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开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矿渣、电石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发展基于生活垃圾等固废的绿色生态和低碳水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中提高消纳产业废弃物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纳固废的品种。基于建筑废弃物生产产业,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以及废旧木制品发展生物质建材。关于促进此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水泥制品。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加快发展专用水泥、砂石骨料、混凝土掺合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制品和部件化制品。积极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固废替代
2、自然资源,发展机制砂石、混凝土掺合料、砌块墙材、低碳水泥等产品。发展镁质胶凝材料等新型胶凝材料。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中提出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发展建材各产业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及围绕资源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同时向其他行业延伸与扩展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及与墙体材料配套的绿色装饰装修材料产业:主要包括各种工程建筑和城乡居民居住用的轻质高强和多功能合一的新型墙体及与墙体材料配套的装饰材料,在原有承担建筑承重、隔断、围护等功能基础上形成的轻质高强、节能保温、低碳绿色、多功能多元合一的铝板带加工,其生产、制造和施工符合节能环保和提高施工劳动生产率要
3、求,尤其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使用寿命、舒适健康为宗旨,具有耐用、节能、环保、防水、防火、隔音、隔热与保温抗震等多功能合一或相互可融合效能的铝板带加工作为重点。在国家及项目当地政策的倾斜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技、资本、土地、人才等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中介平台、融资体系建设、创新机制、人才引进等方面将有新突破,从而为该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发展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产业链的战略部署,项目建设具备政策可行性。2.4.2市场可行性由于国家对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等要求将日益严格,传统的产品将日薄西山,而铝板带加工将从中获得发展机遇。推广使用铝板带加工是我国降低
4、能源损耗的有效途径之一。该项目充分利用企业自身资源优势,提升企业产品高附加值转化,生产出高品质铝板带加工、铝板带加工分析系列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每年可为公司增创丰厚利润,扩大公司市场份额,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投资建设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公司做强做大铝板带加工生产主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此次项目建设具备市场可行性。2.4.3技术可行性项目公司拥有一支作业技术纯熟、诚实敬业、年富力强、精干高效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队伍,从而为公司的稳健高效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公司产品技术及质量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适合中国的国情,适销对
5、路。同时,项目公司还将着重对铝板带加工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进行研发,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因此,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项目公司已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队伍,资金实力及人才优势较强。项目公司将根据项目发展需要,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和研究力量,把该项目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颇具规模的铝板带加工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脚步,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2.4.4管理可行性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
6、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2.5分析结论鉴于以上必要性及可行性的预测分析得知,本项目的实施将面临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在赢得企业利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增加政府财税收入、提高劳动就业率。该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第17页铝板带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3.1我国本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本行业主要受宏观经济增长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所驱动。受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影
7、响,短期内本行业增长有所放缓,但从长期看,在国内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国际承包业务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我国本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产能力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可见,随着住宅产业化的逐步推进,国内房地产市场及相关建筑企业将面临新一轮产业变革。尤其今年以来,国内住宅产业化推进速度不断提升,产业基地和试点企业也在项目建设、建材生产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并产生了行业标准化的一些成熟经验,通过不断总结和完善,大规模的建筑产业创新变革就将来临。这场即将改变行业现状的新变革必将推动建筑行业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和技术大升级。为此,建筑企业如何面临新挑战,如何寻求新突破,正是市场
8、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最近,陕西、辽宁等省作出了推进本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省召开了推进本行业发展大会,具体措施涉及资金、管理、监督、人才培养及帮扶等多个方面。这些省份在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建设和新型产业发展两个重点上,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研发及标准制定,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工程设计、构建生产和施工安装标准化。河南则提出了加快全省本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建筑强省建设的要求。从长远来看,未来4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
9、预示了本行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据预测,至2022年,中国本行业将增长130%。其中,2019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占全球本行业总产值的19.1%。相信,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一种新常态下的产业发展模式将引领产业走向更加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3.2我国此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战略转型关键期,我国此行业面临着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仍然是主要目标,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仍是重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一个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仍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
10、特征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我国以内需为主体的市场需求格局没有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发展目标为此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社会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保持较大规模。落户制品、高耗能产品、及复合多功能产品、节能型材料、高技术材料、及各种新材料、共同基础材料、新痳痳 开户银行:帐号: 帐号:构成心理疾病,68%的教师感到压力大。甚至有个别教师已经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走向了极端。”那么面对压力教师如何调整心态保持健康呢?当今信息技术革命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迁,在日趋紧张、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每一个人都面对更大
11、的生存压力,如果把压力当成动力,及时调整好心态赶上新时代的步伐,充实自己的各方面知识,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那么等待你的将是春光无限。首先要制定适当的目标。每天工作都应有个小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但这个目标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智力能力,高低适中,易于实现,有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期望。教师对自己要实事求是,发现自己的价值,肯定、发挥自己的优点,剖析、克服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在工作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要过分苛求自己,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以免引发沮丧、过度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再次,要不断地接受新生事物,在业余时间要努力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让自己尽量跟
12、上时代的步伐,逐步适应时代的要求,使自己的素质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师可以通过进修、再教育等办法获取更多知识,扩充自己的视野,还能增加朋友。最后,要改善同事关系,并注意与学生建立合作关系。三尺讲台上,站着的是为我们未来开垦希望的园丁,是播种文明的使者,是浇灌幼苗的天使,“春蚕到底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我们辛勤的教师们“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默默耕耘出片片艳阳天,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一身轻松,放下心中的压力,轻松地走上讲台,在三尺高台上,延续整个社会的期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看孩子现在的状态,是厌学?还是青春期波动?还是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要找到孩子的学
13、习不够积极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楼主如果真想提高自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最好将孩子现在的表现说的具体点。 针对你所补充的情况,建议改善孩子学习环境,让他(她)尽量接触一些学习努力的孩子,但是切记不要在自己的孩子的面前赞扬和夸奖这些学习努力地孩子,会起反作用。另外既然是懒惰,懒惰的时候,他(她)会做些什么,不能总睡觉吧,比如说玩,家长可以从其玩中下手,多与他(她)谈心,让他(她)体会,父母并不是在管他(她),而是在关心他(她)。同时不要在学习方面给予太大的压力,既然需要提高学习积极性,说明他(她)学习应该还可以,只是提高学习积极性会更好些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4第二章 工程概况4第三章 施工安排4第1
14、节 工程项目管理机构5第2节 预应力专业施工范围6第3节 总包方配合工作范围6第四章 施工准备7第1节 技术准备7第2节 材料准备及材料计划8第五章 施工方法11第1节 施工工艺流程11第2节 无粘结预应力筋加工、运输、储存12第3节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13第4节 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17第5节 预应力筋张拉18第6节 张拉后预应力筋张拉端处理21第7节 特殊工艺的处理22第六章 质量保证体系23第1节 质量保证体系构成23第2节 质量管理程序23第3节 工序质量控制程序24第4节 质量保证措施26第5节 质量评定28第6节 质量回访29第七章 工期保证体系29第1节 工期保证体系构成29第2节
15、 工程进度计划29第3节 工期保证措施.doc30第八章 安全管理措施31第九章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验收、技术资料及施工用表格32第1节 无粘结预应力专项工程施工及质量检查验收依据32第2节 预应力施工技术资料33第3节 施工用表格33编制依据本工程设计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T92-93)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 (JGJ/T93-9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工程概况某住宅小区6 号楼地下车库工程为大跨度板柱体系,车库顶板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无粘结筋为国家标准低松弛钢绞线j15.24,抗拉强度
16、标准值为1860 N/mm2,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为con = 0.71860 N/mm2 = 1302 N/mm2。张拉端采用夹片式锚具,固定端采用挤压式锚具。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进行张拉。施工安排第一节 工程项目管理机构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由以下专业人员组成:项目负责人、项目工程师、项目工长、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如图3-1示。项目负责人项目工程师项目工长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资料员图3-1 现场组织机构图第一节 预应力专业施工范围1. 配合设计进行预应力设计计算及施工图设计,并提供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翻样图纸实施方案。2. 提供
17、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所需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及相应配件。3. 负责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及配件等运至施工现场。4. 负责预应力筋的铺放、张拉和张拉后端头切筋。5. 协助进行无粘结筋的质量监督和隐检验收。6. 提供预应力筋原材料的出厂证明及力学性能复试报告、锚具出厂合格证、张拉设备标定值和张拉记录等技术资料。第一节 总包方配合工作范围1. 提供该项目的无粘结预应力设计资料、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计划。2. 提供现场办公用房和临时库房,负责张拉操作平台和设备用电源,负责提供现场垂直运输及临时存放材料的场所。3. 负责协调设计阶段施工方与设计院之间的协作关系及施工阶段现场水、电等各分项工程与预应力分项工程的关
18、系。4. 提前三天通知施工方进场铺筋和张拉,并提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文字报告。5. 负责与非预应力筋铺设及水电暗埋的协调工作。6. 负责与土建施工的协调工作。施工准备第一节 技术准备1. 编制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绘制施工翻样图。2. 准备施工组织设计交底。3. 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预算,准备有关合同资料。4. 准备有关材质检验试验资料。5. 向监理报送有关施工资料。6. 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学习有关规范,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第一节 材料准备及材料计划1. 预应力筋1) 本工程预应力筋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直径15.24 mm, 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 = 1860 N/mm2
19、。采用天津一厂生产的钢绞线,其产品已通过ISO9002 认证。钢绞线尺寸及性能见表4-1 示。钢绞线尺寸及性能表4-1钢绞线结构钢绞线公直径(mm)强度级别(N/m)截面面积(m)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kN)屈服负荷(kN)伸长率%无粘结塑料皮厚度(mm)1715.24860139.982592203.50.8-1.22)钢绞线进场时,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质量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材料进场后,按国家检验标准的规定,逐盘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涂塑。3) 本工程采用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简称“无粘结筋”, 系由抗拉强度为1860 MPa 的j15.24 低松弛钢绞线,按照BUPC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
20、技术工艺,通过专用设备涂以润滑防锈油脂,并包裹塑料套管而构成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筋。4)无粘结筋由施工方自行制作,按照工程需要分类编号,直接加工成所需长度。对一端张拉的无粘结筋,把锚固端直接挤压成型。2. 预应力锚具预应力锚具采用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生产的B&S 锚固体系中的系列锚具。该体系锚具是类锚具,已应用在上百项工程中。其产品为国家、建设部新技术推广产品。因本工程预应力中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对锚具的要求高。按照规范要求,锚具必须采用I 类锚具:锚具效率系数A 0.95,试件破断时的总应变u 2%。张拉端:无粘结形式采用单孔夹片锚,由单孔锚锚具、承压板、螺旋筋组成。固定端:采用单束挤压锚,由挤压锚具、锚板、螺旋筋组成。3. 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合理安排生产和运输,保证提前供应,既不影响工期,又不致造成积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