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HJ 461-2009 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pdf

上传人:Koalabear 文档编号:48442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J 461-2009 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HJ 461-2009 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HJ 461-2009 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HJ 461-2009 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HJ 461-2009 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积内的质量增加量。 DPF质量在DPF床温125时称量。 =DPF加载后的质量 DPF加载前的质量DPF的加载水平DPF的载体容积3.14. 床温 bed temperature 排气流经排气后处理装置载体内部的温度。 3.15. 入口温度 Inlet temperature 若本标准以下条文中对入口温度的测量位置没有明确定义 ,则指在排气后处理装置入口端面上游 25mm的中心线上测得的排气温度。 3.16. 劣化率 deteriorate rate 后处理装置劣化前后对某种污染物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的变化率。 =劣化前装置的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劣化后装置的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劣化率劣

2、化前装置的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3.17. 轻型柴油车 light-duty diesel 最大总质量不超过 3500kg的柴油车。 3.18. 重型柴油车 heavy-duty diesel 最大总质量超过 3500kg的柴油车。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后处理装置应使用永久性的标记标明生产厂家名称或商标、类别、装置型号以及排气进出流向。 4.1.2 后处理装置应按照 7.2 进行机械性能试验,性能指标应满足 GB/T 18377 中的有关要求。 4.2. DOC 性能要求 4.2.1 按 7.3.1 测量起燃温度和转化效率。起燃温度不得高于 230;气态污染物 THC

3、、CO 的转化效率不得低于 80和 70;颗粒物过滤效率不得低于 20。 4 4.2.2 按 7.3.2 进行快速老化试验。快速老化后的 DOC 对气态污染物 ( CO、 THC 和 NOx)转化效率的劣化率不得超过 10。 4.3. DPF 性能要求 4.3.1 按 7.4.1.进行热循环试验后,目测样品的载体应无裂纹,无泄漏通道。 4.3.2 按 7.4.2 测量压降特性, DPF 前后压降不得超过 8.5kPa。 4.3.3 按 7.4.3 测量过滤效率。流通式或部分流通式的 DPF 过滤效率不得低于 50,壁流式 DPF 过滤效率不得低于 85;而且同时在原机基础上,气态污染物( CO

4、、 HC、 NOx)排放增加不得超过 10。 4.3.4 按 7.4.4 测量 CDPF 的平衡点温度,不得高于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值 30,最高不得高于 400。 4.3.5 按 7.4.5 测量 CDPF 的被动再生效率,再生效率不得低于 90。 4.3.6 按 7.4.6 或附录 A 中 A.3 测量主动再生效率,再生效率不得低于 90。 4.3.7 按 7.4.7进行耐久试验,样品的过滤效率的劣化率不得高于 10。 4.4. SCR 性能要求 4.4.1 按 7.5.1 进行 NOx/NH3比例试验。 SCR 的转化效率不得低于 80。 4.4.2 按 7.5.2 进行快速老化试验。快速老

5、化后的 SCR 对 NOx转化效率的劣化率不得高于 10。 4.5. 后处理装置配装柴油车或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要求 4.5.1 装在轻型柴油车上的后处理装置,按 7.3.2 和(或) 7.4.7 和(或) 7.5.2 进行耐久试验后,汽车排放应满足 GB 18352.3 中型试验的要求。 4.5.2 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后处理装置,按 7.3.2 和(或) 7.4.7 和(或) 7.5.2 进行耐久试验后,发动机排放应满足相应 GB 17691 试验排放限值的要求。 5 试验条件 5.1. 发动机及其控制系统 a) 试验发动机的排放水平应与后处理装置的应用目标发动机相一致,满足或者接近GB 176

6、91 中相应的排放限值。 b) 发动机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发动机的运转参数(例如,转速、负荷等)。对于颗粒过滤器(DPF)的再生来说,如果测试系统没有燃料喷射功能(例如,缸内后喷)来增加排气温度,那么必须提供外部的能量(例如,在排气装置中安装一套燃料喷射系统)。 c) 试验应监测发动机排气温度、进气温度、排气背压、增压器的涡轮机出口排气温度等主要参数。 5 d) 试验应监测后处理装置的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床层温度、 NH3泄漏量(如适用)以及排气通过后处理装置的压降等主要参数。 5.2. DPF 加载水平 一般由制造厂提供颗粒过滤器(DPF)的加载水平 。若制造厂不能提供加载水平,则装在轻型柴油机上

7、的样品加载水平为 6 g/L 0.5 g/L 的; 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样品加载水平为4 g/L 0.5 g/L 的。 5.3. 试验用燃料 5.3.1 DOC试验用柴油应符合 GB 18352.3 中关于试验用基准燃料的要求。 5.3.2 DPF试验用柴油应符合 GB 18352.3 中关于试验用基准燃料的要求。 5.3.3 SCR试验用柴油应符合 GB 18352.3 中关于试验用基准燃料的要求。 5.4. 试验发动机所用机油应满足 GB 11122 的要求。 6 试验仪器和设备 6.1. 气体分析系统 排气取样和分析系统应能测量 CO、 CO2、 THC、 NOx和 NH3等气相组分的浓度

8、。仪器设备应满足 GB 17691 相关规定。 6.2. 颗粒物测量系统 颗粒物测量可采用分流取样系统或全流取样系统,应满足 GB 17691附录 D中 D.2的规定。 6.3. 称重室和分析天平 称重室和分析天平应满足 GB 17691 附录 BD 中 BD.4.2 的技术要求。 6.4. 电子天平 感量不高于 1 g;相对误差不超过 10。 7 试验方法 7.1. 后处理装置的预处理 7.1.1 DOC 预处理 预处理时样品的入口温度在 450以上,时间为 2h。 7.1.2 DPF 预处理 按制造厂的要求进行预处理;若制造厂无要求,则在对 DPF 样品预处理时,入口温度在( 500 25

9、),时间为 7h。对于 CDPF 样品预处理时的入口温度在( 400 25),时间为 7h。 6 7.1.3 SCR 预处理 预处理时样品的入口温度在( 450 25),时间为 2h。 7.2. 机械性能试验 7.2.1 密封性试验 按照 GB/T 18377 中的有关方法试验。 7.2.2 轴向推力试验 将载体式后处理装置放入( 220 5)的烘箱中烘烤 2h,冷却至室温后施加 1500N 的轴向推力,通过 30mm 的推杆均匀施加在载体上,检测轴向位移情况。 7.2.3 水急冷试验 按照 GB/T 18377 中的有关方法试验。 7.2.4 纵置热振动试验 按照 GB/T 18377 中的

10、有关方法试验。 7.3. DOC 性能试验 7.3.1 转化效率试验和起燃温度试验 装在轻型柴油机上的样品,测量入口温度的热电偶应安装在距样品前端面上游 25mm的中心线上;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样品,测量入口温度的热电偶应安装在距样品前端面上游 100mm 的中心线上。测量床温的热电偶应安装在样品载体几何中心点。 试验时, DOC 空速为 ( 40000 400) h-1, 调整发动机排气使样品的入口温度在 200500范围内以不大于 20的间隔逐步改变。在每个工况下对排放物进行采样前,发动机排气必须稳定至少 5min,然后测量记录样品入口和出口的气态 CO、气态 THC 浓度和 PM质量,同时

11、记录样品的入口温度和床温。以入口温度为横坐标,转化效率为纵坐标绘制气态 CO、气态 THC 的起燃温度特性曲线和 PM 转化效率曲线,按照直线插值法分别求出DOC 对气态 CO 和气态 THC 的起燃温度( T50) 。 7.3.2 快速老化试验 快速老化试验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循环见表 1,由工况 1 和工况 2 组成。 表 1 DOC 快速老化试验循环 工况 床温() 时间( min) 老化循环持续时间( h)1 250 10 45 2 650 10 15 100 注: 1 工况与 2 工况之间的过渡时间不超过 3min。 7.4. DPF 性能试验 2008-12-25 发布 200

12、9-04-01 实施环境保护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目 次 前 言 . 1 适用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基本规定. 3 5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 8 6 工程沿线环境状况与分析 . 9 7 声环境影响评价 . 12 8 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 15

13、9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 18 10 水环境影响评价 . 20 1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 23 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24 13 公众参与. 26 14 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与投资估算 . 28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题设置和编制要求 . 31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声环境影响预测计算公式 . 34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环境振动影响预测计算公式 . 40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电视的接收与信噪比 . 44 HJ453-2008 ii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14、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特点和环境影响特征, 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附录 C、附录 D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环控劳卫所、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08 年 12 月 25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09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HJ453-2008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5、 城市轨道交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铁、轻轨等轮轨导向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轨、有轨电车、自动导轨、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磁浮轨道交通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468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7349 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10070 城市区域环

16、境振动标准 GB10071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5707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50157 地铁设计规范 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J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T 17247.1-2000 声学 户外声传播衰减,第 1 部分:大气声吸收的计算 GB/T 17247.2-1998 声学 户外声传播衰减,第 2 部分:一般计算方法 HJ/T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T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

17、水环境 HJ/T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24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90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 HJ/T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453-2008 2HJ/T192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DL/T988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JB16 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0628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

18、导向装置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交通,以及直线电机轨道交通。 3.2 地铁 subway 采用专用轨道、专用信号,在全封闭线路上独立运营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主要设在地下隧道内,也有部分延伸到地面或高架结构上,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一般在30000 70000 人次。 3.3 轻轨 light rail 采用专用轨道在全封闭或半封闭的线路上, 以独立运营为主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平交路口采用 “轻轨列车优先通过 ”的信号。线路一般设在地面、高架结构上,也有部分延伸到地下隧道内,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一般在 10000 30000 人次。 3.4 有轨电车 trolley bus 独立运营或与其他交通方式混合运行的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在地面上,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一般在 15000 人次以下。 3.5 单轨系统 monorail transit 通过单轨支承稳定和导向,车体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3.6 自动导轨系统 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 自动导轨交通是一种采用橡胶车轮,依靠导向轨引导方向,在两条平行的平板轨道上自动控制运行的新型快速交通系统。 3.7 直线电机系统 linear metro 采用直线感应电机非粘着驱动方式牵引车辆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国内标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