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非银金融行业:公募基金蓬勃发展券商深耕多维受益.pdf

上传人:changyecao 文档编号:3796286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银金融行业:公募基金蓬勃发展券商深耕多维受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非银金融行业:公募基金蓬勃发展券商深耕多维受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非银金融行业:公募基金蓬勃发展券商深耕多维受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非银金融行业:公募基金蓬勃发展券商深耕多维受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非银金融行业:公募基金蓬勃发展券商深耕多维受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35 (5)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 36 (二)2021 年站在新起点,工业有望稳中回升. 36 1.工业增长稳中有升 . 36 2.工业投资持续向好 . 38 3.消费增长低位企稳 . 39 4.工业出口面临下行 . 39 5.企业效益小幅改善 . 40 四、政策建议:稳、补、强、畅、优四、政策建议:稳、补、强、畅、优 . 41 (一)稳经济,多措并举稳定经济增长. 41 (二)补短板,突破关键性基础性技术. 41 (三)锻长板,激发产业转型升级活力. 42 (四)畅循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43 (五)优环境,打造优质市场营商环境. 43 图图 目目 录录 图 1 201

2、1-2019 年工业增加值变化 . 2 图 2 2011-2019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量及世界占比情况 . 2 图 3 2007-2020 年前三季度 GDP 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 3 图 4 2001-2019 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及研发投入强度情况 . 4 图 5 2018-2020 年工业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速(%) . 10 图 6 2020 年工业重点工业品增长面(%) . 10 图 7 2017-2020 年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 . 11 图 8 2018-2020 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状况 . 13 图 9 2019-2020 年主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情况 . 13 图

3、10 2013-2020 年工业企业利润月度增速变化 . 14 图 11 2014-2020 年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 . 15 图 12 2016-2020 年三大类工业行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 . 16 图 13 2014-2020 年不同类型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 . 16 图 14 2008-2020 年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速 . 17 图 15 2008-2020 年分行业工业品生产者指数变化趋势 . 17 图 16 2014-2020 年工业三大门类行业年度增速 . 20 图 17 2017-2020 年四大板块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 21

4、 图 18 2018-2020 年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 . 25 图 19 2002-2019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亿美元) . 27 表表 目目 录录 表 1 2017-2019 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情况 . 5 表 2 2020 年前三季度工业分行业产能利用率. 11 表 3 2019 年分行业 R&D 经费及经费投入强度 . 18 表 4 2020 年 1-9 月工业分行业出口交货值 . 25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1 一、“十三五”:新阶段,新台阶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工业增长也进入由高速 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

5、已由 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三五”以来,我国工业总体处 于“工业稳定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加速提升”的新阶段,创新能力快 速提升,工业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长,制造强国建设迈 上“新台阶”。 (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工业大国地位持续巩固。 “十三五”以来, 工业总量规模稳步提升, 2019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 317108.7 亿元,分别达到“十二五”末 (2015 年)和“十一五”末(2010 年)的 1.34 倍、1.92 倍。2019 年工 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达到 24.06%,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 等产能占全球 50以上,世界 50

6、0 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 220 种 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地位。 同时, 我国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 家, 形成了以超大规模和完整体系为核心的独特优势。 “十三五”期间,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工业保持稳定中高速增长。 2016-2019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9%,仍位于中高 速增长区间。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1 2011-2019 年工业增加值变化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图 2 2011-2019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量及世界占比情况 16.96% 1

7、8.33% 19.65% 20.57% 22.50% 22.27% 22.74% 23.60% 24.06%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0 1 2 3 4 5 6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中国工业增加值(万亿美元)占世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3 2007-2020 年前三季度 GDP 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二)产业体系继续优化(二)产业体系继续优化 “十三五”期间, 我国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主要

8、优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例如,煤炭行业,2019 年全国煤矿采 煤机械化程度已达到 78.5%,已建成 183 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煤炭 生产实现由手工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跨越。钢铁 行业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冶炼、轧制设备,钢材品种质量提 升实现巨大突破。 有色金属工业已全部淘汰落后自焙槽电解铝生产工 艺,中厚板高端航空铝材已用于大飞机和军工等领域。新兴产业培育 迈入快车道。2019 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 长 8.8%、6.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 14.4%和 32.5%, 占比分别较“十二五”末提高 2.6、 0.7 个百分点。 201

9、9 年工业战略性新 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 8.4%。 (三)创新(三)创新“软实力软实力”纵深发力纵深发力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GDP同比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4 一是创新投入及水平大幅提高。2019 年,我国投入的研究与试 验发展(R&D)经费达 2.21 万亿元,是“十二五”末(2015 年)的 1.56 倍,“十一五”末(2012 年)的 2.15 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 费投入强度为 2.23%;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为 140.1 万件和 45.3 万件,分别是 2

10、015 年的 1.27 倍和 1.26 倍。全球创新竞争力进一步提 高,“十三五”期间我国创新指数排名显著上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 布的2019 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实力排名从 2012 年的 全球 34 名上升到 2019 年的全球 14 名, 成为前 20 名中唯一的发展中 经济体,创新投入及水平较“十二五”末期显著提高。二是一批重大创 新成果涌现。载人航天、载人深潜、高速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通信 装备、发电和输变电装备等一批重要领域产品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 平。初步形成了以 17 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30 多家省级制造业 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网络化创新体系。 数据来源:全国科技

11、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图 4 2001-2019 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及研发投入强度情况 0.94% 1.06% 1.12% 1.21% 1.31% 1.37%1.37% 1.45% 1.66% 1.71% 1.78% 1.91% 2.00% 2.03% 2.07% 2.12% 2.15%2.18%2.23% 0% 1% 1% 2% 2% 3%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 0 0 1 年 2 0 0 2 年 2 0 0 3 年 2 0 0 4 年 2 0 0 5 年 2 0 0 6 年 2 0 0 7 年 2 0 0 8 年 2 0 0 9 年 2 0 1 0

12、年 2 0 1 1 年 2 0 1 2 年 2 0 1 3 年 2 0 1 4 年 2 0 1 5 年 2 0 1 6 年 2 0 1 7 年 2 0 1 8 年 2 0 1 9 年 研发经费支出研发投入强度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5 表 1 2017-2019 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情况 综合创新指数 创新投入 创新产出 2019 14 26 5 2018 17 27 10 2017 22 31 11 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四)智造(四)智造“新模式新模式”取得成效取得成效 “十三五”以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速,推动工业向高端化和 高附加值方向迈进。2019 年

13、,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 GDP 的 1/3, 截止至 2020 年 6 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 控化率分别达到了 71.5%和 51.1%,全国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了 63%,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 84.2%。大规模 个性化定制在服装、家具等行业加快推广,协同研发制造在汽车、航 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日益兴起。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出实质步伐。 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平台产业创新持续活跃, 平台应用深度与广度逐步拓展,基于平台的制造业生态体系日趋完 善,工业互联网已在石油、石化、钢铁、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 行业推广应用。 (五五)区域

14、)区域“新版图新版图”更加清晰更加清晰 “十三五”期间,一方面,我国区域战略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构建 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战略, 推动形成了若干城市群, 区域战略的实施为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平 台。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2019 年,东部、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6 中部、 西部、 东北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 6.2%、 7.3%、 6.7%、 4.5%, 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继续领先。从人均 GDP 来看,人均最高的东部 和人均最低的西部之间的相对差值由 201

15、7 年的 1.9 倍缩小至 2019 年 的 1.64 倍。制造业部分环节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稳步转移,高 精尖新成为东部地区制造业发展主要方向, 基本形成了四大板块经济 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六六)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对外贸易“量”“质”双提升。目前,我国已经是 120 多个 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 2019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 31.54 万亿元人民 币,增长 3.4%。其中,出口 17.23 万亿元,增长 5.0%,进口 14.31 万亿元,增长 1.6%,进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是“十二五”末 (2015 年)的 1.28、1.21、1.36 倍。同时,

16、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升 级。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 58.4%,集成电路、汽车整车等高质量高技 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分别增长 25.3%和 8.2%。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充 沛,外资企业进出口占比 39.9%,持续担当骨干力量,民营企业进出 口占比 43.3%,成为外贸发展新主力。二是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 硕。“一带一路”等为我国工业优势行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 间。2019 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 10.8%,占比提高 2 个百分点至 29.4%。“引进来”水平稳步提升。2019 年我国全年实际利 用外资 941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5.8%,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 流入国

17、地位,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是十二五末(2015 年)利用外资 总量的 1.2 倍。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7 二、2020 年:新冲击,新风险 2020 年,我国工业发展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强冲击,在此背 景下,我国工业呈现“急下滑-快恢复-趋稳定”发展趋势,对稳定全球 和国内经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现“六稳六保”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创新能力不高、产业基础不强、产业链供应链 不稳等问题进一步暴露,产业结构不优、要素制约强化、体制机制不 完善等老问题也仍在不断困扰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一)疫情对我国工业带来较大的短期冲击(一)疫情对我国工业带来较大的短

18、期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原材料供给受限、物流变慢、复工困难、资 金紧张、出口受阻等问题,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冲击,大量制造业企业 延迟开工, 产业链循环受到阻碍, 产业发展环境受到冲击和挑战。 2020 年 1-2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13.5%,实现利润同比下降 38.3%,企业亏损面达到 36.4%。 分行业来看,多数行业短期受到严重冲击,劳动密集型行业降幅 明显。1-2 月份,41 个行业大类中有 39 个行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 特别是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普遍用工量大、资金 成本高,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复工复产难度大、成本高,出口新订单暂 时流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19、2020 年 3 月,纺织服装、服饰业,皮 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 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行业增加值分别下降 8.4%、 10.6%、 8.1%、 10.7%, 降幅居 41 个行业大类前列。但同时,部分高技术产品逆势增长。疫 情防控不断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以 5G、大数据、人工智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8 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迎来发展新机遇,持续发 力支撑工业经济增长。12 月,3D 打印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 等电子产品需求增长较快,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增速分别为 101.0%、 119.7%、45.1%。目前

20、,主要行业已基本恢复正增长。2020 年 4 月, 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生产率先改善回升, 分别同比增长 10.5%、 9.3%。 随着投资需求逐步恢复,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出口形势有所好转, 5 月多数原材料类行业实现负转正,消费品行业降幅也大幅收窄。进 入三季度, 消费品制造业增速也实现转正, 各行业经济形势继续向好。 分区域来看,疫情重灾区、人口高流动区受损严重。此次疫情持 续时间长、强度大,处于疫情重灾区的湖北所受经济损失尤为沉重。 2020 年 1-2 月,湖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6.2%,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 32.7 个百分点,其中,武汉、襄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 -

21、32.6%、-61.6%。同时,由于东部地区外来人口复工时滞更大,经济 外向性更强,东部地区制造业增长受疫情影响更大,多数东部省市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滑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 天津、上海等省市人口流动性位居全国前列 1,3 月工业增加值下滑 幅度超过 13 个百分点。目前,东、中部各省已重回平稳运行轨道。 截止至 8 月份,中部地区已稳步复苏,中部 6 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均已实现同比正增长, 增速均在 3%以上。 东部地区也持续恢复向好, 除海南外(下降 1.5%),东部地区 9 个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 实现同比增长,增速均高于 4%。 1 据中国国家卫健委中国流动

22、人口发展报告 2017统计显示,北上广津仍是外来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 其中上海以 969.7 万人的总量,排名全国第一,北京位居第二,数量为 810 万人。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9 (二二)疫后工业快速趋稳,呈现较高发展韧性)疫后工业快速趋稳,呈现较高发展韧性 2 1.工业运行快速趋稳 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向好。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工业生 产造成短期冲击,前 3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处于负增长区 间,多数行业和产品生产出现大幅下降。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 向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工业生产实现较快有序恢复。2020 年前 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3、1.2%。其中,9 月增长 6.9%, 自二季度以来,连续 6 个月当月增速持续爬升。工业产品和行业增长 面持续扩大,增长面已达到近两年高点。9 月,我国重点工业品增长 面已达 69.6%,较上月继续提升 5.2 个百分点。其中,挖掘机、混凝 土机械、 大型拖拉机等基建相关投资类产品连续 5 个月保持 40%以上 的高速增长,智能手表、平衡车、服务机器人等新兴产品增速均在 70%以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我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中,将制造业高质量通过运行稳定、质量效益、技术创新、协调 融合、绿色发展、对外开放、和谐共享共 7 个维度进行评价。此为分析 2020 年我国工业发展

24、情况的 -13.5 -1.1 3.94.4 4.84.8 5.6 6.9 7.2 6 7 6.8 6 66.1 5.85.9 5.4 5.7 5.3 8.5 5.45 6.3 4.8 4.4 5.8 4.7 6.2 6.9 1-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20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当月同比2018年当月同比 2019年当月同比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1 图 5 2018-2020 年工业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6 2020 年工业重点工业品增长面(%) 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去产能政策成效显著,2019 年,全国工业

25、产能利用率为 76.6%,较上年提高 0.1 个百分点,采矿 业、原材料行业全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74.4%、76.9%,均升至近七 年的最高点,其中,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为 80.0%,高于 2006 年有 调查以来的均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上半年工业产能利 用率为 71.1%,但总体保持稳定回升态势。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 率为 76.7%,比上年同期上升 0.3 个百分点,比二季度上升 2.3 个百 分点。 其中, 食品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汽车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 2.6、 2.2、 1.5、 1.5 个百分点。 58.

26、0% 66.8% 49.3% 53.7% 56.0% 55.5% 49.9% 53.1% 61.0% 52.1% 60.3% 12.9% 45.3% 60.0% 56.2% 58.0% 60.3% 64.4% 69.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19年1- 2019年3月 2019年4月 2019年5月 2019年6月 2019年7月 2019年8月 2019年9月 2019年10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2月 2020年1- 2020年3月 2020年4月 2020年5月 2020年6月 2020年7月 2020年8月 2020年9月

27、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7 2017-2020 年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 表 2 2020 年前三季度工业分行业产能利用率 行业行业 三季度三季度 前三季度前三季度 产能利用产能利用 率(率(%) 比上年同期增减比上年同期增减 (百分点)(百分点) 产能利用产能利用 率(率(%) 比上年同级增减比上年同级增减 (百分点)(百分点) 工业 76.7 0.3 73.1 -3.1 其中: 采矿业 73.9 -0.8 71.1 -3 制造业 77.2 0.3 73.5 -3.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生产和供应业 72.8 0.7 70.5 -1 其中:

28、煤炭开采和洗选 业 71.2 -0.3 68.7 -1.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89.4 -1.3 89.9 -1.1 食品制造业 74.5 2.6 69 -3.9 纺织业 76.2 -1.4 72.4 -5.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制造业 76.2 0.2 73.4 -1.4 医药制造业 75.4 0.4 73.6 -3.1 化学纤维制造业 82.9 0.1 79.1 -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1.8 0.4 66.7 -3.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 加工业 81.6 2.2 77.7 -2.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 加工业 80.6 0.4 77.5 -2.4 通用设备制造业 79 1 75.

29、9 -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77.8 -0.2 75.8 -2.5 汽车制造业 77.6 1.5 70.7 -6.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80.9 1.5 76.4 -3.2 75.8 76.8 76.8 78 76.5 76.8 76.5 76 75.9 76.4 76.4 77.5 67.3 74.4 76.7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 年) 1 业 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 子设备制造业 78.9 -2.1 76.5 -3.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工业投资动力仍显不足。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2020 年 1-2 月

30、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27.5%。随着稳投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落地,工业投资保持回升态势,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下降 3.3%, 降幅较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收窄 4.1 和 17.8 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在 疫情和外部环境复杂冲击以及结构性矛盾下, 工业投资仍处于负增长 区间,不少领域投资景气度明显不足。前三季度,采矿业,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速为-9.5%,-6.5%, 17.5%。基础建设投资和与之相关的原材料、以及高技术制造业投资 景气度相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年度观察2020 2020年1月23日 CONTENTS 概述 新能源乘用车年度观察 动力电池年度

31、观察 新能源汽车政策年度观察 01 概述 1.1 概述 “ 2019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中断了有记录以来的连续增长态势,全年销售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中断了有记录以来的连续增长态势,全年销售120.6120.6万辆,比万辆,比20182018年年 降低降低4%4%。 乘用车市场略为积极。乘用车市场略为积极。20192019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累计为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累计为10610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约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约 5%5%。但如果看更为贴近终端的上险数,难言乐观。纯电动乘用车上险数为。但如果看更为贴近终端的上险数,难言乐观。纯电动乘用车上险数为62.9162.91

32、万辆,低于上万辆,低于上 年的年的71.3671.36万辆。万辆。 全年动力电池整体装机量也保持了增长,累计达全年动力电池整体装机量也保持了增长,累计达62.18GWh62.18GWh,同比增长,同比增长10.19%10.19%。但这对行业而。但这对行业而 言已属寒冬,近言已属寒冬,近3030余家动力电池企业出局。宁德时代“超强”格局强化。余家动力电池企业出局。宁德时代“超强”格局强化。 20192019年的政策,最大的关键词是“退坡”,中央年的政策,最大的关键词是“退坡”,中央+ +地方总计近地方总计近75%75%的退坡幅度,将新能源汽车的退坡幅度,将新能源汽车 连续增长趋势打断。其他支持政

33、策,力度不能与补贴政策相提并论。连续增长趋势打断。其他支持政策,力度不能与补贴政策相提并论。 特斯拉国产、交付特斯拉国产、交付36.7536.75万辆电动汽车,外资动力电池重回市场,而且和中国车企深度绑定万辆电动汽车,外资动力电池重回市场,而且和中国车企深度绑定 20192019年的市场格局,开放竞争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年的市场格局,开放竞争已成不可阻挡之势。 02 新能源乘用车 年度观察 2.1 综述:随政策波动,整体走高 2.2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点 2.3 12月企业表现分析 2.4 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五大走势 20192019年年全年全年新能源新能源乘用乘用车车整体还是

34、保持了增长整体还是保持了增长。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0610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万辆,比上年同期增 长约长约5%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约为。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约为8686万辆,插混乘用车约为万辆,插混乘用车约为2020万辆。万辆。 销量销量走势,跟随补贴政策划定的时间段波动,上半年是走势,跟随补贴政策划定的时间段波动,上半年是20182018年政策期和过渡期,月度销量同比都在增年政策期和过渡期,月度销量同比都在增 长。下半年是新政执行期长。下半年是新政执行期,都比都比20182018年同期下跌。年同期下跌。 全年全年销量销量保住增长,和保住增长,和1212月

35、多家主流车企月多家主流车企“冲销量冲销量”有直接关系有直接关系。20192019年年1212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 量连续第量连续第6 6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但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但“年尾效应年尾效应”仍在。当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厂家批发量)仍在。当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厂家批发量) 约为约为13.7413.74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14%14%,但比上月环比大增,但比上月环比大增72%72%,销量超过,销量超过6 6月的月的13.3513.35万辆。万辆。 销量虽增,上险数却降了不少。上险数据显示,销量虽增,上险数却降了不少。上险数据显示

36、,20192019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85.3585.35万辆,高于万辆,高于20182018年年 的的75.5975.59万辆;同期,纯电动乘用车上险数为万辆;同期,纯电动乘用车上险数为62.9162.91万辆,低于上年的万辆,低于上年的71.3671.36万辆。万辆。 上险数减少,主要原因是个人上险数大降上险数减少,主要原因是个人上险数大降。上。上险数据显示,险数据显示,20192019年,以个人名义上险的纯电动乘用车年,以个人名义上险的纯电动乘用车 为为28.9628.96万辆,比万辆,比20182018年减少年减少32%32%;营运类车型上险数;营运类车型上险数

37、12.0412.04万辆,也低于上年的万辆,也低于上年的13.3313.33万辆;非营运单万辆;非营运单 位上险的纯电动乘用车则有位上险的纯电动乘用车则有21.9221.92万辆,超过万辆,超过20182018年的年的16.0116.01万辆。万辆。 2.1 综述:随政策波动,整体走高 0.970.97 1.511.51 5.885.88 17.6817.68 33.0533.05 55.3455.34 101.30101.30 106.06 106.06 20122012年年 20132013年年 20142014年年 20152015年年 20162016年年 20172017年年 201

38、82018年年 20192019年年 全年微增全年微增 20122012年年- -2019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单位:万辆单位:万辆 20192019年,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 计销量为计销量为106106万辆,比上年同万辆,比上年同 期增长约期增长约5%5%。 2.1 综述:随政策波动,整体走高 9.129.12 5.085.08 11.1011.10 9.169.16 9.699.69 13.3513.35 6.686.68 7.087.08 6.50 6.50 6.566.56 8.008.00 13.7413.74 1 1月月 2 2月月 3

39、3月月 4 4月月 5 5月月 6 6月月 7 7月月 8 8月月 9 9月月 1010月月 1111月月 1212月月 前涨后跌前涨后跌 20122012年年- -2019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历月销量年新能源乘用车历月销量 单位:万辆单位:万辆 20122012年年 20132013年年 20142014年年 20152015年年 20162016年年 20172017年年 20182018年年 20192019年年 补贴政策将补贴政策将20192019年切分为三年切分为三 段,前两段市场上涨,后一段段,前两段市场上涨,后一段 下跌。下跌。 1212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连续第连续第6 6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 平平。 当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当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厂家批发量)约为(厂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