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5620318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教学设计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 科 : ;任课班级 : ;任课教师 : ;20xx年 月 日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教学设计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 科 : ;任课班级 : ;任课教师 : ;20xx年 月 日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年级学生共计82人,从上期测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正确进行计算,一小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尚可,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习惯,理解能力较差。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一)、走进乡村、加与减(一)、认识图形、加与减(二)、整理与复习(二)、美丽的植物园、统计、总复习 三、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加与减、生活中的大数 四、教学难点:混合运算、加与减、生活中的大数、测量 五、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

3、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

4、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统计与概率

5、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单间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六、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数小正方体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让学生在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

6、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图形;通过“泡黄豆”的实验,绘制统计图表描述数据。这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二、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例如:乘车去机场,有25人,面包车限乘8人,小汽车限乘3人。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合理?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先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想出一种方案就可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如:表格的方式。特别是在回答怎样派车合理时,答案不要求一致,

7、只要合理就可以了。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应充分利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的过程。 三、 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例如:在估计一筒花生在多少粒;估计一篇文章有多少字;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 四、 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

8、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七、教学用具: 1、挂图 2、直尺 3、小棒 4、实物图 5、计数器 6、几何图形 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12.62.12一除法22.132.19除法 二混合运算32.202.26混合运算42.273.4三方向与路线53.53.11四生活中的数学63.123.18生活中的数学 五测量 73.193.25整理与复习(一)83.264.1六加与减(一)94.24.8加与减(一)104.94.15加与减(一)114.164.22七认识图形 125.234.29八加与减(二)134.305.6五一假145.

9、75.13加与减(二)155.145.20整理与复习(二)165.215.27九统计175.286.3总复习186.46.10综合复习196.116.17综合复习206.186.24综合复习216.257.1组织期末考试,做好质量分析一 除 法分苹果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

10、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5)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道小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2、体会平均分后有余数 (1)演示20个苹果 (2)小组讨论: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呢?学生用圆片分一分,讨论怎样用竖式表示。 (3)全班交流 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

11、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3)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分草莓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

12、教育。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具准备: 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 1. 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 练一练:105 165 185 205 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二、探索新知 1. 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

13、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 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三、巩固练习四、总结租 船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1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 1. 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625 8( )38 7( )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485= 366= 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二、探索新知 出示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寻找信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 2. 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 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

15、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14=5(条)1(人)至少要租6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5+1=21。 (2) 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 (3) 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3条船,每条船3人。34+9=21。 4.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

16、乘4人“这个规定。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5.练习:P8“试一试”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条件:每时租金3元。问题:1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103=3(时)1(元)答:10元钱最多划3时。提问:上面的横式中1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三、巩固练习: P8“练一练”的第1 4题。 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 2.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四、 总结二 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

17、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教学重难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挂图,实物,课件。教学流程:(一)切入举偶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 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二)对话平台玩中学1、说一说。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1) 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

18、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 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指名汇报。(3) 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2、算一算。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1) 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 那么小熊该付多少

19、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 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3) 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4) 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

20、高计算能力。)学中做1、 做一做。(1) 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任选一题,做一做。(2) 指名汇报。(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2、 想一想,议一议。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1) 试着做一做。(2) 小组议一议。(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3) 说一说。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3、 试一试(1) 如果

21、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朝晖多少钱?(2) 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做中得1、综合练习。(1) 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2) 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3) 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2、全课总结。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花店买花教学目标: 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

22、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 口算卡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4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 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3. 解决问题。 (1)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 . 248=3(元), 5-3=2(元) 答:(略) b . 5 - 248 =5-3 =2(元) 答:(略) (2)

2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组讨论:5-248 表示上意思。 算式“5-248”中的“24”表示8枝康乃馨(即1束)24元,“248”表示1枝康乃馨多少元。所以“5-248”表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也可以表示1枝玫瑰花比1枝康乃馨贵多少元?因此计算“5-248”的时候,应先算248=3,再算5-3=2,用脱式计算式 (3)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24、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P15“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2.P15“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 四、总结过 河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1. 口答题:(1) 2+75,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25、 )。(2)40-364,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2. 计算32-88 20+164 30-45二、探索新知出示P17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 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 )”来帮忙。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 写出解答过程 (29+25)9

26、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略)5练习 (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 (24+16)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1) 独立完成P17“做一做” 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16-82 (16-8)2 2P18 “练习三”的第1题。四、全课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五、作业布置完成P18“练习三”的第2、3题。三 方向与路线辨认方向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

27、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以及乐于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方位知识和合作学习的方法,畅想设计操场,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方向板、“东、南、西、北”4张、卡通图案4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同学们,今天这里来了很多客人,我们二年三班的同学带

28、着这些客人一起去游览学校和周围的建筑,好不好?你们就是这次活动的导游,导游方向感非常强,可你们会辨认方向吗? 、看!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体育馆、邮局、商场、医院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 向(生描述) 生: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邮局在学校的东面、商场在学校的南面、医院在学校的西面。 师:同学们,你们猜猜他怎么又准又快的辨认出了方向? 生:先标好了方向标,看着方向标辨别就不会错了!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图中还有哪些建筑没有说?它们又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给学生 一点观察时间,生汇报) 生1:图书馆在西和北之间的方向。 生2:我同意他的看法,但我觉得说成图书馆在学校的西北方向就更好了! 师:

29、你是怎么知道它在学校的西北方向? 生:。 、我来考考你! 我指图书馆、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中任何一个建筑物,学生快速反映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同一个方向让学生多说几次,强化他们这四个新的方向的名称,开火车说。) 4、比一比谁是合格的小导游! 请同学们拿出十格本,画出方向标,标好东南西北,接受老师的考验: 我说图形你来找家! 师:在东南方向画一个、在东北方向画、在西南方向画 、在西北方向画。 (教师找一对的,再找一个错的答案拿到投影处,先让对的同学说四个图形分别画在什么方向,再让大家找错误)同桌之间互相批,如果他做对了就给他一个笑脸,错了就帮助他。 5、送动物回家!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先说一下

30、手中的动物是什么,它的家在哪里,然后送他们到黑板上的家。小组其他同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他、提醒他。如果对了就用手势给他一个鼓励,看哪组又静又快,开始!(黑板上画一个大的方向标,并标有东南西北。) 生:我的动物是小狗,它的家在西南方向,同学们我放的对吗? 师:同学们都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你们真棒! 6、谁知道中国的首都在哪?你能在地图中快速的找到它吗? 生:中国的首都是北京,有红星的位置就是北京! 师:你的眼睛真尖。请你再快速找一找四川、吉林、台湾分别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生:四川在北京的。 师:我们的家乡在什么省?请你再找一找吧。 7、老师想去打谷场转一转,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去? 谁愿意读一读进打谷场之

31、前有什么要求?(说一说图中的建筑物分别在打谷场的什么方向?) 师:你有什么方法让同学们都顺利过关? 生:首先标好方向标。 生:最好象老师一样,以谁为中心就用格尺画十字线,就能快速的分清方向了。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迷路的。 二、走进生活、体验方向。 在平面图形中同学们分清了方向,那生活中你们能分清方向吗? 、说一说教室中你知道的方向。 、请四个同学把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贴出来,作成个大的方向标。 、制作方向板。 老师有一个能快速辨认8个方向的妙招,谁想知道? 你们知道怎样又快又准的制作好方向板吗? 生:先标好东南西北再标别的方向。 谁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汇

32、报展示)引导学生评价。同桌互相看一看,你们摆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小声地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摆。(生互评摆放的方位对不对 、把方向板摆放在你的课桌上,“北”指向教室的北面。用这种方法 辨别一下你的8个方向, 都有谁?请你们同桌两人相互说一 说。(生活动)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生 描述) 、我说方向你来指。 A同桌互相考B老师说中间组指,其他组判断。 6、小游戏: 起立,一起找西北角,指一指,再向右转指西北角,再向右转指西北角,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无论我转向哪?西北方向是不变的。 三、实践应用。 带学生来到操场中心 ,辨别8个方向都有什么。 四、小结认识路线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33、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借助认识路线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难点: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游戏温故: 1.听口令,指方向。 2.说说你周围八个方向的同学是谁?二、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真是辨别方向小能手,现在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遇到了点儿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师:淘气

34、、笑笑的学校要举行长跑比赛,路线正好是一路车的往返路线,但是他们对一路车的路线不熟悉,你问有信心当好“指路小能手“吗? 三、认识路线,掌握方向: 师:(出示一路车路线图)淘气、笑笑正等着大家指路呢,要努力,要认真啊! 1.小组讨论,如何指路:提出要求:说清从广场出发到动物园,再从动物园返回广场的路线。用你喜欢的方法去指清路线。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书上。各选代表竞选“指路小能手”。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代表指路,相机指导:可能出现的情况: a.从广场往西走到科技馆,再往西到电影院,再往北到商场,再往西北到育才路,再往西北到医院 b.从广场往西到电影院,再往北到商场,在往北到少年宫 (学生

35、把北和西北弄混淆,给予指导) c.以为从广场出发到电影院是3站,从商场到少年宫是5站 d.按书上的提示指路,从广场往西走2站到电影院,再往北走1站是商场,再往西北走4站到少年宫 3.师生共评“指路小能手” 让学生说说谁说的好,好在哪?然后颁发“指路小能手”徽章 4.指路成功,赛出好成绩: 师:淘气,笑笑对一路车的路线十分清楚了,他们现在已经开始长跑比赛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比赛的情况呀? 师:淘气出发了,跑到商场时是第4名,当他又跑了四站就名列第1了,你知道他在哪一站第1名的吗? 生:讨论回答 师:笑笑在少年宫时是第5名,又跑了三站就第3名了,她可能是在哪一站第3名的? 生:讨论回答 师:我们一起

36、为他们加油吧! 生:加油! 加油!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和鼓励下,淘气、笑笑取得了第1名和第3名的好成绩。他们很感谢你们,也很高兴有你们这样聪明能干的好朋友。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生:自由发言, 如:这是我们用该做的。 我们是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嘛! 我们遇到困难时,相信你们也会全力以赴的。 四、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师:淘气和笑笑为了感谢你们想请你们到“海上乐园“去游玩,但是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内部路线图,防止迷路。我想这一定难不倒大家的。 五、开放性作业 让学生根据实际,设计从木材到文化宫的3路车行车路线。 四 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37、,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难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 1、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谁能从1数到100?他是几个几个数的?为什么29后面的数是30?2、刚才

38、他一个一个地数了,谁能5个5个地数?3、你们能10个10个地数吗?为什么你们数了90后数的是100呢?4、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100,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数的比较快呢?活动二: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数过的这些数外还有别的数吗?(出示课件资料图片)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愿意介绍给大家?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大数?谁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3、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出示课题)(设计意图: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活动三:1、(出示课件

39、大正方体图)这是一个什么物体?(出示课件大正方体与小正方体对比图)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汇报完后)谁估的比较接近呢?我们还是来数一数吧。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数出来呢?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怎样数比较好。(学生分5人小组活动,每组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每人20个小正方体,合作讨论数的方法)3、小组汇报:可以怎样数?(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操作演示)4、哪一组数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一起来这样数一数。(课件演示由10个小正方体到一条,由一条到一层的过程)这就是大正方体中的一层,这样

40、的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是怎样数的?(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5、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一层是100个小正方体,那么在大正方体中有这样的几层呢?(课件演示由10层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一起数数看。6、那么要知道大正方体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就可以象这样几个几个地数了?数了几个100?10个一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7、我们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如果有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呢?4个呢?5个呢?现在你们是几个几个地数的?为什么这样数?那如果有这样的10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一起数数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板书:

41、10 个一千是一万)8、现在如果有7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活动四:1、请同学们感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2、请同学们感受十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3、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是50张纸,两本就是100张,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说一说,并用手比划出它的厚度。4、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5、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6、现在你们知道一千和一万谁比较大吗?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教学,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但巩固了10 个一千是一万,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更发展了学生的数感。)活动五:1、我们在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个就作为了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谁是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呢?一千一千地数呢?一万一万地数呢?(板书:个、十、百、千、万)2、在这些计数单位中,哪个计数单位最小?哪个计数单位最大?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3、我们在写数时,为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数就会把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这些数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要表示几个一,数字就要写在个位上,要表示几个十,就要写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几个百,就应该写在什么数位上?要表示几个千呢?要表示几个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