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知其不可而为 之” 的精神泽被后世 1 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 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 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 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 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 舍,至今如见之也。 -(康有为论语注) 2 一代名相诸葛亮因刘玄德三顾茅 庐而入世平天下,以隆中对为刘 备谋划江山、运筹帷幄,出师表 劝后主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更有舌 战群儒、借东风、智算华容、三气周 瑜,辅佐刘备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 后取荆州之基。奉命率军入川,夺取 汉中,大败曹操。毕生“竭股肱之力, 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明知蜀国不 可兴而为先帝知遇之恩托孤白帝城, 辅佐后主鞠躬
2、尽瘁,死而后已,最终 虽然没有实现三国归蜀的理想乌托邦 ,但却成就了一个为知己者死的忠义 大儒。 3 文天祥仅是一介书生,但他同样拥有铮铮 铁骨,“故不自量力,而以身殉之”言辞同样掷 地有声! 文天祥宝祐四年(1256)奉进士第一。恭帝 德祐元年(1275),元兵大举进攻,文天祥在 家乡聚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 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持抗争被拘,后 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地区,兵败被俘,坚 贞不屈,英勇就义。时年四十有七。临刑前, 监斩官告诉文天祥,此时反悔还可以当丞相, 文天祥答,“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数日后 ,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前来收尸。其衣带中有 字曰:“孔曰成仁,孟
3、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 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 无愧。” 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 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 悲歌。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林则徐以“罪臣 ”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 所作。 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在 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 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 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广东禁烟 、虎门销烟等的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 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 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 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 的那份伟大和高贵。
4、 5 鉴湖女侠秋瑾因策 划武装起义而被捕、 遇难,实践了其生前“ 即不获成功而死,亦 吾所不悔也”的诺言, 并以自己的鲜血,洗 雪了女子未闻有“死于 谋光复者”的羞耻,可 说是杀身成仁、舍生 取义。 6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 万难破毁的”当钱玄同劝先生为可 能出现的希望摇旗呐喊时,先生最 终是答应了,然而他内心的真实想 法却是:“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 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 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 以我之必无(希望)的证明来折服 他之所谓可有(可能有希望)。” 7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 射日”等经典故事,均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 。天可以补吗?大海可以填吗?烈焰可以追赶吗? 太阳可以射落吗?似乎都不可能。但中国远古的英 雄却偏偏说:能!偏偏把不可能的事当作可能去争 取,去奋斗。这就形成一种精神, 精卫是一只小鸟 ,衔西山之木石填于东海,木石虽瞬间即被浪涛冲 走亦不气馁罢休,它嘴上所含的木石是那么渺小, 而沧海却那么浩瀚无比,这是何等巨大的反差,但 是坚韧的生命不在乎这种反差,因为他们有一种原 始的天真,不计较成败,不计较得失,只知一往无 前地进取。进取的过程是最重要的,结果倒在其次 。生命的精彩在于争取另一种可能性的过程之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