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A小芳 文档编号:3335934 上传时间:2020-12-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怀集中学 惠宝锋通过本次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结合自己在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上,本人总结了自己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有好的一方面,当然还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境的创设要有新颖性。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新鲜生动又富有时效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兴趣,激发起观察、描绘情境的热情,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2、情境的创设要有感染性。困倦的情绪要传染人,而高昂的情绪则能感染人。教师

2、从跨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其精神状态则直接影响着教室的气氛。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自己没有感情,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感情。因此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或悲,或喜,或怒,或思,只有教师自己先被感染了,才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3、情境的创设要有互动性。要改变以往学生单方面被教师罩在预设情境中的被动状态,形成一个多维的情境互动网络。师生都是情境的营造者和体验者,处于平等的地位。情境创设贯穿于教学始终,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中,做到“境”与“情”的结合,达到“境”与“理”的统一。情、境之中蕴涵着“理”,才能使学生真正因体验而晓理、因感受而

3、动情。4、在整节教学的衔接上不够理想,比较生硬。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三是问题和对策。原来刚上这节内容时,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比较生硬。后来经过自己的反思和听取同事的意见,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打乱教材的编排,按照新的主线来组织教学,即:认识珠三角的位置和范围了解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探讨珠三角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珠三角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5、对教材的理解有限,未能提出超出教材的新结论。对课文知识的讲解,主要是遵循教材的观点,没有鼓励学生提出对教材不同的看法或者补充教材的观点,教师也没有这样做。很多都是泛泛而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教材的解读和新课标的学习,努力使自己的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