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问题研究 (定稿).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4155364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问题研究 (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问题研究 (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问题研究 (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问题研究 (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问题研究 (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过代代的遗传基因突变必 然对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影响,使基因的频率发生改变。如由 a突变成A的数或a突变成其它复等位基因的数相对较大,则a 的基因频率将越来越小。 第四:由于各种原因,种群中有的个体会离开该群体,相 反的可能,有的同种的外来个体会迁入该种群,使种群中各种 基因型的比例发生变化,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第五:在自然界中,自然选择是不可抗拒的,始终对种群 发挥作用。如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由于本身基因的原因,在特定 的环境条件下,而导致性状缺陷,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在 自然选择中处于不利地位,则a的基因频率也会越来越小。 由于上述五方面的因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客观的, 亲代和

2、子代之间基因频率的差异可能是微妙的,但经过代代的 遗传,当这一差异由量变的积累而达到质的差异时,该种群就 渐变成另外一个不同的种群了。所以从理论上分析,种群基因 频率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生物的进化是必然的。 哈迪温伯格定律: 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 分别提出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见解。他们指出 ,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5个条 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 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 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这5个条件是: 种群大; 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没有突变发生; 没有新基因加入; 没有自然选择。 这就是哈迪-温伯格定

3、律。 哈迪温伯格定律: 举例来说,一个自然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 频率或比例是1/21/2。在满足上述5个条件下,这一 种群中带有A和带有a的2种精子的比例是1/21/2,带 有A和带有a的2种卵子的比例也是1/2 1/2。有性生 殖的结果应产生3种基因型,即1/4AA、 1/2Aa和1/4aa ,A和a的比例仍是1/21/2。这一代随机交配产生的 第三代,基因频率仍然是1/21/2,基因型频率仍然 是1/4AA、1/2Aa和1/4aa。如果继续繁殖下去,只要满 足上述5个条件,A、a等位基因的频率就永远是 1/21/2,基因型永远是AA、Aa和aa,3者的比例也永 远是1/41/21/4

4、。这就是A、a等位基因在这一种群 基因库中的平衡状态。 哈迪-温伯格定律:种群的基因型AA:Aa:aa的比 例为1:2:1,随机交配产生后代的基因型比率 哈迪-温伯格定律可用数学方程式表示: (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如上例中A的频率,q 代表另一等位基因,如上例中a的频率。p+q永远为1 ,即A的频率加a的频率为1/21/2=1。p2代表一个 等位基因,即A的纯合子AA的频率, 即1/21/2=1/4 ,q2代表另一纯合子aa的频率,也是1/21/2=1/4。 2pq代表杂合子Aa的频率,即2(1/21/2)。 如果等位基因不止2个,如前一章所述的身高、 体色等

5、涉及多个等位基因的性状,哈代-温伯格定律 也同样适用,但公式就要相应调整。例如,有3个等 位基因时,公式就应改为: (p+q+r)2=p2+q2+r2+2pq+2pr+2qr=1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 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女性患者1 人,男性患者14人,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 率应为( )。 A、15% B、3.88% C、5.17% D、10.3% 色盲(b)基因频率 15214 2002200 5.17 C 100% (4)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5、生物进化的实质: 种群的进化过程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 变化的过程。 (二)突变

6、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突变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3、突变和基因重组只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9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基 因(S)频率为5%,浅灰色基因 (s)频率为95% 20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 基因(S)频率为95%,浅灰色 基因(s)频率为5%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95% 5% 95% (ss) 5% (Ss或SS) (四)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物种的概念: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具有一定 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 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 能产生可育后代的

7、一群个体。 2、隔离: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 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高山、河流、 沙漠等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 产生出可育后代。 东北虎 华南虎 3、物种的形成: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成生殖隔离,从而形 成新物种。 多倍体的形成不需经地理隔离。 原种 变 异 1 变 异 2 变异 类型1 变异 类型2 新种1 新种2 生殖 隔离 自然 选择1 自然 选择2 基因频率 定向改变 地 理 隔 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综述: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 因

8、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过程。 P113 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 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 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 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地球上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原 始生命? 从原始生命到种类繁多的生命 形式的出现,究其原因是什么? 第七章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 化石的记载 已知地球上现存的有记 载的生物种类大约200 多万种; 据估计,曾在地球上生 活过的生物种数可能多 达5亿10亿。 大约在4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 始的生命。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 ,生物由简单、低等逐

9、步向复杂、高 等发展,下面我们来学习生物是如何 进化的。 课前热身 【例1】地球上出现需氧型生物,自养型生物,真核生物的先后顺 序依次为( ) A需氧型生物,自养型生物,真核生物 B自养型生物,需氧型生物,真核生物 C自养型生物,真核生物,需氧型生物 D需氧型生物,真核生物,自养型生物 【解析】原始生命诞生后,逐步进化成原始的异养厌氧型的原核生 物,当这些生物消耗掉大部分有机物后,经突变和自然选择,逐步 分化出了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光合放氧,为需氧型生物的产生 创造了条件,在距今十多亿年前,地球上才出现了真核生物。 答案:B 讨论: 1.枯叶蝶的翅像一片枯叶,这有什么适应的意义? 2.这种适

10、应是怎样形成的? 3.同一环境中也有颜色斑斓的蝴蝶,和你刚才 的解释矛盾吗?如果有,请解释。 课标定位课标定位 1.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和自 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掌握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相互 之间的关系。 3了解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 种形成的关系。 拉马克关于进化的用进废退学说 拉马克是进化论的奠基者,他在18世纪初提 出了用进废退的进化学说:环境的改变是导致生 物进化的原因。环境改变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也 要跟着变,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起来, 有的器官则由于长期不使用而萎缩退化了。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 进化是因为草地退化后要 吃树叶,当然颈长的有优

11、势,它们想要长颈,于是 天天使劲地将颈伸长,终 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虽有一定道理,但 事实上由于使用而发达起来的器官特征并不能 遗传给后代。达尔文通过几十年的观察分析, 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 了自然选择学说。 一.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发展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各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产生很 多的后代。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 荚迷 鱼 群 人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小的!一对夫妻最多 的能产生十几个子女。若以每对夫妻平均生三 个子女,平均30年传递一代计算,每隔50年人 口

12、就将增加一倍。只需数百年时间世界人口就 将达到几万亿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比人强很 多很多倍!若全部后代都能成活下来,只要很 短时间就会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生存斗争: 生物的生存资源有限,要生存就必须与无 机环境、异种及同种的其他个体进行斗争! 一个物种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停地 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斗争! 遗传变异: 生物产生的后代会发生变异,产生各种不 同于亲代的性状! 生物的变异有的比亲代更适应环境, 有的却不适应环境! 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为进化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并加

13、剧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的内因, 生物进化的动力 自然选择的结果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一、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 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 及生物的_和适应性。 3局限性:对_的本质不能做出 科学地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 体水平。 基础知识梳理 多样性 遗传和变异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 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 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 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 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 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 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 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

14、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 ,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 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 互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 药性 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 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害虫产生抗药 性的原因是:( )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D 例1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 强的原因是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 力增强方向变异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

15、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 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 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 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C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学家吸取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的精华部分,运用现代遗传学、生态学、物理 、化学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分析,提出了现 代的生物进化理论。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种群的定义是什么?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 个体的总和。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茼蒿? (3)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4)不同的两块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一定空间 组成 数量 一个种群

16、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 种群的基因库; 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叫做 基因频率。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_的改变 种群基因频率 联系 (1)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2)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可形成不同的新物种。 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 基因频率的计算 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 例如,从某种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 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 别为30、60和10,其中A基因频率为 多少?a基因频率为多少? 例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 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 的频率分别是: A.18%、82%

17、B.36%、64% C.57%、43% D.92%、8% C 同类变式据调查,某地人群基因型为XBXB的 比例为42.32%、XBXb为7.36%、XbXb为0.32% 、XBY为46%、XbY为4%,求在该地区XB和Xb 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92%, 8% 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 展。因此说,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 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08江苏卷改编)某植物种群中,AA个 体占16%,aa个体占36%,请问: (1)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为 ,A的基因频率 ,a的基因频率 ,与亲 代种群相比是否发生了进化?简述理由。 。 (2

18、)若该种群全部自交,则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 比为 ,A的基因频率 ,与亲代种群相比是 否发生了变化?简述理由。 。 16%40%60% 没有进化, 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28%40% 没有进化,因为种群的基因 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若在某环境条件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均被淘 汰,则该植物种群中随机交配的方式有 种。若是 显性个体被淘汰,A的基因频率比a的基因频率 (下降或上升得快、慢、差不多)。原因是 。由此可 见,自然选择使种群 ,从而决定 了生物进化方向。 3 下 降得快 前者杂合子也受到选择作用,后者则不然 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 原材料 三、

19、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桦尺蠖的两种颜色与环境 在有地衣的树 干上 在黑褐色树 干上 四、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物种: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 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 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 群生物个体。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隔离: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 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地理隔离: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高山 、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 遇而不能交配。 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够相互交配的, 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这 种现象叫生殖隔离。如季节隔离;不亲合性; 杂种不活;杂

20、种不育等。 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或其他地理上的 障碍,使不同的种群不能基因交流。 如东北虎(左)和华南虎(右)都是亚洲虎的后代,由于 长期地理隔离而没有相互交配,没有基因交流,形成了地 理隔离,它们形成两个不同的亚种。 虎狮兽是不育的,所以虎和狮是两个物种。 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 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如: 马和驴 物种的形成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 常见的一种方式。 如:达尔文考察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 的14种地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21、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必要条件) 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什么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小结 新物种的形成需要哪些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物种形成的几种方式 (a)经长期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 (b)以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式形成新物种 (4)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_、 _及隔离。其中,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 _。 思考 生殖隔离的形成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吗 ?为什么? 【提示】 不一定。如二倍体和四倍体生物间存在生 殖隔离,但二倍体生物只需采用秋水仙素处理即可形 成四倍体,不用

22、经过长期地理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必要条件 注意: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 要形成生殖隔离 1.如果有两个小种群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 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 为一个物种:( ) A.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 B.它们的基因一定要相同 C.它们的毛色一定要相同 D.能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 D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 B.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C.使种群间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 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并朝着不同的 方向演变 D 2.外表相近但种类不同的鱼在生殖期间将卵 和精子释放在同一水

23、域中,但一种鱼的精子 不能进入另一种鱼的卵,这种现象属于:( ) A.生殖隔离 B.地理隔离 C.形态各异 D.不在同一水层 A 例例1 1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类型一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 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B C D C 【解析】 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共 同点是:都认为自然

24、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也都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 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它们之间的区 别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 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还认识 到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 C 4(09江苏生物)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 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和,经过漫长 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 时刻,a,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同域分布, 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

25、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图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 b和d是同一物种 D图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 d是不同物种 5.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煤烟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 得到了治理。请根据下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 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2浓度逐年降低。 由于SO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地衣对 SO2敏感,因此SO2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生长。 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原因是地衣颜色浅 ,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 联系 (1)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2)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可形成不同的新物种。 3种群与物种的关系

26、图解 【特别提醒】 同一种群内既无生殖隔离也 无地理隔离;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无生 殖隔离但有地理隔离;不同物种间,可无地 理隔离,但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 类型四类型四 生物进化的过程 例例4 4 (2009年高考上海卷改编)回答下列有关生 物进化的问题。 (1)如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 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 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 蜥蜴的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 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

27、(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 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突变(变异 ) 自然选择 种群基本单位 基因库 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 加剧。 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 其原因可能是_。 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 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体内的_ 发生了改变。 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 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 会较多 基因频率 记住: 从遗传学角度看,环境对基因频率具有选择 作用,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1、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 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4、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产生生物进 化的原材料 5、自然选择使这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 生物进化的方向 6、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