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站PPT.pptx

上传人:皓男 文档编号:4163692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50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站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站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站PPT.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站PPT.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站PPT.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餖霖鬖鸖鴖鰖鼖一伀倀儀刀匀吀唀嘀圀堀夀娀嬀尀崀帀开怀愀戀挀搀攀昀最栀椀樀欀氀洀渀漀瀀焀爀猀琀甀瘀眀砀礀稀笀簀紀縀缀耀脀舀茀伖萀世蔀蘀儖蜀刖蠀唖褀圖言吖謀外谀弖贀或踀帖輀搖退挖鄀洖鈀氖錀攖销椖鐀樖阀眖需渖頀漖餀爖騀焖鬀琖鰀瘖鴀砖鸀礖鼀縖紖笖簖脖茖耖蔖蠖蘖謖贖訖踖褖鄖錖輖鈖鐖逖霖锖鬖餖騖頖鴖鰖鼖鸖甖倀攀氀堖洀嘖瘀舀蠀謀欖錀猖鴀騖尖瀖稖阖栖娖昖愖崖朖化嬖阖萖蜖编一儀刀唀堀夀怀攀氀洀焀笀倖蠀謀鄀怖鬀谖舖焀爀猀琀甀瘀眀砀礀稀笀簀紀縀缀耀脀舀茀伖萀世蔀蘀儖蜀刖蠀唖褀圖言吖謀外谀弖贀或踀帖輀搖退挖鄀洖鈀氖錀攖销椖鐀樖阀眖需渖頀漖餀爖騀焖鬀琖鰀瘖鴀砖鸀礖鼀縖紖笖簖脖茖耖蔖蠖蘖謖贖訖踖褖鄖錖輖鈖鐖逖霖锖鬖餖騖頖

2、鴖鰖鼖鸖甖倀攀氀堖洀嘖瘀舀蠀謀欖錀猖鴀騖尖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热点问题1、中日关系问题(1)古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唐朝: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2)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寇(日本侵略者)。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3)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B、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

3、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4)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A、1894194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军纪败坏(主观)。B、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主要);特别是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作战;国际进步人士和爱国华侨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个战场的相互配合。(5)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是否承认

4、侵华罪行)。(6)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信守和平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7)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8)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或:日本政要不能正视侵华历史。)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9)近代历史

5、上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10)日本古代学习中国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11)青少年应怎么做?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C、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2、关于西藏问题(1)唐朝与西藏(吐蕃)的友好往来

6、: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后来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课本七下清朝:课本七下(3)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4)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课本八下)。(5)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西藏自治区(课本八下)。(6)1959年,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

7、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7)山东援藏干部孔繁森,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8)我国对少数民族实现的两项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9)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藏族:弦子舞曲;现宗教首领:十一世班禅(经中央政府批准)。3、关于台湾问题(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8、。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2)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解放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方针、政策。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国统一。(3)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

9、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4)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5)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6)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反华势力的

10、干涉。(7)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必要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8)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9)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2年)。4、中美关系(1)两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第一次略);第二次: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方便。(3)二战中联合打击法西斯;二

11、战结束后的扶蒋反共政策。(4)新中国成立后遏制中国的冷战政策。(5)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5、改革问题(1)奴隶制改革:伯利克里改革。(2)封建制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西欧查理马特改革。(3)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4)社会主义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6、农村、农业、农民问

12、题(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七上)。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近代西方科

13、学知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自足”。日本大化改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课本九上),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课本九下P10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积极性。7、江泽民十五大报告中所讲的“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三次飞跃”是指哪些事件

14、?(三位走在时代前列的伟人)(1)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毛泽东,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3)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8、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2012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解析 赵占良 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 五种乐趣:自豪,愉悦,兴奋,快 乐,充实。 这五种乐趣不是教师给予的,而是 自己主动追求的。这五条建议不是 居

15、高临下的说教,而是以学生为主 体表达的自我激励。 好奇心排在第一位。人类的好奇心是科学发 展的内驱力,激发、鼓励而不是漠视、扼杀 学生的好奇心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由好奇到提出问题,这是逻辑的必然 。教师应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引 导他们提出好的问题(科学的问题、 可探究的问题,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具体明确的问题等)。 提出问题后如何寻找答案:靠证据 和逻辑来回答问题,这是科学的基 本特点,这一过程就是科学探究。 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合作,社会生产 生活亦如是。因此需要从小培养合 作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不能只重视科学的实用价值,科学 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 欣赏生命的神奇和美丽,是生

16、物学 教育的重要目标。理解才能有高层 次的欣赏! 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 基本内容没有变化 增加了“想一想,议一议” 科学方法内容更加醒目 更加重视概念教学,如第一节重点让学生探讨什 么是生物 更新了插图 第一单元第二章的具体变化 标题“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改为“了解生物圈” 五节变三节 第二章的内容进行了整合 原教材(第二章 生物圈是 所有生物的家) 新修订后的教材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圈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和影响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

17、的生 态系统 引言紧接章标题,给出生物 圈定义,但仅靠定义不能建 构生物圈概念。 首先要辨析环境的概 念,学生关于环境的 前概念是不完善的 与第一章标题“认识 生物”相匹配 上页给出生态因素的定义 ,此页通过例证建构概念 。 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 经验,结合图片来分析。 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 影响:生活和分布 提供了多种可供选 择的实验材料,提 高可行性 让学生自己补充实例 体现教材的开放性 提示盐度可能 也是生态因素 做探究的基础上总结方法 在此,捕食、竞争、合作并不是 重要概念,未给定义。 最经典的呈现方式。 不要纠缠于“竞争”与“斗争”。 适应 改变 开放性 建构概念: 生物能适应和影响

18、环境 实验本中是“探究”,根据多数教 师意见改为“课外实践” 有鸟吃草籽儿,草长 不好。为什么把鸟挡 在外边,草还是长不 好呢?引发认知冲突 ,为建构生态系统的 概念打基础。 内涵 外延 新书实验本 新教材更加注重概念表 述的准确性 情感 能力(方法 ) 知识(重要概念)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单元标题变化:“生物和细胞” “生物体的结构 层次” 四章变两章 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等内容移至八下。 删“原子”内容,简化“分子”内容。 “病毒”一章移至八上。 新教材 第二元 生物体的构次原教材 第二元 生物和胞 第一章 胞是生命活的基本位第一章 察胞的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节

19、 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节 植物细胞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第三节 动物细胞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第二章 胞的生活 第二章 胞怎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章 胞怎构成生物体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第四章 没有胞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层次(基本单位),因 此第一章是细胞。将原第二章的一、二节简化 ,并入第一章,或移至八下

20、;第三节移至新教 材第二章。原第四章病毒移至八上。 真实的问题情境,引 导学生思考细胞的生 活需要哪些物质。 目标聚焦于细 胞各种结构的 作用 简化分子,删去原子,减轻 负担。 分子的概念、有机物和无机 物的概念,都是后续学习的 基础,尽管有一定难度,也 要保留。 第一章前三节变化不 大,细微变化容易理 解。 以此标题替换 原来“细胞核 是遗传信息库 ”,一是更好 理解,二是与 高中衔接。 这段话非常 重要,是对 本节重要概 念的概括。 原教材“第二章细胞的生活”内容变化小结 (原教材)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新教材) 第一章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主要变化 第一节 细胞的 生活需要物质和 能量

2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 质和能量 删除“分子是由原子组 成的”这部分内容 第二节 细胞核 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删除DNA的结构及基因的 表述,移至八年级下册 第三节 细胞通 过分裂产生新细 胞 本节移入本单元第二章 的第一节 内容更加简明 ,难度降低 “想一想,议一 议”不一定只是 讨论既定的问题 ,也可以让学生 自主提出问题, 让学生“为提出 好问题而愉悦” 。 说明:本章内容与原教材 基本相同。 本章内容微观、抽象,如 何学生兴趣?每节增加的 “想一想,议一议”很有 新意,值得关注。 图中省略号给学生的 想像留下无尽的空间 。 呼应“致同学们”中 “欣赏生命的神奇和 美丽!” 围绕受精

22、卵怎样发育为个 体这一中心问题,将结构 层次与发育过程联系起来 讲,是本节内容设计特点 (原教材即如此)。理解 了这一思路,才能理解为 什么本节是从微观到宏观 地讲述。 原教材的神来之笔,一字未改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生 物圈中作用等知识全部囊括, 并且揭示令人震撼的神奇和美 丽! (新教材) 第三元(原教材) 第三元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色植物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二节 种子植物 第二节 种子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第二节 植株的

23、生长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第三章 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第三章 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四章 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四章 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五章 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五章 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六章 植被,化祖国第六章 植被,化祖国 变化:对“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 环”进行了精简 第三单元第三章 绿色

24、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新教材的主要内容原教材的主要内容主要变化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 生活需要水 删除了原教材中的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和运输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 物体内的途径 不作为节标题出现 ,降为节中的黑字 标题 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 物圈的水循环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 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不作为节标题出现 ,降为节中的黑字 标题 变化:调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顺序, 使之更加便于教学 新教材既保证了光合作用内容的连续性,又体现了突出人与生物圈 变化:第二章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将“根尖的结构”从第二单元移此。 删去了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增加了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

25、结构”、演示实验“ 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 况”。 小结 知识方面:强化了重要概念。通过精简、整合、 移至八年级教材等方式,减少内容总量。 科学探究活动:删除两个(植被对空气尝试的影 响、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增加了实验和演 示实验;改进探究指导(如多提供可供选择的实 验材料);加强科学方法的提炼和总结;等等, 以提高探究活动可行性。 反映生物科技进展,更新课外阅读材料。 练习题增加题型,帮助概念的建构和应用。 更新插图。 谢谢! 一、空气的组成 空空 气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氮气 水蒸气及其他气体杂质 78% 21% 0.03% 0.03% 0.94% (体积分

26、数) 氮78,氧21, 0.94是稀气 还剩两个.03 二氧化碳和杂气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 如:空气、酱油、啤酒、海水 :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N2)、氧气(O2) 水(H2O)、二氧化碳(CO2) C、E D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铁 B.酒精 C.水银 D.汽水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 A.洁净的空气 B.自来水 C.冰水共存物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E.氯酸钾 练习 :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2.氮气的用途: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等。 3.稀有气体的用途:作保护

27、气、制霓虹等 三、保护空气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是_ 和 _ 有害气体烟尘 三大环境问题: 酸雨:二氧化硫(酸雨:二氧化硫(SOSO 2 2 )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二氧化碳(COCO 2 2 ) 臭氧空洞:氟氯烃臭氧空洞:氟氯烃 3.如何预防空气污染? 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使用清洁能源 植树造林、种草等 黑色固体:碳、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等 白色固体:氯酸钾、五氧化二磷、氧化镁等 银白色固体:铁、镁等金属 暗紫色(或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淡黄色固体:硫(俗称硫磺) 红色固体:红磷、铜等 无色无气味气体: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无色有

28、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无色液体:过氧化氢、水等 你能记住吗? 相信自己能记住 氧气氧气 性质性质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 有氧化性、助燃性 无色、无气味、不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大的气体,液态氧和 固态氧都呈淡蓝色 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 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 出明亮的_火焰;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_光,在氧 气中燃烧发_光;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 生成_色固体,放出大量的_;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 眼的_;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_。 淡蓝色 蓝紫色红 白火星四射 黑热 白光白烟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冷却降温,防止熔化 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29、, 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冷却降温,防止瓶塞顶开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点燃 镁 + 氧气 氧化镁 点燃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热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分解反应 (基本类型 ) 氧化反 应 剧烈氧化 缓慢氧化 :燃烧都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钢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 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 练习:1.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硫燃烧 B.红磷燃烧 C.石蜡

30、燃烧 D.镁条燃烧 2.下列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 D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为什么放棉花? 棉花的作用: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七字诀:查装定点收移灭 (茶庄定点收利息 )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 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2)装药品: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3)固定试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 至试管底部,炸裂试管。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4)点灯加热:先均匀预热

31、,后集中加热药品部位 (5)收集气体:当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再收集。 因为刚开始冒的气泡是试管里受热膨胀出来的空气 (6)移导管:将导管移出水槽 (7)灭灯: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先移后灭是防止水槽中的水进入试管,炸裂试管。 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反应不需要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 使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伸至 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 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或难 溶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 的气体 讨论:哪种方法收集的气

32、体较纯?哪种方法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 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 物质。 催化剂的特点: 一 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 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练习: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C 催化剂 : 练习: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 也可采用分解

33、氯酸钾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所需仪器相同 C均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发生装置相同 C 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明空气中氧气的体含量占1/5 B 磷一定要量 C 前一定要 装置的气密性 D磷燃 生大量的白,火焰熄后 立刻打开簧 D 4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 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杯上 (白磷40即可着火燃,也生成五氧化二磷) (1) 目的:定空气中 的体 分数 (2) 象:白磷着火燃,活塞先右移,后左移, 最后停在刻度 (填整数)的位置上 。 (3) :空气的成分按体 算, 占1/5。 氧气 4 氧气 5.某同学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 氧气的装置如图。 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