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耐火材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

上传人:您的好秘书 文档编号:5633202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8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耐火材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耐火材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耐火材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耐火材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耐火材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报告说明央行下发了银办发201748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该文显示,对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产业中有市场、有竞争力但暂遇困难的优质骨干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此政策的出台使得耐火材料企业回款情况有望进一步改善,减少应收账款,促进资金回笼。后续随着耐材行业景气度上行趋势的延续,企业盈利弹性空间将更充分地释放。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07.6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98.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17%;建设期利息42.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5%;流动资金766.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69%。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

2、收入8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977.48万元,净利润1038.6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24%,财务净现值1373.8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5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7一、 行业竞争格局7二、 行业基本风险8三

3、、 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10第二章 项目概况14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14二、 编制原则14三、 编制依据15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15五、 项目建设背景15六、 结论分析1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8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20一、 产业链构成及上下游关系20二、 产业链构成及上下游关系21三、 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22第四章 产品方案24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4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24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25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26一、 项目选址原则2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6三、 创新驱动发展30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8五、 产业发展方向41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

4、2第六章 建筑工程说明44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4二、 建设方案46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9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50第七章 运营模式51一、 公司经营宗旨5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1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2四、 财务会计制度55第八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59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59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59第九章 进度计划方案61一、 项目进度安排6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6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2第十章 环境保护方案63一、 编制依据63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64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66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67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

5、环境影响分析67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67七、 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8八、 营运期环境影响68九、 清洁生产69十、 环境管理分析71十一、 环境影响结论75十二、 环境影响建议75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76一、 编制依据76二、 防范措施78三、 预期效果评价82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配置84一、 人力资源配置84劳动定员一览表84二、 员工技能培训84第十三章 项目节能方案87一、 项目节能概述87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88能耗分析一览表88三、 项目节能措施89四、 节能综合评价89第十四章 经济收益分析91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1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1营业收入

6、、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5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7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8五、 偿债能力分析9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0六、 经济评价结论100第十五章 招投标方案101一、 项目招标依据101二、 项目招标范围101三、 招标要求102四、 招标组织方式102五、 招标信息发布103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行业竞争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耐火材料企业有2万余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约2,000家,平均年产量不足2.5万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耐火原料及制品生产企业仅100余家。前60家耐

7、火制品生产企业销售收入只占全国耐火制品年销售收入的30%左右。前10家耐火制品生产企业也仅占15%左右。耐火材料企业初始投资相对较小,门槛偏低导致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多,造成行业生产集中度偏低。国内耐火材料企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以原料为基础,逐步扩大为原料及耐火材料制品生产企业。该类企业以营口青花集团有限公司、海城后英集团有限公司、山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由于拥有巨大的矿山资源,规模相对较大,国内销售收入最高的耐火材料企业均为辽宁省开采菱镁矿并生产耐火材料制品的企业。第二、以技术为先导,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企业。该类企业以北京利尔、中钢耐火、鲁阳股份、濮耐股

8、份、瑞泰科技等为代表。这类企业技术实力雄厚,产品品种多样化,成长性良好,是耐火材料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大型钢铁企业附属耐火材料企业。原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耐火材料厂,这些企业基本上附属于其母公司。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这些耐火材料厂大部分已经与其母公司分离,成为独立的耐火材料制品生产企业。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促进耐火材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耐火材料行业要形成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25%;到2020年,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再利用率高于75%,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到45%。而根据中

9、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耐火材料行业集中度CR10仅为8.95%,远低于25%的发展目标。因此未来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将通过产业升级、并购重组等方式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二、 行业基本风险1、钢铁行业依赖风险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钢铁行业的发展。经济复苏缓慢和对于钢铁行业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整合落后产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钢铁行业的产能提升,从而影响耐火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同时,钢铁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也为钢铁企业对耐火材料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回款能力带来负面影响。而随着调控政策的加剧,导致经营情况恶化,钢铁企业的回款周期可能会进一步延长,从而加大耐火材料供应商的资金压力。2、

10、技术、产品替代风险钢铁、水泥、玻璃等主要下游行业并购重组的推进和环保标准的提升,对于耐火材料的质量和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耐火材料行业品种、质量不能完全有效地满足高温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新型绿色耐火材料产品比重偏低,耐火材料总量结构性过剩较为严重。调整结构,淘汰落后,大力开发推广使用新型长寿、节能、环保、优质的绿色耐火材料产品成为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这对于重视产品技术升级、有一定技术储备的企业将会是一个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的机遇,并可能带来一次行业内的洗牌。3、市场竞争风险国内耐火材料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列入统计报表的耐火材料企业已达1917家。因

11、此耐火材料行业面临着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当今世界耐火材料大集团如奥地利的奥镁公司和比利时的维苏威公司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些跨国公司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耐火材料公司不仅面临开拓国际市场的风险,同时也面临与这些国际先进同行争抢国内市场份额的风险。4、宏观经济政策变动风险钢铁、水泥、冶金工业是耐火材料产品最大的消耗行业,占耐火材料产品消耗总量的80%。但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房地产市场低迷,钢铁、水泥、冶金行业也处于低潮期;且目前上述行业被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认定为产能过剩行业,其企业发展短期内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三、 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2000年至2014年,在钢铁、建

12、材、水泥等下游高温工业的强劲拉力下,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发展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耐火材料产量11,696万吨,同比增长31.2%;其中规模以上耐火材料企业2,0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4,7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从各省市产量来看,河南、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浙江等省市耐火材料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5%以上,其中,河南占比46%,辽宁占比17.8%。随着行业整体实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耐火材料行业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为下游高温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耐火材料作为钢铁、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基础材料,其发展规模受下游行业的制约和影响。其中,钢铁行业是耐火材料最大的消耗

13、行业,约占整个耐火材料产量的70%,因此,钢铁行业的规模直接决定了耐火材料的市场容量。2015年钢铁、水泥行业均处于景气下行阶段,对耐材需求即出现减少。而企业经营困难之下,向耐材公司滞付账款的现象也层出不穷。2016年,中央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为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行业走出困境带来了转机。2016年,钢铁行业去产能规模为6,500万吨,相比4,500万吨计划实现了超额完成。在去产能的持续推动下,我国钢铁行业景气下滑的趋势被成功逆转,转向波动上行。2016年底,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5.3,同比上升70.1%。与钢铁行业类似,2016年,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水泥行业开始

14、实施错峰生产,水泥价格出现触底反弹。2016年底,全国水泥综合价格指数为102.43,同比上升了29%,水泥企业纷纷走出了困境。耐火材料行业随下游钢铁、水泥行业同周期变动。根据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统计数据,从2003年至2014年,在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高温工业高速发展的强力拉动下,耐火材料行业连年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耐火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快速增长,产销量稳居世界耐火材料第一。近年来,我国耐火材料进口量仅占国内耐火材料需求总量的0.1%左右,足以说明我国耐火材料产品无论是数量、品种还是质量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高温工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我国耐火材料年产量自2014年始,进入下行通道,2

15、014年同比下降4.48%,2015年同比下降6.51%,2016年上半年同比下降5.71%。耐材制品年产量从2011年的2,950万吨,下降到了2015年的2,615万吨。2017年,全国耐火材料产量2,292.54万吨,同比增加4.13%。其中,致密定形耐火制品1,297.19万吨,同比增加4.51%;保温隔热耐火制品51.46万吨,同比增长10.13%;不定形耐火制品943.90万吨,同比降低4.27%。2018年1-3月,我国全国耐材产量475.80万吨,同比增长11.08%。其中致密定形耐火制品297.92万吨,同比增长8.52%;保温隔热耐火制品12.48万吨,同比增长24.89%

16、;不定形耐火制品165.40万吨,同比增长15%。2018年一季度,全国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总额10.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49%。其中出口贸易额9.87亿美元,同比增长49.04%;进口贸易额0.86亿美元,同比增长70.16%。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总量148.71万吨,同比降低3.31%。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108.10万吨,同比降低3.99%;耐火制品出口量40.61万吨,同比降低1.43%。钢铁、水泥、玻璃等主要下游行业“十三五”期间减量发展已成定局,如粗钢产量经相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将由现在的8亿多吨/年下降到7.0亿吨/年左右。据此测算,日常生产消耗用耐火材料需求量将逐步减

17、少300万吨左右。此外,随着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产品品种的不断更新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单位产品耐火材料消耗将有所降低,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国耐火材料产量将降至3,000万吨左右。第二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深圳耐火材料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投资管理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二、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2、选择成熟、可靠、略带前瞻性的工艺技术路线,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3、设备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用地;4、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进“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

18、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和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弹性;5、形成以人为本、美观的生产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6、满足项目业主对项目功能、盈利性等投资方面的要求;7、充分估计工程各类风险,采取规避措施,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三、 编制依据1、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概况、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

19、划、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依据。五、 项目建设背景2000年至2014年,在钢铁、建材、水泥等下游高温工业的强劲拉力下,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发展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耐火材料产量11,696万吨,同比增长31.2%;其中规模以上耐火材料企业2,0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4,7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从各省市产量来看,河南、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浙江等省市耐火材料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5%以上,其中,河南占比46%,辽宁占比17.8%。随着行业整体实力的增强

20、,中国在世界耐火材料行业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为下游高温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圳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释放开放互动、绿色低碳的巨大潜能,汇聚协调均衡、共建共享的强大力量,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率先突破,在应对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服务发展大局中主动担当,继续种好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打造创新发展的高地、成为包容发展的示范城市。六、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11.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x吨耐火材料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

21、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07.6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98.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17%;建设期利息42.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5%;流动资金766.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69%。(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707.6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971.76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735.87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8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6977.48万元。3、项

22、目达产年净利润(NP):1038.61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0.24%。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5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458.77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

23、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7333.00约11.00亩1.1总建筑面积10912.071.2基底面积4253.141.3投资强度万元/亩248.362总投资万元3707.632.1建设投资万元2898.112.1.1工程费用万元2420.442.1.2其他费用万元398.112.1.3预备费万元79.562.2建设期利息万元42.532.3流动资金万元766.993资金筹措万元3707.633.1自筹资金万元1971.763.2银行贷款万元1735.874营业收入万元8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6977.486利润总额万元1384.817净利润万元1038.618

24、所得税万元346.209增值税万元314.2410税金及附加万元37.7111纳税总额万元698.1512工业增加值万元2386.1813盈亏平衡点万元3458.77产值14回收期年5.7515内部收益率20.2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373.80所得税后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产业链构成及上下游关系行业的上游主要为非金属矿石产品,主要原料为菱镁矿、莫来石、红柱石、焦宝石、搅拌轴、镁砂、铝矾土等,辅助原材料为防爆纤维、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等化工用品等。当前,我国菱镁矿、铝矾土矿等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特点。其中,我国已探明菱镁矿储量达32.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

25、26.29%,居世界首位。我国有丰富的铝矾土资源,目前已探明的储量超过20亿吨,居世界前列;产地从黄河以北的山西、河北和山东,穿过中部的河南、湖南和广西,直到西南的贵州和四川。中国铝矾土主要为一水硬铝石型,占全国储量的98%;三水铝石型甚少,仅在海南省和福建省有发现;一水软铝石-高岭石型在湖南有开采,出产铝矾土熟料主要在山西、河南和贵州,次为湖南、广西等。中国的耐火材料厂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等地。行业的下游主要是钢铁、冶金、石化、水泥、玻璃等高温工业领域。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转型的需求,钢铁、水泥、冶金行业面临节能转型行业升级的要求。此前在全国去产能大基调下,钢企、水泥在行业面临着较大的筹资

26、和偿债压力。根据Wind资讯,2017年我国耐火材料70%的需求来源于钢铁行业,此外有色、建材、化工等其他高温工业领域也是主要需求来源。下游企业现金流的好转将增强其对供应商的支付意愿,耐火材料企业回款情况有望进一步改善,应收账款规模将得到压缩。后续随着耐材行业景气度上行趋势的延续,企业盈利空间将会一定程度地释放。二、 产业链构成及上下游关系行业的上游主要为非金属矿石产品,主要原料为菱镁矿、莫来石、红柱石、焦宝石、搅拌轴、镁砂、铝矾土等,辅助原材料为防爆纤维、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等化工用品等。当前,我国菱镁矿、铝矾土矿等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特点。其中,我国已探明菱镁矿储量达

27、32.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6.29%,居世界首位。我国有丰富的铝矾土资源,目前已探明的储量超过20亿吨,居世界前列;产地从黄河以北的山西、河北和山东,穿过中部的河南、湖南和广西,直到西南的贵州和四川。中国铝矾土主要为一水硬铝石型,占全国储量的98%;三水铝石型甚少,仅在海南省和福建省有发现;一水软铝石-高岭石型在湖南有开采,出产铝矾土熟料主要在山西、河南和贵州,次为湖南、广西等。中国的耐火材料厂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等地。行业的下游主要是钢铁、冶金、石化、水泥、玻璃等高温工业领域。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转型的需求,钢铁、水泥、冶金行业面临节能转型行业升级的要求。此前在全国去产能大基调下,钢企

28、、水泥在行业面临着较大的筹资和偿债压力。根据Wind资讯,2017年我国耐火材料70%的需求来源于钢铁行业,此外有色、建材、化工等其他高温工业领域也是主要需求来源。下游企业现金流的好转将增强其对供应商的支付意愿,耐火材料企业回款情况有望进一步改善,应收账款规模将得到压缩。后续随着耐材行业景气度上行趋势的延续,企业盈利空间将会一定程度地释放。三、 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1、周期性耐火材料行业具有一定周期性特征。行业的发展与下游的钢铁冶金等制造工业息息相关。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下游钢铁、冶金行业有业务扩张的需求,耐火材料的业务量会显著增加;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下游钢铁、冶金行业可能会采取

29、较为保守的发展战略,耐火材料的业务量会适当缩减。2、季节性耐火材料的主要下游行业为钢铁、冶金行业,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推动下,电力、石油、化工、交通、建筑等多行业领域对钢铁的需求不断增长,钢铁在终端消费市场作为生活消费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总体来看,钢铁行业领域钢材需求季节性波动的影响较小,相应的耐火材料生产供应的季节性波动也相应较小。3、区域性从产业区域分布看,耐火材料主要集中在河南、辽宁和山东三省,三省耐材制品产量占全国耐材总产量的80%左右。河南、山东为铝硅系耐火材料的主产区,辽宁为镁质耐火材料的生产基地,耐火材料行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第四章 产品方案一、 建

30、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7333.00(折合约11.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0912.07。(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投资管理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吨耐火材料,预计年营业收入8400.00万元。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

31、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耐火材料作为钢铁、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基础材料,其发展规模受下游行业的制约和影响。其中,钢铁行业是耐火材料最大的消耗行业,约占整个耐火材料产量的70%,因此,钢铁行业的规模直接决定了耐火材料的市场容量。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服务)名称单位单价(元)年设计产量产值1耐火材料吨xx2耐火材料吨xx3耐火材料吨xx4.吨5.吨6.吨合计xx8400.00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国家地区城市规划要求;2、满足项目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3、节约和效力原则;安全的原则;4、实事求是的原则;5、节约用地;6、注意环保(以人为本,减少对

32、生态环境影响)。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截至2018年末,全市下辖9个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27.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02.66万人,城镇人口1302.66万人,城镇化率100%,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设中国特

33、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清朝初年建墟,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深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2019年12月,位列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三名。2019年12月,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初步核算

34、,2019年本市生产总值2.69万亿元、增长6.7%,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辖区公共财政收入942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3亿元、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5%左右。全年新登记商事主体50多万家、总量超过320万家,新引进人才28万人,发展更具韧性和活力。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40年来,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艰苦创业,破冰开局,勇立潮头,推动深圳从一座边陲

35、农业县发展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完成40项民生实事,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与形势的重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抢抓机遇中增强主动,在应对挑战中保持定力,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再创经济特区发展新优势。(一)国际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

36、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加快重构,贸易保护主义强化。国际分工格局深度调整,发达国家加紧实施“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我国制造业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经济正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深圳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前瞻思维,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格局新趋势,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在新的国际经济坐标系中谋划更高质量发展,建设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引擎。(二)国内环境我

37、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国内经济步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开放共赢、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深圳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率先开辟新常态下质量型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实现特区更大发

38、展。(三)机遇与挑战深圳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率先进入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稳定增长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新、质量高、韧劲足、潜力大,有能力、有条件率先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实现特区新发展。深圳作为全国先行发展的地区,要向更高发展阶段跨越提升,就必须正视超常规发展和超大型城市建设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增速放缓常态化下,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剧,推进结构优化和保持较高经济效益难度增大;城市承载能力严重受限,优质公共资源供给不足,人口压力增大与高端人才短缺并存;快速城市化遗留问题凸显,环境污染、公共安全和城市治理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突破思想观念和利益固化的

39、藩篱难度加大。三、 创新驱动发展(一)突出创新驱动汇聚高端发展新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突出开放创新、全面创新和原始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之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基础支撑,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实现从跟随创新向自主创新、引领创新迈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知识联盟,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40、、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坚持开放创新,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与深圳创新创业环境有机融合,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区域协同创新,提升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联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优势传统产业为重要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与商业模式、企业、文化、金融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集中涌现,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打造产业新引擎,构建世界级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科技

41、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创新作用,更加注重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更加注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全面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坚持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并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海纳天下英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营造激励创新环境。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完善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协调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创新。弘扬特区创新文化,完善鼓励创新、支持创造、激励创业的政策措施,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构建更具活力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二)突出质量引

42、领构建全面发展新优势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把质量作为新常态下第一追求,更加注重企业效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推进质量、标准、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加快构建大质量大标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生态发展率先全面步入质量时代。加快实现质量型发展。坚持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的质量自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消费与创新相互渗透,以新需求牵引新技术、催生新产业,以新技术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和技术含量,实现产业结构再优化再升级。创建国际一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标准体系

43、,实施更广泛、更先进、更严格的质量和标准控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加快创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深圳标准,在若干重点领域成为国际标准引领者。把深圳标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率先在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制定实施更高标准,以领先的标准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主动。树立城市品牌和信誉。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深圳品牌,使深圳制造成为产品高端、技术先进、管理卓越和服务优质的品牌象征。打造诚信深圳,完善信用体系,加强政府监管,强化行业和企业自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使深圳品牌、深圳信誉成为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三)突出互联融合抢占信息经济发展制高点主

44、动顺应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新趋势,全面优化重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刻变革,率先迈入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信息经济时代,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塑造开放共享的产业新生态。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拓展人机交互、互联互通、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完善信息经济发展的关键载体。以信息化推动企业组织扁平化和无边界化,加快形成平等、开放、分享的组织结构,推动产业组织全球化、服务化、平台化,激发信息经济发展活力。打造跨界融合的经济新形态。以提升网络承载力、突破核心技术、创新智能硬件、深化信息服务为重点,构建纵向垂直整合、结构优化完备的

45、信息通信产业,形成技术水平高、渗透力强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培育壮大分享经济,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开启线上线下互动的智慧新生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感知系统建设,推进公共资源数字化和可视化,打造全面感知、万物互联的智慧深圳。有序推进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全业务覆盖、全流程办理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云,实现一站式、即时性的政府云服务。加快智慧城区和智慧社区建设,鼓励发展移动互联、服务共享的网络消费,促进市民生

46、活方式智慧化。(四)突出协调均衡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改善城市发展环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各区协作协同,实现城市安全、均衡、有序发展。确保城市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严把安全关、质量关,把安全贯穿到城市发展各环节、各领域。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水资源、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保障,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和防灾减灾等能力建设,推进公共安全工作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实现特区一体化。加大对原特区外地区的投入力度,统筹提升原特区外城市功能,以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为切入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事关城市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工程。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计划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