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住宅小区变配电系统设计及变配电室布置.doc

上传人:A小陳 文档编号:3395378 上传时间:2021-0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小区变配电系统设计及变配电室布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住宅小区变配电系统设计及变配电室布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住宅小区变配电系统设计及变配电室布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住宅小区变配电系统设计及变配电室布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住宅小区变配电系统设计及变配电室布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沈之菲摘 要在积极心理学思潮影响下,心理学研究焦点已逐步从原来探讨个体的疾病症 状转向发掘人们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上来。在这种背景下,抗逆力研究脱颖而出,并成为国际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抗逆力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当事人的内在 潜能,不再单纯关注问题的负面影响,更加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对青少年抗逆力进行研究和培养的终极目标是探索青少年生存和成长 的力量源泉,让逆境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青少年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关键词青少年 抗逆力 积极心理品质抗逆力(resilience),台湾学者称之为“复原力”,香

2、港学者称之为“抗逆力”、“压弹”,大陆也有学者称之为“心理弹性”、“韧性”,1大致相当于“挫折承受力”、“耐挫力”等概念,是指一个人处于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即一个人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摆脱挫折的打击,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能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青少年,面临着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的外部世界和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人类基本价值观的趋同化,例如关于自由、平等、民 主、公正的观念,以人为本,不同文明对话、和谐共处的理念等,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日益复杂和竞争的社会,价值的多 元、社会阶层的分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等都会对青少年

3、产生消极的影响,青少年在学校、生活中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学业问题、人际问题、行为问题和情感问题,都对 他们的抗逆力提出了挑战,抗逆力已经成为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能力。了解青少年抗逆力的本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不仅对他们顺利地进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有帮助,而且能促进他们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为他们健康成长与终身的幸福奠定基础。一、抗逆力研究:从病理心理模式转化为健康心理模式在以往研究青少年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时,往往会将焦点指向青少年所具有的某些危险因子(risk factors),例如单亲、贫穷、学业成就低落、结交不良朋友、居住环境不良、父母亲的犯罪背景、不良的早年生活经验等。固然,许多青少 年犯罪

4、与上述危险因子有关,但是相对也有许多青少年并不因为具有上述的危险因子而成为青少年罪犯或者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困扰,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抗逆 力”,这种抗逆力是他们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积极互动的结果。1有关抗逆力的最早研究是在1970年代中期开始的有关抗逆力的研究大约始于40年前,诺曼加梅齐(Norman Garmezy)是这一研究的先驱者。他研究了为何许多孩子不会因为与患精神分裂症的父母一起生活而患精神疾病,并得出结论:抗逆力的某种特性在心理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比人们以前想象得要大。2197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Anthony挑选了24个出身于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的孩子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发现24个孩子中

5、只有8个像其父母一样出现精神疾病或相同的困扰,另外16个孩子都在其后的个人发展中健康地成长,成年之后都很正常。Anthony把这些儿童称之为“适应良好的儿童”(invulnerable child)。3其后许多研究开始注意到很多青少年虽然暴露在高危险的环境中,却能有良好的适应。4这些适应良好的青少年似乎具有某种抗压能力(stress-resistant)或拥有某些保护因子(protective factors),从而得以在压力或挫折情况下免除身心障碍的危机。5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拥有某些特殊的能力并以之与不良的环境互动,有助于个人抗拒压力,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快速自我调整,并出现良好的复原效果。6

6、2从1980年代中期起,保护因子和抗逆力的研究逐渐获得重视1980年代,Garmezy对伦敦六个贫民区家庭进行了研究。这六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充满罪犯、毒品、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暴力、拥挤的生活空间等。然而这六个家庭的父母对待孩子表现出弹性的管教与反应态度,注意子女的在校成绩,维持家庭良好的气氛,给孩子灌输对生活与人生的积极价值观。Garmezy将这些特质简单地归纳为三项保护因子:积极人格特质的建构、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社会支持和外在资源的建构。71980年代后期,抗逆力的研究得到较广泛的开展,研究者也提出了有关抗逆力的较多的观点与阐述,包括抗逆力会以三种形态出现:8一 是克服艰难的能力,亦即凭借内

7、在的自我系统如信念、身体的免疫机能等终于化解危机;二是克服压力的因应能力,亦即个人在面对压力情境时能表现出或做出某些 因应行为,而使压力事件不致对个人造成影响;三是创伤复原的能力,具有这类能力的个体有可能因为过去生活中的成功经验,或因为在心理康复的过程中学习或建 构成功的因应能力,最终化解压力的威胁而回复到心理健康。从针对个人危机情境的保护机制来看,抗逆力具有三种运作模式:一是免疫模式(immunity model)。由于个人过去成功的学习经验,能使个人在面对危机时有效地化解危机。二是补偿模式(compensatory model)。个人的人格特质或环境资源能协助个人在遭遇危机时因之被应用或者

8、适时出现,使得危机不致对个人产生影响。三是挑战模式(challenge model)。危机对个人而言,不是负向的资产,反而强化了个人解决问题的技巧。上述三种模式会在危机事件中单独出现,也可能交互出现,也可能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不同阶段中依次出现。31990年代至今,家庭抗逆力的研究迅速发展1994年,Brook根据人格成长的观点,分别从良好的个人自尊、和谐的家庭成长经验以及良好的社会外在支持系统三个方面说明了建构青少年抗逆力的相关因素。随着个人抗逆力研究的被重视,有关家庭抗逆力的研究在过去十年中亦逐渐受到重视。家庭抗逆力的研究,是从家庭整体层面(family-level)的角度,探讨如何从整体互

9、动的角度建构健康的家庭。换言之,家庭抗逆力不是强调家庭如何创造具有抗逆力的个人,而是从系统的角度建构具有动力系统的家庭结构。因此,研究认为抗逆力对于家庭而言并非是一种固定的特质,而是从连续的角度发展出健康家庭的效应。近十年来,抗逆力的研究重点已转到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上来。9Rutter在1987年的研究中即强调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在1993年的研究中进一步提出抗逆力并非一种固定不变的绝对的能力,拥有抗逆力并不代表个人就能抗拒压力,抗逆力及其作用的改变或增加与否取决于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这说明抗逆力是一种动力的过程。了解抗逆力是什么(What)固然重要,如何(how)促进抗逆力发挥

10、其积极的效果更是人们亟须了解的。目前对抗逆力的研究与探讨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二、抗逆力内涵解读:从关注问题到关注优势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疾患、行为问题看成是危机的结果,为了减少疾患或问题,注意力往往专注于问题本身。抗逆力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逆境或危机有 可能带来问题,也有可能激活生命的潜能,唤醒生命中沉睡的部分,推动生命走向更高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恰恰是压力与逆境唤醒了沉睡状态的抗逆力,推动个体 调动内在潜能,挖掘外在资源,灵活组合,积极应对,这是生命意义的更大体现。有很多经历过生命创伤或生活磨难的人,展示出的生命力量远远超出了预先的想 象,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带到了相当的

11、高度。因此,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抗逆力的视角,是将抗逆力从关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应对转化为个体优势和潜能激发的本质上 来。1有关青少年抗逆力的基本假设图1是Richardson(2002)提出的抗逆力作用过程模型,这个模型为青少年抗逆力基本假设的提出奠定了理论依据。抗逆力作用过程模型认为,在面对压力(诸如考试失败、朋友矛盾)时,原本处于“身心平衡状态”的个体为了继续维持平衡,就会调动起诸多的保护性因素与 危险性因素相抵抗。如果压力过大、抵抗无效时,平衡就会瓦解。此时个体不得不改变原有的认知模式(如信念体系等),并同时体验到恐惧、内疚、迷惑等情绪。 随后个体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始重新进行整合,这个过程

12、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1)伴随着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失衡状态,个体只能是机能不良性的重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转而采用物质滥用、破坏行为或其他不健康的方式来应对生活压力;(2)伴随着丧失而建立起低水平的平衡,这时个体不得已放弃生活中原有的动力、希望或者动机,达到缺失性的重组,如自我价值感丧失、低自尊、自卑、自我否定、能力缺失等,这些都是非适应状态的重构,不利于个体走向良性发展;(3)回复到初始平衡状态,因为个体为了维持暂时的心理安逸而不肯改变,失去了成长的机会;(4)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即增强了个体的抗逆力,这时候个体激活了生命潜能,能积极应对,体现出其胜任力,战胜逆境从而健康成长。基于上述理论

13、,我们可以认为:(1)抗逆力是每个青少年身上都具有的,但需要被激发抗逆力是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人在平安顺利的时候抗逆力得不到激发,以一种潜伏的状态存在。当危机和困难袭来的时候,“危险性因素自然会受到个体 保护性因素的阻抗”,抗逆力被激活,进发出巨大的力量,帮助个体面对危难、聚集力量、度过难关。每个人都有抗逆力,也许被唤醒,也许被埋没,逆境与压力是 帮助个体唤醒抗逆力、展示潜能的外在条件。(2)抗逆力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后天习得的结果,可以通过后天教育与训练得到提高抗逆力的形成方式是多元的,至少包括三个可能的影响层面:一为先天的,二为个人早年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三为危机事件后的个人学习经验。

14、11这 三个部分都是个体抗逆力的资源。抗舳帀E栀(郂糙匀鐀耀紁糙讀缁H缀窚親砀椀礂漃葞搀漀挀攀戀攀昀愀昀昀昀挀最椀昀葞搀漀挀尀尀攀愀昀戀愀戀昀戀搀戀愀攀攀戀戀唀娀昀最挀甀焀儀洀伀焀夀焀眀圀戀瘀圀爀焀爀眀氀猀挀栀栀昀倀瘀氀眀匀嘀眀桰琀琀瀀猀眀眀眀眀攀渀欀甀渀攀琀挀漀洀椀氀攀刀漀漀琀尀圀攀渀欀甀渀攀琀椀氀攀刀漀漀琀尀戀愀戀攀搀搀愀挀戀愀昀搀愀昀挀昀葞颕镢獶熑w祎葺喏絜余絜晐蒋睶偓癧鑛葞睒Q迿鱥楥蒗啓葞颕彰轎艫使躏啎S鹧汳煑v冂敿葞腎颕使葞蕎豛葻葎葒獶勿葓蕶蒈葾葧葙盿衎票y葴祶玍哿扵秿剴湑驸腧祑葎华秿灼彥荎摖玏蹗董剶湨骉鑎卞湦蕸劐矿卑啧葾杺鹳屝厀葾敧督卑祏勿估使聎鮀豒勿衴麖颕葵齧啻葏譣魓瘰啔葓啦葾葶

15、鞘杻祦桶秿癴葎鞘蔰魒葒翿靏啙唰S葎聺虓晙葓葞湨葨鞘豻T蝨鉎輡鉛乎蹏萀齶塙鉏塙蝨葎耰豑T鉛塙偣銃轣湞驸鱾鉧鱾鉧縡睒轧樰豠鑠祙辏华譟獶鑼葾泿獑杣灜灙葥齶泿捑湨h豬葑蝨华镛偣溃驸貍醐斏筟捗湫層葟蝨挰湫葴蝨葛桎蒈慒麀汳煑葶v塙葞停蚖祎桶葺敷虵蝨癓葑鞘豻T葬葞蹔轺葞汗煑v蕧敟豑葶v葨v瞏卑絏葦汶豏荫扙蝓坥蒏潶麏魛豒屔鹯魛瑒鞀衒絟葙v豓癸鱾魧癓譥葟煶蹵汧葧鱥葧偧蒖邍偧沖煑邍溑葛葠汶煑溑镎华葏豓镔赢厍楥蒗扨續膗孷偵臿掉湫罒捗葞轹摖数使唰S葎氰煑v葞腎颕絑虙鮏颕汒獑汞捑獜屝堀猀欀搀刀愀栀吀爀砀甀眀瀀刀吀最栀戀吀一刀瀀漀挀漀吀礀洀唀愀焀稀圀戀匀椀愀嘀爀葞颕镢獶熑w祎葺喏絜余絜晐蒋睶偓癧鑛葞睒Q迿鱥楥蒗啓葞颕彰轎艫使躏啎S鹧汳煑v冂敿葞腎颕使葞蕎婲阀紂琀8胔-邇騀i縀$专题会议记录表.doc626e844ba5594e008e9b7be0f3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