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给排水 工程量清单.doc

上传人:小陳 文档编号:3784037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 工程量清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给排水 工程量清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给排水 工程量清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给排水 工程量清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给排水 工程量清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的试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完善。6评价通过对改造结果、质量的考核,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测定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提交试验结果数据和图表,教师进行分组点评和总体评价,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成绩。工作对象(载体):案例分析教具及工具: 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考核与评价:采用改造质量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五、学习领域(课程)考核评价学习领域(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涵盖完成学习任务的全过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30%)两部分组成。学习领域(课程)考核内容及标

2、准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权重1、平时成绩评定标准教学环节考核理论根据学生课堂作业及书面作业完成情况评定成绩。30%70%实践操作根据行业企业标准,考核调查报告的合理性;仿真实验的科学性;设计的实用性;设备的使用、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步骤、工作过程的规范性;以及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企业“6S”标准的执行力评定成绩。50%日常考核对平时出勤、学习态度等进行成绩评定。20%2、期末成 绩评定 标准理论+结课论文(40%+60%)30%总计100%加分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武或设计大赛的获奖情况给予相应加分。扣分抄袭作弊扣论文全部分。六、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基本条件(一)课程教

3、学团队基本要求1、团队组成基于每届1个教学班级的规模,配备专兼职教师 2 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 名,企业兼职教师1名,职称结构合理,互补性强。2、知识、技能、素质要求(1)具有系统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知识。(2)具备环保设备选型、运行、维护、销售的能力。(3)课内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现场实际工作经历三年以上。(4)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二)课程实践教学条件基本要求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需要数据采集多功能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装置、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实验装置、机械振动布袋除尘实验装置、不锈钢有

4、机废气吸附成套实验装置、烟气脱硫成套实验装置;以及碱液吸收SO2、旋风除尘器性能测试等仿真试验软件。(三)课程教学资源基本要求1、教学参考资料(1)适应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建议使用自编项目化教材。(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3)来自行业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规范、生产案例等企业生产软资源。2、信息化教学资源基本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网络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材、电子教案、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库、习题库、行业标准等相关参考资料。其它网络资源,如为学生提供在线练习、在线模拟实训、网络交流等的在线学习系统。 编制人:张寅桃 郭俊刚 王文华执笔人:张寅桃审定人:制(修)订时间:2014.4.10.优点,

5、在军事,外交以及商业应用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对称加密技术的一大缺点是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密钥的管理成为一个难点,随着参与数据交换的人的增多,需要管理的密钥数目呈指数增长,个实体构成的网络中密码的数量为一,每个实体需要保存他与其他一个实体之间的密钥,显然对实体间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密钥的安全.非对称技术:针对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的缺点,提出了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又称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加密解密双方拥有不同的密钥,在不知道特定信息的情况下,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很难相互算出的其功能示意图如图非对称密钥密码算法,收信方和发信方使用的密钥互不相同,而且几乎不可能从加密密钥

6、推导出解密密钥大多数此类算法的设计思想是首先选择一个在数学上很难解决例如运算量极大,而它的逆问题却又比较简单的问题把解密和加密过程分别对应于解决这个问题和它的逆问题设计时加入一个小技巧,使得知道某些信息解密密钥时,解密又变得很简单.应用比较广泛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基于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的算法和基于椭圆曲线上离散对数计算问题的算法其中,算法的数学原理比较简单,在工程应用中比较易于实现,本文中就以算法作为研究对象,来实现二维码的安全应用.非对称加密的优点是可以适应网络的开放性要求,且密钥管理问题也较为简单,尤其可方便的实现数字签名和验证但其算法复杂加密数据的速率较低尽管如此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密码技

7、术的发展,非对称加密技术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网络安全加密体制.KPI公钥秘匙体系:PKI即公开密钥体系,是一种遵循既定标准的密钥管理平台,它能够为所有网络应用提供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密码服务及所必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RSA算法RSA公钥加密算法是1977年由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一起提出的。1987年首次公布,当时他们三人都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RSA就是他们三人姓氏开头字母拼在一起组成的。RSA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公钥加密算法,它能够抵抗

8、到目前为止已知的绝大多数密码攻击,已被ISO推荐为公钥数据加密标准。今天只有短的RSA钥匙才可能被强力方式解破。到2008年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可靠的攻击RSA算法的方式。只要其钥匙的长度足够长,用RSA加密的信息实际上是不能被解破的。但在分布式计算和量子计算机理论日趋成熟的今天,RSA加密安全性受到了挑战。RSA算法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数论事实:将两个大素数相乘十分容易,但是想要对其乘积进行因式分解却极其困难,因此可以将乘积公开作为加密密钥。安全性:RSA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数分解,但是否等同于大数分解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因为没有证明破解RSA就一定需要作大数分解。假设存在一种无须分解大数

9、的算法,那它肯定可以修改成为大数分解算法。 RSA 的一些变种算法已被证明等价于大数分解。不管怎样,分解n是最显然的攻击方法。人们已能分解多个十进制位的大素数。因此,模数n必须选大一些,因具体适用情况而定。五、二维码用用前景:尽管二维码应用渐趋广泛,但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的二维码发展还远远不够。制约因素除了运营商的支持度外,还有技术、终端适配、盈利模式等方面。炒得很火热的是二维码与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的结合,即利用二维码的读取将线上的用户引流给线下的商家。腾讯很看好这个模式,马化腾称二维码是线上线下的一个关键入口。尽管有些人不看好二维码的应用,但无可否认,只要培养了

10、足够多的用户群,再结合良好的商业模式,二维码将成为桥接现实与虚拟最得力的工具之一。六、二维码生成方式举例第一种是浏览器自带生成二维码。1、首先是最新版的firefox浏览器,随便打开一个页面,可以看到在地址栏边上有个二维码的图标,是生成当前二维码的提示:2、 鼠标左击一下,就会显示一个可以扫描的二维码了:其他浏览器若有此功能,那么都差不多可以在比较显眼的地方找到,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然后再看看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工具或其他网站在线生成二维码。1、先百度“二维码”,可以看到有很多工具可以直接选择:2、随便选择一个,可以看到有很多选择,我们选择网址:4、复制网址进去,会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图片:5、

11、 所有生成了的二维码,直接手机扫描就可以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1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2 1、话音放大器2 2、音调控制器3 3、功率放大器4 四、仿真过程与仿真结果(仿真软件 6 1、话音放大器部分仿真6 2、音调控制器部分仿真7 3、功率放大器与音调控制器电路仿真8 五、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9 六、安装与调试10 七、性能测试与分析11 八、结论与心得12 九、参考文献13 音频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目的 根据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制作出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其外围电路

12、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 试方法;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通过实践,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感性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搜索资料、方案比较以 及设计计算、制作调试、撰写总结报告等环节的训练,进一步提高自身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2、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音频放大器,具有话音放大、音调控制、音量控制及功率放大四个基本 功能。 3、设计要求 要求输出功率不小于1W/8 ,频率响应 60-20KHz,效率 60,失真小(已知电源电 压9V,高阻话筒和扬声器各一只) 。将低阻话筒接话音放大器的输入,在此输入话音,经 过电路放大,通过扬声器输出清晰放大的声音,改变音量电位器,可

13、以控制声音的大小, 调节调节音调控制器,可改变音质的效果。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设计要求实现话音放大、音调控制、音量控制及功率放大等功能。因此,运用话音 放大器、音调控制电路和集成功放来实现这些功能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方案一: 如图 1 所示。首先对话音信号的音调控制,再话音放大,滑动电阻控制音 话 筒 扬声器 图 1 方案一系统总体方框图 量,功率放大器实现功率放大。此方案由于是直接控制原态输入的话音信号,这就对话音 信号控制电路的精度有了很高的要求,难以控制。 方案二: 如图 2 所示。将话音信号首先经过话音放大器放大,再用音调控制器对话音 的音调进行控制,而音量的控制直接在音调控制器后

14、面接一个滑动电阻来实现,功率放大 器给音响放大的负载 (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此方案虽然与方案一的元器件一样, 但是它把话音信号放大后再进行音调控制,这样的音调控制电路比较容易实现,而且最终 的效果也比较能够满足要求。 话 筒 音 调 控话 音 放功 率 放 扬声器 图 2 方案二系统总体方框图 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话筒放大器 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左右,而输出阻抗达到20 k (亦有低输出阻抗的 话筒如20 ,200 等),所以话筒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地放大声音信号( 最高频率达 到 10kHz)。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本课

15、程设计采用的电路图如图3。 图 3 话音放大器 可得电压放大倍数: Ri = R1 (R1 一般取几十千欧。) 耦合电容 C1 、C3可根据交流放大器的下限频率f L 来确定,一般取 C1 = C3 = (3 10) 2、音调控制器 音调控制器主要是控制、调节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图 4 音调控制器幅频特性 话 音 放音 调 控功 率 放 音调控制器只对低音频与高音频的增益进行提升与衰减,中音频的增益保持0dB不变。 因此,音调控制器的电路可由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构成。电路原理图如图5。 图 5 音调控制器 运算放大器选用单电源供电的四运放LM324 ,其中 RP32称为音量控制电位器,其滑臂

16、 在最上端时,音响放大器输出最大功率。 已知 fLx=100Hz,fHx=10kHz,x=12dB。转折频率 fL2及 fH1 fL2=fLx2 x/6 =400Hz ,则 fL1=fL2/10=40Hz fH1=fHx/2 x/6 =,则 fH2=10fH1=25kHz。 AVL=(RP31+R32)/R3120dB。其中, R31、R32、RP31不能取得太大,否则运放飘逸电流的影 响不可忽略。但也不能太小,否则流过它们的电流将超出运放的输出能力。一般取几千欧 姆至几百千欧姆。现取RP31=410k,R31=R32=47k,则 AVL=(RP31+R32)/R31=11 C32=1/(2

17、RP31fL1)=F 取标称值 001F,即 C 31=C32=F 则 R31=R32=R33=47k Ra=3R34=141k uH A =( Ra+R 33)R3320dB R33=Ra/10= 取标称值 13k 2H f =12R33C33 则 C 33= 233 2 1 H fR =490pF 取标称值 510pF 取 RP32=RP31=470k,RP33=10K ,级间耦合与隔直电容C34=10F。 取 RP32=RP31=470 k,RP33=10 k, 级间耦合与隔直。 3、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如图6)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扬声器)提供一定 图 6 LA410

18、2 集成功放的内部电路 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 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 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效率尽可能高。这里我们采用LA4102专用集成音频功放。 把 LA4102接成 OTL电路,如图 7。 图 7 功率放大器 RF、CF与内部电阻 R11组成交流负反馈支路,控制功放级的电压增益AVF,即 AVF=1+R11/RFR11/RF CB为相位补偿电容。 CB减小,带宽增加,可消除高频自激。C一般取几十皮法至几百 皮法。 CC为 OTL电路的输出电容,两端的充电电压等于VCC/2 , CC一般采用耐压值远大于VCC/2 的容值几百微法的电容。 CD为反馈电容,消除自激振荡,CD

19、一般取几百皮法。 CH为自举电容,使复合管T12、T13的导通电流不随输出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C3、C4可滤除纹波,一般为几十微法到几百微法。 C2为电源退耦滤波,可消除低频自激。 四、仿真过程与仿真结果(仿真软件 1、话音放大器部分仿真 (1)仿真原理图 图 8 话音放大器 (2)仿真分析 输入为正弦信号:频率f=1KHz 幅值 Vp=5mV 其中上面的波形为信号源波形,下面的波形为输出波形。 图 9 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2、音调控制器部分仿真 (1)仿真原理图 图 10 音调控制器 (2)仿真分析 输入为正弦信号:频率f=1KHz 幅值 Vp=50mV 其中上面的波形为信号源波形,下面的波形

20、为输出波形。 图 11 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3、话音放大器和音调控制器电路仿真 (1)仿真原理图 图 12 话音放大器和音调控制器 (2)仿真分析 输入为正弦信号:频率f=1KHz 幅值 Vp=5mV 其中上面的波形为信号源波形,下面的波形为输出波形。 图 13 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五、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图 14 音频放大器总原理图 2、元件清单 元件序号主要参数数量备注 1 470F1 极性电容 2 220F1 极性电容 3 100F2 极性电容 4 1F1 极性电容 5 33F1 极性电容 6 10F4 极性电容 7 560PF 1 电容 8 470PF 3 电容 9 51P

21、F 1 电容 10 101 电阻 11 10K5 电阻 12 75K1 电阻 13 RP 10K1 电位器 14 RP 470K2 电位器 15 13K1 电阻 16 6001 电阻 17 81 扬声器 18 话筒1 19 LM324 1 集成运算放大器 20 LA4102 1 集成功率放大器 3、需使仪器设备: 数字示波器( DS1024C ) 1 台 万用表( GB7676 )1 台 多路输出稳压电源( CA18303D ) 1 台 函数信号发生器( SG1020 20MHz ) 1 台 六、安装与调试 1、合理布局,分级装调 音响放大器是一个小型电路系统,安装前要对整机线路进行合理布局,

22、一般按照电路 的顺序一级一级地布线,功放级应远离输入级,每一级的地线尽量接在一起,连线尽可能 短,否则很容易产生自激。 安装前应检查元器件的质量,安装时特别注意功放块、运放、电解电容等主要器件的 引脚和极性,不能接错。从输入级开始向后安装,安装一级调试一级,安装两极进行级联 调试,直到整机安装与调试完成。 2、电路的调试 电路的调试过程一般是先分级调试,再级联调试,最后进行整机调试与性能指标的测 试。分级调试又分为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 a、静态调试 静态测试时,将输入端对地短路,用万用表测该级输出端对地的直流电压。话音级、 音调级都是由运放组成的,其静态输出直流电压均为电源电压的一半,功放级的

23、输出也为 电源电压的一半。且输出电容充电电压也为电源电压的一半。 b、动态调试 动态调试是指输入端接入规定的信号,用示波器测该输出波形,并测量各项性能指标 是否满足题目要求,如果相差很大,应检查电路是否接错,元件参数是否合乎要求,否则 是会出现很大偏差的。 3、整机功能试听 用 8/4W 的扬声器代替负载电阻RL ,进行以下功能试听。话筒扩音,将高阻话筒接 话筒放大器的输入端。应注意,扬声器的方向与话筒方向相反,否则扬声器的输出声音经 话筒输入后,会产生自激啸叫。讲话时,扬声器传出的声音应清晰,改变音量电位器,可 控制声音大小。 七、性能测试与分析 1、LA4102中各引脚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其

24、中 Vcc=9V ) 管脚1234567891011121314 电压 (V) 00040 2、LM324中各引脚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其中 Vcc=9V ) 管脚1234567891011121314 电压 (V) 0000000 3、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和效率(其中 Vcc=(9-10)V) 测试条件: pip V=40mV f V =1KHz L R=10 输出电压 POP V(V) 电流 E I(mA ) 输出功率 O P (W ) 电源功率 (W ) 效率 110% 4、测量频率响应 (输入正弦信号: Vi=30mV ) 频率20Hz40Hz60Hz1000Hz1KHz10KHz15K

25、Hz18KHz20KHz (mV)232560912152049605240520052005200 八、结论与心得 结论: 声音信号经过该电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放大,通过调节音量电位器(RP33 ) E P 阻值可改变音量大小。改变音调控制级电位器阻值(RP31/RP32 ) ,扬声器音调发生明显变 化。 心得: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应用,真正尝试到了 理论联系实际的趣味,明白了“说是说、做是做,说和做是两码事儿”的古语。此次设计 巩固了理论基础知识,加强了PROTEL99SE、等软件的使用,学会了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怎么样保护元件,怎样采能最准最快的查出错误

26、, 且对 word 文档的操作有了更加高是水平。 通过连接和调试电路使理论更接近于实际,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特别是动手能 力的缺乏,对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有了比较强的指导意义。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做任何事都要 细心,而且要有耐心,怀着执着的心去追求真理。 九、参考文献 1、教材 谢自美主编 . 电子线路实验 . 设计. 测试第三版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 (1)高吉祥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2)彭介华主编: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高教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3)陈大钦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电路实验、设计、仿真,高教出

27、版社, 2002 年出版。 (4)熊伟、侯传教、梁青、孟涛编着: Multisim7电路设计及仿真应用,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05年出版。 (5)朱定华、黄松、蔡苗编着: Protel99SE原理图和印制板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7 年出版。 致谢 本次音频放大器课程设计是在李春来、柳建国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和李智同学共同 完成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多很好很实在的建议和帮助,使得我的课程设 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为此,我对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5某活动小组称取一定量的碳酸钙平均分成两分,将其中一份磨成粉

28、末,然后分别与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重量为3.3g(2)相同条件下,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反应时,接触面积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3)计算所称取的碳酸钙质量【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图象中数据判断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此题是利用图象分析并进行计算的题目,从图象可以看出粉末状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比块状反应所需的时间短,即反应速度快;(3)样品中的碳酸钙质量可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解答】解:(1)由图中曲线分析得出,每份样

29、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3g;(2)从图象可以看出粉末状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比块状反应所需的时间短,即反应速度快,也就是接触面积大时反应速度快(3)解:设一份样品中含碳酸钙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3.3gx=7.5g故所称取的碳酸钙质量为15g答案:(1)3.3;(2)大;快;(3)所称取的碳酸钙质量为15g【点评】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楤0搀俍耀奥晛0攀穙耀?耀灥0攀捰耀蝥0攀窇耀0最刍耀獑0最耀乧東瑞0最敐耀0栀耀罧0欀汦耀晫0欀仕耀?耀0氀忕耀授0洀刻耀掐0洀譋耀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