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强力推荐-管理必读-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中央党校哲学部.pptx

上传人:晚风1 文档编号:5668356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X 页数:91 大小:3.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力推荐-管理必读-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中央党校哲学部.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强力推荐-管理必读-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中央党校哲学部.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强力推荐-管理必读-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中央党校哲学部.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强力推荐-管理必读-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中央党校哲学部.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强力推荐-管理必读-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中央党校哲学部.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李建华中央党校哲学部科技哲学教研室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2 战略思维是从宏观总体、长远发展和根本基础上来认识和把握全局的思想方法。通常,成功的战略思想总是依赖于更为进步的科学理念。所以,战略思维总体上是对某种先进的科学理念和创新的哲学思维的认识和把握。 学习和研究战略思维,是共产党人提高执政能力,保持执政为民先进性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3邓小平同志曾站在战略高度,要求广大干部应当“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做出了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市场经济与

2、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这些战略决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的发展,也体现着现代科学和系统理论的原理和精神。5一、科学的世界图式与系统理念二、结构功能原理与实现社会机制变革的战略思维三、自组织原理与发展市场经济的 战略思维四、系统的波动性与可持续发展的 战略思维6 一、科学的世界图式和系统一、科学的世界图式和系统理念理念7科学知识是一定时代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共产党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与发展的根源,是共产党人执政战略思想形成的土壤。 希望大家努力多学一点科技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科技创新和转化工作进一步抓好了,我国的经济和

3、社会发展就能具备更大的后劲。 江泽民8 胡锦涛同志说:“我们不仅要从科学理论上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 ( 2004年6月在两院院士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15页)9文化社会有机无机夸克粒子原子分子聚集态行星系恒星系星云系总星系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群体生态系生物圈家庭国家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符号语言知识科学组织水

4、平 微观 常观 宇观 空间细胞(一)现代科学的世界图式10夸克 基本粒子3 原子 8 分子 聚集态 1 地幔大气层水层地壳核内核地 球 11文化社会有机无机夸克粒子原子分子聚集态行星系恒星系星云系总星系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群体生态系生物圈家庭国家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符号语言知识科学组织水平 微观 常观 宇观 空间细胞12机体生理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核酸 DNA分子生 物大分子蛋白质13群体系统14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海洋、高山、农业、城市大型肉食动物微生物和贝类小型肉食动物尸体小型肉食动物大型昆虫爬虫类小型昆虫大型鱼类小型鱼类微生物和贝类粪便和尿肉食昆虫水生植物与微生物15文化社会

5、有机无机夸克粒子原子分子聚集态行星系恒星系星云系总星系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群体生态系生物圈家庭国家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符号语言知识科学组织水平 微观 常观 宇观 空间细胞16家庭社会组织国家国际组织17文化社会有机无机夸克粒子原子分子聚集态行星系恒星系星云系总星系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群体生态系生物圈家庭国家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符号语言知识科学组织水平 微观 常观 宇观 空间细胞181101010001010100010逻辑语言Emc2知识科学符号19 2,世界统一的历史性:全部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历史发展过程;1,世界普遍的系统性:不同领域中存在着不同的等级层次,每一层次的每一事物

6、都是具有结构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系统;从科学图式所得出的一些基本理念: 3,世界系统的创生性: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 和搭配组合而创生出的具有整体性的系统。20系统子系统超系统自然通过组合搭配创生出不同层次的系统世界是系统的,处处是系统。21熊比特认为:“创新是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即新的生产功能的建立。 爱因斯坦说:“创造性思维好象是一件组合的事。”创新:通过对各种要素和条件的有机联系与重新组合来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系统的思想方法。22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个要素的整体abcdn23整体性就是子系统层次上没有的性质在系统层次上的突现,也就是某

7、种新奇事物的创生整体性奇异性平淡性个体性和谐性创新性241、多个要素的搭配组合可以创生出新的整体系统。(二)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种种表现25麻将象棋桥牌围棋国际象棋扑克游戏262 、相同要素的不同联系组合可以创生出多种整体系统。27网上聊天28汇通天下29 3、系统的结构转变可能引起性质完全不同的系统行为老马骑士与瘸马骑士赛马慢的故事30甲催马甲失败的可能甲荣誉甲马速+乙催马乙失败的可能乙荣誉乙马速+乙催马乙失败的可能乙荣誉乙马速+甲催马甲失败的可能甲荣誉甲马速+骑自己的马赛马慢骑对方的马赛马慢31+甲工作社会利益甲利益甲绩效乙工作社会利益乙利益乙绩效+乙工作市场竞争力乙利益乙绩效甲工作市场竞争力

8、甲利益甲绩效没有生产积极性的社会结构调整系统结构来调动生产积极性32 二、结构功能原理与实现社会机二、结构功能原理与实现社会机制变革的战略思想制变革的战略思想33单向作用相互作用 系统科学表明,任何系统内部都通过子系统一定的联系形成特定的结构,而系统的这种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或系统的行为。 总体来看,系统内部的基本联系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由“单向作用”联系形成的简单系统,一类是由“相互作用”联系形成的复杂系统。 A BA B34(一)单向作用与集中化系统的结构与行为A B从几十万年前到20世纪40年代,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用单向作用建立起来的发条摆擒纵器齿轮组秒针分针时针单向作用的因果系

9、列链人手35由单向作用联系构成的组织管理中的集中化系统(科层系统、官僚系统或A系统)机械系统、封建吏制、军队系统、图书检索、计算机文件管理36 总经理3738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39 20世纪初德国的社会学家、管理学家麦克斯.韦伯认为: 从纯粹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度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精确性、工作的速度、任务的明确、对文件的熟悉程度、活动的连续性、权限的划分、指挥的统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人员磨擦的控制,以及在物质和人员方面的成本减少,这一切在官僚机构中将达到最佳的状态。韦伯40 但是在40年代末以后,由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的提出,人们发现了由相互作用联系构成的有机系统结构, 比较这两类

10、系统。人们发现,集中化系统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着许多弱点和不足。维纳申农贝塔朗菲41单向作用管理结构的弊病上下等级森严;横向隔绝无关;动点少而集中;行为机械简单。42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了党的作用外就是实行军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武器。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43A B由单向作

11、用构成的系统其行为表现出机械性(简单性、被动性和线性作用)。由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其行为表现出有机性和自组织性 (复杂性、非线性作用、自动性、自调节、自复制、自创生)。(二)相互作用与有机化管理AB44工作系统-18C输出(降温)输入(电源)+信息反馈电冰箱电路的相互作用造成了系统的自动化调节行为手机不关无为而治市长无薪首相嗜好45奖惩制度目标企业工作厂长完成完不成 34万 80万集团厂长 34万 80万完达山集团实现的企业改革厂长赔八十万书记交十万老同志46计划指令生产产品配售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n计划经济的单向作用机制市场经济的相互作用机制产品生产消费者资金学雷锋空服迪斯尼数量、质量、品种、服

12、务家具销售47 恩格斯曾经指出: “相互作用是我们从现今自然科学的观点出发在整体上考察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遇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一系列的运动形式,都是相互转化、互相制约的,在这里是原因,在那里就是结果,因此,自然科学证实了黑格尔曾经说过的话: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比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追溯得更远了。” 48 旧的计划经济模式是一种简单系统结构,是机械论思想在社会和经济系统中的反映。正是通过改革开放的战略变革,社会主义经济才开始了走上了运用相互作用机制的辩证法的发展道路。邓小平是这条道路的开拓者,是他把辩证法思想真正运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之中。A BA B49 三、自组织原理与发

13、展市场经济三、自组织原理与发展市场经济的战略思维的战略思维50 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 是现代科学和系统科学的对自然进化的一种新的认识和理念。自组织理论认为,系统通过一定相互作用的机制,可以形成能动的,具有自主调节,自我完善,自主发展性质的种种自组织系统。自组织理论最初产生于控制论,其结果是引起了机械、机电系统中的“自动化”革命。自组织理论后来渗透于社会管理理论中,逐渐引起了社会的自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在传统的观念中,社会系统是通过强制指令来控制的系统。但是在自组织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是通过各种合理机制实现的自行控制、自动调节、自主发展和能动创新的系统。51(一)正

14、反馈与负反馈的结构正反馈基本结构 负反馈基本结构自组织有许多重要的机制,系统的最基本机制就是“正反馈”与“负反馈”。它们是由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的不同耦合形成相互作用循环。52 正相关是一种同涨同落的因果关系。水位船位钞票物价技术含量经济收益工作效益工资收入生产收益投资兴趣产品功用产品价值53交通车辆平均车速产品产量产品价格产品质量返修数量产品成本产品利润货币汇率出口数量由这两种基本的因果关系形成的互动的循环就是自组织的正反馈的负反馈。而这两种不同的机制有着不同的行为。负相关是一种此涨彼落或此落彼涨的因果关系:54正反馈是一种“自推动”性循环正反馈机制能够自主地推动系统加速度地离开原初状态,

15、自动地走向新的状态,其速度是出人意料的。口碑良好销售企业士气顾客满意(二)正反馈和负反馈系统的自组织作用 5556营销方式中的种种正反馈:购买奖励N次购买合计奖励、回扣式奖励、会员制奖励、传销式奖励购买者下线购买者奖励购买57机制敌军首级自由土地58 公元前359年商鞅实行变法:(1)废除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制度和宗室的特权。(2)按军功大小规定官爵等级和待遇。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可以得到官爵。(3)生产粮食和织布多的免除徭役和赋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4)废除奴隶制的井田制度,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 (5)加强中央集权,普遍推行郡县制,由中央制定和颁发统一的度量衡。商鞅变法,使秦

16、国势强盛,为后来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59解放战争为什么能够胜利政权土地+60毛泽东主张林彪主张61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保卫土地保卫家园的战争62政权土地+毛泽东思想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63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呢?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的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万旧制度统治下的农民和手工业同时存在。中国革命战争虽然是处在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反动时期,然而是能够胜利的,因为它有共产党的领导和农民的援助。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虽小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红军人员是从土地革命中产生,为着自己的利益而战斗的,而且指挥员和战斗员之间在政治上是一致的。国民党是反对土地革命

17、的,因此没有农民的援助,其军队虽多,却不能使兵士群众和许多出身下级的干部自觉地为国民党拼命,官兵之间在政治上是分歧的,这就减少了它的战斗力。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64设计和运用正反馈推动经济系统的发展:体力智力技术管理效益收益劳动生产力非劳动生产力生产资本生产资源生产资料多劳多得65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十六大报告66温度差距高低调控系统出汗打战偏差自动恢复初态负反馈是一种“自稳

18、定”性循环负反馈机制能够抗拒干扰,减弱偏差,使系统自动恢复原初状态,表现出有目的的行为初态期望温度67光视网膜受光瞳孔神经刺激+光光敏元件光圈电能+68生产价格运用负反馈机制保持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市场机制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自调节机制,不仅能动地调节着市场的价格与生产,而且影响着劳动与分配、社会财富流向、不同知识与人才的增长速度,教育与科研的方向,以至贫富的差异逐步减小,社会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逐步发展。69可以看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改革,而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从“计划经济”的“组织化”经济系统走“市场经济”的“自组织化”经济系统,这是现代社会管理的进步和科学化的发

19、展。对于自组织机制,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在现代才逐渐认识到的。虽然早期资本主义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经济,但是许多企业的内部管理仍然是集中化的官僚系统,从而引起了早期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尖锐矛盾和阶级冲突。但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在逐步实现着管理自组织化的变革。自组织管理是一种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所以,每当我们实现了管理中的自组织化,社会生产力就能动地大踏步的前进和发展。这种改革还应当不断地深入和发展,这是一场现代社会的科学性变革,是我们全体领导同志们都应当清楚认识和努力坚持的战略性方向。70甲获得的资源共同资源乙的表现同同同同乙获得的资源甲的表现同同按劳分配与贫富分化甲乙(三)正、负反馈综合系统在

20、市场中的种种表现决策方法:努力避免不公平的竞争: 不要仅仅以成败论英雄,特别是不要以成败来分配共同的资源。如社会中实现的“三次分配”:效益分配;税收分配;捐献分配71模仿性投入与共同的悲剧甲的投入甲的收益乙的投入乙的收益共 同的投入平均获得资源资源极限反同同同同同同同同资源极限72决策方法: 1,不能盲目地闯入过热的市场,因为社会总体投入的盲目扩张可能导致产品在市场中供过于求的现象,最后所有的生产者都会严重的亏损。 2,不能简单照搬别人成功的生产工艺,必须以创新为基础来进入市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产品,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持续地投资技术创新过程,才能防止过饱和造成的市场萎缩。(如沈阳奧特皮鞋森达

21、皮鞋) 3,实行一定的技术保护,防止特殊技术外流。(如阳台经济)73规避恶性竞争,力争双赢策略甲的活动乙对甲的威协甲的成果乙的活动甲对乙的威协乙的成果延滞延滞反同同反同同同同 决策方法:明确竞争的真正意义,竞争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和持续的发展,而不为了相互的攻击。应当试着将对方的目标也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范围,通过一定的方式达成双方的谅解或协同。在许多例证中,只要一方积极地采取和平行动,减轻对方的威胁,恶劣的局面马上就可能停止下来。74四、系统的波动性与可持续发展四、系统的波动性与可持续发展 战略思维战略思维75系统波动的原因是一个有延滞的负反馈实际问题调整行动延滞(一)系统的延滞、波动与战略决策

22、波动因子波动:水波、股市波动、经济涨落、初学汽车“画龙”76不同系统的延滞 若干时间指令 结果商业订货 週 市场销售工业投入 月 产品盈利 粮菜种植 年 作物产销人口控制 20-30年人口下降环境治理 20-40年生态改善科教兴国 30-50年综合国力77学习驾驶偏差调整延滞左左右右78股票市场的学习94959697989900010279我国20年经济的发展及未来可能趋势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新世纪改革开放经济恢复经济过热软着陆拉动1510508年16年85年92年99年内需宏观调控9.114.57.389.178年7.67.610.289.580波动是市场经济系统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

23、,平缓波动对系统发展没有严重影响,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推动系统发展变革的积极因素,但是剧烈的波动会使系统发展受阻,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对于系统波动的战略决策:1,适应系统波动规律的战略决策,应当在一定时期逐步摸清系统的波动幅度与波动周期,有预见地提前采取相应适应行动。比如,政府运用一定宏观的调控措施提前影响那些过热或过冷的趋势来减缓波动。2,对系统波动性的根本改造性的战略决策,则在于通过种种方法减少或降低系统的延滞程度,加快系统的反应速度。如加快信息基础建设,提高国民的科技水平等来逐渐提高经济环境的有机程度,努力实现不同系统的协调运行。81生产规模综合影响力生产盈利生产投入基础品质基础建设的认识基

24、础建设投入延滞+延滞+教育科技设施环境等等(二)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战略启示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式+82服务品质载客人数公司声誉营业收入飞机数量服务品质改善服务的认识基础产能投资延滞+延滞+起点跌点止点增长基础产能投资公司声誉载客人数营业收入服务品质飞机数量改善服务的认识公司声誉载客人数营业收入基础产能投资改善服务的认识服务品质美国人民航空公司高速发展中突然崩溃的案例+8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 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协调发展与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

25、事实上,“统筹”、“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想,正是系统的哲学理念在我国现实实践中的体现。这里的协调正是快循环与慢循环之间的协调。系统概念所反映的正是事物多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联合的统一整体的现代科学理念。84人 与 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生产规模环境作用生产收益生产投入环境条件环保意识环保建设投入延滞+延滞+85生产规模综合影响力生产盈利生产投入基础品质基础建设的认识基础建设投入延滞+延滞+教育、科技、设施、环境投入经济发展社会基础经济 与 社会城市 与 乡村知识、人才 创新能力 劳动者素质综合国力 发展观念GDP对外开放 与 国内经济 沿海 与 内地西部+

26、86 对这个模型分析提示我们,发展必须具有长远建设的战略眼光: 1,应当保持稳步而全面的发展,避免不顾全局的冒险式超速增长。 2,要充分重视基础建设,保持对基础建设的持续投入和充分投入,力争实现以充分的基础建设来推动直接生产发展的有利局面。 3,对未来发展的规模速度,要有预见地提前对采取行动。对即将实现的发展,提前进行基础性准备, 4,注意在发展的最好时期实施战略性调整,切勿等到发展进入了停滞或衰落期才对基础建设实施调整,最终导致发展的崩溃。 87 所以我国在新世纪开始时,经济进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有利时期,而国家却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有计划地放慢了经济增长速度,把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国家的基础建设

27、,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现在,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发展战略。通过对这个系统模式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个向着基础建设战略转移的科学性和重大意义。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88 尼克松总统在1988年曾说: “我们时代的奇迹之一是,中国在惨遭20世纪各种可怕的天灾人祸之后,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上一个头等大国。160年前拿破仑这样描绘中国:一个巨人在沉睡着,让他睡吧,一旦醒来,他会震动全世界。这个巨人苏醒了,他的时候到了,他准备震动全世界。”89 撒切尔夫人在1998年说: “将来世界上只有两个大国,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美国中国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