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怀化市40-59岁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体质对比研究综述6.27.docx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4159562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化市40-59岁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体质对比研究综述6.2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怀化市40-59岁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体质对比研究综述6.2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怀化市40-59岁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体质对比研究综述6.2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怀化市40-59岁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体质对比研究综述6.2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怀化市40-59岁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体质对比研究综述6.2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姓名: 学号: 年级: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外先进疼痛管理指南及疼痛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总结了疼痛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为我国建立规范的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疼痛护理相关制度,培养疼痛护理专业人才,促进最佳疼痛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关键词:疼痛管理 ;护理 ;评价;质量指标前言在我国, 疼痛医学自 2007 年成为单独学科。2011 年起,原卫生部医政司在全国开展“癌痛规划化治疗示范病房” 项目,初步构建临床癌性疼痛管理的评价体系。有研究 1 认为,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涵盖的关键内容涉及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三领域。Gordo

2、n 等 认为对临床医疗质量的评价一般依据其发展的“ 组织 - 过程 - 结局”模式来进行评价,其中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吻合的有:组织指标,在特殊情况下疼痛措施的适用性和使用范围,该指标符合要素质量;过程指标, 疼痛评估的记录对应环节质量;结局指标,患者 / 家属的满意度对应终末质量。美国疼痛学会 (American PainSociety,APS)推荐的医院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包括四方面:有无建立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项目;对疼痛患者有无建立初始评估/ 再评估流程 ;医疗方面有无根据指南提供疼痛治疗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有无提供疼痛相关宣教。国际医院联合评审委员会 (JCI) 评审标准及“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

3、房”项目对疼痛护理的要求均与APS 对疼痛管理质量评价的指标相吻合。但关于是否按照指南提供疼痛治疗服务,因各家医院提供的疼痛诊疗范围及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短时间内较难获得统一。构建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持续提高疼痛护理质量,更好地发挥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本文综述了疼痛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为我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正文1 要素质量领域评价1.1 全院适用的疼痛管理制度有效的疼痛管理需要多学科合作, 由医院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让每位患者享受到同质的、连续的疼痛管理服务。明确各科室的疼痛管理职责, 尤其是一些重要节点的疼痛控制的责任归属问题,如患者在病

4、房与麻醉恢复室之间转运等环节。JCI 标准与“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均规定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疼痛评估和止痛的权利,对疼痛管理中各环节所涉及专业及科室都有明确的规定 :护理主要负责疼痛评估,并以一种方便常规的方式进行记录及再评估,同时需要按照疼痛治疗的指南监测病情并针对不同的疼痛治疗方式进行宣教 ;医疗方面须负责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按照镇痛治疗指南提供治疗并开具医嘱;药剂科方面须监控用药的合理性,提供药物的配置,并严格把控麻醉镇痛药品的管理。国际上很多研究表明,疼痛知识培训还不足于改变护理实践 2。改变护理实践的根本可以通过建立疼痛管理制度镇痛泵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大剂量镇静、镇痛药物镇痛

5、泵维持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疼痛评估镇静反应程度评估和异常处理镇痛泵操作和故障处理等,用于规范和指导临床护士的护理实践。2011 年,原卫生部出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3中,首次将“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列入评审标准,但未就医院疼痛管理的制度作出具体要求。1.2 急性疼痛服务组织与疼痛管理专科护士国际上许多疼痛管理的专业组织提出,所有医院都需要建立完善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西方国家纷纷成立急性疼痛服务组织以控制术后疼痛。1994 年,Rawal 等4最早提出以护士为基础的急性疼痛服务模式, 即护士在麻醉医师的督导下实施疼痛控制措施,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疼痛

6、控制中的作用,因而至今都被认为是最佳而且最经济的疼痛控制模式。目前在欧美国家的医院已经成立各种急性疼痛服务组织。Stomberg 等5认为疼痛专科护士除了能实施新的镇痛技术,为病房护士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指导等本职工作外,还在组织中扮演着联系和中转的角色,促进麻醉医师、外科医生、心理医生、药剂师和病房护士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疼痛管理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不局限于临床实践,还须兼顾护理教育,承担教育者、咨询者、支持者的角色功能;同时,要发挥桥梁作用,作为医疗与护理之间的协调者,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建立疼痛护理规程、推广规范化实践等途径,促进护士充分发挥其在疼痛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疼痛专科护士在疼痛管理中起

7、着主导、协调等重要作用 。 61.3 针对护理人员的疼痛培训项目国际上,疼痛护理教育项目分为院校内基础教育项目及在职继续教育项目。在德国护理学校的基础教育中,疼痛护理知识是必修内容。我国尚未全面在各大专院校开设疼痛护理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仅少数院校开设了疼痛护理的选修课程。国内除麻醉医师外的医护人员所获得的疼痛管理知识大部分来自在职继续教育。有研究认为,我国护士的疼痛知识缺乏,护士的疼痛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亟待改善。2 环节质量领域评价2.1 对疼痛患者建立初始评估/ 再评估流程JCI 关于疼痛评估规定: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筛查,对发现存在疼痛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疼痛评估必须与患者的年龄相符,并

8、且必须评估 疼 痛 的 程度、性质,如疼痛的特 点、频率、部位及持续时间。疼痛评估必须根据医院制定的标准及患者的需求,用一种方便、常规的方法进行再评估并对随访方式进行记录。72005 年APS 出台了急性疼痛管理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与 JCI 评审标准相似,从疼痛评估、处理,患者和家属的宣教等方面,对医院疼痛管理质量的评审标准做出规定,护理评估被认为是护理实践的重要评估指标,其中疼痛评估均被推荐为关键的质量评价指标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最早由美国医疗健康研究与质量管理机构 (AHRQ) 提出 。美国疼痛协会认为疼痛评估的记录属于过程的测定,因此疼痛评估的监测属于过程质量敏感指标,而过程敏感指

9、标是完成结果质量敏感指标的保证 。因此建议将疼痛评估作为疼痛护理的敏感指标纳入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2013 年疼痛评估规范这一护理标准获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立项,在疼痛评估上将会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出台,为构建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2.2 护理敏感指标之疼痛评估的监测2005 年APS 出台了急性疼痛管理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与 JCI 评审标准相似,从疼痛评估、处理,患者和家属的宣教等方面,对医院疼痛管理质量的评审标准做出规定,护理评估被认为是护理实践的重要评估指标,其中疼痛评估均被推荐为关键的质量评价指标。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最早由美国医疗健康研究与质量管理机构 (AHRQ)

10、 提出 。美国疼痛协会认为疼痛评估的记录属于过程的测定,因此疼痛评估的监测属于过程质量敏感指标,而过程敏感指标是完成结果质量敏感指标的保证 。因此建议将疼痛评估作为疼痛护理的敏感指标纳入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2013 年疼痛评估规范这一护理标准获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立项,在疼痛评估上将会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出台,为构建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小结高质量的疼痛护理管理需要护士全面掌握疼痛护理知识,制定护理规范从而给予临床护士护理实践指导,而定期监测疼痛护理的敏感指标可以及时对疼痛在职继续教育项目进行调整。目前国内疼痛护理的发展大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大前

11、提是统一行业标准,指标的选择也就决定了评价标准,而评价标准将直接决定最终的评价结果。疼痛评估规范的出台将有利于推进我国疼痛护理专业的发展,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候小妮,刘华平,刘绍金,等.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中国护理管理, 2010,10(2):50-53.2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彭莉,刘巧梨,何翠环,陈利芬,成守珍.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2):148-151.3成燕,童莺歌,刘敏君,田素明,Alex H.Konstantatos,Dana Boyd.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8):924-928.4张海燕,陈杰,吴晓英,么莉,徐波,何昕,刘高明,卢苇,刘敏君,石磊,冯艺,何苗,王惠琴,战颖.全国40家医院疼痛护理管理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21-1124.5童莺歌,叶志弘,章彩芳,刘敏君,叶爱芬,张苏英,胡佳瑛.运用格林模式促进疼痛资源护士职业行为发展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4):319-322.6刘梅,刘林,许勤,谢玉华,金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