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诗经与汉代思乡题材诗歌比较》.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4169615 上传时间:2021-07-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与汉代思乡题材诗歌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诗经与汉代思乡题材诗歌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诗经与汉代思乡题材诗歌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诗经与汉代思乡题材诗歌比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诗经与汉代思乡题材诗歌比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贾政和贾宝玉异同论摘 要贾政与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关键人物,他们父子之间的牵绊和矛盾,一直成为红楼梦研究的热点。贾政与宝玉作为父子,并不像人们认为只是对立冲突,他们也有相似的地方。父子都是随性洒脱之人,年轻时的贾政就如同现在的宝玉,是个潇洒随性、诗酒放诞的风流人物,且父子俩都生性疏懒、不通庶务。两人不说文采出众,也是细节处让人惊叹才华之人,且都孝顺长辈,处处以贾母为尊。既然父子间有牵绊,那必然也有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在宝玉挨打这一情节中所反映出来的对于仕途经济的不同看法,并不存在封建社会的维护者与叛逆者之说,只有希望宝玉走仕途经济以振兴荣国府父亲与厌恶官场虚与委蛇的儿子之间的矛盾,以及从中产生的其

2、他矛盾。关键词:贾政;贾宝玉;牵绊;矛盾前 言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世情小说的集大成者,以其真实化、个性化的人物塑造手法,多线交织的网状叙事结构,在中国小说史乃至世界小说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样一部结构独特、手法个性的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吸引人们纷纷阅读这本书,想要解开这部著作所蕴含的奥秘。其中贾政和贾宝玉作为书中主要的两个男性主人公,同时又是一对父子,他们的关系是大家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贾政与贾宝玉的父子关系,在书中是很明确的,许多人都认为他们之间是“对立”的,贾政作为封建文人的代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方,而贾宝玉则是叛逆者的代表,他的行为是对封建统治的一种挑战,一种反抗。但是,这仅

3、仅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他们之间远比这要深奥的多。贾政可以说是整本书的男性角色中仅次于贾宝玉的存在,许多研究红楼梦的人,都从贾政的名字上下功夫,认为他是“假正经的意思”2,用“平庸”去形容他,或者是典型的封建文人,“一个顽固的封建主义的卫道士”3等等,且不论这些说法的内涵,只在他和宝玉的父子关系中,他只是一个身在大家族中“望子成龙”的严父,对孩子的过分逼迫是他们关系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他也是一位希望宝玉能够振兴荣国府的大家族的家长。而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被称为“混世魔王”,虽聪明灵慧,但不爱读书,喜爱诗词,加之整日与姐妹们“厮混”,为贾政所不满。但是,他“性情乖张”,又被认为是可

4、以继业者。因其率性而为,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对抗者,其实他只是讨厌贾政安排的仕途经济的道路,想要走一条不被约束,不走官场的道路。作为父子来说,他们之间肯定不止有相反的一面,还有着继承的关系。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从父子的牵绊和矛盾出发,探索他们矛盾的原因,和贾政与贾宝玉身上其他的特质。一、父与子的羁绊(一)随性洒脱提起贾政与贾宝玉这对父子,多数人都会用“对立”、“矛盾”去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作为父子,宝玉性格中一定会有遗传自贾政的部分。1、诗酒放诞贾政众人说贾政是迂腐,“平庸无能”4的文人,而宝玉则是性情乖张的混世魔王,贾政总是扼杀宝玉的天性,但是没人知

5、道贾政年轻时也是个如同宝玉一样的风流人物,书中第九十八回写到贾政心理,“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1这是交代贾政年轻时也是个有才情的人,但是他为了家族前途,迫使自己走上仕途道路,在经历了官场的磨练,他变成了“是一个古板迂腐、满脑子功名利禄的封建正统派人物”5,而宝玉的自然天性,显然是遗传自贾政年轻时候。2、自然天性贾宝玉说到宝玉,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道宝玉“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宝玉的聪慧是大家所认可的,但他的顽皮也为众人论道。不光如此,在第六十六回中,兴儿也曾这样评价道“成天家疯疯颠颠的,说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外头

6、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里头更糊涂,”1 在外人看来,宝玉是言行奇怪,其实宝玉只是随性而为。可以说,贾宝玉是年轻时候的贾政,一样的风流随性,而后贾政因为家族而规束自己,回到仕途经济的道路上,而宝玉厌恶仕途经济,不肯妥协,被视为离经叛道。(二)红楼孝道虽说这对父子在很多事情和行为上充满了不同,但若是提起有一样,是不管年轻的贾政还是现在的贾政和贾宝玉都贯穿的事,那就是孝顺。1、孝子贾政贾政在红楼梦中的定位就是忠君、孝子、严父,“孝”可谓是他的一个重要标签,书中有几处鲜明的表现出来贾政的这个标签。一是宝玉挨打这个情节中,贾政发狠要打宝玉,不许任何人通风报信,嫌小厮打的不够用力,自

7、己亲自动手,这时王夫人进来,贾政的板子打的更加用力,是因为贾政想到王夫人对宝玉平时的袒护,便更加生气,当王夫人抱住宝玉时,他也没有罢手,但是当贾母进来时,贾政是连忙上去迎接,贾母训斥他时,贾政是“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1贾政的态度前后转变的如此之大,就是因为一个“孝”字。二是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贾母出谜语给贾政猜时,贾政一开始就猜到了谜底是荔枝,但是为了显现贾母出谜的水平,他不能一下就猜中,就假装猜是别的东西,最后才恍然大悟般猜中谜底。然后到他出谜让贾母猜时,他悄悄说给宝玉,让宝玉告诉老太太,等贾母答出来后,他又夸赞老太

8、太聪明,立马就猜中了答案。呆板的贾政会为了贾母而悄悄作弊,都是“孝”的展露。三是大家都诟病贾政的一处场景,就是在中秋家宴时,贾政讲了一个笑话,许多人认为贾政这个笑话恶心、低俗,但是这个笑话的前提是为了娱乐贾母,当时的贾母介怀世交甄家被抄家一事,为讨母亲欢心,这样一个平时古板、不苟言笑的人讲起了笑话,仅仅将这个笑话定义为低俗的话,就有违曹公写这则笑话的初衷了,且贾政在结尾说道:“并不是奶奶的脚脏。只因昨晚吃多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1巧妙的作出了解释,再加上之前贾母说了个巧嘴媳妇喝猴儿尿,王熙凤说了个元宵聋子放炮仗,贾政的笑话正好应景6,在这个环境中,他的笑话就不存在低

9、俗之说。相比之下,贾赦的笑话,更让人无法笑出来。贾赦讲一个婆子,意在发泄对贾母偏心的意见,与贾政舍弃自己的形象令贾母愉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是直观的写出了贾政的孝顺。此外书中还有许多细节可以看出贾政的孝顺,每日的晨昏定省,参加贾母组织的灯会等,是个典型的孝子形象。2、长幼有序贾宝玉宝玉从一出场,就表现了他的孝,先是和贾母寒暄,之后去王夫人那里说话,最后才注意新来的林妹妹。出门在外一天,回来的第一件事不是梳洗,而是先去看过贾母,再去王夫人那里,让两位长辈放心之后,才有心看家中发生的事情。之后贾母让宝玉和她一起在暖阁里睡,宝玉说:“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闹得老祖宗不得安静。”1

10、言语中为贾母着想,虽是个“混世魔王”,却并不是个不懂事的。在第三十七回时,宝玉折了他园里新开的桂花,没有自己先赏玩,而是送给了贾母和王夫人,秋纹回来后说道:“老太太见了这样,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枝花儿也想的到。别人还只抱怨我疼他。”1老太太疼宝玉,宝玉也是个知道回报的。秋玟又说王夫人的举动“太太越发喜欢了,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象这个彩头。”1表现出了宝玉的孝顺,知道让贾母和王夫人开心。之后在第五十二回时,写到宝玉出门,当时出府的路,一个要经过政老的书房,贾政在外并没有在家,但宝玉坚持要下马7,“咱们打这角门走罢,省得到了老爷的书房

11、门口又下来。”1哪怕他人说贾政不在家,宝玉说哪怕锁着,也要下来,坚持尊重自己的父亲,这是为人子的孝。此外,每日的晨昏定省更不用多说。父子皆遵守孝道,是贾政教子有方,也是宝玉懂事,他们可以算得上是这本书中,数一数二的孝顺之人。(三)不通庶务或许是因为贾政年轻时也和宝玉一样随性洒脱,所以贾政和宝玉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通庶务,不理庶务。1、不顾事务贾政书中有句话评价贾政“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馀事多不介意。”1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他整日呆在书房,和门客下棋,谈诗书礼仪,并没有做实质的事物,将府中的大小事物都交给了王熙凤,不理事务,有人评价他,官是个好官,不鱼肉

12、百姓,但是不会用人,对于打着家族旗号惹是生非的人,置之不理,以至于到抄家时才知道凤姐贪污,家人穷奢。2、不通庶务-贾宝玉宝玉的判词中有这么一句“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1,他与贾政一样,不去管理自己房中的大小事务,全权交给袭人,自己整天和姐妹丫鬟们玩乐,在这一点上,他与贾政是一样的。(四)才华牵绊提起才华这二字,人们多会想起黛玉,宝钗等人,却很少有人想到贾政,诚然,人们在红楼梦中找不到贾政所作的诗,词,文章等,但是这并不代表贾政的才学不好。1、胸有文墨贾政首先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便有一句“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原欲以科甲出身的”7“冷子兴”的意思就是以客观态度来概述贾府情况,这

13、便说明贾政是有些才华的。之后在第十七、十八回中贾政说道:“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1 许多人便认为贾政没有才学,这是贾政自谦的说法,这两回中,不光可以看见宝玉展示他的学问,也处处可见贾政的才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政虽然没有提出匾额或者对联,但是他能够对宝玉的意见作出评判,可见其水平。第一处景是羊肠小道,宝玉题为“曲径通幽处”,得众人称赞,贾政也隐隐流露赞许之意;第二处亭子,宝玉拟“沁芳”,贾政点了点头,脂砚斋评价说这是贾政非常赞赏开心的表现,表明贾政很欣赏宝玉题的这个匾额,后宝玉又作出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

14、点头微笑;第三处潇湘馆,宝玉题“有凤来仪”,既雅致,又赞颂了元春,贾政虽说:“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虽口中说宝玉片面,但是却是暗含褒奖,所以又说“再题一联来。”;最后的“杏帘在望”更是引得门客称道,而贾政却“断喝”宝玉,说他在众人眼前卖弄。表面上看是斥责宝玉,其实内心也是欢喜宝玉的才华,颇有几分骄傲。其中还有三处,可以表现出贾政的才情,一是刚入园时,说道如果没有这座山,一眼就能看见整个园里的风景,那就没有乐趣了;二在有凤来仪,贾政想到月下读书的场景,大有文人赏景读书之情;三是在稻香村,贾政走进草堂后,感慨屋内摆设没有一点富贵痕迹,返璞归真,可见贾政还是有文人鉴赏的情怀在的。在这两回中,

15、宝玉题的匾额和对联都自然别致,不落俗套,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而贾政不时的称赞责骂,也表现了贾政的文学素养,将两人的才华联系表现的十分清晰。然后便是书中的一处小高潮,也是贾政这个人物描写中的一件大事,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展现的才情。首先是元春的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玩物。”1谜底是爆竹,可以从中看出贾家贵极一时,但是当元春像爆竹一样消散时,贾府就会消亡,这是元春的悲剧,也是贾府的悲剧。二看探春之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打一玩物。”1谜底是风筝,风筝本就是漂泊无依之物,借其来说探春下半

16、生无依靠,又说“别离”,可想而知是远离亲人,虽与血亲有一丝联系,但也如同风筝之线,算不得牢靠。三看迎春之谜,“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打一用物。”1谜底为算盘,算盘整日被人拨动,而脂砚斋批此乃迎春一生遭遇,就将迎春比作算盘,整日被人打动,可见其命运之痛苦不堪。四看惜春之谜,“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打一玩物。”1从“听佛经”和“大光明”看出,这一联最清晰不过,佛前明灯,预示惜春将来长伴青灯古佛。当贾政看到这些谜语的时候,首先是立刻猜出谜底中蕴含的深意,待贾政看完子女们所作灯谜,得出“皆非永远福寿之辈”之论,他不光猜

17、出了灯谜,还从灯谜中看出了以后的结局,都可说明他是个有才之人,他是整本书中少有的具有前瞻视野的人。2、聪明灵慧贾宝玉再说贾宝玉,他在红楼梦中,文采比不上黛玉、宝钗,但也是不差的,最典型的就是试才题对额一回,宝玉的才华展露无疑。除此之外,在“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一回中,宝玉作“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虽然说被李纨评了一个倒数第一,但这并不是因为宝玉文采不行,而是因为其他人都是描写自己,宝玉写的是林黛玉,故脂砚斋批:“宝玉再细心作,只怕还有好的。只是一心挂着黛玉,故手妥不警也。”可见脂砚斋也是在

18、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宝玉的文采。整本书中,最能体现贾宝玉文采的就是芙蓉女儿诔和姽婳词。芙蓉诔是宝玉在晴雯死后写的祭文,宝玉借林四娘写晴雯,开头介绍了晴雯悲苦的家世,之后他自比自己为浊,晴雯为清,赞颂了晴雯的冰清玉洁,且文中用了对屈原骚体的模仿和典故的运用,“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这一句更是将宝玉的疼惜之情表达出来,广为流传。而姽婳词是吊林四娘的旧体诗,现在人都评价这首诗与长恨歌有异曲同工之妙,是长恨歌的简化版,用长恨歌作比,是对这首诗的最高评价了。总而言之,贾政和宝玉皆是有才之人,只是贾政的才在整本书中并没有刻意去描写,而是通过侧面、细节描写去表现,宝玉之才达不到黛玉、

19、宝钗这样的程度,但是比起探春等人,也是不多让的,只是在平时和姐姐妹妹作诗玩耍之时,并没有认真去表现出来,只是游戏而已,但是在贾政面前,宝玉所展现的才华都较诗社作诗时有所上升,可见认真对待下的宝玉,才华也是让人称道的。二、父与子的矛盾(一)仕途经济的维护者和叛逆者一论起贾政和贾宝玉这对父子,人们通常会用简单的封建统治的维护者和反抗者去形容他们,这也是他们留给大部分人的印象之一。最初的时候,大多数人用“封建卫道士”来形容贾政,认为他死心塌地的维护封建制度,是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宝玉则被认为是与其对立的封建统治反抗者、叛逆者的代表。其实不然,贾政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他是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家长,他在朝

20、为官,崇忠君爱国,“自幼酷喜读书”,他自幼接受封建伦理的教导,所以他遵从封建秩序,走仕途经济的道路,所以在他的观念里,并不存在维护封建制度这个说法,他只是走当时有前途的官路以振兴荣国府。贾宝玉在与贾政的关系中,最初代表了封建社会的反抗者,新思想的代表,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宝玉性情乖张,他不喜官场的虚与委蛇,厌恶利欲熏心、沽名钓誉的仕途文人,他身在这个封建社会,处在这样一种制度中,他并没有去反抗这种制度,只是反对这种仕途经济,不想步入仕途而已。“宝玉挨打”这一章节是许多人认为两种不同的思想的碰撞的典型情节,是贾政这个封建思想的支持者和宝玉这个叛逆思想的代表之间的对抗,9叛逆思想被封建思想所

21、镇压,但是他们之间真的是这样的关系吗?其实不然,宝玉挨打原因有三。第一是宝玉与贾雨村见面时的表现令贾政失望。贾雨村来访,想见宝玉,而宝玉最是厌恶这种沽名钓誉、虚伪自私的文人,自然是不情愿去打交道,所以半天才出来,会见时更是无精打采。而贾政作为大家族家长,自然是想要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光宗耀祖,想让他同这些文人取经,为以后做准备,所以见宝玉这样的表现,自然是要生气的,这是作为大家族家长期望后继有人又落空的气。第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得罪了忠顺王府,从而给贾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是宝玉挨打的主因。首先贾家与忠顺王府平时并没有来往,甚至有一些小隔阂,王府中人的到来令贾政摸不着头脑,而接下来长史官的

22、话,则令贾政顿觉不妙,“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先是说琪官之前都很安分,言外之意就是认识了宝玉之后,就开始不回府,“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10身为王府的下人,本不必将姿态放的如此低,且姿态虽低,话语却笃定,可见是有备而来,本无往来的两家人,却因此有了芥蒂,这令贾政感觉这件事处理的不好,怕是会给贾家带来麻烦。再一个,宝玉是荣国府的少爷,身份尊贵,琪官却是优伶,地位低下,宝玉与这种人来往甚密,让他恼怒。唤宝玉当面问话,宝玉百般抵赖,“实在不知此事。究竟连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岂更又加引逗二字!”当长史官说:“既云不知此

23、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时,宝玉见抵赖不成,才说出实话,使得贾政更加生气。宝玉不在官场,不懂其中厉害关系,但是贾政却深知此事的弊端,再不论宝玉与琪官是否有其他事情,单这场祸事会给贾家带来怎样的后果,贾政都应该管教宝玉。第三是贾环污蔑宝玉强逼金钏儿不遂,致使其自杀身亡。11贾环污蔑宝玉,说听见他人说宝玉强迫金钏儿,害死了她。贾政本就不快,再听到宝玉如此“恶行”,才发狠要“拿宝玉”,试问哪个父母听见儿子犯下这等事情,还能坐视不管。贾政的“打”,是愤怒,宝玉做出如此恶行;是管教,教训宝玉不能再犯;是痛心,期待能继承家业的儿子接连做出不当的行为。总结出来,就是贾政希望宝玉能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24、对宝玉有所期待,但是宝玉不愿意进入官场,再加上宝玉做的一系列事情,使得望子成龙的贾政大失所望,认为他再这样下去,不仅有损家族利益,甚至可能“酿到弑君杀父”,所以才有了“宝玉挨打”这一情节。(二)“四书”与书这父子俩最大的不通就是上面所述的关于仕途经济的态度,而在这个态度的影响下,读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贾政第一回出现的时候,便写道“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1。”从小就喜欢读书,不光自己喜欢读书,还喜欢读书人,被称赞“大有祖风”。每每在休沐日闲暇之时,以看书下棋打发时间。这里面所指的“书”都是“四书”。第一次出场,是宝玉来书房和贾政说要去上学,贾政愤怒的责骂宝玉,认为他“腌臜”了书房,后又斥小厮:

25、“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待到宝玉回答念的是第三本诗经时,贾政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贾政的心中,只有四书才是读书。在贾政的眼中,“四书”是可以帮助宝玉走上仕途的助力,而其他的东西,都被贾政认为是“流言混话”。贾宝玉的判词中有这么一句“愚顽怕读文章”,这中间这个文章指的是什么呢,宝玉真是的怕读书吗?在第三回的时候,宝玉与黛玉第一次见面,便给黛玉取了个表字“颦颦”,探春问从哪里取的时候,宝玉说古今人物通考,探春取笑宝玉是自己编的,宝玉笑道:“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呢。”这么一听,这像是个怕读

26、书的孩子知道的吗?后在第八回,薛姨妈留宝玉吃饭的情节中,宝玉说自己爱吃冷酒,宝钗笑他杂学旁收的,也不知道酒要趁热吃的道理,可见宝玉平日里有个“旁学杂收”的印象,这说明宝玉所知道的知识还是很多的。这两处都很好的说明了,宝玉并不是怕读书,那他怕的是什么呢?在上文提到宝玉上学,去贾政书房报告一事,宝玉读的是诗经,而贾政让他读“四书”,称这才是要紧事,所以宝玉怕读的文章就是指“四书”12,因为贾政想让宝玉参加科举,走仕途经济的道路,才让宝玉读“四书”,而宝玉科举,也不喜欢仕途,所以不喜读书。宝玉读的书是多的,接收的知识也是广博的,诗词等都是宝玉所擅长的,虽没有到精通,但也都可以拿得出手,但都不是贾政要

27、的考取功名的书。(三)外院与内帏贾政与贾宝玉社交的对象与范围也不相同,而宝玉交往的人群,是影响到贾政对宝玉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贾政是荣国府的实际掌权人,虽对内不顾事务,交给了凤姐,但是对外他还是支撑着贾府的大家长。在官场上,最直白呈现给我们的是和贾雨村的交往,再就是与府中一众清客看书下棋,与读书人来往,礼贤下士。贾政的人际交往,是以外院为主的权利来往与应酬。而我们看宝玉的交际,在第二回中,有一段宝玉抓阄的内容,写到宝玉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他必定是个酒色之徒。这一段,也是对宝玉日后的成长环境,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宝玉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13。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

28、;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由此可以看出宝玉的态度,喜与女子交往。但宝玉并不是说不与男子交往,他口中浊臭逼人的男子,是说贾政让他去学习应酬的虚伪、自私的人,就如同贾雨村,但是像琪官这样的不与仕途有牵连的人,就是宝玉所喜欢交往的,所以书中借黛玉评价宝玉“最喜在内帏厮混”。假设整个大观园是个独立的存在,那么贾政就是这个园里的男性世界的代表,与外界打交道,宝玉则是通往女性世界的守门人,与外界有联系,但更多的是对内的交往。结 语曹雪芹塑造了贾政和贾宝玉两个人物,并且他们是父子关系,那么他们之间不可能只是对立的关系,必然也有统一的一面,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人。贾政作为荣国府和贾家的掌控者,作为封建家族的家长

29、,想要让荣国府后继有人,所以教导宝玉读“四书”14,考科举,走上仕途经济的道路,和他一样,能够延续贾府的辉煌15。但是贾宝玉喜欢“杂学旁收”,不喜欢让他参加八股文科举考试的“四书”,他厌恶虚伪、腐朽的官场交际和仕途经济,所以他“最喜在内帏厮混”,因为与园中众姐妹相处觉得自在,没有人逼他读书,也不用虚伪的人际来往,也愿意与琪官这样的优伶交往,没有负担。而宝玉的行为明显是有违贾政的期望的,这就造成了父子间的矛盾冲突,并以宝玉挨打的形式爆发出来。这个矛盾,就是希望贾府有可继任者并走仕途经济道路和诗书自然发展并拒绝科举与腐朽的官场来往之间的矛盾,是望子成龙的严父与性情乖张的混世魔王之间的矛盾。但是父子

30、之间,有矛盾就必然也有一致的地方。年轻的贾政也是诗酒放诞的洒脱之人,丝毫不逊于保持自然天性,乖张怪谲的贾宝玉,只是因同辈中无可支撑贾府者,他才归正自我,走上了仕途。贾政不说才华出众,但是也是可以指点宝玉一二之人,试才题对额中,宝玉的才华令人称道,贾政的教导也令人铭记,都是胸有文墨的人。自然,父子相似处更明显的,是两人的不通庶务也是如出一辙。贾政将贾府的事物都交于了王熙凤打理,自己一心忙于仕途,闲暇时读书下棋。而宝玉也是讲房中事务交于袭人,自己只管与姐妹们玩乐,不顾事务。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孝”。贾政是个典型的孝子,一切以贾母为尊,听从贾母的命令,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逗乐老太太。而宝玉也没有辜负贾母与王夫人的疼爱,是个孝顺懂得回报之人。在某些方面如此相像的父子俩,却又在仕途上各有自己的坚持,他们之间对立统一的碰撞与交织,使得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人物塑造更加的真实、个性。参考文献1清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俞平伯.读随笔贾政,见于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二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643荣耀祥.从贾政的“断喝”说开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