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pptx

上传人:晚风1 文档编号:5658290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7.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特征基本标志根本原则内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必要性含义目标手段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要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计划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活动行政机构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知识回顾 我国当前的小康建设处于什么阶段?将来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个什么样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振奋人心。我们要深入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你了解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吗?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

3、实涵义 “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2021/5/761.总体小康水平1990年2000年2050年1980年解决温饱达到小康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伟大胜利里程碑奇迹意 义贫困(1)总体小康的发展历程总体小康的成就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总体小康的成就类别人均GDP低收入国家少于756美元下中等收

4、入国家7562 99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 2 9969 265美元 高等收入国家高于9 265美元2012年我国人均GDP为5432美元,居世界第87位。(3)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我国的总体小康我国的总体小康是是低水平的低水平的小康小康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这是他们的课堂这是他们的课堂我们也想上学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先进的教育设施山区落后的教育贫穷不是我影响市容,我真的很饿幸福的孩子苗家人的学校上海市的小学2015年中国东部10省市:辽宁,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内蒙古人均GDP每个都过1万美元。中国东部地区整体迈入初等发

5、达社会标准。我国的总体小康我国的总体小康是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资料消费的满足,而发展资料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总体小康特点(不足): _的、 _的、发展很_的小康。低水平低水平不全面不全面不平衡不平衡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 2012年11月,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五位一体”的新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全面小康的目标 (1)时间:本世纪头二十年。 (2)特点: _基本实现、_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_明显改善、 _良好。工业化综合国力生活质量生态环境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_权利、具有更高_素质

7、和_追求。 各方面_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_而又安定团结。 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_,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民主文明精神制度活力亲和力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比较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区别标准高低生活质量社会发展状态联系低水平、低标准低水平、低标准的小康,人的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00800美元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刚跨过小康的门槛更高水平、较高标准更高水平、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国的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入国家的水平

8、,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实、富裕不全面不全面小康生活所覆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盖的人群不全面小康生活小康生活的实际内容不全面,偏重于的实际内容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物质消费更全面更全面追求物质、政治、精神追求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除注重物质除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注重居民的精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活环境的改善,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发展很不平衡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大体之间的发展水

9、平差距大发展比较平衡发展比较平衡将缩小地区、城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 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总体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发展和完善总体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发展和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1.新要求的具体内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

10、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2021/5/729(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 注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两个特点: (1)时间的长期性,大约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2)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全面小康

11、社会并不是要求所有地区在同时达到全面小康。而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88.0%,中部地区为77.7%,西部地区为71.4%,东北地区为82.3%。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快有慢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愿景成就不足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对外1.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2、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C.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小康社会【解析】我国当前的小康就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A项正确;B、C两项指的是全面小康的特点;D项观点显然错误。2.我国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就必须构建“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据此在经济建设方面可以选择的对策有( )统筹城乡发展 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A、 B、 C、 D、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低收入者D3.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号召农民建起了40多幢黄白相间的小别墅,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

13、传的明星“小康村”,但西坑村却因此欠下130多万元贷款,成为当地百姓沉重的负担和挥之不去的心病。当地政府的做法( )曲解了小康的本质忽视了发展的协调性没有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没有建设生态文明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解。为建别墅而让百姓产生负担和心病,这显然是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没有考虑到发展的协调性,更没有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故分析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生态文明,故不符合题意 。【答案】A4.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体同等对待。这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实现B

14、.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解析】全面小康的目标要在全面范围内实现,故A项错误;B项观点不符合事实;D项观点错误,主要靠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自己努力。部分地区和人群实现全面小康的困难,正体现出小康社会建设的不平衡性。【答案】C5.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是一个长时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是“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最终目标A. B. C.

15、D.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不能带来全面小康的必然实现,故错误;全面小康是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而第三步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故正确,错误;是对实现全面小康建设过程的正确分析,故入选。 【答案】C6.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体同等对待。这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实现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用那些彩贝去编织你的诗吧,用那簇星座去谱写你的歌吧!生活,需要幻想的音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