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 文档编号:5644242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更多考研资料 v/q: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顺通考试资

2、料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教育监控能力2次级社会化3班级个性化功能4核心素养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性质。2简述小学师生间的教育关系。3简述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4简述小学教育实践智慧的培育途径。三、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1试分析综合

3、实践活动的价值,并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2试从客观依据和价值取向两个层面,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立的培养目标。四、写作题(本题共1小题,共计50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是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教育方面的小论文。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教育监控能力答:教育监控能力

4、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它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大方面:(1)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根据其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教师教育监控能力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计划与准备;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教材的呈现;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评估学生的进步;反省与评价。2次级社会化答:次级社会化,又称

5、继续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成人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基础上深入社会化的阶段,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次级社会化表明人的社会化即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贯穿人的一生,一般有两种情况: 继续学习、掌握原有的社会知识。 不断地学习新产生的知识以继续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后一个方面尤为重要,这既是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3班级个性化功能答:班级个性化功能是指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水平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班级环境和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为媒介,通过学生主体的内化机制,形成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功能。班级的个性

6、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集体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扮演一定角色、承担一定责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与特长。(2)通过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3)通过营造满足学生情感需要的群体心理氛围,引导学生获得人格上的自尊感,发现自己的价值,锻炼意志。(4)通过集体活动中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诊断并矫正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唤起恰当的自我期望,促使个性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在班级管理、班级教学和班级活动等方面开展措施,去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班级个性化功能的发挥。4核心素养答: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

7、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方面。研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

8、性质。答:小学教育的基本性质包括以下三点:(1)全民性。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小学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几乎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创造条件,确保每个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2)义务性。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智能及身体状况不允许的例外),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67岁),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因此,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

9、会是均等的,是应当享有的权利。(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面对正在发展的小学生,我们不仅要一般地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而且要具体地掌握儿童在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过程,针对每个具体的儿童和其身心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做细致而艰苦的教育工作,正确把握小学教育的性质,并且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10、密切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各类人才,为祖国的未来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2简述小学师生间的教育关系。答: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体间关系。它是师生现实关系的体现,它是形成性的。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主体,没有教育关系,师生的社会关系同样存在;但没有教育关系,教育活动就难以发生。师生的教育关系也是多样的:(1)从教育过程的主体作用来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但他们的地位是有差别的,主体作用也不同。

11、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是整个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是教师领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是受教育者,虽然他们也有一定的选择权、自我决策权,但总体上应理解并配合教师。(2)从教育作为一种组织来说,教师和学生是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在学校、班级、教室等社群中,构成组织和被组织的关系。教师是这些社群中的“领袖”,保持必要的权威,对于集体凝聚力、团队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师组织学生而不是学生主导集体。(3)从教育活动的展开来说,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对话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彼此心灵开放。彼此尊重、彼此接纳、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共同

12、发展的关系。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独特的整体性的人而发生交互性作用的,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听。通过对话,双方都获得了理解和沟通,获得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最终实现各自精神的发展。总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这种关系是从教育过程本身出发,根据对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各自承担的不同任务和所处的不同地位的考察,对两者关系作出的教育学意义上的解释。这种关系形式,并不随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而转移,而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并且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活动中得以表现。3简述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答: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小学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人口、文化、经济、政治

13、、生态等方面。(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和全面性,它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实施全面的教育,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其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人口质量,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因此,小学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具有国家之本、民族之本和人生之本的重要地位。(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一方面,小学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小学生讲解和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能够掌握既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有助于人类既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得到保存,也有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小学生所学习道德知识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14、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后从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知识宝库中所选择出来的,因此,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也就有选择的功能。(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学生成年后进入社会后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劳动力,其自身的能力与小学时期所受的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小学教育能够普遍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在当代小学教育中,各学校已经普遍设立思想品德课程,传播科学真理,启迪人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的民主观念,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

15、为今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通过小学教育中所设立的科学等课程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对于保护环境的认识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仅为今后的绿色生活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言语交谈影响周围的人们,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传播。总之,小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是小学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小学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基础;能够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还能够起到保护环境、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等等。因此,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4简述小学教育实

16、践智慧的培育途径。答:小学教育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并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起到规范的作用。小学教育实践智慧的培育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树立职业理想,形成个人教育哲学教师对待教育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自身的发展,为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加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认真规划职业发展,对教师职业有着清晰的认识,树立职业理想,形成个人教育哲学。(2)坚持读书学习,汲取教育理论智慧虽然教育

17、实践主要发生和体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但是汲取教育理论智慧是非常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为处理问题提供某种理念和思路。为此,教师要不断地读书学习,去吸收和借鉴前人的思想与智慧,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国内外的新的教育理论用于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做学习型教师。(3)反思教育实践,丰富教育教学经验教育实践智慧是一种关于教育践行的智慧,不仅仅单纯通过知识学习和传授而获得,经验在这里起到了很大作用,而经验来自于对经历的反思。教师只有经常反思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4)开展交流合作,形成教育对话机制教师同伴之间经常交流、探讨、互相学习,也是提升教育实践智慧的很好途径。学

18、校本身就是学习者的共同体,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是这个人所属共同体的教育理念与行为的一种表现,个人智慧是该共同体文化的实践的产物。教师同伴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分享自身的教育经验,建立教育对话机制,形成专业同伴关系,也是提升教育实践智慧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今后教育质量的保证,实践智慧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只有加强教育智慧的培养,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三、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1试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并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和普

19、通高中阶段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对我国几十年来课外活动、活动课程与社会活动的继承和发展,是应对时代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挑战的基本策略,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个性品质的根本要求。(1)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价值。其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其根本价值与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启发学生潜能、体验人生、关注社会

20、、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完善学生的生活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在体系化的学科课程和课堂知识教学的框架中,为学生打开一个超越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扇窗户,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实践的有效生活空间,通过研究、服务、设计、制作等活动,增进了进行各种实践性活动的能力,关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从问题或活动主题的提出到实践过程,都充分表现了他们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校课程的创设与发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需要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学校特色和当地课程资源,开发丰富的综合实践

21、活动主题,给予学校教师丰富的创造空间,促进学校课程的创生与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能够促进学习型学校建立和校内组织文化变革,也会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变革。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转变教师新课程实观念、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虽然,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还表现在促进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上,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价值体现在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上。(3)如何在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

22、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 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发展。 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相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使他们养成服从集体的品质和集体观念,

23、获得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体验,激发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此外,综合实践课程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地计划自己的学习并细心地完成和客观地评价所得到的学习成果的习惯,也可以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体验到人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 与生活、社会教育相结合校外课程资源绝不是课堂、操场、实验室的简单“搬家”,而是突破传统教学的框架,使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世界的发展信息相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资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教学、包括现今的电化教学所无法传授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和解决现

24、实问题,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学生科学学习相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做好相邻知识系列、相近学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及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要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 要注重过程,关注结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更应关注的是活动的过程:我们的

25、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整合其他学科资源,拓展教材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农村课程资源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做好该课程与相关课程的沟通和整合,能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各门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的视听材料,同样可为综合实践课所用。 随机展示,激励相随小学综合实践的活动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然而学生的研究成果并非在结束时才出现。在整个活动

26、操作过程中,学生出现闪光点或取得了小小成功时,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的展示欲望,及时提供展示机会,而且每一次展示都要伴随着激励,可以是口头评价或奖励小红花,也可以写一句赞美的话。而且这种针对展示的评价是生生、师生互动。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需要积极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入教育过程中。2试从客观依据和价值取向两个层面,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立的培养目标。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2001

27、年6月由教育部印发的课程条例,主要介绍了基础教育的课改内容,指明了今后课程改革的实践方向。(1)培养目标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强调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

28、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培养目标确立的客观依据培养目标确定的客观依据是多方面的: 21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我国的基础教育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变革。 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的高科技将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主宰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基础

29、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以往的基础课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原来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评价只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等问题。本次课程改革着重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本身的问题,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3)培养目标确立的价值取向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30、。改变过去对学科知识的单一追求,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上全面发展。 重建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和谐的、有个性的发展。 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促进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的经验。综上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适应21世纪人类新的生存背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质是要面向人的发展,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四、写作题(本题共1小题,共计

31、50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是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教育方面的小论文。【参考答案】“教书”与“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有人说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从字义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

32、要人才的专业人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是简单的知识渊博型,还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师呢?答案是两者兼备的全面教师。“学高”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巨大库存,只有博学和慎思,才有可能带出才能杰出的学生;而“身正”是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只有教师德艺双馨,才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品德优良、专业知识丰富的好教师呢?应具有事业心、责任感与爱心。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所谓“把教育当事业”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育中的所有现象,都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自觉地进行研究,然后结合自己每一天的每

33、一个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提炼等等。有事业心的老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不愿意简单地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讲出新意。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才能给我们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收获。教师不是演讲者,而是榜样。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行为世范,学为人师”。而如今却出现了很多玷污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事件,在汶川大地震中撇下学生的“范跑跑”,以及在孩子痛苦表情下肆意淫笑的温岭幼儿园虐童教师。有责任心的合格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

34、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教师不是学生的长辈,而是学生的朋友。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朋友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在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学生长辈的位置。学生不听教师的话,教师就会勃然大怒。一些道德修养不高的教师甚至会出现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教师是社会的一员,不仅要充当“教师”这一角色,而且要充当多种角色。只有与学生交朋友,学生才可以对教师产生信任,师生之间的沟通才可以更为方便,更为有效。学识是教师的头脑,教书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风帆;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育人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6小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