4分)(1)C + O2点燃CO2(2分)(2)2PbOPbO2 ;Pb2(PbO4)或Pb(PbO2)2(2分)35(共3分)先酒精后加水加的空柱较长 (1分)因为当水向酒精中缓缓注入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比较快地渗入酒精分子间的间隙之中,所以振荡后静置形成的空柱比较长 (2分) 三、实验题(共26分)36【提出猜想】 (每空1分)CaCO3(1分) MgCO3;(1分)【设计方案】 Na2CO3溶液 (1分); a稀盐酸(1分);b吸收CO2中的水(1分); 除去空气中的CO2(1分

3、) c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2分)【实验结论】Mg(OH)2、CaCO3、MgCO3(2分)37.(每空1分,共6分)烧杯中的水变澄清; K+(或钾离子)不能起净水作用 AlCl3Al(NO3)3等,写名称一样 验证Al3+(或铝离子)的净水作用Na2SO4等(写名称也可) 验证SO42(或硫酸根郭子)的没有净水作用38.(每空2分,共10分)(2分)(1)C、 S;(2)BaCl2 ;(3)BaCl2+Na2SO4=BaSO4+2NaCl;(4)可在步骤中加入Na2SO4;然后过滤,洗涤后可得纯净BaSO4 ;BaS+N

4、a2SO4=BaSO4+Na2S垍垍明:【例题讲解】例1、 求证:在上是增函数。由学生叙述过程老师板书:因为 ,所以 ,即,所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注:我们知道在R上是增函数,课后试一试,看如何用导数法证明。学生归纳步骤:1、求导;2、判断导数符号;3、下结论。例2、 确定函数f(x)=2x36x2+7在哪个区间内是增函数,哪个区间内是减函数.由学生叙述过程老师板书:解:f(x)=(2x36x2+7)=6x212x, 令6x212x0,解得x2或x0当x(,0)时,f(x)0,f(x)是增函数;当x(2,+)时,f(x)0,f(x)是增函数.令6x212x0,解得0x2.当x(0,2)时,f(x

5、)0,f(x)是减函数. 学生小结: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1) 确定函数f(x)的定义域;(2) 求函数f(x)的导数f(x).(3) 令f(x)0解不等式,得x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令f(x)0解不等式,得x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课堂练习】1确定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1)y=x39x2+24x (2)y=3xx3(1)解:y=(x39x2+24x)=3x218x+24=3(x2)(x4)令3(x2)(x4)0,解得x4或x2.y=x39x2+24x的单调增区间是(4,+)和(,2)令3(x2)(x4)0,解得2x4.y=x39x2+24x的单调减区间是(2,4)(2)解:y=(3xx3)

6、=33x2=3(x21)=3(x+1)(x1)令3(x+1)(x1)0,解得1x1.y=3xx3的单调增区间是(1,1).令3(x+1)(x1)0,解得x1或x1.y=3xx3的单调减区间是(,1)和(1,+)2、设是函数的导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的图象最有可能是( ) 小结:重点是抓住导函数的图象与原函数的图象从哪里发生联系?【课堂小结】1.函数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若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f (x)0, 则f(x)为增函数;如果f(x)0, 则f(x)为减函数. 2.本节课中,用导数去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是中心,能灵活应用导数解题是目的,另外应注意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3.

7、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课后练习】(2007年浙江卷)设是函数的导函数,将和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已知函数,则( ) A在上递增 B在上递减 C在上递增 D在上递减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课堂作业】课本p42习题2.4 1,2【课后记】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课本所提供的信息很简单,如果直接得出结论,学生也能接受,可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应用。为了突出知识的发生过程,不把新授课上成习题课,设计思路如下,以便教会学生会思考解决问题:1、首先研究从熟悉的二次函数入手,简单复习回顾以前的方法;1、 从不熟悉的三次函数入手,使学生体会到以前的知

8、识已不能解决,必须寻求一个新的解决办法,产生认知冲突,认识到再次研究单调性的必要性;2、 从简单的、熟悉的函数图象入手,引导学生从函数的切线斜率变化观察函数单调性的变化,再与新学的导数联系起来,形成结论。另外,也使学生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3、 应用中重点指导学生的解题步骤,避免考试中隐性失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发认知冲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加强教案设计的合理性,语言做到准确、简练。节奏要把握好。81飭挡鎇肬喀D渀渀覘覘謀覘颭1飭脡爡舅瞀肬荝nn2012-飛1飮鎇肬皀飮1nn2012鎂肬芀!nn20d鎇肬芀渀渀搀蜄薀肬良渀渀搀覘覨渀渀鎂肬涀

9、飝!艁nn2蜱涀肬腭覘艁nn2舳钀肬膔覨艁nn2蜳钀肬膔覨艁nn2舴躀肬膎覨艁nn2蜴躀肬膎覨艁nn2舵膀肬膁頀覨艁nn2蜵膀肬膁頀覨艁舃薀肬膅覨渀渀搀蜅简肬色nn2d2颮1颿!艁蜃嚀肬腖覘渀渀搀艁舃往肬腟覘渀渀搀艁蜃往肬腟覘渀渀搀艁nn3舭貀肬膌覨艁nn3舱檀肬腪覘鎂肬暀飬!nn3d鎇肬暀飬!nn3d渀渀鎂肬蒀!鎂肬宀颻!怀nn4d鎇肬宀颻2洀渀渀搀艁nn5舭媀肬腚覘渀渀鎇肬媀颫!艁舃熀肬腱鸀覘渀渀搀艁蜃熀肬腱鸀覘渀渀搀pp艴綀肬蕟恠飻覘覘艁七舃羀肬腿覘鎂肬喀3F覘覘謀覘刡覘覘上蜉钀肬鍕飚!飺!颋!飼覘N鎂肬檀颭1上頓芘钀肬顕椀飚!飺!颋鴐覘飭鼀覘覨鄀鄀鄀鄐鄀酐鄀鄐上頓螘钀肬顕漀飚!飺!颋鴠

10、覘飭鼀覘覨鄀鄀鄀鄐鄀夠鄐鄀鄐艁丄甖艌沀肬腬覘艁丄甖蝌沀肬腬覘艁丄舤沀肬腬覘艁七蜤沀肬腬覘鎂肬羀飿1鎇肬撀覘踀覘晛鎂肬嶀飛1瀀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发酵和微生物培养一 、选择题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错误的是()A质量浓度为4 mg/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B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C质量浓度为5 g/mL的亚硝酸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目的是中和氢氧化钠在配制卤汤时,酒是不可缺少的,对酒量的要求是 A30 B20 C15 D12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NaOH来检验B检

11、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醋酸菌和乳酸菌都属细菌,拟核中都含一个DNA,但与呼吸有关的酶却差异很大,原因是A生活环境不同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D着丝点数目不同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

12、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右面的资料表明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状况(SCM为简单培养基;U、V、X、Y、Z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据表推测细菌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是(说明:“”表示能正常生长,“”表示不能生长)()AU BVCY DZ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为()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实验(见右图),恰当的做法是(双选)()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一直打开阀b通气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D把发酵装置放到

13、4 冰箱中进行实验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物,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中仍然能够生存的是A乳酸菌 B白菜 C蚯蚓 D蘑菇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理解是()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核糖体 叶绿体 中心体 线粒体A B C D二 、填空题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为人们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1)很多家庭都会酿酒。酿酒时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_。冷却到30后才能加药酒的原因是_。如果时常

14、开坛盖舀酒,不久酒就会变酸,其原因是_(2)中国的臭豆腐驰名中外,历史悠久。臭豆腐外观青色,“闻着臭,吃着香”。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_。(3)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的变化是_。(4)为获得一种能高效降解农药的细菌(目的菌),往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将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转至固体培养基上,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获得菌落后继续筛选,接种过程中接种环常采用_灭菌;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是为了_,常用灭菌方

15、法是_。下图为分离并统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要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从高温热泉中寻找耐热菌,这说明我们应_。(2)某同学根据需要,配制了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如下,整个实验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纤维素粉NaNO3Na2HPO47H2O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5g1g1.2g0.9g0.5g0.5g适量如果将其中的纤维素粉换成_,菌落数_,即可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3)接种微生物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本实验宜采用_法,原因是_。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发酵和微生物培养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

16、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都呈酸性,能保证其稳定性,且应低温密闭保存;亚硝酸钠标准液配制过程中应加入NH4Cl缓冲液,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硝酸挥发;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答案:DD解析:本题考查发酵产物的检验方法。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醋酸呈酸性,可用品尝法或pH试纸鉴定;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可以用“比色法”测定,但不能用“品尝法”。答案:BBC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对照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

17、,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解析: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而一般不用活菌计数;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以便能从中选择出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材料分析能力,从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生长情况可以看出,凡是缺少Y的培养基中,细菌都不能正常生长,因此,细菌不能合成的物质可能是Y。答案:C解析:从接种后到密封前,由于通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当O2耗尽时,酵母菌不再繁殖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答案:C解析:酵母菌在无氧环

18、境中可以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产生酒精,果酒的制作即应用了此原理。4 的环境不利于酵母菌进行发酵,所以选项A、C正确,B、D错误。答案:ACA B解析: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则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A 二 、填空题 (1)杀灭其他杂菌,使淀粉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太高的温度会抑制甚至杀死酵母菌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氧化为醋酸(2)毛霉等培养基(3)乳酸菌制造缺氧环境出现玫瑰红色(4)平板划线法灼烧灭菌防止造成环境污染高压蒸汽灭菌解析:(1)因为纤维素分解菌与耐热菌有不同的生活

19、习性,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故要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2)因为葡萄糖是能被微生物直接利用的有机小分子,所以如果将其中的纤维素粉换成葡萄糖,纤维素分解菌及其他细菌会生长繁殖得更快,故菌落数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3)因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故该法可根据稀释体积计算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而平板划线法则不能这样,所以本实验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答案:(1)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2)葡萄糖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3)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法难以根据稀释体积计算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第 5 页 共 5 页1、2 原子核原子核

20、所带电荷为+Ze,Z是整数,叫做原子序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两者均称为核子,核子数记为A,质子数记为Z,中子数便为A-Z。原子的元素符号记为X,原子核可表述为,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质子数Z决定,Z相同N不同的称为同位素。在原子物理中,常采用原子质量单位,一个中性碳原子质量的记作1个原子单位,即lu=。质子质量:中子质量:电子质量:121、结合能除氢核外,原子核中Z个质子与(A-Z)个中子静质量之和都大于原子核的静质量,其间之差:称为原子核的质量亏损。式中、分别为质子、中子的静质量。造成质量亏损的原因是核子相互吸引结合成原子核时具有负的能量,这类似于电子与原子核相互吸引力结合成原子时具有负的

21、能量(例如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轨道能量为-13.6eV)。据相对论质能关系,负能量对应质量亏损。质量亏损折合成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结合能,注意结合能取正值。结合能可理解成为了使原子核分裂成各个质子和中子所需要的外加你量。称为核子的平均结合能。122、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这一发现揭示了原子核结构的复杂性。天然放射现象中有三种射线,它们是:射线:速度约为光速的1/10的氦核流(),其电离本领很大。射线:速度约为光速的十分之几的电子流(),其电离本领较弱,贯穿本领较弱。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是伴随着射线、射线射出的,其电离本领很小,贯穿本领最强。123、原子核的衰变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某种粒子后,变成另一种新核的现象,叫做原子核的衰变,衰变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用X表示某种放射性元素,z表示它的核电荷数,m表示它的质量数,Y表示产生的新元素,中衰变规律为:衰变:通式例如衰变:通式例如衰变:通式(射线伴随着射线、射线同时放出的。原子核放出射线,要引起核的能量发生变化,而电荷数和质量数都不改变)124、衰变定律和半衰期研究发现,任何放射性物质在单独存在时,都遵守指数衰减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