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室外管网施工方案 (3).doc

上传人:顺腾 文档编号:3235593 上传时间:2020-12-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外管网施工方案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室外管网施工方案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室外管网施工方案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室外管网施工方案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室外管网施工方案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主要原因(1) 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只顾当前,不计长远。(2)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3) 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监管缺位。(4) 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3、 对策建议(1)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把环境保护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2) 统筹规划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进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增长方式,优化区域生产力

2、布局。(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治理污染产业化。(4) 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坚持和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完成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5) 完善环境法治。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加快配套的环境法规的制定进程,加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

3、要求,严格依法行政,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执法等问题;实行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对执法人员的不作为、渎职的要严肃处理。(6) 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坚持“污染者负担、治理者受益”的原则,合理确定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鼓励污染治理产业化,促进专业化集中治污,培育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环境咨询服务业市场化进程。(7) 加强国际环境合作。通过履约和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完善相关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环境标准,严格环境准入,严格防范污染转入、有害外来物种入侵和遗传资源流失。热点八:保

4、障国家能源安全 1、 现存问题(1)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2) 能源资源储量有限,供需矛盾突出。(3) 能源结构不合理,环境承载压力大。(4) 石油储备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存在隐患(5) 能源体制改革尚未到位,法律法规有待完善2、 主要原因(1) 尚未从战略高度认识资源危机问题。资源危机意识淡薄。(2) 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政绩冲动“的主导下,过度开发资源。(3) 消费方式不科学。(4) 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结果。3、 对策建议(1) 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提高全民“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快建立能源节约信息交流平台,强化信息服务。深入调查,发现和

5、总结能源节约先进典型和经验,及时组织交流和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每年组织好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注重宣传效果,加大经常性宣传和培训教育力度。(2) 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3) 健全法规标准。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快修订节约能源法,制定循环经济法以及节约用水条例等,完善重点行业市场准入标准、重点耗能产品及新建建筑能效标准和取水定额标准,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管检查力度。充分发挥

6、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踧踖市场主体依法节能,合理用能。(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推广使用新技术;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重点行业消耗管理,努力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监控,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5) 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双边和多变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节约的水平。热点九:政府信息公开 1、 现存问题(1) 政府信息公开的思想观念障

7、碍。不愿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有限。“负面”信息缺失。(3) 政府信息公开不同程度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2、 主要原因(1) 部分单位和领导对信息公开重视不够。(2) 特权思想严重,不愿公开。存在封建社会“官本位”意识,热衷“暗箱操作”,为自己谋私。(3) 存在腐败行为,不能公开。3、 对策建议(1) 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原则,促进政府观念的转变。一是敢于公开。摒弃封建社会官本位意识,杜绝“暗箱操作”,树立服务理念。要切实认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做到主动公开,敢于公开。二是及时公开。保证媒体及时准确获得信息。三是全面公开。四是真实公开。坚决杜绝隐瞒事实真相的做法,做到真实的公

8、开相关事件真相。(2) 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互动。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必须加以扩展,特别是行政决策信息要及时予以公开,同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系统性、针对性。应当允许新闻媒介依法采访、报道和评论,切实反映社会公众的要求与呼声。(3) 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更多地赋予民众政府信息请求权。各级政府要积极建设电子政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服务,建构一个更富效率、责任和服务品质的政府。同时应当加快政府网站建设,建立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互动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能力,扩大公众的参与程度。(4)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各级政

9、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的滥用。同时,公民、社会舆论也要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依法行使监督权和参与权,使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运行。热点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 1、 现存问题(1) 权责不清(2) 问责范围太小(3) 问责主体相对薄弱(4) 相关法制及程序不完善2、 主要原因(1) 领导责任意识淡薄。(2) 行政问责的操作机制不完善。(3) 行政问责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4) 公民问责意识比较淡薄。3、 对策建议(1) 加强行政问责制的配套制度建设。加快推动职责明确、信息公开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确保行政问责的有效实行

10、。(2) 拓宽问责范围。行政问责不仅要对发生的重大事故问责,而且要对行政作出的错误决策问责;不仅要对滥用职权的行政作为问责,而且要对故意拖延、推诿扯皮等行政不作为问责。切实将更多的事故和责任纳入行政问责范围。(3) 扩大问责主体。一是完善人大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质询、辞职、罢免等政治监督作用。二是加强民主党派对政府问责的权利。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完善民主党派的监督和问责机制,是民主党派的问责、制约更具权威。三是加强媒体问责。四是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建立反映社情民意的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反馈机制,让人民群众监督和批评政府。(4) 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问责法。加快推动行政问责法的制定和修订

11、工作,规范问责主体及权利,规范问责客体及职责,制定问责标准和问责程序,实现由人治型问责向法治型问责转变。热点十一: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1、 现存问题(1) 复杂性(2) 起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3) 扩展性(规模呈扩大化趋势)(4) 组织性(5) 违法性(6) 反复性2、 主要原因(1) 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基础性根源。(2) 部分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是群体性事件的政治因素。(3) 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这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文化因素。(4) 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权威机构失衡,是目前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5) 各种具体的利

12、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3、 对策建议(1) 要保持掌握群体性事件苗头的敏锐性。一方面,在形势好的环境中,注意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对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另一方面,在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出现时,注意冷静分析,对事物的主流和本质作出正确判断。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及时了解群众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和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纠纷。(2) 增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性。转变部分干部“放任不管、熟视无睹”的被动观念,建立处置群体性事件预案,并按处置群体性事件预案的要求,切实做到及时、主动、超前。(3) 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针对性。一是教育为先。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宣传力度,突出教育引导机制,

13、大力宣传政策合理性、合法性,宣传党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工作思路。二是攻心为上。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需要有一定灵活的攻心政策,强化法制教育,通过边打击、边震慑、边引导、边分化,敦促涉嫌违法对象投案自首,达到攻心目的。三是综合治理。在宣传教育和打击分化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源头上彻底平息处置群体事件,要全面开展综合之地,做到进一步夯实基础,达到标本兼治。(4)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建立科学决策和民主办事机制,避免因决策失误引发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思想引导教育机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真正把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14、状态。热点十二: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1、 现存问题(1) 食品安全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2) 我国药品安全存在风险和隐患2、 主要原因(1) 部分食品、药品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利益驱使,缺乏社会责任感。(2) 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3)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模式落后。(4) 随着食品、药品生产新技术、新原料的广泛使用,食品药品安全面临新课题。(5) 食品、药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健全。3、 对策建议(1) 强化对食品、药品源头污染的治理。切实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好安全优质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食品在干净清洁的环境中生产,从根本上杜绝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产品的污染。同时对明令禁

15、止、限用的投入品加强监管和抽查,对违规者予以处罚,切实把住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2) 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形成一个工作高效、监管到位的药品安全监管网。切实改善行政效率,加强监管力度,改革现行体制,从根本上堵住问题食品、药品的源头。(3) 完善法制,联合执法。加紧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超市经营环境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同时组建联合执法网,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强大合力。(4) 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行业协会要努力促进行业自律,向消费者

16、推荐优质食品、药品,对不合格食品、药品进行曝光。政府则需对行业协会进行资信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公众公布,取缔信誉差的行业协会,改变目前国内评奖过程混乱的局面。(5) 加强舆论监督,提高人们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健全群众监督网,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通过提高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认识和积极性,形成一张以各级义务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为主的全面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网,真正让有“毒”食品、药品无处容身。热点十三:健全社会救助体系1、 现存问题(1) 社会救助没有实现城乡统筹(2) 社会救助的项目比较单一(3) 社会救助水平偏低(4) 社会救助理念落后(5) 社会救助管理缺乏统筹

17、2、 主要原因(1) 传统的价值观阻碍了改革的进展。“贫困者个人负责论”观念根深。(2) 单一的救助方式减弱了救助的效果。局限于“现金和物品”救助。(3) 资金的分散使用影响了体系的建立完善。3、 对策建议(1) 健全社会救助法律制度。通过立法来规范社会救助秩序,特别是对各类需要救助的人员进行严格界定,真正为需要救助的人群提供生活上必要的帮助和便利。(2) 建立专项社会救助基金。各级政府要建立专项的社会救助基金,同时还可以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政策来鼓励民间和社会的资金投入社会救助事业,将政府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模式转变为政府与社会共同合作的社会救助模式。(3) 进一步开放社会救助渠道。通过政策来引

18、导企业和个人出资从事社会救助事业,大力发展以从事社会救助为公益目标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组织。(4) 要进行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的改革,进一步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防止社会分化的进一步加剧。以社会救助事业为基础,建立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助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热点十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1、 现存问题及主要原因(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2) 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地区结构、专业结构失衡。(3)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4) 用人单位盲目的人才高消费。(5) 高校就业指导滞后。(6)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7) 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2、 对策建议(1) 对各级

19、政府来讲,要把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要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加强统筹安排。落实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毕业生的指导、管理和服务。(2) 对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健全就业工作体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创业教育与服务,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加大学科和专业调整力度,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变。(3) 对

20、用人单位来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应该树立长远眼光和正确的用人观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积极吸收和储备优秀人才。(4) 对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应该增强信心,切实提高就业能力。要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重事业、轻地域”等正确的择业观,自觉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要勇于创业,利用自己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自主创业,闯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要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技能,把握好每一个就业机会。 热点十五: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 1、 现存问题及原因(1) 户籍壁垒。(2) 行业和工种限制。(3) 技能障

21、碍。(4) 信息缺失。2、 对策建议(1) 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心。各级政府要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同时应当大力开发本地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2) 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储备一批技术人才。各地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安排相应培训补贴资金,组织因失去工作返乡和尚在找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3) 制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对

22、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各种创业服务。(4) 开展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8 悬挂起重机轨道注:与本规程附表1.1相同。附图1.5 桥式起重机轨道附图1.6 门式起重机轨道附图1.7 大型装卸桥轨道 附图1.8 悬挂起重机轨道附录二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测量方法(一) 测量条件:室内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并无强辐射和热源影响;室外起重机应水平放置,井无风、无日照影响。当测量时,有日照影响,其实测上拱值应为测得的上拱值减去附表2.1的修正值。(二) 上拱度应在跨中S/l0区域内测量;悬臂上翘度应在悬臂全长处及最大有效悬臂处分别测量(后者为与测下挠度值比较)。(三)

23、 计算上拱度值或上翘度值的基准点。当采用电动单梁起重机时,应为两侧大车车轮中心向跨内约500600mm处确定的基准点;当采用通用桥式起重机及通用门式起重机时,应为主梁上翼缘板的测量线与大车轮中心铅垂线的交点。(四) 当有条件时,可以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标高的方法进行基准线测量,亦可以张紧的钢丝进行基准线测量。(五)测量时,宜清除小车自重的影响。(六) 电动单梁起重机主粱跨中上拱度的测量(附图2.1),应采用15kg的重锤将直径为0.490.52mm的钢丝拉好(附图2.1),测出上拱度测量值F测。上拱值应按下式计算:F F测 一g (附21)式中 F -上拱度值(mm);F测 -上拱度测量值(m

24、m);g -钢丝下垂修正值(mm),可按附表2.2取值。 测量跨中上拱度时钢丝下垂修正值g 附表2.2.测量主梁上拱度的日照温度差扣除值 附表2.1注: 上翼缘板的温度应在主梁中段位置的横筋板之间、受阳面轨道侧附近测量; 下翼缘板的温度应在主梁中段位置两横筋板之间、冀缘板中心位置测量; 对起重量为2050t的起重机,表中数值应乘以0.85; 非标准跨度的起重机,可以用比例插入法计算。附图2.1 电动单梁起重机上拱度测量(七) 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附图2.2),应用15kg的重锤将直径为闪0.490.52mm的钢丝按附图2.2拉好,钢丝位置在主梁上翼缘板宽度中心,当已铺好轨道时,钢丝可稍偏离宽度中心,并宜避开轨道压板,再将两根长度为h的等高棒置于端梁中心处并垂直于端梁,测量出主梁在跨中横筋板处的上翼缘板表面与钢丝间的距离,找出拱度最高点即为上拱度检测值h 1,上拱度测量结果应按下式计算:Fh - h1 -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