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思想品德苏教版七下第六单元第26课第1课时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课件_.pptx

上传人:晚风1 文档编号:5674135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9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苏教版七下第六单元第26课第1课时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课件_.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思想品德苏教版七下第六单元第26课第1课时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课件_.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思想品德苏教版七下第六单元第26课第1课时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课件_.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思想品德苏教版七下第六单元第26课第1课时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课件_.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思想品德苏教版七下第六单元第26课第1课时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课件_.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和行动? 1.结合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内容,说说这几年自己家乡面貌有哪些大变化、大发展。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2.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请你描绘一下你心目中憧憬的生活(从衣、食、住、行、用等

2、方面进行描述)。 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康之家、小康生活,主要说的是个人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一般指经济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际关系上文明礼貌、温馨和睦,生活环境上安全舒适、健康快乐。信息点击1 我国经济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根据上述信息和你对生活的感受,你认为我国现阶段人民的生活已达

3、到怎样一个水准?请举例说明 4.这一目标实现后,我国又将进入怎样一个发展阶段? 信息点击22005年我国西部地区展情况比表内容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均生23042元9536元村居民人均收入4565元2192元城居民人均收入11523元8031元15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8.16年7.12年1.上述图片和图表反映了我国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2.针对上述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3.面对上述问题我们个人应有怎样的态度和行动?4.你认为解决贫困问题,关键要靠什么?5.观看上述图片和阅读图表后,你对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又有什么新感受和新认识? 结合图片和图表内容,探讨下列问题: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

4、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惠及十几亿人口”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2.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的要求?信息点击3 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惜污染、破坏环境,不惜侵占大量耕地 阅读上述材料后,你对经济发展要做到“又好又快”是怎样理解的? 目前,我国在农村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在城市不断完善居民自治制度。 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举措? 阅读教材P109页有关内容,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

5、实施了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覆盖面工作进展迅速,中央已下达专项补助资金94亿元 阅读材料后思考,上述举措反映了国家重视哪方面建设?这些举措有何作用? 请同学列举几例因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观看教材P109彩图后有什么感悟? 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的、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目标,谈谈怎样理解“全面发展”? 1.请从上述3张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说说华西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何启

6、示?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青少年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4.作为青少年我们现在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些什么? 在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具体部署。 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和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间有何关系?信息点击4 江苏省确立了富民强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要建设“法治江苏”、“平安江苏”、“文化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计划到201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1.4倍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00美元,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地区。信息点击4 1.建设“诚信江苏”、“绿色江苏”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何重要意义? 2.请你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为本地的发展提一些建议。阅读上述信息,请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