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文学B(1)》单元辅导(2).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984463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B(1)》单元辅导(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B(1)》单元辅导(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B(1)》单元辅导(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B(1)》单元辅导(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B(1)》单元辅导(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1、非正式的行政人事制度安排就是人们对原发性规则的尊重,依靠(ACD ),这些规则人们构建了整个人事行政秩序。A 道德 B 法律 C 意识形态 D风俗习惯2、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根本处就是( BC )。A 权威 B 公平 C 正义 D民主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需的基本功能是(ABCD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获取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纪律与惩戒4、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ABCD )。A 智力 B 技能 C 知识 D体力5、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ABC )。A人口总量及其

2、变动状况 B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C劳动力的参与率 D 人口的受教育情况6、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ABCD )。A 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B 智力 C 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体质7、劳动者的心理素质是指劳动者心理特征的总体状况,包括劳动者的(AD ),它是人力资源质量的心理基础。A 人格素质 B 心理结构素质 C 情商 D心理功能素质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BCD )。A 前期投资损耗B 制度性损耗 C 管理损耗 D后续投资损耗9、员工的( AB )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A培训 B教育C 激励 D管理10、理性经济人性观和

3、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ABC )。A 韦伯 B 泰勒 C 法约尔 D 马斯洛11、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公共部门即( ABC )。A公益企业 B公共事业 C非政府公共机构 D国有企业12、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ABCD )。A、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B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C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D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基本内容上相比较,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

4、(ABCD )。A新陈代谢机制 B竞争择优机制 C 权益保障机制 D监督约束机制14、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具体可以表现为(ABCD )。A 人力政策法规环境 B 人力管理环境 C 人力市场环境 D人力战略环境15、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ABC )。A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B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C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D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16、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ABCD )。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17、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

5、特殊市场合约”,致使其存在着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产权的更为复杂的特殊性质即(ABCD )。A产权交易的非最优性 B产权收益的递增性 C产权的强外部性 D产权的相对残缺性1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得以(ACD )为基础。A市场机制 B竞争机制 C契约机制和 D保障机制19、公共部门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回答(ABCD )这些基本问题。A我们所处的环境怎么样 B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C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D我们做得如何20、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ABCD )。A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 B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某

6、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21、从规划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AB )。A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B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C指令性规划 D指导性规划 22、根据规划的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ABCD )。A录用规划 B培训开发规划 C使用规划 D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23、人力资源数量层次规划主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ABC )。A分析人力资源的需求 B分析人力资源供给 C协调人力资源供需缺口 D 分析人力资源的分布24、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法有( AB )。A德尔菲法 B自上而下预测法 C回归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25、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A

7、BC )。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2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是(ABC )。A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社会关系的需求 C发展的需求 D 竞争的需求2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是(ABCD )。A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B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C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D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2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BCD )。A用人所长的原则 B人事相宜的原则 C依

8、法流动的原则 D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29、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BCD )。A是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B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C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D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等30、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的功能是(ABCD )。A调配功能 B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 C教育培训功能 D管理功能31、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BCD )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A工作目标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关系32、在实际运用中,直接观察法必须贯彻(ABCD )的原则。A观察的工作相对稳定 B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C尽可能

9、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D观察前应拟定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33、在编写工作说明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ABC )的准则。A清楚 B准确 C专门化 D全面化34、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ABCD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35、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AB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36、(AB )采用的是品位分类方法。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37、人才测评的方法包括(ABCD )。A笔试 B心理测验 C面试 D评价中心技术38、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 ABCD )的特点。A经济高效 B测评面宽 C误差易控 D督导力强39、和笔

10、试相比,面试具有(ABCDE )的特点。A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主观性强D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E测评手段的灵活性与针对性40、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 BCD )。A 权威原则 B地域原则 C面广原则 D及时原则4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ABCD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内容不同 D形式不同4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通用的培训形式包括(ABCD )。A部内培训 B交流培训 C工作培训 D学校培训 43、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ABCD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44、从激励内容角度,可以将激励划分为( AC )。A物质激励 B外在激励 C精神激励 D内在激励45、外附激励方式包括(ABCD )。A赞许与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