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春运期间客货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docx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5614556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春运期间客货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春运期间客货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2年春运期间客货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2年春运期间客货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2年春运期间客货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年春运期间客货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1.道路客运项目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低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备注消毒客运站乘客接触设施设备消毒频次:封闭环境的无障碍设施设备、自动售取票设备、饮水机(热水器)、乘客及行包安检设备、候车厅座椅、楼梯(直梯)扶手、直梯轿厢内部等每1小时1次每4小时1次每日2次1.工作人员包括一线从业人员、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下同)。2.如出现人员发热情况,立即对接触区域及设施设备消毒。3.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卫生间宜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4.宜在客运站出入口等醒目位置增加口罩、消毒液储备,方便旅客购买使用。乘客接触区域消毒频

2、次:封闭环境的进站口、售票窗口、检票口(检票闸机)、发车位、下客区,候车厅(室),公共卫生间,行包托运处,行包寄存处,综合服务处(咨询台),母婴室,站内餐厅,商店等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2次工作人员接触区域消毒频次:封闭环境的停车场、车辆安全例检场所,站务员室、驾乘休息室、调度(报班)室、出站检查室等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2次卫生间洗手液配备配备配备垃圾处理要求及时清扫并转运及时清扫并转运及时清扫并转运车辆车厢内部消毒频次:车内空调出风口、车身内壁及车窗、司机方向盘、车门及扶手、车辆座椅及安全带、行李架每趟次1次每趟次1次三类以上班线每趟次1次,县内班线每日至少1次行李舱消毒频次每

3、趟次1次每趟次1次每趟次1次垃圾处理要求及时清扫并转运及时清扫并转运及时清扫并转运通风客运站候车室、餐厅、商店等公共区域通风时间间隔持续通风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原则上每次通风时间10分钟。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回风、增大新风量;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清洗、消毒或更换。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车辆客运车辆通风时间间隔每1小时1次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1.原则上每次通风时间10分钟。室外温度和车速等条件适宜情况下,车辆可关闭车内空调,开窗

4、通风。适当提高进入服务区停车休息频次,对客车进行通风换气。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车辆使用空调时,应当选择外循环模式。2.对于每趟次运营时间超过1天的道路客运班线车辆,要进一步提高行驶途中进入服务区停车休息频次,强化对客车的通风换气。运输组织客运站乘客聚集人数占设计乘客最高聚集人数的比例50%70%1.应根据客流需求及时增加开放进站和安检通道;强化站内客流组织,有序引导乘客分散候车。2.应安排工作人员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乘客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未在客运站发车的定制客运车辆,健康码、实名信息由驾驶员在乘客乘车前查验。乘客健康码查验率100%100%100%省

5、际客运班车和包车乘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要求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按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查验省际、市际客运班线实名查验率和省际、市际包车乘客信息登记率100%100%100%车辆省际、市际客运班线客车和包车客座率50%70%90%(9座及以下客车除外)人员防护客运站乘客口罩佩戴率100%100%100%1.发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呕吐、乏力、腹泻症状的乘客,立即拨打120电话,移交当地卫生健康部门。2.从事入境人员转运的工作人员应完成疫苗接种。3.如低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客运站设有吸烟区,尽量减少人员聚集。4.客运站临时留观区使用后应及时消毒。乘客体温测量率100%

6、100%100%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工作人员面罩佩戴率100%工作人员体温测量要求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上岗前、下班后各1次工作人员岗位要求相对固定相对固定相对固定临时留观区设置设置设置设置吸烟区使用(如有)关闭关闭车辆乘客口罩佩戴率100%100%100%乘客途中体温测量频次每趟次至少1次每趟次至少1次1.对于每趟次运营时间超过1天的道路客运班线客车,行驶途中每日早、中、晚各测量1次体温。2.若有人员身体不适,随时测量体温。发热乘客移交开展开展开展立即拨打120电话,移交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司乘人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

7、0%司乘人员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乘务员面罩佩戴率100%司乘人员体温测量要求每趟次1次每趟次1次每日上岗前1次省际、市际班线客车和包车临时留观区设置10座及以上客车单侧最后一排设置10座及以上客车单侧最后一排设置10座及以上客车单侧最后一排设置留观区采用简易窗帘(盖布)遮挡。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包车消毒剂配备配备配备配备宣传客运站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引导乘客错峰出行出游,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期间做好戴口罩、手卫生、“一米线”等防护措施开展开展开展对拒不配合佩戴口罩的乘客可拒绝提供服务。车辆通过车载广播、视频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引导督促乘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

8、持安全距离,减少走动开展开展开展注:1.客运车辆起讫地和中途停靠客运站点所在地风险等级不一致的,按就高原则执行防疫要求。2.入境人员转运的消毒、通风、运输组织等按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防疫要求执行。3.原则上暂停进出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道路客运服务;途经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的客运班线,严格执行“点对点”运输,不得在以上地区上下客;严格包车备案管理,暂停受理始发、终到或中途停靠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的包车备案业务;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其他县级行政区道路客运以及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县内道路客运均分别按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防疫要求执行。4.暂停1

9、4天内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地市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市、区、旗)进京道路客运班线服务和进京包车备案业务,对其他地区乘坐进京道路客运班线的旅客,严格查验旅客“北京健康宝”。2.从事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等重点人员转运工作的道路客运场站、车辆和人员项目防疫要求备注消毒客运站重点人员产生垃圾处理要求按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处理车辆车厢内部消毒频次每次转运后1次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行李舱消毒频次每次转运后1次污染物品放置区域设置消毒及防护用品(包括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液、消毒湿巾、消毒干巾、备用医用防护口罩等)配备转运过程中出现人员呕吐、吐痰等情况时应急消毒要求立即用

10、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呕吐物污染过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重点人员产生垃圾处理要求按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处理通风车辆车辆开窗通风要求每次转运后1次原则上每次通风10分钟。从事重点人员转运的车辆管理要求专车专用运输组织车辆车辆驾驶室与车厢隔离要求物理隔离转运过程中车辆客座率要求50%转运过程中同车人员应间隔就坐。人员防护客运站重点人员与国内人员活动区域隔离要求单独分区,物理隔离工作人员包括一线从业人员、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从事重点人员转运的工作人员防护要求穿戴面罩、口罩、工作帽、防护手套、防护服从事重点人员转运的工作人员管理要求岗位固定,禁止

11、交叉作业在重点人员转运环节中与重点人员有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频次每周检测2次,每次间隔2天以上车辆从事重点人员转运的司乘人员防护要求穿戴面罩、口罩、工作帽、防护手套、防护服从事重点人员转运的司乘人员管理要求岗位固定,禁止交叉作业从事重点人员转运的司乘人员核酸检测频次每周检测2次,每次间隔2天以上防疫宣传车辆通过车载广播、视频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督促重点人员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和手套,减少相互交流开展对拒不配合佩戴口罩的乘客可拒绝提供服务。3.城市公共汽电车项目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中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低风险地区所在区县备注消毒封闭环境的首末站乘客接触设施设备消毒频次:候车厅座

12、椅、无障碍设施设备等每1小时1次每4小时1次每日1次若出现人员发热情况,立即对接触区域及设施设备消毒。乘客接触区域消毒频次:候车室、公共卫生间、发车位、商店等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1次车辆车厢内部消毒频次:车内空调出风口、扶手、座椅、地板、司机方向盘、车窗开关把手等每趟次1次每趟次1次每日1次通风封闭环境的首末站公共区域通风时间间隔持续通风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原则上每次通风时间10分钟;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车辆车辆通风时间间隔持续通风持续通风每趟次原则上每次通风时间10分钟;室外温度和车速等条件适宜情况下,车辆可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

13、车辆使用空调时,应当选择外循环模式。运输组织封闭环境的首末站拥挤度每平方米4人每平方米6人车辆拥挤度每平方米4人每平方米6人人员防护封闭环境的首末站乘客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包括一线从业人员、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乘客体温测量率100%工作人员岗位要求相对固定相对固定相对固定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工作人员体温测量要求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上岗前1次车辆乘客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工作人员体温测量要求每趟次1次每次往返1次每

14、日上岗前1次宣传站台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引导乘客错峰出行出游,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期间做好戴口罩、手卫生、“一米线”等防护措施开展开展开展对拒不配合佩戴口罩的乘客可拒绝提供服务。车辆通过车载广播、视频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引导督促乘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减少走动开展开展开展注:原则上暂停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跨城公交服务,并对途经中风险、高风险地区的城市公交线路实施甩站运行。4.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中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低风险地区所在区县备注消毒车站乘客频繁接触设施设备(部位)消毒频次:车站安检设备、自助售票设备、闸机等每1小时1次每4小时1

15、次每日2次若出现人员发热情况,立即对接触区域及设施设备消毒。乘客易接触设施设备(部位)消毒频次:楼梯扶手、电扶梯扶手、公共卫生间门把手、直梯轿厢内部等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2次乘客接触区域消毒频次:封闭环境的车站出入口、站台、站厅、公共卫生间等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2次重复使用的一次性票(卡)消毒频次每日1次每日1次每3日1次空调滤网消毒频次(或更换滤网频次)每35日消毒1次(或每15日更换1次)每57日消毒1次(或每15日更换1次)常规修程卫生间洗手液配备配备配备列车车厢内部消毒频次:拉手、立柱、扶手、座椅、车门等乘客易接触部位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1次回库后列车全面消毒频

16、次每回库1次每日1次每日1次通风车站通风时长运营时段+1小时运营时段+0.5小时正常工况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车站通风模式可调整为小新风,列车通风模式可调整为正常通风量不间断通风。通风模式全新风全新风正常工况列车通风模式最大通风量不间断通风最大通风量不间断通风正常工况运输组织车站拥挤度50%70%列车满载率50%70%人员防护车站乘客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包括一线从业人员、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乘客体温测量率100%100%100%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面罩佩戴率100%工作人员体温测量率每4小时

17、1次每6小时1次每日上岗前、下班后各1次工作人员岗位要求相对固定相对固定相对固定临时留观区设置所有车站设置重点车站设置重点车站设置宣传车站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引导乘客错峰出行出游,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期间做好戴口罩、手卫生、“一米线”等防护措施开展开展开展对拒不配合佩戴口罩的乘客可拒绝提供服务。列车通过车载广播、视频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引导督促乘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减少走动开展开展开展注:原则上对途经中风险、高风险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实施甩站运行。5.出租汽车项目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中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低风险地区所在区县备注消毒重点区域消毒频次:司机方向

18、盘、座套、安全带、座椅、脚垫、后备箱、空调出风口等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每日2次若出现人员发热情况,立即对接触区域及设施设备消毒。重点部位消毒频次:车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后备箱按钮等每单1次每4小时1次每日2次司机可随车携带使用醇类消毒湿巾对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可采用非易燃、非腐蚀的喷洒式消毒剂进行消毒。通风车辆通风时间间隔每单1次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室外温度和车速等条件适宜情况下,经乘客同意,可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运行的车辆使用空调时,应当选择外循环模式。人员防护乘客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应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乘客提供代查健

19、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乘客信息登记率100%乘客健康码查验率100%100%100%司机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司机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司机体温测量要求每日发车前、收车后各1次每日发车前、收车后各1次每日发车前、收车后各1次宣传通过车载广播、视频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引导督促乘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开展开展开展对拒不配合佩戴口罩的乘客可拒绝提供服务。注:原则上暂停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跨城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服务。6.水路客运项目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低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备注消毒客运站乘客接触设施设备消毒频次:乘客及行包安检设备、自动售取票设备、饮水机(热

20、水器)、候船厅座椅、无障碍设施设备、楼梯(直梯)扶手、登船设施等每1小时1次每4小时1次每日2次1.工作人员包括一线从业人员、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下同)。2.如出现人员发热情况,立即对接触区域及设施设备消毒。3.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卫生间宜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4.宜在客运站出入口等醒目位置增加口罩、消毒液储备,方便旅客购买使用。乘客接触区域消毒频次:封闭环境的进站口、售票窗口、码头前沿(停船泊位)、检票口(检票闸机),候船厅,公共卫生间,行包托运处,综合服务处(咨询台),站内餐厅,商店等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2次工作人员接触区域消毒频次:站务员室、休息室、调度室、出站

21、检查室等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2次卫生间洗手液配备配备配备垃圾处理要求及时清扫并转运,入境人员产生的垃圾按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进行处理及时清扫并转运,入境人员产生的垃圾按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进行处理及时清扫并转运,入境人员产生的垃圾按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进行处理通风客运站候船室、餐厅、商店等公共区域通风时间间隔持续通风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原则上每次通风时间10分钟。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回风、增大新风量;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清洗、消毒或更换。室外

22、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运输组织客运站乘客聚集人数占设计乘客最高聚集人数的比例50%70%1.应根据客流需求及时增加开放进站和安检通道;强化站内客流组织,有序引导乘客分散候船。2.应安排工作人员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乘客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乘客健康码查验率100%100%100%人员防护客运站乘客口罩佩戴率100%100%100%1.发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呕吐、乏力、腹泻症状的乘客,立即拨打120电话,移交当地卫生健康部门。2.如低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客运站设有吸烟区,尽量减少人员聚集。3.根据人员情况轮流安排检测,尽可能做到各高风险岗位每天都有

23、人员接受检测。4.客运站临时留观区使用后应及时消毒。乘客体温测量率100%100%100%乘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要求按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查验按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查验按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查验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工作人员体温测量要求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上岗前1次工作人员岗位要求相对固定相对固定相对固定出入境港口客运站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频次每周检测2次,每次间隔2天以上每周检测2次,每次间隔2天以上每周检测2次,每次间隔2天以上其他港口客运站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频次每周1次每周1次每周1次入境人员与国内人员活动区域隔离要求(如有)

24、单独分区,物理隔离单独分区,物理隔离单独分区,物理隔离临时留观区设置设置设置设置吸烟区使用(如有)关闭关闭宣传客运站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引导督促乘客自觉佩戴口罩开展开展开展对拒不配合佩戴口罩的乘客可拒绝提供服务。注:1.水路客运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举措按照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V8.0)执行。7.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项目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中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低风险地区所在区县备注消毒用户接触部件消毒频次:握把、刹车握把、座垫及升降开关等每12小时1次每日1次人员防护线下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0%线下工作人员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宣传通过

25、租车应用程序(APP)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开展开展开展8.汽车租赁项目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中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低风险地区所在区县备注消毒租车门店承租人接触设施设备消毒频次:桌台、座椅、签字笔、门把手、饮水机等每1小时1次(签字笔为每人次1次)每2小时1次(签字笔为每人次1次)承租人接触区域消毒频次:接待区、验车区等区域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车辆司机方向盘、车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后备箱及按钮、安全带、座椅座套、脚垫等每次租赁结束后1次(其中分时租赁每12小时1次)每次租赁结束后1次(其中分时租赁每24小时1次)分时租赁车辆消毒后未被租出车辆可不消毒。通风租车门店通风时间间隔持续通风每2小时1次每

26、4小时1次原则上每次通风时间10分钟;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人员防护通过租车门店租车的承租人健康码查验率100%100%应安排工作人员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承租人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工作人员体温测量要求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每日上岗前1次宣传通过租车门店宣传栏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开展开展开展通过租车应用程序(APP)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开展开展开展9.机动车维修项目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中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低风险地区所在区县备注消毒维修服务场所托修人员接触设备设施消毒频次:桌台

27、、座椅、签字笔、门把手、饮水机等每2小时1次(签字笔为每人次1次)每4小时1次(签字笔为每人次1次)每日1次若出现人员发热情况,立即对接触区域及设施设备消毒。托修人员接触区域消毒频次:接待区、验车区、作业区等公共区域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1次配件入库前消毒频次入库前1次入库前1次入库前1次卫生间洗手液配备情况配备配备配备车辆方向盘、车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轮胎、后备箱及按钮、安全带、座椅座套、脚垫等消毒频次每次交接车辆1次每次交接车辆1次每次交接车辆1次通风维修服务场所接待区、验车区、作业区等公共区域通风时间间隔持续通风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原则上每次通风时间10分钟;室外温度等条件适

28、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人员防护托修人口罩佩戴率100%100%100%托修人健康码查验率100%100%100%应安排工作人员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托修人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托修人体温测量要求100%100%100%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工作人员体温测量要求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上岗前1次宣传通过广播、视频、海报、宣传栏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开展开展开展10.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项目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中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低风险地区所在区县备注消毒驾培机构学员易接触设施消毒频次:休息座椅、饮水机等每1小时1次每4

29、小时1次每日1次若出现人员发热情况,立即对接触区域及教学设施设备消毒。公共区域消毒频次:报名(预约)大厅、理论培训教室、模拟器培训教室、休息区、办公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设施、餐厅(如有)、公共卫生间等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1次卫生间洗手液配备情况配备配备配备教学车辆、模拟器方向盘、行车和驻车操纵杆、车门把手、安全带、座椅调节按钮、座椅等每1名学员使用完每6小时1次每日1次通风驾培机构报名(预约)大厅、理论培训教室、模拟器培训教室、教练场地、休息区、办公区、餐厅(如有)等公共区域通风时间间隔持续通风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原则上每次通风时间10分钟;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

30、。教学车辆通风时间间隔每1小时1次每2小时1次每4小时1次每1名学员使用后,必须通风;室外温度和车速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可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的教学车辆使用空调时,应当选择外循环模式。人员防护学员健康码查验率100%100%100%学员信息登记率100%100%100%学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学员体温测量要求100%100%100%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100%100%100%工作人员防护手套佩戴率100%100%工作人员体温测量要求每4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日上岗前1次理论培训教室学员人数占设计容量比例50%70%宣传通过广播、视频、海报、宣传栏等开展卫

31、生防护知识宣传开展开展开展11.道路货运项 目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中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低风险地区所在区县备 注道路货运车辆冷藏保鲜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室消毒频次司乘人员每次出入驾驶室均需重新消毒每趟次1次1.随车配备消毒湿巾、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2.车厢内部消毒工作须在货物装载前进行。车厢内部消毒频次每趟次2次(进出各1次)每趟次1次车厢外部消毒频次每趟次2次(进出各1次)每2趟次1次车厢外部重点接触部位消毒频次每次接触前均需消毒1次每趟次1次运输信息登记(表1)每次进出每次进出零担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室消毒频次司乘人员每次出入驾驶室均需重新消毒每趟次1次车厢内部消毒频次每趟次2次(进出各1次)每趟次1次

32、车厢外部消毒频次每趟次2次(进出各1次)每2趟次1次车厢外部重点接触部位消毒频次每次接触前均需消毒1次每趟次1次其他普通货物运输车辆(散装货物、大件货物、集装箱等)驾驶室消毒频次每趟次1次每趟次1次随车配备消毒湿巾、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车厢外部消毒频次每趟次1次每2趟次1次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室消毒频次每趟次1次每趟次1次从业人员司乘人员(包括驾驶员及押运员等随车人员)佩戴口罩100%100%离开驾驶室后100%1.参照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和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相关要求执行。2.随车携带使用消毒湿巾、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3.地方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对司乘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及离开高风险地区人员持

33、核酸检测证明的时限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4.司乘人员应按规定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需完成加强针接种。5.建议司乘人员提高核酸监测频次,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符合规定的医院就诊。消毒或洗手作业前和作业后作业前和作业后作业前和作业后体温测量每趟次2次(进出各1次)每趟次2次(进出各1次)每日1次核酸检测离开高风险地区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离开中风险地区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个人信息登记(表2)每次进出每次进出其他工作人员(包括货运场站管理人员、装卸人员、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佩戴口罩100%100%室内作业100%1.参照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和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

34、版)相关要求执行。2.地方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对前述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频次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3.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需完成加强针接种。佩戴防护手套装卸人员100%装卸人员100%消毒或洗手作业前和作业后作业前和作业后作业前和作业后体温测量每4小时1次每日上岗前下班后各1次每日上岗前1次核酸检测每7日核酸检测至少1次岗位要求固定工作岗位、禁止交叉作业固定工作岗位、禁止交叉作业固定工作岗位、禁止交叉作业货运场站进出场站车辆消毒进、出各1次进入场站前消毒场地及装卸机械消毒每8小时1次每12小时1次每日1次餐饮区域消毒每4小时1次每8小时1次每日1次具备条件的,可配备速

35、干手消毒剂。卫生间消毒每4小时1次每8小时1次每日1次配备84消毒液、洗手液。办公区、餐饮区、卫生间通风持续通风每4小时1次留观区设置所有场站视情况设置进出场站车辆及人员信息登记100%100%垃圾盛装容器应定期清洁、消毒每4小时1次每8小时1次每日1次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开展开展开展通过广播、电子屏、海报等形式开展。表1 进出中高风险地区的冷藏保鲜货物运输信息登记情况表道路货运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其他司乘人员信息车牌号姓 名姓 名道路运输证号身份证号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联系电话货物信息装卸货信息收货人信息序号货物名称装货地装货时间卸货地卸货时间公司/姓名联系电话12345678910 注:道路货运经营者填写,并留存一个月;表格不够可自行续表。表2 进出中高风险地区场站的道路货运车辆司乘人员信息登记情况表物流园区或货运场站名称:序号姓名身份证号到达时间离开时间联系方式12345678910 注:场站运营单位填写,并留存一个月;表格不够可自行续表。- 2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