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3《.一个接一个》教案.doc

上传人:小陳 文档编号:3781706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3《.一个接一个》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3《.一个接一个》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3《.一个接一个》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许卓婉3、一个接一个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12个新词,学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学重点、难点会认13个生字,12个新词,会初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1、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当你正在兴冲冲地做着一件事的时候,突然另一件事出现把你打断了,这时候你的心里是什么感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一个接一个。2、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对照课文注意听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2) 学生自由练读。(3) 请同学起来朗读,并

2、给予评价。2、 指导认读生字。(1) 课件出示生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却、趣、这”,逐一示范朗读,并组词,认识多音字“觉”。认识偏旁“卩”(2) 让学生齐读生字,并开“小火车”认读,老师及时纠正错误。(3) 去掉字音,检查学生的认读效果3、 指导书写生字。(1) 逐一分析每个字的特点:“各”是上下结构,书写时先上后下;“种、样、伙、伴”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左后右;“过、这”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是先内后外,先写“寸、文”,再写“辶”。认识笔画“ ”(2) 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笔顺。(3) 学生自主练习书写。同桌间互相检查是否正确。3、 课堂小结。1、 学生开

3、“小火车”读生字。2、 学生练习生字书写,互相比一比谁写得更好。第二课时1、 课前导入,复习旧知。1、 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一遍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学生开“小火车”认读生字。2、学生分4个小组,每组朗读一节。3、思考:文中写了哪些童年趣事?2、 探究新知。1、 学习第一小节。(1) 这一小节讲了什么?(“我”正在玩,大人叫“我”回家睡觉)(2) 从这一小节可以看出“我”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指名回答生:开始“我”有点失落,还想多玩一会,后来想一想,觉得回家睡觉也挺好,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3)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接第三行诗)(“唉”要读出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

4、孩子的惋惜之情。)(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他又是怎么想的?“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说明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教育学生遇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5)理解“各种各样”的意思,用“各种各样”说句子。2、 学习第二小节。(1) 这一小节讲了什么?(“我”正在做梦,大人叫“我”起床上学)(2)师:“我”的心情有是怎么变化?指名回答生:“我”一开始希望不要起床上学,但是想到去了学校能见到小伙伴,又觉得很开心。3、 学习第三小节。(1)这一小节讲了什么?(“我”正和小伙伴们玩耍,上课铃声却响了)(2)师:“我”的心情有是怎么变化?指名回答生:“我”希望不要上课,但是想到能听

5、老师讲故事又觉得很快乐很有趣。(2) 指名朗读最后一句话,思考:这句话体现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 齐读最后一个小节,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1) 理解最后一小节两个疑问句。5、 课文主旨概括。6、 课文结构梳理。7、 说话训练。(1) 师:课文三小节的内容,写了“我”的三次经历。同学们也看出来了“我”每次的心情变化。说一说作者在每节中是怎样自然写出“我”的心情转折的?找出关键词。“正.就.,唉.,不过.,正.又.,要是.,就好了,正.却.”。(2) 请学生尝试用这些关键词说一说自己和“我”相似的经历。3、 课堂小结。(1) 齐读课文,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板书设计: 不开心 开心 不想回

6、家睡觉 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 童年的美好一个接一个 不想起床上学 能见到小伙伴 童心的可贵 不想打断游戏 能听老师讲故事 一个接一个教学反思一个接一个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儿童诗,是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作品。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诗的内容贴近学生的世界,通过与生活的对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孩子们学起来也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并加入了识字游戏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但是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不够,教师还是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课文朗读情况,这方面以后还需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