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11∕T 1591-2018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作业规程(北京市).pdf

上传人:秋儿 文档编号:5624904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81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1591-2018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作业规程(北京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DB11∕T 1591-2018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作业规程(北京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DB11∕T 1591-2018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作业规程(北京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DB11∕T 1591-2018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作业规程(北京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DB11∕T 1591-2018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作业规程(北京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93.080.99 P 51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5912018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作业规程 Routine maintenance operation rules of urban road 2018 - 12 - 17 发布 2019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1591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道路日常巡查 . 2 5.1 一般规定 . 2 5.2 巡查内容 . 3 5.3 巡查要求 . 3 6 路基日常养护

2、. 4 6.1 一般规定 . 4 6.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 4 6.3 日常养护要求 . 5 7 沥青路面日常养护 . 6 7.1 一般规定 . 6 7.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 6 7.3 日常养护维修 . 8 8 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养护 . 19 8.1 一般规定 . 19 8.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 19 8.3 日常养护要求 . 21 9 砌筑路面日常养护 . 22 9.1 一般规定 . 22 9.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 22 9.3 日常养护维修 . 23 10 人行步道日常养护 . 27 10.1 一般规定 . 27 10.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 27 10.3

3、 日常养护维修 . 28 11 路缘石及平石日常养护 . 33 11.1 一般规定 . 33 11.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 33 11.3 日常养护维修 . 34 DB11/T 15912018 II 12 挡土墙日常养护 . 39 12.1 一般规定 . 39 12.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 39 12.3 日常养护要求 . 39 13 安全防护设施日常养护 . 40 13.1 一般规定 . 40 13.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 40 13.3 日常养护要求 . 41 14 预防性养护 . 42 14.1 一般规定 . 42 14.2 常见预防性养护措施 . 43 14.3 日常养护

4、维修 . 43 15 道路巡养一体化 . 47 15.1 一般规定 . 47 15.2 工作范围 . 47 15.3 工作内容 . 47 15.4 工作要求 . 48 16 作业安全防护 . 48 16.1 一般规定 . 48 16.2 交通安全措施 . 4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城市道路巡查表 . 49 DB11/T 1591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北京公联洁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

5、起草人:孙中阁、侯小明、刘春杰、乔晓军、郭朝辉、甘峰、唐伟力、荆禄波、杨扬、张振华、王强、闫保华、卢士军、杨巍、李树青、王庆敏、伊占海、曹江明、辛朋泽、李义、茂学成、徐秋实。 DB11/T 15912018 1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作业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的日常巡查、 路基日常养护、 沥青路面日常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养护、砌筑路面日常养护、人行步道日常养护、路缘石及平石日常养护、行车道挡土墙日常养护、安全防护设施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道路巡养一体化及作业安全防护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城市道路的日常养护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

6、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9966.19966.8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GB/T 1860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CJJ 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3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T 66 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 JG/T 333 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技术条件 JG/T 376 砂基透水砖 JC/T 539 混凝土和砂浆用颜料及其试验方法 JT/T 740 路面加热型密封

7、胶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DB11/ 854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日常养护 routine maintenance 为保持道路功能和设施完好所进行的日常巡查、零星修补及保养小修工作。 3.2 阻车桩 interception pile 为防止机动车辆违规占用人行步道,保障行人路权而设置的一种阻车设施。 DB11/T 15912018 2 3.3 预防性养护 preventive maintenance 在道路各结构层未发生明显破坏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或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所采取的预防

8、性工程措施。 3.4 道路巡养一体化 road patrol integration 针对道路零星病害开展的主动巡查并立即实施维修工作的一种快速养护作业模式。 3.5 交通导改 traffic guide line 为保障道路养护作业过程中,作业区域和社会车辆、行人安全,交通组织有序,所实施的交通安全防护和疏导措施。 4 基本规定 4.1 城市道路应进行日常巡查,了解道路的使用状况,发现病害,应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对病害进行维修处治。 4.2 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作业应贯彻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方针,制定技术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4.3 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作业

9、应制定作业计划、进度安排、人员组织、材料及机具准备。 4.4 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作业应因地制宜,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4.5 养护作业机械操作人员应做好机械的保养维修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4.6 城市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应加强质量管理,严格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完善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4.7 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作业应加强档案管理,并实现信息化管理,其作业记录、质检记录、计量记录等资料应整理、录入、归档。 4.8 城市道路的养护应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养护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作业程度和技术水平,提高养护作业质量和劳动效率,降低养护工人劳动

10、强度和作业难度。 4.9 城市道路的养护应贯彻精细化管理思想,在满足交通基本需求的同时,重视道路设施的人性化和功能化理念,兼顾道路综合景观的提升和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5 道路日常巡查 5.1 一般规定 5.1.1 城市道路应按 CJJ 36 的有关规定进行日常巡查,掌握道路的运行状况。 5.1.2 日常巡查频率应按道路类别、级别、养护等级分别制定;等养护的道路宜每日一巡,等养护的道路宜每二日一巡,等养护的道路宜每三日一巡。 注:等养护、等养护、等养护道路参见CJJ 36-2016中3.0.3规定。 5.1.3 巡查人员应着专用工作服或有警示标志的反光标志服, 巡查车辆应统一标识并设置专用的警示

11、标志。 DB11/T 15912018 3 5.2 巡查内容 5.2.1 日常巡查应对巡查范围内道路设施的各种损坏、 结构变化等状况进行检查, 巡查内容按表 1 分类。 表1 道路日常巡查内容 巡查部位 巡查内容 路基 路肩损坏、不洁;边坡坍塌、水毁 边沟淤塞、损坏;路基沉陷、翻浆 路基挡墙开裂、倾斜、下沉 涵洞淤塞、损坏等 路面 沥青路面损坏包括沉陷、隆起、坑槽、拥包、车辙、松散、搓板、翻浆、啃边、裂缝、剥落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包括断角、断板、错台、拱起、碎裂、沉陷、坑洞、露骨、裂缝、唧泥等 人行步道 步道砖及盲道砖破损、缺失、翘起、错台、拱起、沉陷、松动等 树池边框破损、翘起、缺失等 阻

12、车设施损坏、缺失等 其他设施 分隔带隔离设施的损坏、缺失及位置变化等 路缘石缺失、歪斜、破损、翘起等 检查井井框与路面错台、检查井下沉及周边路面破损等 雨水口周边破损、错台等 护栏、消能桶、防眩设施等其他附属设施损坏、缺失情况 5.2.2 道路日常巡查还应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 在道路范围内的施工作业对道路设施的影响; b) 违规占用或私自挖掘等破坏城市道路的情况; c) 交通指路、指向标志或广告牌的情况; d) 冒水、冒气造成道路损毁及雨天积滞水等情况; e) 因遗撒物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对道路及附属设施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 f) 因暗挖、顶管、盾构等非开挖地下工程施工及深基坑开挖施工等对道

13、路造成损坏的情况。 5.3 巡查要求 5.3.1 机动车道应使用机动车巡查;非机动车道、人行步道应使用自行车或步行方式巡查。 5.3.2 重点区域的广场、商业街区等宜采用步行方式进行巡查。 5.3.3 有分隔带道路应按交通行进方向分幅进行巡查,应保证各条车道全覆盖。 5.3.4 日常巡查以目测为主,辅以量测工具,巡查方式的技术参数宜参照表 2 执行。 DB11/T 15912018 4 表2 巡查方式的技术参数 巡查方式 机动车 自行车 步行 车辆配置(辆) 1 1 - 人员配置(人) 2 1 1 巡查里程(km/天) 6080 2030 68 5.3.5 巡查过程应做好巡查记录并整理归档。每

14、班巡查作业结束时,应按附录 A 中表 A.1 填写城市道路巡查表并与下一班巡查人员进行交接。 5.3.6 在巡查过程中,对发现设施明显损坏或影响车辆和人行安全的情况,应采取相应养护措施。特殊情况可设专人看护,并按附录 A 中表 A.2 填写设施损坏通知单。 5.3.7 日常巡查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巡查人员应设置警示防护标志并上报, 在现场监视直至应急处置人员到场;相关部门应启动应急预案。 a) 道路出现异常沉陷、空洞; b) 路面出现大于100mm的错台; c) 井盖、雨水口箅子丢失; d) 路面出现严重积水、结冰等严重影响道路正常使用的现象。 5.3.8 巡查结果应汇总后向上级单位报告。

15、 6 路基日常养护 6.1 一般规定 6.1.1 城市道路路基日常养护包括路基结构、路肩、边坡、边沟、涵洞等。 6.1.2 日常巡查发现路基病害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保持路基良好稳定的状况。 6.1.3 路基日常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加强日常巡查,发现病害进行处治; b) 路肩应无坑槽、沉陷、积水、堆积物,横坡适当,边缘应直顺平整; c) 边坡应结构完好、坚实、稳定,无冲沟、松散。护坡等路基防护构筑物应保持完好,泄水孔畅通;挡土墙等防护设施应功能完好; d) 边沟等排水设施应无淤泥阻塞,无基础冲刷,进出口完好、无杂草,纵坡适度,排水畅通; e) 涵洞及其构筑物应保持完好无损坏,

16、洞口清洁,排水通畅; f) 对局部翻浆路段应进行处治。 6.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见表 3。 表3 路基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部 位 病害类型 维 修 措 施 路 肩 堆积物 加强巡查、清理 破 损 修整或加固;土路肩改建成硬路肩 DB11/T 15912018 5 表 3 路基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续) 部 位 病害类型 维 修 措 施 边 坡 边坡不稳 加强巡查,整修,消除不稳定因素;边坡防护与加固 坍 方 水毁冲沟 路 基 沉 降 路基加固 翻浆、沉陷 路基换填;疏通或增设排水设施;路基注浆等 护坡等路基构筑物损坏 维修与加固 边沟等排水设施淤塞 加强巡查,清除、疏通 涵

17、 洞 淤 塞 加强巡查,清除、疏通 损 坏 维修与加固 填土沉陷 检查涵体结构,修复 6.3 日常养护要求 6.3.1 路基 6.3.1.1 对易发生路基病害的路段应加强日常养护工作。雨季前、后应疏通排水设施,检查修整路肩、边沟,补修路面碎裂和坑槽;雨季后做好水毁修复。 6.3.1.2 路基病害应查明原因,对病害的范围、发生时间、气候变化、病害表面特征、路面结构、养护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并确定防治方案。 6.3.2 路肩 6.3.2.1 路肩应平整、坚实、整洁,出现车辙、坑槽、路肩边缘积土应进行处理。 6.3.2.2 对土质松散的路肩,可采取以下稳定措施: a) 采取石灰土或砾料石灰土稳定

18、、硬化路肩; b) 撒铺石屑或其他粒料进行养护; c) 在路肩外侧,用块石安砌护肩带或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安砌坡顶石。 6.3.3 边坡 6.3.3.1 边坡的坡面养护应保持设计的坡度,表面平顺、坚实。 6.3.3.2 边坡出现冲沟、缺口、沉陷及塌落时应进行整修。 6.3.3.3 应注意路堑边坡的稳定情况,出现危岩、浮石时,应进行清除。 6.3.3.4 边坡防护应保证护坡坡面的稳定性及护坡基础的稳固性, 可根据路基土质条件选用植被防护或坡面治理,亦可混合使用。 6.3.4 边沟 6.3.4.1 在春融前、汛前,应全面进行检查疏通。 DB11/T 15912018 6 6.3.4.2 雨天应加强巡

19、查,排除堵塞,疏导水流,保持水流通畅,断面完好。暴雨后应进行重点检查,如有破损、堵塞应整修、清理。 6.3.5 涵洞 6.3.5.1 涵洞洞口应保持清洁、洞内排水通畅。大雨或大雪后应进行清除洞内外的淤积物或积雪。暴雨后应修复排水构筑物的水毁,清除涵洞内淤泥和洞口堆积物。 6.3.5.2 涵底铺砌出现冲刷损坏、下沉、缺口应进行修复,洞口铺砌与上下游渠道坡度应平顺。涵台及坡锥体的杂草和树根应进行清除并修复。 6.3.5.3 涵洞进水口的沉砂井和出水口的跌水构造,应适时检查其是否损坏、与洞口是否结合成整体,如有损坏或发现裂隙甚至脱离,应进行维修。 6.3.5.4 涵洞的裂缝、局部脱落和缺损,应进行修

20、补。 6.3.5.5 当砖石拱涵或混凝土箱涵的沉降缝填料脱落时, 应采用干燥麻絮浸透沥青填料或用其他弹性材料进行修补,不应采用灰浆抹缝,也不应采用泡沫材料填塞。 6.3.5.6 水泥混凝土管涵的接头处或铰缝处发生填缝料脱落,引起路基渗水时,可用干燥麻絮浸透沥青填实或用其他弹性材料封堵,不应用灰浆抹缝,以免再次脱落。 6.3.5.7 当涵顶及涵背的填土出现下沉时,应检查涵体结构并采取修复措施。 7 沥青路面日常养护 7.1 一般规定 7.1.1 沥青路面应通过经常性养护,保持路面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7.1.2 路面出现裂缝、松散、坑槽、泛油、拥包、啃边、沉陷、波浪、车辙等病害时应进行养护维修。

21、 7.1.3 对各种路面病害应分析原因,并根据道路的使用年限、道路等级、交通量、结构类型、维修季节、气温等综合因素,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7.1.4 因基层损坏引起的病害, 应先进行基层处治。 处治后, 表面应平整密实, 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7.1.5 沥青路面面层不应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修补。 7.1.6 采用铣刨机铣刨的路面, 在修补前应将残料和粉尘清除干净。 粘层油应选择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 7.1.7 较大面积沥青路面铣刨、挖除的旧料宜再生利用;零星挖补旧料应归堆清运,做到工完场清。 7.1.8 沥青路面维修边线、纵横缝接茬宜使用机械切割,做到边线齐直、切口垂

22、直、底面清洁、形状规整。因基层损坏引起的路面病害应先处治基层,再修复面层。 7.1.9 沥青路面修补宜采用摊铺机铺筑。 7.1.10 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施工范围内井座、路缘石、平石等有关设施标高的调整和位置稳固、井盖防污等工作。 7.1.11 沥青路面坑槽宜采用热料修补。 7.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7.2.1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见表 4。 DB11/T 15912018 7 表4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序号 病 害 损 坏 形 状 特 征 界 定 1 线 裂 道路产生的单根线状裂缝,包括横缝、纵缝、斜缝等,有时伴有少量支缝 裂缝长度1m,缝宽3mm 2 网 裂 交错裂缝,把路

23、面分割成近似矩形的块状 网块直径3000mm 3 碎 裂 裂缝成片出现,缝间路面已碎成碎块,包括井边碎裂 碎块直径300mm 4 车 辙 在行车作用下,沿车轮带形成的路面凹槽 凹槽深度15mm,距离长,处在车道位置 5 沉 陷 路面局部下沉 3m 直尺量测, 下陷深度30mm 为轻微程度,下陷深度30mm 为严重程度 6 拥 包 路面面层材料在车辆推挤作用下形成的路面局部拱起 波峰波谷高差15mm 7 剥 落 面层细料散失 深度20mm,表面麻粒 8 坑 槽 路面材料散失后形成的凹坑 凹坑深度20mm 9 啃 边 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致使路面边缘出现损坏 路面边缘烂边、缺口、剥落,凹凸差5mm 1

24、0 路框差 路表与检查井框顶面的相对高差 相对高差15mm 7.2.2 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见表 5。 表5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序号 病害 维 修 措 施 措 施 说 明 1 线裂 灌 缝 填 缝 1. 缝宽 15mm 以内的裂缝,应采用灌缝胶或热沥青灌缝; 2. 缝宽 15mm 以上的严重裂缝,应清缝后采用细(砂)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缝 2 网裂 碎裂 挖 补 基层补强 面层铣刨罩面 1. 局部网裂、碎裂可采用挖补工艺; 2. 大面积网裂、碎裂,可在铣刨面层、补强基层后重新罩面修复 3 车辙 铣刨平整 铣刨后罩面微表处 1. 局部车辙,可用机械铣刨平整;

25、2. 凹槽深度 15mm 以上、面积大、距离长的严重车辙,可采用铣刨罩面工艺,若路面有足够结构强度,也可采用微表处; 3. 因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修补基层 4 沉陷 挖补或补强 1. 当路基和基层密实稳定,可只修补面层; 2. 路基或基层损坏时,应先修补基层,再重铺面层; 3. 桥涵台背填土沉降时,应先处理台背填土再修补面层。正常沉降时,可直接加铺面层 DB11/T 15912018 8 表 5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续) 序号 病害 维 修 措 施 措 施 说 明 5 拥包 铣刨平整 铣刨后罩面 1. 拥包峰谷高差不大于 15mm 且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可采用机械铣刨平整;拥包峰

26、谷高差大于 15mm 且面积较大时,可铣刨后重新罩面; 2. 基础变形形成的拥包,应整修基层后重铺面层 6 剥落 铣刨罩面 微表处 1. 已成松散状态的面层,挖除或铣刨后罩面; 2. 采用微表处等方法维修 7 坑槽 坑槽修补 1. 坑槽修补可采用热料修补、坑槽热修补; 2. 在低温寒冷季节,可采用冷料修补; 3. 坑槽深度已达基层,应先处治基层,再修复面层; 4. 槽深大于 50mm 时应分层摊铺压实 8 啃边 挖 补 补砌缘石 1. 因路面边缘沥青面层破坏而形成的啃边应将破损的沥青面层挖除,补砌路缘石,恢复面层; 2. 因基层变形而形成的啃边,应先对路面边缘基层局部补强后再恢复面层 9 路框

27、差 修复 检查井修复、周边路面破损修补 7.3 日常养护维修 7.3.1 灌缝胶灌缝工艺 7.3.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沥青路面裂缝宽度15mm以下的线形裂缝灌缝作业。 7.3.1.2 材料要求 灌缝胶材料应符合表6技术要求。 表6 灌缝胶的技术要求 性能指标 技 术 要 求 试 验 方 法 高温型 普通型 低温型 寒冷型 严寒型 锥入度(0.1mm) 70 5090 70110 90150 120180 按照JT/T 740 规定的试验方法 软化点() 90 80 80 80 70 流动值(mm) 3 5 5 5 弹性恢复率(%) 3070 3070 3070 3070 3070 低温拉伸

28、 0,25% 3 次循环, 通过 -10,50% 3 次循环,通过 -20,100% 3 次循环,通过 -30,150% 3 次循环,通过 -40,200% 3 次循环,通过 注:25%、50%、100%、150%和200%的拉伸量分别为3.75mm、7.5mm、15mm、22.5mm和30mm 7.3.1.3 工艺流程 DB11/T 15912018 9 灌缝胶灌缝工艺如图1所示。 交通导改和安全防护 灌缝准备 找缝 、划线 开槽 清理 、干燥 灌缝 冷却放行 图1 灌缝胶灌缝的工艺流程 7.3.1.4 作业要求 灌封胶灌缝工艺作业要求如下: a) 灌缝准备:根据现场裂缝的实际情况,制定灌缝

29、方案,确定开槽宽度、深度及深宽比等工艺参数。灌缝胶应提前进行加热化料,达到设定温度后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过热、不老化; b) 找缝、 划线: 查找需要灌缝的裂缝, 根据裂缝的破损情况和裂缝修补类型进行划线。 龟裂裂缝、严重网裂裂缝和大裂缝等不宜采用灌缝料灌缝修补的裂缝应做出特殊标记; c) 开槽:开槽宽度应将裂缝破损的松散壁面以及裂缝中松散碎屑、旧料、杂物等切削掉。开槽尺寸宜为 10mm20mm 宽,20mm40mm 深,深宽比宜为 2; d) 清理、干燥:槽内的碎渣及裂缝两侧至少 100mm 范围内的灰尘进行吸(吹),保证槽内及槽口表面干净。灌缝前对槽缝进行吹扫、干燥、预热; e) 灌缝:

30、灌缝时应将灌缝胶连续均匀地灌入槽缝内,并在槽口拖成宽度 30mm、厚度 1mm 左右的 T 型贴封层; f) 冷却放行:灌缝胶冷却至常温后开放交通。 7.3.1.5 质量验收 沥青路面灌缝胶灌缝质量验收应符合表 7 的要求。 表7 沥青路面灌缝胶灌缝质量验收标准 项 目 规定值及允许偏差 检 验 频 率 检 验 方 法 范 围 点 数 槽缝成型 1. 骑缝开槽不偏,槽缝尺寸均匀。槽缝尺寸应为 10mm20mm 宽,20mm40mm 深,深宽比宜为 2; 2. 槽缝内干燥、整洁、坚实 100m 2 钢直尺量、目测 灌 缝 灌缝连续、均匀,无气泡和颗粒状胶粒 100m 2 目 测 外观质量 1.

31、T 型贴封层表面平整、边缘整齐、无脱落变形; 2. 接缝周围整洁、无灌缝料污染 100m 2 目 测 7.3.2 热沥青灌缝工艺 DB11/T 15912018 10 7.3.2.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沥青路面裂缝宽度15mm以下的线形裂缝灌缝作业。 7.3.2.2 材料要求 热沥青应选用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石油沥青宜选用针入度较高、延度较好的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宜选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其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CJJ 1、JTG F40等的相关规定。 7.3.2.3 工艺流程 热沥青灌缝工艺如图2所示。 交通导改和安全防护 找缝 、划线 沥青加热 清缝 、干燥 灌注热沥青 熨平缝口 冷却放行 图2

32、热沥青灌缝的工艺流程 7.3.2.4 作业要求 热沥青灌缝工艺作业要求如下: a) 找缝、划线:同 7.3.1.4.b); b) 沥青加热:普通沥青加热到 150170或改性沥青加热到 170180时可适时灌注; c) 清缝、干燥:同 7.3.1.4.d); d) 灌注热沥青:灌缝时灌缝枪应匀速移动,宽度为 6mm 以下的裂缝,可一次直接灌注至与路面平齐;宽度为 6mm15mm 的裂缝,灌缝可分两次进行,中间撒入干净的粗砂; e) 熨平缝口:将溢出缝外的沥青、细砂等清除后,熨平缝口; f) 冷却放行:灌缝料冷却至常温后开放交通。 7.3.2.5 质量验收 沥青路面热沥青灌缝质量验收应符合表 8

33、 的要求。 表8 沥青路面热沥青灌缝质量验收标准 项 目 规定值及允许偏差 检 验 频 率 检 验 方 法 范 围 点 数 清 缝 缝内干燥、整洁、无松动现象 100m 2 工具刷刮、目测 灌 缝 灌缝连续、充分、饱满、无气泡 100m 2 目 测 外观质量 1. 接缝表面与原路面平顺; 2. 接缝周围整洁、无灌缝料污染 100m 2 目 测 DB11/T 15912018 11 7.3.3 裂缝填缝工艺 7.3.3.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沥青路面裂缝宽度大于15mm的线形裂缝填缝作业。 7.3.3.2 材料要求 填缝料通常采用细粒式(AC-10)和砂粒式(AC-5)普通或改性热拌沥青混合料等,

34、其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CJJ 1和JTG F40等的相关规定。 7.3.3.3 工艺流程 裂缝填缝工艺如图3所示 交通导改和安全防护 划线 清缝 、干燥 填缝 撒砂 、熨平缝口 冷却放行 图3 沥青混合料填缝的工艺流程 7.3.3.4 作业要求 裂缝填缝工艺作业要求如下: a) 划线:查找施工作业范围内的裂缝,并根据裂缝的破损情况和裂缝修补类型进行划线; b) 清缝、干燥:清除松散沥青混合料及杂物,并吹烤干燥; c) 填缝: 填入细粒式或砂粒式沥青混合料并捣实。 填缝时, 普通沥青混合料温度应在 150左右,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应不低于 160; d) 撒砂、熨平缝口:在填缝表面撒一层细砂,并将缝

35、口熨平; e) 冷却放行:填缝表面自然冷却至 50以下后开放交通。 7.3.3.5 质量验收 沥青路面裂缝填缝质量验收应符合表9的要求。 表9 沥青混合料填缝质量验收标准 项 目 规定值及允许偏差 检 验 频 率 检 验 方 法 范 围 点 数 清 缝 缝内干燥、整洁、无松动现象 100m 2 目 测 填 缝 填缝均匀、饱满、平整、密实 100m 2 目 测 外观质量 1. 与原路面平顺,接缝表面与路表面允许高差 0mm3mm; 2. 接缝周围整洁、无填缝料污染 100m 2 1m 直尺量、目测 DB11/T 15912018 12 7.3.4 坑槽热料修补工艺 7.3.4.1 适用范围 适用

36、于沥青路面坑槽病害处治,以及小面积的龟裂、碎裂、沉陷、松散、拥包等路面病害的处治作业。 7.3.4.2 材料要求 热拌沥青混合料级配种类宜与原路面面层结构材料一致,粘层油宜选择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 CJJ 1、JTG F40 等的相关规定。 7.3.4.3 工艺流程 坑槽热料修补工艺如图4所示 交通导改和安全防护 量测 、划线 铣刨或切缝 、凿除 清理 、干燥 涂刷粘层油 填料 、摊铺 、整平 夯实 、压实 封边修整 冷却放行 图4 坑槽热料修补的工艺流程 7.3.4.4 作业要求 坑槽热料修补工艺作业要求如下: a) 量测、 划线: 按圆洞方补、 平行道路中线的原则, 标划修补轮廓线, 应距

37、坑槽外围边缘线 100mm以上; b) 铣刨或切缝、凿除:较大面积的浅层坑槽, 可用小型铣刨机铣刨,铣刨深度应均匀、 边口齐直;较小面积的坑槽,可用人工切割破除方式处理,切口应垂直、整齐,基底平整坚实。若路面下面层需要修补时,层间应形成阶梯形搭接,搭接宽度宜为 150mm 左右; c) 清理、干燥:基槽应干燥、整洁、无残留物; d) 涂刷粘层油:槽壁、槽底均匀涂刷粘层油,不应有淤积、漏刷; e) 填料、摊铺、整平:人工摊铺普通沥青混凝土应采用扣锹法,先边后中,整平坡度应与原路面一致,松铺系数宜为 1.30 左右; f) 夯实、 压实: 坑槽修补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压路机压实;修补面积较小时, 可

38、采用平板振动夯、小型振动压路机夯实、压实。对于较深的坑槽,应分层填补和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70mm; g) 封边修整:接缝表面应密实平顺,干燥后涂刷乳化沥青,封边宽度宜为 30mm50mm; h) 冷却放行: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低于 50后开放交通。 7.3.4.5 质量验收 沥青路面坑槽热料修补质量验收应符合表 10 的要求。 DB11/T 15912018 13 表10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质量验收标准 项 目 规定值及允许偏差 检 验 方 法 基槽成型 1. 四周切缝整齐方正,切缝深度不小于 30mm; 2. 采用铣刨机或其他机械施工,边口应整齐; 3. 开槽深度不低于原沥青路面上面层厚

39、度; 4. 基槽内干燥、整洁、无松动现象 钢尺量、目测 铺 筑 1. 面层铺筑厚度允许偏差-5mm,+10mm; 2. 表面粗细均匀,无毛细裂缝,压实紧密,无明显轮印 钢尺量、目测 平整度 人工摊铺7mm;机械摊铺5mm 3m 直尺、塞尺量 接 茬 1. 接茬密实,无起壳、无松散; 2. 接茬平顺齐直,与原路面高差+0mm+5mm 目 测 1m 直尺、塞尺量 路框差 井框与路面高差5mm 1m 直尺、塞尺量 横 坡 与原路面平顺,横坡一致,不应有积水 目 测 7.3.5 坑槽冷料修补工艺 7.3.5.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路面坑槽及小面积的严重性道路路面病害快速修补,满足“道路病害24小时修复”

40、的养护要求。对于有时限要求的紧急情况或低温寒冷季节条件下也可酌情考虑使用。 7.3.5.2 材料要求 冷补沥青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粘层油宜选择阳离子快裂型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CJJ 1、JTG F40等的相关规定。 7.3.5.3 工艺流程 坑槽冷料修补工艺如图5所示 交通导改和安全防护 量测 、划线 铣刨或切缝 、凿除 清理 槽底 涂刷粘层油 填料 、摊铺 、整平 夯实 、压实 开放交通 图5 坑槽冷料修补的工艺流程 7.3.5.4 作业要求 坑槽冷料修补工艺作业要求如下: a) 量测、 划线: 按圆洞方补、 平行道路中线的原则, 标划修补轮廓线, 应距坑槽外围边缘线 100mm以上;

41、 DB11/T 15912018 14 b) 铣刨或切缝、凿除:较大面积的浅层坑槽, 可用小型铣刨机铣刨,铣刨深度应均匀、 边口齐直;较小面积的坑槽,可用人工切割破除方式处理,切口应垂直、整齐,基底平整坚实。若路面下面层需要修补时,层间应形成阶梯形搭接,搭接宽度宜为 150mm 左右; c) 清理槽底:基槽应干燥、整洁、无残留物; d) 涂刷粘层油:槽壁、槽底均匀涂刷粘层油,不应有淤积、漏刷; e) 填料、摊铺、整平:人工摊铺普通沥青混凝土应采用扣锹法,先边后中,整平坡度应与原路面一致,松铺系数宜为 1.30 左右; f) 夯实、 压实: 坑槽修补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压路机压实;修补面积较小时,

42、 可采用平板振动夯、小型振动压路机夯实、压实。对于较深的坑槽,应分层填补和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70mm; g) 开放交通:路面清理干净后放行交通。 7.3.5.5 质量验收 沥青路面坑槽冷料修补质量验收应符合表 11 的要求。 表11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质量验收标准 项 目 规定值及允许偏差 检 验 方 法 基槽成型 1. 四周切缝整齐方正,切缝深度不小于 30mm; 2. 采用铣刨机或其他机械施工,边口应整齐; 3. 开槽深度不低于原沥青路面上面层厚度; 4. 基槽内干燥、整洁、无松动现象。 钢尺量、目测 铺 筑 1. 面层铺筑厚度允许偏差-5mm,+10mm; 2. 表面粗细均匀,无毛

43、细裂缝,压实紧密,无明显轮印。 钢尺量、目测 平整度 人工摊铺7mm;机械摊铺5mm。 3m 直尺和塞尺量 接 茬 1. 接茬密实,无起壳、无松散; 2. 接茬平顺齐直,与原路面高差+0mm+5mm。 目 测 1m 直尺和塞尺量 路框差 井框与路面高差5mm。 1m 直尺和塞尺量 横 坡 与原路面平顺,横坡一致,不应有积水。 目 测 7.3.6 铣刨罩面工艺 7.3.6.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养护维修作业。 7.3.6.2 材料要求 普通或改性热拌沥青混合料、改性乳化沥青等,其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CJJ 1和JTG F40等的相关规定。 7.3.6.

44、3 工艺流程 铣刨罩面工艺如图6所示 DB11/T 15912018 15 交通导改和安全防护 定位放线 铣刨旧路面 清理基底 洒布粘层油 摊铺沥青混合料 压实 清理现场 开放交通 图6 沥青路面铣刨罩面的工艺流程 7.3.6.4 作业要求 铣刨罩面工艺作业要求如下: a) 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区域确定边界线,边线应与道路中线平行或垂直; b) 铣刨旧路面:应保证铣刨深度均匀、边口齐直,基底平整坚实。对不易铣刨部位应配合人工切割破除方式处理。对超过铣刨深度的松散、坑槽、网裂等病害铣刨前应进行预处理; c) 清理基底:基底应干燥、整洁、无残留物; d) 洒布粘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匀速匀量喷洒,局

45、部可采用手工喷洒或刷涂,不应污染周围路面及附属构造物; e) 摊铺沥青混合料:机械摊铺时,应控制好松铺厚度和摊铺速度,注意摊铺温度。人工摊铺时,应采用扣锹法,避免混合料离析; f) 压实: 压路机碾压时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 非表面层的沥青混合料碾压时应防止振动压路机冲击新旧接边缝壁。缝壁边缘、构筑物周围的沥青混合料,宜采用平板振动夯、小型振动压路机夯实、压实; g) 清理现场、开放交通:清理施工现场,待沥青面层温度低于 50后开放交通。 7.3.6.5 质量验收 沥青路面铣刨罩面质量验收应符合表 12 的要求。 表12 沥青路面铣刨罩面质量验收标准 项 目 规定值及允许偏差 检 验

46、 频 率 检 验 方 法 范 围 点 数 厚 度 -5 mm,+10 mm 100m 1 挖坑或钻芯法 平整度 5 mm 20m 宽度9m 1 3m 直尺、塞尺量 宽度 9m15m 2 宽度15m 3 路框差 5 mm 每 井 1 1m 直尺、塞尺量 接 茬 新老接茬紧密、平顺、齐直,与原路面允许高差 0mm5mm 每 处 横向接缝 2 1m 直尺、塞尺量 20m 纵向接缝 1 和平石相接平顺,与平石顶面允许高差 0mm5mm 20m 1 1m 直尺、塞尺量 DB11/T 15912018 16 表 12 沥青路面铣刨罩面质量验收标准(续) 项 目 规定值及允许偏差 检 验 频 率 检 验 方

47、 法 压实度 符合 CJJ 1 相关规定 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明显轮迹 每个工作路段 目 测 7.3.7 检查井井周下沉及破损快速修复工艺 7.3.7.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作业区域需快速恢复交通情况下的沥青路面检查井下沉及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修复作业。 7.3.7.2 工艺流程 检查井井周下沉及破损快速修复工艺流程如图 7 所示。 交通导改和安全防护 量测 、划线 铣刨或切缝 、凿除 拆除井盖 、井座 井口清理 、井筒调整 井口卧浆 安装包封井座 安装井盖 井周路面破损修补 开放交通 图7 检查井井周下沉及破损快速修复工艺 7.3.7.3 作业要求 检查井井周下沉及破损快速修复

48、工艺作业要求如下: a) 量测、划线:同 7.3.4.4 中的作业方法; b) 铣刨或切缝、凿除:同 7.3.4.4 中的作业方法; c) 拆除井盖、井座:拆除时,不应损坏井盖和井座; d) 井口清理、井筒调整:井口应采用人工清凿,保证井口平整、坚固;井筒应完整坚实、高度适宜,必要时进行砌体维修更换或升井处理; e) 井口卧浆:应在井口周围 200mm300mm 范围内,满铺 1:2 快硬水泥卧底砂浆,厚度 50mm; f) 安装包封井座: 井座安装应利用卧底砂浆调整至与原路面齐平; 井座四周应采用快硬混凝土包封,保证坚实稳固; g) 安装井盖:井盖安装应与井圈密贴、对中; h) 井周路面破损

49、修补:同 7.3.4 修补工艺。 7.3.7.4 质量验收 检查井快捷法修复质量验收应符合表 13 的要求。 DB11/T 15912018 17 表13 检查井快捷法修复质量验收标准 项 目 规定值及允许偏差 检 验 方 法 基槽成型 基槽内整洁、无浮渣,槽底、槽壁无松散 目 测 井口处理 1. 井口清凿彻底、井座安装基面平整坚固;2. 井筒补砌或升高砌筑时,砌体砂浆密实饱满,砌体上下错缝、无通缝;3. 井座安装基面高程允许偏差 20mm。 钢尺量、目测 井盖对中 中心偏位5mm 钢尺量测 井盖高程 与原路面标高允许高差+0mm+5mm 钢尺量测 井座井盖稳固性 1. 井座牢固、无松动;2.

50、 井盖平稳、过车无响动。 目 测 7.3.8 检查井现浇钢筋混凝土护盘加固工艺 7.3.8.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查井井筒严重下沉或井口严重破损的修复作业。 7.3.8.2 工艺流程 检查井现浇钢筋混凝土护盘加固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 交通导改和安全防护 量测 、划线 切缝 、开挖基槽 基底处理 拆除井座 、井筒调整 安放钢筋笼 、安装井座 井筒内支模板 、浇筑砼 养生拆模 铺筑沥青面层 开放交通 图8 检查井现浇钢筋混凝土护盘加固工艺流程 7.3.8.3 作业要求 检查井现浇钢筋混凝土护盘加固工艺作业要求如下: a) 量测、划线:应根据破损范围,以检查井中心为基准点,划出圆形修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