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着读书分享各位领导、同事们: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书是当代作家余华的成名作活着。一、余华其人百度百科: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现就职于杭州文联。在当代文学浩如烟海的作品中,余华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他60年出生,经历中国动荡的文革时代,读完中学就去当了一名牙医,从医五年后选择
2、两度到鲁迅文学院进修,进而成为一名专业作家。有着类似经历的弃医从文的人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鲁迅,而当代作家里面,毕淑敏是军医出身,舒婷是工人出身,中途转业使得他们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受,这类作家写起文章来就会显得更深刻,更理智。二、书中人物简介在小说开篇通过这样的描述引出故事的人物: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先是口依呀啦呀唱出长长的引子,接着出现两句歌词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因为路途遥远,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老人的自啼得意让我失声而笑。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
3、老人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老人扶住犁站下来,他将我上下打量一番后问:“你是城里人吧?”“是的。”我点点头。老人得意起来,“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我说:“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老人问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噢”老人高兴地笑起来,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当我凑过去时,他欲说又止,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对我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
4、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这位老人,也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叫徐福贵。他的妻子叫家珍,女儿叫凤霞,儿子叫有庆。徐福贵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不懂事,又赌又嫖,后来赌博败光家产。父亲被气死,母亲因无钱治病也死了。幸得妻子不离不弃,他也决定发愤图强。被抓壮丁归乡后,本以为就此以后可以安安心心过日子,但又不得不经历三反五反,大跃进的潮流更迭。更加让他惨淡的是,他的儿子有庆因为跑去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生生的抽死在了医院。再后来他的女儿在生孩子的时候也因为大出血死在了这所医院,他的老婆家珍没过多久也因苦痛的命运
5、而去世,他的女婿因为工地事故也死了,只留下了他和他的孙子。但没想到的是,最后连他的孙子也因为挨饿太久,吃豆子而被活生生撑死了。他的父亲死了。他的母亲死了。他的儿子死了。他的女儿死了。他的妻子死了。他的女婿死了。他的外孙死了。他的战友死了。他的赌友死了。他认识的很多人都死了一本不断死人的书,书名却叫活着。书中福贵经历的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写得很真实,其实就是余华的经历。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有天灾,有人祸,也有天灾加人祸,每个人都是善良无害的,命运却将他们一个个的推向死亡,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读来让人沉重。活着的结局是福贵是
6、孤零零的一个人,与一头老牛为伴,那头老牛也叫福贵,终日对它说着“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地,家珍、凤霞也耕了有七八分地,苦根还小,也耕了小半亩。”3、 探讨书中主旨及我推荐的理由作者中文版自序: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 老黑奴 ,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 活着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每个人活着都很苦,包括我,包括大家。来自于工作、家庭和自我反思的压力,生活的这么累,那么,人究竟为什么而活?这有点形而上,类似于哲学家们思考的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如何
7、回答呢?有答案吗?当一个人经历活着的种种磨难之后,他还能乐观的活下去,那么他就是一名不平凡的英雄,这使得他可以背负起接踵而至的打击,拥有着对抗挫折的勇气。毫无疑问,富贵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余华把种种磨难堆砌在了一个人的身上,使得小说更戏剧化,但又将故事埋在时代的种种变迁中,让人觉得又很真实,就是这种戏剧化和真实感,使得读者在读富贵的悲剧的时候既不觉得是过分旁观的戏外人,又能同时保持一颗怜悯和同情之心,深入其中与主角同甘共苦,好运捶顾他时,我们会欣然微笑,当他遭遇厄运时,我们会黯然落泪,悲剧接踵而至,我们和富贵一样无法喘息。当苦难终于过去,富贵依然乐观的活着,我们也被感染了这股积极的力量,从而学会
8、更从容的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有一种观点叫“向死而生”, 意指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也就是说,无论生命赋予了我们什么,我们都要忍受,忍受繁重的工作压力,忍受对家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忍受内心的煎熬,忍受世间种种的生离和死别。活着是一本死亡亲历记。这就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最后,让我们用小说主人公富贵内心的独白描写来结束今天的读书交流:“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我还是老样子,腰还是常常疼,眼睛还是花,我耳朵倒是很灵,村里人说话,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谁在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
9、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都知道这十元钱是给替我收尸的那个人,他们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