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明湖 文档编号:3926397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 专 业 名 称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专 业 代 码030506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9 年 8 月 15 日 3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 变迁研究变迁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近代以来中国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 两大历史任务的探索历程的历史考察。一 是注重梳理中国人民“四个选择”的历史 进程、历史背景,着重揭示近现代西南地 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转型, 中国人民的“四个选择

2、”是中国近现代社 会发展过程中最适合、最明智的抉择;二 是注重阐释中国人民“四个选择”的历史 规律、历史经验,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潘洵教授(博导)潘洵教授(博导) 鲁克亮副教授鲁克亮副教授 2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 和主要经验研究和主要经验研究 本方向立足重庆、依托西南、面向全 国,注重考查和总结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 演变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内容包括: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近现代西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国近现代 “三农”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环境问题 研究。旨在打通历史与理论、历史与现实 之间的隔阂,在红岩精神、 “

3、两路”精神的 历史溯源与时代价值、近现代西南区域社 会发展规律、现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规 律、现当代中国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的历史 考察与经验总结等方面的研究上形成特色 与优势。 邓群刚教授邓群刚教授 3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与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与 文化思潮研究文化思潮研究 本方向主要从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与 文化思潮方面进行研究,内容包括:一是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探索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阶段性特征,重点 阐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发展道路的艰难 探索,考察不同阶段政治制度建设及其价 值意义。二是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潮的历史 演变,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理论 创新及其现实意蕴,加深对中国

4、共产党文 化转型和规律的认识。三是中国近现代社 会教育史,重点探究中国共产党国家纪念 熊斌副教授熊斌副教授 4 史、思想政治教育史,总结历史经验为社 会现实服务。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较好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 较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 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教学研究、与本学科相关的

5、教学、科研和理论宣传、党政工作等。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 25 年,基本学习年限为 3 年。 应修学分应修学分: 33 学分 其中其中 必修必修: 27 学分(含必修环节 4 学分) 选修不低于:选修不低于: 6 学分学分 5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 课 学 期 学 时 学 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90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36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公 共 课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6、181 马克思主义学院考试 110305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543 导师组考试讲授讨论 1103050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1543 导师组考试讲授讨论 核 心 课 11030500003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543 导师组考试讲授讨论 11030500036 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主文献研读 2542 鲁克亮、邓群刚、 熊斌 考查讲授讨论 11030500037 史学理论与史料学 2542 鲁克亮、邓群刚、 熊斌 考查讲授讨论 11030500038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变迁专题 3542 鲁克亮考查 11030500039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专

7、 题 3542 邓群刚考查 必 修 课 专 业 课 11030500040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与文化思潮专题 3542 熊斌考查 每生必修本方 向专业课,同 时还要另选一 门方向课 11030500011资本论创作史与阐释史研究2542胡 刘考查讲授、讨论 110305000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基本问题研究 1542 邓湖川、方建、 史 君、张帆 考查讲授、研讨 11030500013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前沿研究 1542 鲁克亮、邓群刚、 熊斌 考查讲授、研讨 11030500014 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542 黄其洪考查讲授、研讨 选 修 课 11030500015 思想政治教

8、育学前沿专题 2542 黄蓉生 、靳玉 军、张永红等 考查讲授、研讨 11030500016 青年学与人才学专题 2542 黄蓉生、罗洪铁 王华敏、周琪 考查讲授、研讨 入学教育 1 不计学分,参加学院和各学科组织的新生入学 教育 开题报告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 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 (至少 5 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 核查 实践活动: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实习,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系部负责实 习安排。 2 提交实习报告手册,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籍 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备案。 中期考核

9、及论文进展检查4 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 各一份 其它 必修 环节 主文献自主研读不计学分,提交研读报告,导师审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同等 学力 补修 课程 不计学分 注:1核心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6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坚持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

10、究时间不得少于 1 年。 1.1.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研究生入学的第一课,为使新生们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和学院文化,了解马 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掌握研究生阶段学习方法,学院将在入学后的前两周开展入学教育活 动。全体新生要严格按照入学指南完成入学教育活动的相关安排,不能无故缺席。 2 2制定培养计划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 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备案,此计划需导师签字认可,方可有效。 3 3主文献自主研读主文献自主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4 4开题报告

1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 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 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 3-5 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 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5 5学术活动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中期考核前须 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 5 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 ,提交导师审查。 6 6实践活动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主要是指教学实习,研究生在读期间接受学院相关系

12、部安排,在实习指导教师的 指导下承担一定数量的教学任务,填写研究生教学实习报告手册,提交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籍导 师签字,报学院核查备案。 7 7中期考核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 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1)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 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 3-5 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 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2)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 及思维能力;政治

13、、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7 (3)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 ,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4)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 3 种流向: A.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 , 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 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8 8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 硕士研究生在第

14、5 学期接受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检查,检查由各方向导师组负责组织实 施,检查可以以检查答辩或研讨的方式进行。 8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在正规出版物发表学术论文 1 篇以上。 2每门课至少提交课程论文 1 篇,且成绩达到优良。 3参加学术会议或学术访学至少 1 次。 4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且取得阶段性成果。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一)毕业基本要求(一)毕业基本要求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完成课程学习、学分

15、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 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 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 2 篇 A 类学术论文。学术论文 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的为准。 (二)毕业论文基本要求(二)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符合学科要求,与研究方向有密切的相关性。 2.符合学术规范,无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检测符合相关要求。 3.相关技术规范按硕士学位

16、论文标准执行。 4.与以后提交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在研究主题和内容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5.能够以毕业论文为基础,通过进一步深化研究形成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 6.达到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应有的学术水准。 9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一)学术水平要求(一)学术水平要求 1.学位论文选题应围绕学科方向的研究范围,立足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 义。研究的主题明确、问题集中、观点正确、材料详实、论证充分、文笔流畅。 2.硕士研究生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 的专门知识,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

17、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 等注明来源;论文应以第一手资料为引用原则,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避免引发知识产 权纠纷。 4.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 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 5.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 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 词得当。 6.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

18、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 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 7.格式规范,符合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13- 87) 、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7714-2005),以及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 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的规范性要求。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 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二)创造性成果要求(二)创造性成果要求 1.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撰写,注重论文质量,避免粗制滥造和低 水平重复。 2.论文应力求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如提出了新命题、新角度、新方法,较好 地

19、应对或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某一具体问题。 (三)工作量要求(三)工作量要求 硕士研究生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的时间不得少于 1 年,论文一般不应少于 3 万字。 10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序 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 12 卷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 年版、2011 年版 4中华民国史第 1-4 卷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5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 年版 6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著:人民出版社 2010 年版 7中国思想史 (三卷本)葛兆光著: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