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代码:0024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货交承运人是指()AFCABFOBCCFRDCIF2采用信用证方式支付时,买卖合同的卖方被称之为()A开证申请人B受益人C委托人D收款人3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定规定,作品保护期限不得短于作者死亡后或授权发表后()A第50年年底B第40年年底C第30年年底D第20年年底4各国的投资保险制度提供的保险期限一般为()A5-10年B10-15年C15-20年D20-25年5借款人在偿还全部贷
2、款之前,不得在自己的资产及收益上,为其他债权人维持或设立任何担保物权,这是国际融资协议中的()A平等位次条款B消极担保条款C财务约定事项D保持资产条款6在国际融资担保中,债务人以其现有的或将来取得的全部或某一类财产为债权人设定的一种担保物权为()A见索即付保证B备用信用证C意愿书D浮动抵押7作为总行组成部分且是跨国银行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最重要形式,又不具有东道国法人资格的是()A代表处B经理处C分行D联营银行8居住国对其居民因来源地国实行减免税优惠而未实际缴纳的那部分税额,应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抵免,这称之为()A免税法B全额免税法C限额免税法D税收饶让抵免9跨国投资人把本来应以股份形式投入
3、的资金转为采用贷款方式提供,从而逃避或减轻其本应承担的国际税负。这类避税安排在国际税法中称作()A资本弱化B转移定价C伪造账册和支付凭证D多摊成本10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人限于()A个人B法人C国家D国际组织11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制定者是()A国际商会B国际统一私法协会C联合国D国际法协会12确立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的依据是()A公平互利原则B全球合作原则C有约必守原则D经济主权原则l3无论是卖方违反合同,还是买方违反合同,都可以采取的补救办法是()A减低价格B损害赔偿C要求交付替代物D支付价款14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出让方一般是转让技术知识的()A所有权B收益
4、权C占有权D使用权15对于流入本国的外国投资,发达国家一般实行()A国民待遇B最惠国待遇C公平待遇D国际标准161975年2月,国际清算银行发起并成立的名为“银行管制和监督常设委员会”的民间组织是()A国际商会B国际统一私法协会C巴塞尔委员会D巴黎统筹委员会17作为世界最大的多边开发援助机构,同时也是各国最大的国外借款机构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贸易组织C世界银行集团D多边投资担保机构18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总理事会B理事会C委员会D部长级会议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每个成员国拥有的基本投票权为()A250票B300票C350票D400票20属于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5、)A安第斯条约组织B石油输出国组织C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D东南亚国家联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权利义务的主体不同B调整对象的不同C法律规范的渊源不同D发挥调整功能的途径或层次不同E法律规范的约束力不同22托收的当事人主要有()A受益人B托收银行C代收银行D委托人E付款人23按兑付方式不同,信用证可以分为()A即期付款信用证B延期付款信用证C承兑信用证D议付信用证E保兑信用证24关税的征收方法有()A从量
6、征税B从价征税C优惠征税D选择征税E混合征税25服务贸易总协定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A最惠国待遇及例外B透明度义务及例外C国内法规合理性义务D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E逐步自由化26我国在技术进出口管理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国家主权原则B国家统一管理原则C符合国家政策原则D自由进出口和例外管制相结合原则E公平互利原则27各资本输出国的投资保险机构通常承保的政治风险有()A违约险B货币贬值险C外汇禁兑险D财产征用险E战争内乱险28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设置的机构有()A理事会B执行理事会C总理事会D行政理事会E秘书处29双层次结构项目贷款的当事人包括()A贷款人B项目主办人C项目公司D项目产品购买人E
7、金融公司30在实践中,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比较常见的有()A洗售B合谋C联合操纵D扎空E倒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1简述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特点。32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牙买加协定对原基金协定所作的主要修改。33简述国际经济组织的特征。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试论发展中国家对外国投资管制的主要内容。35试论双重征税协定与缔约国国内税法的关系。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362005年甲国出口商A公司与乙国进口商B公司签订了一份FOB合同,合同规定由A公司出售大米1000吨给B公司。A公司在甲国某港口将3000吨散装大米装上
8、船舶,并指示承运人C公司,在该批大米到达乙国目的港后,将其中1000吨交给B公司,其余2000吨交给另一收货人。但C公司的船舶在运输途中因意外致使大米损失1500吨,其余1500吨安全抵达目的港。当进口商B公司前来提货时,被告知应交付给它的1000吨大米已在运输途中完全灭失。(注: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缔约国。)问:(1)依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采用FOB术语,风险何时转移?(2)上述货物风险损失应由谁来承担责任?为什么? 自考乐园-心境随缘,诚与天下自考人共勉!自考乐园-分享快乐,你的快乐老家!自考乐园-引领成功,你的精神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专注于自考,致力于成为
9、全国最全,最优的自考学习交流,资料共享平台.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笔记(珍藏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单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单选)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多选)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
10、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单选)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单选)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单选)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单选)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物质实体是有广延性的、被动的、不能思想的。心灵是没有广延性的、能动的、能思想的。物质
11、和心灵是各自独立的。(单选)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单选)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多选)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单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多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
12、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单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多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单选)辩证
13、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多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多选)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多选)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4、(单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简答)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单选)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单选)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单选)(2)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
15、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单选)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单选)通常说的“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谚语,都说的是时间的一维性特点。(多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
16、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单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单选)(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单选)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多选)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多选)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多选)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多选)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17、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多选)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生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单选)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单选)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简答)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单选)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单选)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单选)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单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
18、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单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单选)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孤立地把世界,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之间质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是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这是相对主义的观眯。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单选)联系具有多样性。(多选)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二)世界的运动发展(单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单选)区分
19、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多选)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第二,新事物优起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简答)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
20、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不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论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单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
21、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单选)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单选)质量互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单选)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简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22、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论述)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1)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单选)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这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单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是矛盾双
23、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年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例如,福与祸、安与危、先进与落后、胜利与失败等等,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多选)敌对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固然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面,生物体内的同化和异化的区别,社会生活当中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同意见的争论和商讨等等,也都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表现(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的相
24、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单选)事物发展的动物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多选)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2)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论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
25、意义。(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个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26、。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加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论述)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
27、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出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取得成功(单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
28、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单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4.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多选)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多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
29、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单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二)质量互变规律(简答)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单选)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单选)量变和质变是
30、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单选)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简答)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多选)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单选)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单选)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单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
31、,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论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单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单选)否定
32、之否定规律是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带有很大的总括性,它的作用要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在事物的发展完成一个周期(即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时,才能完整、充分地显示出来。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一)原因和结果(单选)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论述)原因和结果关
33、系的原理及其意义。(1)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简答题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因素5-6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文化教育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组织外部环境可以理解为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复杂性、交叉性、变动性。管理的基本职能8-10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管理的一般职能源于管理的而重性,管理的具体职能是指
34、一般管理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计划、决策、组织、人事、领导、激励、控制、协调。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33创始人:法约尔;代表:孔茨、奥唐奈。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种职能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不同。简述经验学派的主要特点34代表:德鲁克、戴尔。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即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以有助于学生或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来学习和理解管理学理论,使他们更有效地从事管
35、理工作。计划工作的特点和作用51-52计划工作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2.主导性:管理人员必须制定计划,以了解需要什么样的组织结构,需要什么样的人员,按照什么样的方法去领导下属,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方法等。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70包括:现实性原则;关键性原则;定量化原则;协调性原则;权变原则。目标管理的特点7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进行管理;2.目标管理是一种民主的、强调职工自我管理的管理制度;
36、3.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简述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73-77目标管理实施过程可以分为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与考核四个阶段。1.目标建立:建立企业目标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使命宗旨,并结合企业内外环境一定期限内的工作具体目标。2.目标分解: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分目标和个人目标。要使所有员工都乐于接受企业的目标,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3.目标控制:为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管理者必须进行目标控制,随时了解目标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商解决。4.目标评定与考核:目标管理注重结果,对部门及个人目标的完成情况必须进行自我评定、群众评议、领导评审。准确理解组织的含义123理
37、解组织的含义,要抓住以下几点:1.组织是一个人为的系统。是指这一系统是由人建立的,以人为主体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2.组织必须有特定目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组织都是为这一特定目标而存在的。3.组织必须有分工与协作。组织的本质在于协作。4.组织必须有不同层次的权利与责任制度。组织的作用125组织是帮助人类社会超越自身个体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组织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组织是连接企业领导与职工、企业与环境的桥梁。组织的类型有多少种126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一般是指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自发产生的。激励的作用表现在哪里220
38、-221激励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或状态,虽不具有可以直接观察的外部形态,但可以通过行为的表现及效果对激励的程度加以推断和测定。因此,激励在组织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3.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137-1411.分析制约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2.职能分解与设计;3.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4.组织运行保障设计;5.反馈与修正。授权的原则1521.因事设人,视能授权;2.明确责任;3.不越级授权;4.授权有适度。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特点142直线职能制又称U型结构。
39、它是以权利集中于高层为特征的组织结构。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由企业最高层领导直接进行管理,所以U型结构又叫“功能型垂直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特点144.145M型组织结构,又称分权式结构,即:事业部制是在总公司领导下按产品、地区或市场划分,同意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相对独立经营、单独核算的部门化分权结构。在各事业部之上的公司总部机构,除了对各事业部的人事、财务等重要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协调并通过利润指标对其进行控制外,主要致力于研究制订重大方针、政策和战略性计划。矩阵制组织结构的特点147是按照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
40、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一名管理人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职能部门是固定的组织,项目小组是临时性组织,完成任务以后就自动解散,其成员回原部门工作。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60-162任务:1.物色合适的人选;2.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3.充分开发组织人力资源。程序:1.制定用人计划,使用人计划的数量、层次和结构符合组织的目标任务和组织机构设置的要求;2.确定人员的来源,即从外部招聘还是从内部重新调配;3.根据岗位标准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考查,确定备选人员;4.确定人选,必要时进行上岗前培训,以确保能适用于组织需要;5.将所定人选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
41、6.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评,并据此决定员工的续聘、调动、降职回辞退。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择人原则;5.程序花、规范化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165-1661.较高的政治素质;2.良好的道德品质;3.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4.良好的决策能力;5.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6.富于创新精神;7.健康的身体素质。管理人员选聘的程序与方法167-1691.制订管理人员选聘计划;2.进行职务分析,制订选聘标准;3.发布招聘信息;4.搜集应聘人员(求职者)信息;5.对应聘者进行测试与筛选6.聘任;7.管理人员的使用。管理系统理论是怎样对领导方式进行分类的199-2001.按权力控制程度,可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2.按领导重心所向,可分为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以人为中心的领导、人事并重式的领导;按领导者的态度,可分为体谅型领导、严厉型领导;按决策权力大小,可分为专断型领导、民主型领导、自由型领导。领导者应具备的个人素质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诸内在要素的总和。它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自身基础条件,是潜在的领导能力。包括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