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pdf

上传人:架构师 文档编号:506386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01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绝缘液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测定法 DL 418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41891 绝缘液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测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1-10-04批准 1992-04-01实施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EC 897(1987)绝缘液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测定法 制订的。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个试验方法,即方法A 和方法B,用来评定绝缘液体在不对 称电场中经受标准雷电冲击的电气强度。 方法A步进试验法:用来提供在特定条件下,绝缘液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 的估计值。 方法B序贯试验法:这是一种统计试验法,用来检验绝缘液体在某一给定 的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击穿概率的假

2、设。 本标准适应于使用过的和未使用过的绝缘液体。被试绝缘液体在40时的粘 度应低于700mm 2/s。 两种方法均可使用正、负两种极性的冲击。但用于判断化学组份对绝缘液体雷 电冲击击穿电压的影响时,用负极性冲击为宜。 此两种方法主要用于建立评定绝缘液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的标准程序。它们均 可用来判断绝缘液体的耐雷电冲击特性和由于生产工艺改进、组份发生变化或油源 不同时,雷电冲击击穿电压值的变化。 2 引用标准 GB 311.1311.6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759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 )取样方法 3 意义 3.1 在电气设备中使用的绝缘液体,运行中可能要承受叠加于工频电压

3、之上的瞬态 操作电压或雷电冲击电压的作用。 这样的瞬态电压无论是单向的还是振荡的,其结果必将是一个正极性或负极性 的瞬态电压作用过程。因此,应该知道绝缘液体在这些条件下的特性。 然而,在试油杯中用针-球电极进行实验,要得到冲击击穿电压与实际绝缘系 统中绝缘液体的击穿性能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3.2 绝缘液体的冲击击穿是一个至今尚未弄清的复杂现象。概而言之,击穿需要激 发和预击穿扰动的传播(流柱 )。 由于击穿电压取决于电压波形、电压作用时间和电场分布等因素,因此,为得 到有可比性的结果。所有这些因素都要有明确规定并要严格控制。尽管如此,其结 果仍可能产生较大的分散性,可认为这种分散

4、性与预击穿机理的随机性有关。图 1 试油杯结构图 1标准厚度规;2有机玻璃罩; 3有机玻璃筒;4针极;5钢球; 6磁体;7有机玻璃座 3.3 在对称电场中,击穿特性不受施加电压极性的影响;但在不均匀电场中,施加 电压的极性对击穿特性却有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对针-球电极,其极性效应尤为显 著。实践证明,在这种电场分布中,液体的化学成分对负冲击击穿特性起主 要作用。 因此,为了区分不同绝缘液体中化学组分的影响,应使用上述的针-球电极结 构。 3.4 冲击击穿电压取决于波头时间,因此,上述方法规定只能用1.2/50s的标准 波。 3.5 与工频击穿电压不同,针-球电极的冲击击穿电压,一般情况下与水分、

5、颗粒等 各类杂质含量无关。因此,只要杂质含量不超过液体的可使用极限即可,此处不做 特殊规定。 4 仪器 4.1 冲击电压发生器 冲击电压发生器应能产生“正” 、 “负”极性可调的标准雷电全波(1.2 30%/5020% s);冲击电压发生器的额定电压应不小于 300kV;输出能量在 0.120kJ之间(用较小输出能量的为宜 )。冲击电压发生器最好带有点火球隙,以 便控制升压时的步长。 4.1.1 冲击电压值的调整。冲击电压峰值可用精确度为1%的手动充电装置进行调 整,用精确度为0.5%的自动触发装置来进行调整就更好了。 4.1.2 冲击电压的测量。冲击电压应根据国家标准GB 311.1311.

6、6中的“第三部 分 测量装置”的规定来进行测量。测量时,用经过精确校准的电阻分压器与峰值电压 表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示波器优越。测量系统可按规定用球隙法校正,冲击电压峰 值测量误差应不超过3%。 4.2 试油杯 试油杯结构图见图1,它应满足以下要求: 4.2.1 由一装有垂直电极间隙的容器组成,该容器应可盛装约300mL液体。其金属 部件仅限于电极及其支撑部分,其余部件最好采用透明材料。 4.2.2 应易于安装、拆卸和清洗,且不漏油,易于更换电极,其尺寸应保证油杯外 部的闪络电压大于250kV。 4.2.3 所用绝缘材料必须有较高的介电强度,在80温度下耐热性稳定,能与被试 绝缘液体相容,能耐溶

7、剂及一般清洗剂。 4.2.4 电极间隙由可调节距离的针-球结构构成,球电极采用直径为12.513mm经 抛光的轴承用钢球。它由一个固定在支座上的磁铁定位。针极采用尖端曲率半径为 4070 m的钢针,用显微镜来检查尖端的形状和曲率半径,两电极同心度要好, 附录B给出了测量曲率半径的一种方法。 5 试剂 正庚烷:分析纯。 6 准备工作 6.1 采样 根据GB 7597进行绝缘液体的样品采样。 6.2 油杯的清洗 试油杯的所有部件(包括球电极和针电极 )都应该用正庚烷除油污。再用洗涤剂 清洗,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最后用无油干燥压缩空气干燥各部件,亦可放在干净的烘箱(温度不高于 80) 内

8、烘干,并保存在干燥器内备用。 按上述步骤所准备的油杯即可用于试验。在新样品进行试验以前,重复上述清 洗程序。 6.3 试验的准备 6.3.1 试验前,先按6.2条中所述方法备好试油杯和电极。 6.3.2 试样在试验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待油温和室温相近方可试验,室温为1530 之间为宜。试样注入油杯时,应缓缓沿油杯内壁流入,注意切勿有气泡产生。 6.3.3 调整电极间隙距离。首先轻轻地将两电极接触。可用欧姆表检查其是否接 触。然后,将上端针电极提起,插入误差不大于0.1mm的标准厚度规,固定针电 极到所要求的间隙位置。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施加于针电极上端,球电极下端 接地,接 地线要尽量短。 7

9、方法A步进试验法 7.1 方法概要 将一个1.2/50s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通过针 -球电极系统施加于被试绝缘 液体。按一定级电压逐步升高施加电压,直至击穿发生。共取得五个击穿值,取 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样的雷电冲击击穿电压值。 7.2 试验步骤 7.2.1 按6.3条要求做好试验前的准备。试验开始前,液体样至少静止5min 。 7.2.2 根据表1按电极间隙为15mm时的预期击穿电压值(U e),选择合适的试验起始 电压值(U i)、级电压和电极间隙。 表 1 起始电压和间隙的选择 注: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的变压器油,建议对国内使用的变压器油的电极间隙,在负 极性下采用15mm,在正极性下采

10、用25mm。 7.2.3 首先施加起始电压U i(选定极性 ),然后逐级升压,直至击穿。在每级电压 水平上仅对试样施加一次冲击,在所施加的两次冲击电压之间至少应间隔 1min,直至击穿。 7.2.4 重复7.2.3条步骤,直至得到五个击穿值。每次击穿后,更换试样,更换针极 并转动球极,球极经五次击穿后也要更换。 7.2.5 在发生击穿之前,试样至少已接受了三次冲击试验才算有效。若击穿发生在 三次冲击之前,则应根据情况将起始电压降低5kV 或10kV重新进行试验。 7.2.6 记下五次击穿时的各电压峰值,将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击穿电压值。 7.2.7 当试样的击穿电压U e不能预先确定时,则使用15

11、mm的间隙50kV起始电压 和10kV级电压。 如果用15mm间隙时,试样的击穿值高于油杯的闪络电压 (约250kV),则将间 隙减到10mm。必要的话,还可减到5mm。 7.3 精密度 用下述规定判断测定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 。 重复性:同一样品重复测定的两个结果(五次击穿电压的算术平均值) 之差,不 应大于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的7%(负极性) 和15%(正极性)。 再现性:不同试验室对同一样品分别提出的两个结果(五次击穿电压的算术平 均值)之差,不应大于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的10%( 负极性)和30%(正极性) 。 若两个试验结果之差超出所给数值,则需重新试验,并校准仪器。 7.

12、4 报告 a.本标准的编号及所用的方法。 b.样品牌号、试验室温度、湿度。 c.电极间隙距离。 d.冲击电压的极性、起始的峰值电压和级电压。 e.每次击穿时的峰值电压。 f.平均击穿电压 Xii15 g.平均标准偏差 SXii()4121。 式中: Xi第i次的击穿电压,kV。 8 方法B序贯试验法 8.1 方法概要 对某种绝缘液体施加一雷电冲击电压,当其峰值接近于方法A所测得的击穿电 压时,可能使该绝缘液体发生击穿,也可能不发生击穿。因此,应引入击穿概率P 的概念,它是未知的冲击电压U 的函数。 序贯试验法是把试样的雷电冲击电压击穿概率P与一个任选值进行比较(此任 选值可设为P 0),并检验

13、零假设 H0:PP 0对备择假设H 1:PP 0(见附录A) 。 本方法是对被试验绝缘液体多次重复施加恒定峰值的冲击电压,直至出现击穿。然 后,再更换样品,重复进行上述试验,并将结果画在判定图上(见图2) 。上述试验 进行到作出拒绝或接受零假设(H 0)为止。若完成了85次冲击后,仍得不出 结论时,则需降低电压,重新试验。 图 2 判定图 8.2 试验步骤 8.2.1 用适当的p 0值和附录A 规定的参数值画出判定图。 8.2.2 选择雷电冲击电压峰值U 0(可用比由方法A确定的平均击穿电压低两个级的 电压值),并调整冲击电压发生器输出为 U0 。 8.2.3 按6.2、6.3条规定准备好试油

14、杯并调节电极间隙到所要求的值。 8.2.4 待被测试样至少静止5min后,施加第1个已选定极性和峰值 U0的冲击电压, 若此时击穿未发生,至少待1min后,再加第2次冲击电压,直至击穿发生。 8.2.5 在每次击穿后,更换试样,更换针极并转动球极,球经5次冲穿后也应更换。8.2.6 将每个样品每次击穿放电与所加冲击次数的结果画在判定图上。 8.2.7 当描出的试验曲线落在D 1和D 2两直线所夹区域时则不能判定,必须继续试 验。一般,当施加85次冲击后仍作不出决定,则应在降低5kV或10kV 电压水平 后重新试验。 如果试验曲线与D 1相交,则接受零假设 H0:PP 0 。 如果试验曲线与D

15、2相交,则拒绝零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H 1:PP 0 。 8.3 报告 a.本标准的编号及所用的方法。 b.样品牌号、试验室温度、湿度。 c.电极间隙距离。 d.冲击电压的极性和选定的冲击电压峰值。 e.选取的统计参数。 f.判定图和试验结果。 g.结论。 附 录 A 序贯试验法简介及判定图的构成法 (参考件) A1 本附录简述了序贯试验法的原理并给出了画判定图的方法。 A2 符号说明: P(U)或P :在冲击电压为 U时,绝缘液体的标准雷电冲击击穿概率。 P0:对应于可接受的质量标准的任选击穿概率。 P1:低于P 0的击穿概率,该值的选择考虑了所加试验电压的精确度等影响 因素。 P2:高于P

16、 0的击穿概率,该值的选择考虑了所加试验电压的精确度等影响 因素。 H0:零假设:PP 0 。 H1:备择假设:PP 0,此假设相对于零假设。 :H 0为真,拒绝H 0的概率。 :H 1为真,接受H 0的概率。 n:施加的冲击次数。 dn:施加n个冲击后观测到的击穿放电次数。 An:接受数。 Rn:拒绝数。 注:P的数值在任何情况都难以得到,序贯试验的目的不是要确定这个概率, 而是要在工业实践中通过一个加速程序与一确定的概率P 0相比较,对绝缘液体给 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耐雷电冲击水平的信息。 A3 方法简介及判定图绘制法: A3.1 本附录中分析绝缘液体击穿概率问题是一个假设检 验问题。是在对试

17、样施加一个恒定峰值电压U 的标准雷电波(1.2/50s) 的条件下, 把试样的击穿概率P与一个任选值P 0进行比较,检验零假设H 0:PP 0对备择 假设H 1:PP 0,得出是接受或拒绝H 0的判断,还是继续做试验。 A3.2 考虑到所加冲击试验电压产生的误差及其他一些误差因素的影响,取P 1 P0,P 2P 0,把上述假设检验问题转化为检验零假设H 0:PP 1对备择假设H 1: PP 2,而对这样一个复杂假设检验问题又可以简化为下面的简单假设检验问题 :H 0:P= P1对H 1:P=P 2。 A3.3 设L为概率比,并定义 L21 式中 L1当P= P1时,一组观测值所得的概率; L2

18、当P= P2时,一组观测值所得的概率。 序贯试验是在实验的任一阶段计算L并做如下的规定: 如LA时,则H 0被接受; 如LR时,则H 0被拒绝; 如ALR时,进一步观察,继续进行试验。 A和R的选择:当P=P 1时,拒绝H 0的概率为,而当P=P 2时,接受H 0 的概率为。 A和R 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A1 R通常当PP 1时,拒绝H 0的概率经常是小于或等于,而当PP 2时, 接受H0的概率经常是小于或等于 。 A3.4 当P= P1时,n次冲击出现 dn次击穿概率为 LPdndn11() 当P= P2时,n次冲击产生d n击穿概率为 dndn221() 因此,概率比为 LPnddn21()

19、 假设在n次冲击后LA,则: nddn21()对于观察到的击穿数d n,上式中d nh 1+Sn,式中h 1和S n是由下式决定的常 数,即 P12121log-llog/(A1) Snlll122121/(A2) 令 Anh 1+Sn 则当d nA n时满足LA条件,就接受零假设H 0,因此A n称为合格判定数。 A3.5 现在假设在n次冲击后LR,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d nh 2+Sn ,而h 2由 公式计算为 hP2211logllog/(A3) 令 Rnh 2+Sn 当d nR n时,满足LR条件,零假设H 0被拒绝,R n称为不合格判定数。 A3.6n次冲击后的试验结果,可用点 (n,

20、dn) 在n和d n的坐标图上表示。此外,A n 和R n分别为两平行直线(D 1)和( D2)的方程,它们将图分成三个区域(见图2)。 如果点(n,d n) 位于直线(D 1)以下的区域,则H 0被接受;如果点(n,d n)位于直线 (D2)以上的区域,则 H0被拒绝;如果点位于两条线之间,则不能判定,需改变冲击 电压继续试验。 A3.7 图2所显示的判定图是一个例子,它是由以下值 P010% 、P 1=5% 、 P2=15%、=5%、=1%画出的。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A1) 、式 (A2)、式(A3),得 h1-3.76、S n=0.092、h 22.47 附 录 B 针电极的曲率半径测量

21、方法 (参考件) 本附录叙述了用金相显微镜测定针电极曲率半径的方法,图B1为光学系统示 意图。 由显微镜光源(S)发出的光被一组与被测物体(A)成45 角的镜子(M) 反射。然 后,被测物的图像通过透镜(L 1、L 2) 投影到毛玻璃板( D)上。调节显微镜使物像放 大到1000倍。 图 B1 针电极曲率半径的测定 R曲率半径,S 光源;L 1放大透镜32;a弓形高; M镜;L 2 放大透镜 18;b弦;A被测物体(唱机针);D毛玻璃板 用刻度为毫米的尺在毛玻璃板上直接测量对应于弦(b) 的弓形高(a)。 为提高其测量的精确度,用两个不同值的弦进行两次测量。 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为 Rba2/

22、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能源部西安热工研究所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能源部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生、范起明、凌愍。 测力计测得的最后负荷值和汽缸与轴承座的水平扬度值应记人安装记录(2)在采用猫爪垂弧法进行汽缸分配时,应以合空缸的形式进行,一般左右允许偏差值应不大于0.1Onuno(3)在进行负荷分配时应检查猫爪横销的承力面、滑动面及台板的滑动面等,均应接触良好,用0.05-塞尺检查应与试装时基本相符特殊情况下,允许在猫爪横销不滑动的接触面间加一层整张的钢质调整垫片,其厚度不应小于0. lomm,(4)对于没有后台板而只用前猫爪和两侧台板支持的汽缸,其负荷分配一般可根据汽缸水

23、平及猫爪垂弧调整,多缸机组的低压缸,可按汽缸水平调整负荷分配。(5)采用猫爪抬差法进行负荷分配的机组,前后猫爪应分别进行,并在半实缸和全实缸各作一次。做前猫爪时应先紧固后猫爪螺栓,松开前猫爪螺栓,在左侧猫爪下加0.50-垫片用百分表测量右猫爪抬升值,然后再抽去左侧所加垫片,加在右侧猫爪下,测左侧较未加垫片时的抬升值,两侧抬升值之差应符合制造厂规定,一般要求小于0.05-.后猫爪的作法和要求同前侧,负荷分配以全实缸所测值为主。(6)汽缸水平扬度记录应以试扣大盖后的测量值为准,测量位置应符合规定,并应刻出位置印记。2.4.12汽缸的减荷器安装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减荷器应在汽轮机扣大盖后进行安

24、装调整;(2)减荷器的底座应稳固,与基础框架的结合面应密实;(3)减荷器弹狡压缩量应符合要求;(4)弹簧压缩后,应配装固定厚度的垫铁,并松开调整螺栓;(5)减荷器安装完毕后,台板及猫爪各滑动面应不出现间隙;(6)减荷器的安装应使其在运行时汽缸热胀后呈垂直状态;633芨螓臯怀牁挃订螨螓臯倀牁攃丯苘螓臤怀牁攃丯蟘螓臤倀牁攃捰艮螓臾瀀牁攃捰蝮螓臾倀牁攃暇舎螓脀蠀牁攃暇蜎螓脀蠀鉁攄芰螓苴倀鎂蟦牁氃璻舆螓脀蠀瀀牁氃璻蜆螓脀蠀牁氃忕芋螓臯倀牁氃忕螋螓臯牁洃趈船螓臩鴀怀牁洃趈蜹螓臩鴀牁瀃热芹螓致怀牁瀃热螹螓致倀牁瀃闭蟨螓致怀牁爄艈螓臼脀鎂蟦脐鎇蟦灰鎇蟦脐鎂蟵牁甄崨蟥螓臵鎂蟱甅嬵艐螓苮甅嬵蝐螓苮对应的旧标准:

25、SDJ 62-82;SDJ 63-82;SDJ 64-8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火力发电厂部分) DL 5009.1-92 主编部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建设安全技术分委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施行日期:1992 年 9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关于颁发 DL5009.1-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火力发电厂部分 )的通知 能源基1992129 号 原水利电力部于 1982 年颁发的电力建设安全工作(以下简称安规) 热机安装篇SDJ62-82、电气和热控篇 SDJ63-82、建筑工程篇 SDJ64-82 和架空输电线路篇 SDJ65-82,自 1983 年 1 月执行以来对

26、加强和促进电力建设的安全施工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但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该“安规”已不适用。为此,原水利电力部基建司于 1987 年提出了修订“安规”的任务,并组织有关人员着手进行全面修订工作。现热机安装篇、电气和热控篇及建筑工程篇已定稿,并将三篇合并成一本,改名为电力建设安全工作(火力发电厂部分) 。该规程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施工,也适用于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所的施工。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火力发电厂部分 )电力行业标准编号为 DL5009.1-92,自 1992年 9 月 1 日起开始,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同时废止。 对本规程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请随时

27、告能源部基建司。 1992 年 2 月 21 日 第一篇 通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 1 条 为了正确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为了适应发展大容量机组、采用新工艺及新技术的需要,确保职工在施工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火电建设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 2 条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站) 及其附属工程的建筑、安装、加工配制和启动试运等工作。 第 3 条 施工单位应根据本规程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第 4 条 施工单位的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本规程;工人必须

28、熟悉和严格遵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并经考试合格。 第 5 条 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第 6 条 从事二工种的作业,必须按该工种的有关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但电工作业除外。 第 7 条 在执行本规程的同时,必须贯彻执行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 定 。 第二章 施 工 现 场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 8 条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防火、工业卫生等有关规定。 第 9 条 临时建筑工程应有设计,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竣工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第 10 条 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应全

29、面规划。排水沟的截面及坡度应经计算确定,其设置位置不得妨碍交通。凡有可能承载荷重的排水沟都应设盖板或敷设涵管,盖板的厚度或涵管的大小和埋设深度应经计算确定。排水沟及涵管应保持畅 通。 第 11 条 施工现场敷设的力能管线不得任意切割或移动。如需切割或移动,必须事先办理审批手续。 第 12 条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悬崖、陡坎、深坑及高压带电区等均应有防护设施及警告标志;坑、沟、孔洞等均应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或设可靠的围栏、挡脚板及警告标志。危险处所夜间应设红灯示警。现场设置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挪动或移作它用。 第 13 条 生活区与施工现场应隔开。非工作需要的人员不得在现场住宿,与施工无关的人员不得

30、进入施工现场。 第 14 条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第 15 条 从事高处、高温、粉尘、有毒、放射性物质等工作的人员必须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方可上岗。 第 16 条 凡在有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室内或容器内工作,均应设除尘或通风装置,以及其他安全设施。 第 17 条 下坑井、隧道、深沟内工作前,必须先检查其内是否积聚有可燃、有毒等气体,如有异常,应认真排除,在确认可靠后,方可进入工作。 第 18 条 施工场所应保持整洁,垃圾、废料应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坚持文明施工。在高处清扫的垃圾和废料,不得向下抛掷。 第

31、二节 道 路 第 19 条 施工现场的道路应坚实、平坦,并应尽量避免与铁路交叉;主要道路应筑成环形并与主要临时建筑物的道路连通。双车道的宽度不得小于 6m,单车道的宽度不得小于3.5m;在栈桥或架空管线下方的道路,其通行空间的高度不得小于 5m。道路两侧应有排水沟。各种器材、废料等应堆放在排水沟外侧 50cm 以 外。 第 20 条 运输道路应尽量减少弯道和交叉。载重汽车的弯道半径一般不得小于 15m,特殊情况不得小于 10m,并应有良好的了望条件。 第 21 条 现场道路跨越沟槽时应搭设牢固的便桥并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人行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 1m;手推车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 1.5m;马车、汽

32、车便桥应经设计,其宽度不得小于 3.5m。桥的两侧应设可靠的栏杆。 第 22 条 现场道路不得任意挖掘或截断。如必须开挖时,应事先征得施工管理和消防部门的同意并限期修复;开挖期间必须采取铺设过道板或架设便桥等保证安全通行的措施。第 23 条 现场的铁路专用线应按铁道部门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施工、维修和运行。道路和铁路相交处的路面应与轨面平齐;交通频繁的交叉处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和信号,并设置落杆。 第 24 条 铁路专用线两侧暂存的器材距铁路中心线不得小于 2.5m;严禁在铁路岔线及铁轨上堆放物品。 第 25 条 行驶斗车、小平车的轻便轨道应地基坚实、铺设平坦,坡度不得大于 3,枕木间距一般不得大

33、于 80cm,铁轨连接处不得大于 50cm。不得使用腐朽的枕木。轨道两侧必须留出宽度 1m 以上的通道,轨道两端应设车档。轻便轨道应经常进行检查、维护。 第 26 条 斗车、小平车的制动闸和挂钩应完整可靠。轨道转辙器应设“锁死器” 。转车台应设置在坚固的地基上并与轨道在同一标高上。 第 27 条 现场的机动车辆应限速行驶,时速一般不得超过 15km。路边应设交通指示标志,危险地区应设“危险” 、 “禁止通行”等警告标志,夜间应设红灯示警。场地狭小、运输繁忙的地点应设临时交通指挥。 第三节 材料、设备的堆放及保管 第 28 条 材料、设备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定的地点堆放整齐并符合搬运及消防的要求

34、。堆放场地应平坦、不积水,地基应坚实。现场拆除的模板、脚手杆以及其他剩余器材应及时清理回收,集中堆放。 第 29 条 易燃材料和易燃废料的堆场与建筑物及用火作业区的距离应符合本规程第124 条的有关规定。 第 30 条 器材不得紧靠木栅栏或建筑物的墙壁堆放,应留有 50cm 以上的间距,两端应封闭。 第 31 条 各类脚手杆、脚手板、紧固件以及防护用具等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并符合防腐、防火等要求;木杆应去皮竖放。每年或新工程开工前应进行一次检查、鉴定,合格者方可使用。 第 32 条 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及射源等应分别存放在与普通仓库隔离的专用库内,并按有关规定严格管理。雷管与炸药必须分库存

35、放;汽油、酒精、油漆及其稀释剂等挥发性易燃材料应密封存放。危险品仓库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 124 条的有关规定。 第 33 条 酸类及有害人体健康的物品应放在专设的库房内或场地上,并做出标记。库房应保持通风。 第 34 条 有车辆出入的仓库,其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 2.5m;各材料堆之间的通道不得小于 1.5m。 第 35 条 建筑材料的堆放高度应遵守表 1 的规定。 表 1 建筑材料堆高限度 器 材 名 称 堆 高 限 度 注 意 事 项铁桶、管 1m 层间应加垫,两边设立柱圆 木 2m 堆、卸时应尽量使用垛木器械成 材 4m 每隔 0.5m 高度加横木砖 2m 堆放整齐、稳固水 泥 12

36、 袋 地面应以木板架空垫起 0.3m 以上器材箱、筒 横卧 3 层立放 2 层 层间应加垫,两边设立柱袋装材料 1.5m 堆放整齐、稳固第三章 施 工 用 电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 36 条 施工用电的布设应按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并符合当地供电局的有关规定。 第 37 条 施工用电设施应有设计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方可施工,竣工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 38 条 施工用电设施安装完毕后,应有完整的系统图、布置图等竣工资料。施工用电应明确管理机构并由专业班组负责运行及维护。严禁非电工拆、装施工用电设施。 第 39 条 参加施工用电设施运行及维护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经医生

37、检查无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聋哑、色盲和其他不适于从事电气工作的病症。 2.具备必要的电气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运行维护合格证。 3.熟练掌握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第 40 条 施工用电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制订运行、维护、使用、检修、试验等管理制度。 第二节 施工用电设施 第 41 条 施工用电设备应按具体使用环境进行选择。 第 42 条 10kV 及以下的施工用变压器采用户外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320 kV.A 及以下的变压器采用柱上安装时,其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得于小于 2.5m;变压器安装应平稳牢固,腰栏距带电部分不得小于 0.2m。2.560 kV.A 以上的变压器应装设在不低于 0.5m 的高台上,并在其周围 1m 以外设高度不低于 1.7m 的栅栏;在栅栏的明显部位就悬挂 “止步、高压危险”的警。愆睢挆睤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