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XXXX最新.pptx

上传人:晚风1 文档编号:5658291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7.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XXXX最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XXXX最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XXXX最新.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XXXX最新.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XXXX最新.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海导航 方法警示探究主干知识梳理疑难突破典题导析课堂巩固训练课后强化作业课堂小结7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课本P85P87的内容,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海导航 导学线索主干知识梳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你了解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吗?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

2、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1.总体小康的实现时间总体小康20世纪末1990年 2000年2050年1980年解决温饱达到总体小康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伟大胜利是中华名族发展的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意 义贫困2.总体小康的发展历程建党100周年2020年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总体小康的成就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3.总体小康的成就类别人均GDP低收入国家少于756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7562 99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 2 9969 265美元 高等收入国家高于9 265美元20

3、12年我国人均GDP为5 432美元,居世界第87位。4.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特点)城市先进的教育设施山区落后的教学条件总体小康特点发展很不平衡低水平不全面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满足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经济得以发展,而社会保障等方面有待提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社会 民生经济政治生态文明二元结构系数是衡量城乡经济差距的一个指数。此指数越小,表示城乡差距越小。二元结构系数城市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到2050年

4、,中国的四大基本指数:恩格尔系数平均在0.15以下、基尼系数平均在0.30到0.35之间、人文发展指数平均在0.9以上、二元结构系数平均在1.5以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具体内容(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

5、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体系建立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88.0%,中部地区为77.7%,西部地区为71.4%,东北地区为82.3%。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快有慢疑难突破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愿景成就不足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两型”社会

6、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对外典题导析1.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C.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小康社会【解析】我国当前的小康就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A项正确;B、C两项指的是全面小康的特点;D项观点显然错误。【答案】AD2.3.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7、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是一个长时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是“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最终目标A. B. C. D.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不能带来全面小康的必然实现,故错误;全面小康是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而第三步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故正确,错误;是对实现全面小康建设过程的正确分析,故入选。 【答案】C4.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号召农民建起了40多幢黄白相间的小别墅,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明星“小康村”,但西坑村却因此欠下130多万元贷款,成为当地百姓沉重的负担和挥之不去的心病。当地政府的做法( )曲解了小康的本质忽视了发展的协调性没有全面提高人民生

8、活没有建设生态文明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解。为建别墅而让百姓产生负担和心病,这显然是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没有考虑到发展的协调性,更没有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故分析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生态文明,故不符合题意 。【答案】A5.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体同等对待。这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实现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解析】全面小康的目标要在全面范围内实现,故A项错误;B项观点不符合事实;D项观点错误,主要靠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自己努力。部分地区和人群实现全面小康的困难,正体现出小康社会建设的不平衡性。【答案】C课堂巩固训练课后强化作业练习册对应的学案以及练案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