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5614254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PDF 页数:104 大小:9.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亲,该文档总共1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编制日期:二二二年五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项目代码2020-341102-48-01-037477建设单位联系人张宏蕾联系方式18005508533建设地点项目位于城东,菱溪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全长 711 米地理坐标起点118216.179,322038.825;终点1182113.483,322016.264。建设项目行业类别131 城市道路(不含维护;不含支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

2、(km)66248m2/0.711km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滁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滁发改审批【2021】84 号总投资(万元)14636环保投资(万元)450环保投资占比(%)3.07施工工期12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噪声专项评价本项目属于城市道路(不含维护;不含支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根据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见表1-1),本项目应设置噪声专项评价。表表 1-1 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专项评

3、价专项评价的类别的类别设计项目类别设计项目类别地表水水力发电:引水式发电、涉及调峰发电的项目;人工湖、人工湿地:全部;水库:全部;引水工程:全部(配套的管线工程等除外);防洪除涝工程:包含水库的项目;河湖整治:涉及清淤且底泥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项目2地下水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全部;地下水(含矿泉水)开采:全部;水利、水电、交通等:含穿越可溶岩地层隧道的项目生态涉及环境敏感区(不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大气油气、液体化工码头:全部;干散货(含煤炭、矿石)、件杂、多用途、通用码头:涉及粉尘、挥发性有 机物排放的项目噪声

4、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运输业涉及环境敏感区(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 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的项目; 城市道路(不含维护,不含支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全部环境风险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全部;油气、液体化工码头:全部;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线(不含城镇天然气管线、企业厂区内管线),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线(不含企业厂区内管线):全部规划情况规划名称: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年)审批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审查文件及文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皖政秘2015177 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年)(2018 年修改)的批复

5、,皖政秘2019226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根据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年)及其用地布局图(见附图 1),对于新形势下滁州的发展定位确定为:皖苏之间新型区域中心城市、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优秀文化旅游城市。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设施,在道路建设上,虽然近年来取得较大的发展,但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相比,仍远不能适应其发展需求。今后几年中,滁州市经济仍将持续高速发展,区域性的交通需求以及与市中心交通联系需求也必将随经济的发展而大大增强。因此,进一步建设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实施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和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6、有重要联系。3良好的投资及居住环境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交通便利、运输通畅的道路系统能够提升滁州市的城市形象及城市品味,推进城市化进程,并能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高效的运输系统将给进驻集镇的生产企业带来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的便利,这将成为吸引企业来此投资建厂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设计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位于城东,根据备案文件显示, 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为新建道路, 该项目位于城东,菱溪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城市主干线,全长 0.711 公里(其中上跨桥梁段长 316.28 米,宽 28.5 米),红线宽 63.5m。依据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7、及滁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本次建成后将有助于提升路网通行能力,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与出行环境。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及城市桥梁建设工程,项目的建成对区域交通发展和经济发展均有重要影响,且项目取得了滁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立项批复(滁发改审批【2020】219 号)和滁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本项目的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用字第 341100202100031号),因此,项目建设符合相关规划要求。4其他符合性分析1、“三线一单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判定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皖政秘2018120 号)和滁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分布图(见附图 2

8、),项目不在安徽省和滁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的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范围内,与当地生态规划相符。(2)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判定根据滁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信息 2021 年滁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根据滁州市 2020 年环境质量公报,本项目纳污河流清流河盈福桥断面水质符合类标准。清流河乌衣下断面水质符合类标准;清流河水质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项目区域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本项目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不会突破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底线。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标准。(3)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

9、判定项目选址位于滁州市城东,项目为城市道路和城市桥梁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期间用水量较少,运营期间水耗较低;能源主要依托当地电网供电。项目建设土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土地资源消耗符合要求。因此,项目资源利用满足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符合性判定目前项目选址区域暂无明确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属于城市道路和城市桥梁建设,不属于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的产业类型。因此本项目应为环境准入允许类别。本项目满足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相关要求,不属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符合要求。综上分析,本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2、产业政策符合性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10、)鼓励类项目“第二十5二,城镇基础建设,4,城镇道路及智能体系建设”,且项目取得了滁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立项批复(滁发改审批【2020】219 号),符合产业政策。3、其他规划符合性分析、其他规划符合性分析3.1 “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满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满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安徽)经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济带的实施意见(升级版升级版)(皖发皖发202119 号号)、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发 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安徽)经济带滁州实施方案经济带滁州实施方案 的通知的通知”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1

11、)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 1km 范围(5km 和 15km 仅针对长江干流要求)内,严禁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已批未开工的项目,依法停止建设,支持重新选址。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严格进行检查评估,不符合岸线规划和环保、安全要求的,全部依法依规停建搬迁。本项目距离滁河大于 27.6 公里,不在长江主要支流滁河 1km 范围内,且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和城市桥梁建设,符合要求。(2)全面治理“散乱污”企业。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以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 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 整改提升等措施。本项目位于滁州市南谯

12、区担子片区,属于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不属于“散乱污企业”,拟建项目废气污染物均能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3)本项目营运期无废水产生,施工人员生活依托周边设施,生活污水依托周边设施排入附近的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向地表水排放。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满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升级版)(皖发202119 号)、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滁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3.2 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相符性分析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相符性分析根据国务院关于印

13、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 号)以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6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883 号),滁州市属于重点区域范围,本项目与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符合性见下表。表表 1-2与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符合性分析与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符合性分析序号序号方案要求方案要求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分 析分 析结果结果1加强扬尘综合治理:严格施工扬尘监管;因地制宜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重点区域建筑施工工地

14、要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联网本项目施工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建筑施工工地要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联网相符3.3 与与 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 2020-2021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相符性的相符性对照长三角地区 20

15、20-2021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相关要求,本项目建设符合文件相关要求。表表 1-3与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 2020-2021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方案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序号序号方案要求方案要求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分 析分 析结果结果1强化扬尘管控。各城市平均降尘量不得高于 5吨/月平方公里,其中,苏北、皖北城市不得高于 7 吨/月平方公里,鼓励不断加严降尘量控制指标,实施分区细化的降尘量监测考核。加强施工扬尘控制, 严格执行城市施工过程“六个百分之百”。 将因施工扬尘污染受到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理的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

16、, 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强化道路扬尘管控,提高城市道路水洗机扫作业比例,加大各类工地、物料堆场、渣土消纳场等出入口道路清扫保洁力度,鼓励建设智慧道路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加强堆场、码头扬尘污染控制,全面推进主要港口大型煤炭和矿石码头堆场、干散货码头物料堆场围挡、苫盖、自动喷淋等抑尘设施,物料输送装置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建设。本项目施工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建筑施工工地要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当地有关

17、主管部门联网相符7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本次设计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位于城东,根据规划,本次设计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为新建道路,该项目位于城东,菱溪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城市主干线,全长 711 米,道路红线宽 63.5m。地理位置详见下图:图图 2-1 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组成及规模一、项目由来一、项目由来为进一步完善城东的交通网络,改善滁州市的交通状况,为滁州市的经济及文化娱乐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拟投资14636 万元建设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该项目已取得了滁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该项目的批复(滁发改审批【2020】219 号)。对

18、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等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第 131.城市道路(不含维护;不含支路、人形天桥、人形地道)新建快速路、主干道;城市桥梁、隧道”,)本次设计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位于城东,根据规划,本次设计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为城市桥梁, 道路红线宽 63.5 米, 全长约 711 米 (其中上跨桥梁段长 316.28设计起点设计起点设计终点设计终点8米,宽 28.5 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桥梁工程、路基路面

19、工 程、雨污水工程、路灯工程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同时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第 146.城市(镇)管网及管廊建设(不含给水管道;不含光纤;不含 1.6 兆帕及以下的天然气管道)”本项目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应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二者取严,因此本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委托,安徽环滁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自接受委托任务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基础资料收集,并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排污状况进行了资料调研和深入分析,在此基

20、础上,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便为项目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项目概况二、项目概况项目名称: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建设地点:滁州市城东;建设规模:拟建菱溪路立体交叉工程(世纪大道跨线桥)沿滁州市主干道菱溪路整体呈南北走向,其在世纪大道处采用桥梁方案跨越。桥体、引道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 80km/h。(1) 桥梁主体: 桥梁全长 316.32m, 桥梁采取分幅设置, 单幅桥宽 12.25m,总宽 28.50m(中分带宽 4

21、.0m),红线总宽度 63.5 米,双向六车道。(2)引道:立体交叉段红线总宽度 63.5 米,其中主线上跨段宽 28.5 米,0.5(防撞护栏)+11.25 (机动车道)+0.5(防撞护栏)+4(中央分隔带)+0.5(防撞护栏)+11.25(机动车道)+0.5(防撞护栏)=28.5 米。(3)辅道:此次设计滁州市城东菱溪路立体交叉工程辅道为城市次干道,设计时速 50km/h。立体交叉段红线总宽度 63.5 米,3(人行道)+4.5(非机动车道)+1.5(机非隔离带)+7.5(机动车道)+30.5(中央分隔带)+7.5(机动车道)+1.5(机非隔离带)+4.5(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63

22、.5 米9建设内容: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雨污水工程、路灯工程及其他附属设施等;本项目开工前为净地,本次评价不含征地拆迁工程。三、主要技术指标三、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技术标准主要依据城市路网规划、道路使用功能的要求和交通量预测结果来定。同时充分考虑了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1、道路等级:桥梁主体、引道为城市快速路。辅道为城市次干道。2、设计车速:桥梁主体、引道设计车速 80km/h。辅道设计时速 50km/h。3、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红线宽 63.5m。4、主要技术指标表表 2-1菱溪路菱溪路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名名 称称菱溪路菱溪路规范值规范值采用值采用值道路等级

23、城市快速路城市快速路雨水设计重现期 P(年)三年三年综合径流系数/0.6人均生活污水量标准 (升人日)/300计算行车速度(km/h)60、80、10080车行道路拱设计坡度()1.02.01.5人行道横坡()1.02.01.5最大纵坡(%)5.51.449机动车道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抗震标准7 度7 度表表 2-2辅道辅道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名名 称称菱溪路菱溪路规范值规范值采用值采用值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雨水设计重现期 P(年)三年三年综合径流系数/0.6人均生活污水量标准 (升人日)/300计算行车速度(km/h)30、40、5050车行道路拱

24、设计坡度()1.02.01.5人行道横坡()1.02.01.5最大纵坡(%)5.51.449机动车道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抗震标准7 度7 度四、工程参数四、工程参数本项目具体组成如下。10表表 2-3项目组成表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组成表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项目组成组成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境问题施工期施工期营运营运期期主体工程桥梁工程设计概况设计概况:世纪大道跨线桥整体呈南北走向,桥梁起、终点桩号范围为 K3+722.634K4+038.954,全桥共设置 6 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左幅桥梁跨径组合为 Z1 联(330m)+Z2 联(3

25、6+60+36m)+Z3联 (330m) , 右幅桥梁跨径组合为 Y1 联 (25+30+25m)+Y2 联 (36+60+36m)+Y3 联(425m),全长316.32m。桥梁分幅设置,单幅桥宽 12.25m,总宽28.50m(中分带宽 4.0m),双向六车道。主桥砼箱梁桥面铺装: 4cmAC-13 细粒式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 (玄武岩) +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 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 层+10cmC50 防水混凝土(掺 1.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掺合剂, 内设 D10 焊接钢筋网)。引桥砼箱梁桥面铺装: 4cmAC-13 细粒式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 (玄武岩)

26、 +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 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10cmC40 防水混凝土 (掺1.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掺合剂, 内设 D10 焊接钢筋网)占用土地以及植被破坏带来的水土流失隐患,噪声、扬尘、废水以及垃圾的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生产、交通出行的影响交通噪声以及汽车尾气;道 路运营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及正影响,交通改善的正影响地下管线地下管线工程在路基开挖同时进行挖掘,铺设完成后采用小型机械进行夯填。绿化道路分隔带需进行绿化,种植各种灌木和适量花草,间隔一般为 510 米。通过合理绿化减少粉尘,减少道路浇洒以减少能耗。照明为保证道路照明质量,达到辨

27、认可靠和视觉舒适的基本要求。路灯根据道路宽度和断面形式布置,一般采用双排对称排列双悬挑的布灯方式安装高度一般为12 米,灯具的纵向间距为 32 米。挖方本项目占地面积 66248m2,总填方为:30811.38 立方米,总挖方:125334.38 立方米。清表土方量为:49914.599 立方米。路面交叉本项目交叉口为与世纪大道的分离式交叉口无交通阻碍运行安全临时工程本项目现场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预制场地,均采用外购商品沥青混凝土及建筑构件,施工便道利用现状道路,不设置临时便道,项目临近城镇,施工营地将租用当地民房,不另行设置。/环保工程废气按滁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加强管理、

28、对场地及堆土及时洒水,设置围挡,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土石施工,运输车辆要进行遮盖,减少车辆滞留时间;加强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和保养维修,合理降低同时使用次数,提高机械 使用效率,降低废气排放。废水施工人员生活依托周边设施,生活污水依托周边设施排入附近的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噪声施工期: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和限制施工时间。运营期:采取降噪路面、距离衰减和绿化带降噪等措施。固废建筑垃圾运送至滁州市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弃方运送至滁州市城市管理局核准的工程渣土弃置场统一处理,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生11活垃圾环卫清运。生态施工过程中控制水土

29、流失,项目建成后通过采取对道路两侧绿化带的建设,将起到沿线生态量增加和良好的景观效果。工程量一览表如下。表表 2-4主要工程量一览表主要工程量一览表序号序号项目项目单位单位数量数量1主桥主桥/1.1桥梁工程平方米9013.981.2路基工程平方米9013.981.3路面工程平方米9013.981.4管网工程米192.001.5照明工程盏18.002引道引道/2.1路基工程平方米11249.522.2路面工程平方米11249.522.3管网工程米394.722.4照明工程盏242.5土方工程(挖方)立方米8680.842.6土方工程(填方)立方米8975.453辅道辅道/3.1路基工程平方米24

30、8853.2路面工程平方米248853.3管网工程米7113.4照明工程盏443.5绿化工程平方米92433.6土方工程(挖方)立方米116653.543.7土方工程(填方)立方米21835.931、道路工程、道路工程1.1、道路平纵横、道路平纵横1.1.1、路面平面、路面平面拟建菱溪路立体交叉工程(世纪大道跨线桥)沿滁州市主干道菱溪路整体呈南北走向,道路全长 0.711km,其在世纪大道处采用桥梁方案跨越。桥体、引道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 80km/h。辅道为城市次干道,设计时速 50km/h,规划红线总宽度 63.5 米,道路两侧用地为居住用地及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桥梁起、 终点桩号为 K3

31、+722.634K4+038.954, 桥跨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交角 90。桥梁平面位于直线段上。Z1 联起、终点桩号为 K3+724.794K3+814.794,Z3联起、终点桩号为 K3+946.794K4+036.794。1.1.2、路面纵断面、路面纵断面桥梁纵断面位于 R=4500m、T= 161.549m、E=2.899、i1=3.18%、 i2=-4.0%的凸曲线上,变坡点高程 39.046m。121.1.3、路面横断面、路面横断面Z1 联和 Z3 联单幅桥面宽为 12.25m,双幅桥面全宽为 28.5m,中间设置4m 中央分隔带。横断面分配如下:0.5m(护栏)+11.25m(机动

32、车道)+0.5m(护栏)+4.0m(中分带)+0.5m(护栏)+11.25m(机动车道)+0.5m(护栏)=28.5m。Z1 联和 Z3 联桥面均设置双向 1.5% 横坡。图图 2-2 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横断面图横断面图1.2、交叉口本项目交叉口为与世纪大道的分离式交叉口1.3、桥梁桥梁工程工程1.3.1 上部结构上部结构设计设计上部结构各联结构形式如下:Z1 联采用 330=90m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 1.8m;Z2 联采用 36+60+36=132m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 2.13.6m;Z3 联采用 330=90m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33、,梁高 2.0m;Y1 联采用 25+30+25=80m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 1.8m;Y2 联采用 36+60+36=132m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 2.13.6m;Y3 联采用 425=100m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 1.8m。砼箱梁顶面与底面横坡相同,箱梁横向为等高度;箱梁纵、横向坡度通过梁底楔块调平。桥梁设置 GPZ(2009)系列盆式橡胶支座, 箱梁与桥墩间设置横向限位13装置。1.3.2 下部结构下部结构设计设计1.-1 型双柱墩Z1、Z2、Z7、Z8、Y1、Y2、Y7、Y8、Y9墩采用-1 型双柱墩,墩柱截面尺寸为 1.61.6m(横桥向顺桥向),

34、桥墩之间设置横系梁,系梁尺寸 1.01.2m(宽高)。承台采用矩形承台,平面尺寸为 6.65.4m(横桥向纵桥向),厚 2.2m。单个承台基础采用 4 根直径 1.2m 的钻孔灌注桩。2.-2 型双柱墩Z4、 Z5#、 Y4、 Y5#墩采用-2 型双柱墩, 墩柱截面尺寸为 2.02.5m (横桥向纵桥向),桥墩之间设置横系梁,系梁尺寸 1.5 2.0m(宽高)。承台采用矩形承台,平面尺寸为 10.56.5m(横桥向纵桥向),厚 2.5m。单个承台基础采用 6 根直径 1.5m 的钻孔灌注桩。3.-1 型双柱墩Z3、Z6、Y3、Y6墩采用-1 型高低双柱墩,墩柱截面尺寸为1.62.0m(横桥向纵

35、桥向),桥墩之间设置横系梁,系梁尺寸 1.21.6m(宽高)。承台采用矩形承台,平面尺寸 6.65.4m(横桥向纵桥向),厚 2.2m。单个承台基础采用 4 根直径 1.2m 的钻孔灌注桩。4.桥台Z0#、Z9#、Y0#、Y10#桥台均采用重力式桥台,承台平面尺寸 29.0 5.4m(横桥向纵桥向),厚 1.8m。单个承台基础采用 14 根双排直径 120cm 钻孔灌注桩。台后引道采用挡土墙形式,回填材料同道路。1.4、主要材料主要材料1、混凝土箱梁、齿板、楔块:C50;封锚:C50。2、钢材(1)钢绞线:采用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224-2014)规定的S15.20 低松弛

36、高强预应力钢绞线,公称面积 140mm,抗拉强度标准值 fpk =1860MPa,弹性模量 Ep=1.95105MPa。14(2)普通钢筋:钢筋采用 HPB300 钢筋和 HRB400 钢筋。HPB300 钢筋技术指标应符合国标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 1449.1-2017)的要求,HRB400 钢筋技术指标应符合国标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的要求。凡需焊接的钢筋均应按规范满足可焊性要求;墩身钢筋连接宜采用对接焊接或钢套筒连接或其它可靠的焊接或机械连接。(3)钢材:采用 Q235B 钢,其技术标准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

37、/T 700-2006)的规定。3.其它材料(1)预应力筋孔道、锚具:预应力筋孔道采用 C-90mm 塑料波纹管,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 529-2016)。 锚具采用技术指标符合国标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15)规定的夹片式群锚锚具。(2)支座:采用 GPZ(2009)型盆式橡胶支座系列,支座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T 391-2009)的要求。(3)伸缩缝:采用模数式伸缩缝,伸缩缝装置的材料及其成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行业标准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 327-2016)的要求。4

38、)防撞护栏采用 SA 级组合式防撞护栏。(5)桥面铺装砼箱梁桥面铺装: 4cm AC-13 细粒式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 (玄武岩) +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10cmC40 防水混凝土(掺 1.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掺合剂,内设 D10 焊接钢筋网)。(6)桥面防水涂料:15箱梁桥面铺装顶面设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其技术指标应按水泥混凝土桥面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规范(DB32/T 2285-2012)中相关技术要求执行。(7)桥面排水:采用镀锌钢管与 UPVC 管排至地面雨水系统。1.5、附属工程、附属工程1.5.1 人行道铺装本项目为城

39、区道路,从其环保、造价成本低等因素,人行道及行车道内的管槽、管壁区域回填采用 6%石灰土,人工分层夯实。后经水泥及铺设硬化后使用。1.5.2 无障碍与盲道设计为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资源,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本项目设计中,在人行道上设置盲道和无障碍坡道,方便残疾人行走。全线均进行无障碍与盲道设计,盲道宽度为 0.4 米。桥梁横断面布置分别如下图:图图 2-3桥横断面图桥横断面图3、管线工程、管线工程3.1、规划排水管线(1)雨水管网系统雨水管:新建雨水管位于双侧人行道内,距道路中心线 30.25 米。管道采用级钢筋砼承插管。雨水检查井: 平均间距 30m, 每一雨水

40、井对应一个或二个雨水口, 与 D40016管道检查井采用800 圆形模块式检查井、与 D600 管道检查井采用1100 圆形模块式检查井、D800 管道检查井采用1300 圆形模块式检查井。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双箅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管内径为 D=400,i=1%坡向检查井,采用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雨水外接管:管内径为 D=600,i=0.4%坡向检查井,接至主井管内底高程处,采用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2)污水排水系统污水管:新建污水管位于双侧人行道外,距道路中心线 32.5 米。管道采用级钢筋砼承插口管。污水检查井:平均间距 30m,与 DN600 管道检查井采用1100 圆形模块式检查

41、井。污水外接管:因本次工程污水管道设置于绿线内,故不设置外接管道。(3)关于检查井井盖材质位于人行道内的检查井采用轻型铸铁井圈、井盖。检查井井盖均为五防井盖,井盖承载能力等级为 A 级。3.2 施工注意事项开槽埋管:原则要求地基为原状土,施工排水中不受扰动,机械开挖不应超挖,要求人工清底,地基如受扰动,可用碎石回填夯 实,同时须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防止流砂产生,降水过程中不能扰动原状地基,并注意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在填方段埋管,先清淤或清除腐蚀耕植土,然后按道路标准回填至管顶上 50cm,待沉降稳定后再予开槽。设置位移观测点,不能带水施工。管道回填: 路外绿化内的管槽、 管壁区域及管顶以上 50

42、cm 内回填采用 6%石灰土分层填筑,每层虚填厚度不大于 30cm。人行道及行车道内的管槽、管壁区域回填采用 6%石灰土,人工分层夯实。在管顶上 50cm 内,不得回填大于 100mm 的石块、砖块等杂物。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冻土及有机物质。4、电气工程、电气工程(1)灯具的选用17为保证道路照明质量,达到辨认可靠和视觉舒适的基本要求。路灯根据道路宽度和断面形式布置,一般采用双排对称排列双悬挑的布灯方式安装高度一般为 12 米,灯具的纵向间距为 32 米。道路照明选择效率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性的灯具,同时具有重量轻、美观、防水、防尘等性能。(2)灯杆的布置源一

43、般采用高压钠灯, 灯杆一般采用镀锌锥形灯柱; 电线穿钢管埋地铺设。(3)防雷及接地道路照明 220/380V 配电系统采用的接地型式为 TN-S 制, 设专用 PE 线。每座箱式变电站的变压器中性电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姆。5、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由于本项目为新建道路,结合项目可研文件,本项目交通量预测情况见下表。表表 2-10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pcu/h)道路名称道路名称起始路段起始路段断面交通量断面交通量(pcu/高峰小时高峰小时)2028 年年2033 年年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藕塘路至芜湖西路6421208昼间、夜间的划分按北京时间划分为昼间

44、 16 个小时(即 6:0022:00),夜间 8 个小时(即 22:00次日 6:00),通过调查:昼间车流量约为日车流量的 90%,夜间为日车流量的 10%,高峰时段车流量约为日车流量的 12%。项目交通量折算采用小型车为标准车型,折算系数为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1:1.5:2.5。项目昼夜间预测结果见下表。表表 2-11拟建项目各特征年小时车流量拟建项目各特征年小时车流量 单位:辆单位:辆/h道路道路车型车型2028 年年2033 年年昼间昼间夜间夜间昼间昼间夜间夜间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小车1393126158中车691513129大车23544106、土方工程量、土方工程量菱溪路上

45、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总填方为:30811.38 立方米,总挖方:125334.38 立方米。未计入有关清淤、超挖换填、圬工构筑物、管道沟槽土方的工程量。18表表 2-12拟建项目土方平衡表拟建项目土方平衡表工程范围工程范围填方(填方(m3)挖方(挖方(m3)弃方(弃方(m3)借方(借方(m3)道路工程30811.38125334.38945230五、项目工期五、项目工期本项目计划于 2022 年 7 月开工,2023 年 5 月建成,工期 10 个月,施工人数 30 人。六、原料及能源供应六、原料及能源供应项目施工期所需原辅材料主要有钢筋、钢绞线、钢板、钢支座、吊索、混凝土、片石、山皮石、水泥、

46、碎石等。 各种材料的运输方式拟用汽车运输。项目建设所需能源包括水、电等,均利用道路沿线附近城市市政供水、供电,少数施工机械可考虑自备发电机组,共同满足施工用电需求。七、临时工程七、临时工程本项目现场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预制场地,均采用外购商品沥青混凝土及建筑构件,施工便道利用现状道路,不设置临时便道,项目临近城镇,施工营地将租用当地民房,不另行设置。19总平面及现场布置1、总平面布置本次设计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位于城东,根据规划,本次设计的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工程为新建道路,溪路立体交叉工程(世纪大道跨线桥)沿滁州市主干道菱溪路整体呈南北走向,道路全长 0.711km,其

47、在世纪大道处采用桥梁方案跨越。桥体、引道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 80km/h。辅道为城市次干 道,设计时速 50km/h,规划红线总宽度 63.5 米,道路两侧用地为居住用地及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3。2、现场布置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施工单位应根据路段位置及周边环境特点,进行分段施工, 路段两侧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临时堆放场, 根据工程建设方案,临时堆放场位置尚未确定,选址可能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有所变动,因此本报告中提出要求对临时堆放场在选址过程中不得占用交通干道。本项目施工便道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道路以及拟建道路红线范围,不新增施工便道;本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不在项目

48、内食宿,日常如厕依托周边设施排入附近的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方案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管线、交通安全设施、照明、绿化工程等。道路施工一般首先进行选线、勘察设计,根据勘察设计情况决定施工方式,然后进入正式的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主要包括排水工程、道路施工(含桥梁)、交通工程、绿化工程。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需要进行土石方开挖,开挖的土方可放置于临时堆土场,回填土方后进行道路工程施工,最后完善交通信号、绿化工程及验收后即可投入通车运行。不可利用土方送至城市管理局核准的工程渣土弃置场统一处理。1、道路工程、道路工程主要工艺流程:20图图 2-10施工期工艺流程

49、施工期工艺流程(1)给排水及道路工艺流程施工顺序为先排水工程后道路工程、先机动车道后非机动车道的原则进行施工。各类工程应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开挖。雨水管道工程施工顺序:沟槽土方开挖人工清理槽底及形成排水系统铺设碎石垫层、浇筑砼底板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调平、接口抹带雨水检查井砌筑回填土压实。污水管道工程施工顺序:沟槽土方开挖人工清理槽底及形成排水系统铺设碎石垫层、浇筑砼底板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调平、接口抹带污水检查井砌筑闭水试验回填土 压实。机动车道施工顺序:土路床检整压实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碾压、养护混凝土路面浇筑、养护。非机动车道施工顺序: 路床检整压实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碾压、 养护。图图 2-11

50、道路及排水施工期工艺流程图道路及排水施工期工艺流程图(2)绿化工艺流程图图图 2-12绿化施工期工艺流程图绿化施工期工艺流程图2、桥梁工程、桥梁工程本项目桥梁建设的主要施工流程为:(1)水泥搅拌桩施工21图图 2-13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场地平整:搞好场地的三通一平(清除施工现场的障碍物),查清地下管线的位置。做好施工准备,包括供水供电线路、机械设备施工线路、机械设备放置位置、运输通道等。施工放样:按设计图纸放线,准确定出各搅拌桩的位置,用竹签插入土层并在桩位处撒石灰做好标记,每根桩的桩位误差不得大于 5cm。同时做好复测工作,在以后的施工中经常检查桩位标记是否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