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2.揣摩关键语句,体会表达效果。3.理解直接和间接的抒情方式,体会其作用。【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2.揣摩关键语句,体会表达效果。【教学难点】理解直接和间接的抒情方式,体会其作用。【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播放视频,带领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明确:“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短短几个月,日军就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日寇的铁蹄践踏着祖国的东北大地,黑土
2、地浸着血泪,松花江日夜悲鸣,许多东北的同胞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九一八”事变十年之后,他们仍然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故乡。为此,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这就是土地的誓言。设计意图:用视频导入,并通过教师的深情叙述,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家国之痛、民族之恨,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同时营造课堂庄重的学习氛围。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其鸳鸯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象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
3、特殊的风情,如遥远的风沙浑河的急流。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小说。2.写作背景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写。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已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整整十年。对于作者来说,那片土地是他内心失去的美好家园。这篇几近散文诗的文章,成于一个特定的时代,烙印着时代深刻的过往,悲泣着无比沉重的国殇。3.初读感知(1)听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引导学生说说全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预设:对故乡挚痛的热爱和眷
4、恋之情。迫切想要回到故乡的心情。为故乡战斗甚至牺牲的决心。(2)字词正音端木蕻(hng)良 挚(zh)痛 喷(pn)涌 泛滥(ln)白桦(hu)林 嗥(ho)鸣 山涧(jin) 斑斓(bn ln)丰饶(ro) 污秽(hu) 谰(ln)语 怪诞(dn)亘古(gn) 默契(q) 田垄(lng) 镐头(go)(3)自由朗读学生自创朗读形式,如个人朗读、同桌对读、小组轮读、比读等,体会作者情感。设计意图:以感知情感为主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沉入文本,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初步理解文意。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细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作者直接抒情的重要句子,批注其表达的情感和抒情的
5、方法。2.探究方法(1)自由朗读诗歌、批注,回忆从黄河颂中学习到的直接抒情的相关知识,找出作者直接抒情的重要句子。(2)分析所找句子运用的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并在旁边批注出来。(3)独立思考后,小组内分享交流,形成小组结论。(4)小组派代表分享阅读成果,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归纳。(5)小组自选一段直接抒情的句子,进行朗诵展示,设计好领诵、男女生分声部朗诵、合诵等。3.成果展示预设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明确:直接运用感情强烈的词语。“挚痛”,表明爱之深切,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切热爱之情。预设2: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
6、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明确:用移情于物和反复的方式,写故乡召唤自己,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故乡令自己魂牵梦萦之情表达得更加浓烈、真挚。故乡的召唤让我热血沸腾,“泛滥”一词形容我对故乡的深情激愤狂放,难以驾驭。预设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明确:运用了比喻和联想的修辞手法。由大地深层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联想到自己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对故乡的热爱何等深沉!预
7、设4: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明确:把自己跟土地融为一体,旨在倾吐我与故乡的血脉相连之情。“埋葬”一词,表明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伤。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营造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以抒发炽热、奔放的感情。预设5: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明确:用了呼告、人称转换的方式,感情逐步增强。“必定”“必须”表达
8、了作者要为故乡战斗到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预设6: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明确:用感情强烈的词语直接抒情。表现了愿为故乡奉献一切、为之牺牲一切的决心。4.朗诵展示预设:(女领)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男领)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众合)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已学的方法,批注关键句子和精彩段落,理解直接抒情的方式和作用。(二)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文中许多描写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叠现出家乡
9、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找出这些描写,明确这些内容采用的抒情方式,体会其作用。资料链接: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是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由读者慢慢体会,就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效果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间接抒情,既可以融情于事,也可以融情于景。融情于事就是把感情融入事件之中,在对事件的叙述中将感情自然渗透出来。融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通过景物描写传递出强烈的情感。2.探究过程(1)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描写家乡动人画面的内容,说说这些片段描绘出了一幅什么画面。(2)结合资料,说说这些内容采用的抒情方式,体会其作用及其中蕴含的情感。(3)独立思考后,小组内分享交流,形
10、成小组结论。(4)小组派代表分享阅读成果,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归纳。(5)小组自选一幅画面,进行朗诵展示,设计好领诵、男女生分声部朗诵、合诵等。3.成果展示预设1: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铺陈了许多富于东北生活气息的意象,这些意象,代表着故乡,因为它们是东北大地特有的,呈现出了一幅美丽富饶图。作者将这些有特色的、有意味的景物密集排列在一起,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不仅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更是流淌着对故乡的深切的热爱、眷念和赞美之情。预设2:作者通过描写故乡的河流、柳条、鸟儿的鸣叫、天空、劳动的声音,通过描写牛角上的蛛丝、粮车、麻雀、禾稻、场院这些平淡无奇的景物,绘就了一幅故乡的春华秋实图。这幅组合
11、画中,有美丽的风光,有劳动的喜悦,也有丰收的快乐,展现了东北这块土地上的安宁幸福,饱含着作者对这块土地的无比热爱和深深怀念之情。4.朗诵展示美丽富饶图:(男领)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 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女领)我想起(女合)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男领)我看见(男合)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女领)我想起 (男合)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 (女合)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男合)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女合)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男合)
12、我想起幽远的车铃, 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女合)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领合)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 (众合)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 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春华秋实图:(男领)在春天, 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女领)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众合)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女领)秋天, 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男领)粮车拉粮回来, 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领合)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 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众合)多么美丽, 多么丰饶设计意图:
13、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从理解走向实践,实际运用批注这一重要的阅读方法。(三)合作探究过渡:美丽丰饶的故土,在作者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更深深嵌在作者的心坎上。然而从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开始,这块土地就被烙上了灾难和屈辱的印记。同胞被杀,家园被毁,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流离失所。1.探究任务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满腔热血的中国人,作者义愤填膺,面对着家乡的土地他究竟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呢?请你找出作者的誓言,朗读并说说誓言中表达了哪些决心。2.探究过程(1)朗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誓言。 (2)朗读并说说誓言中表达了哪些决心,在小组内交流分享。(3)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结论,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归纳。(4)
14、小组进行朗诵展示,设计好领诵、男女生分声部朗诵、合诵等。3.成果展示预设1:“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表达了作者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预设2:“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表达作者为了解放故乡,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教师点拨:读这几句誓言,我们不仅要读出作者的情感,更要读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对故乡的热爱、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读出坚定的信念,读出誓死为家园解放而奋
15、斗的决心。4.朗诵展示预设1:(男领)没有人能够忘记她。(充满深情,“她”重读。)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语气坚定,“必定”“战斗”重读。)(女领)土地,原野,我的家乡,(感情依次加强,“我的”重读。)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语气坚定。“你”后稍作停顿,“解放”“站立”重读。)(众合)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预设2:(男领)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女领)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领合)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充满坚定无畏,“或者”后稍作停顿。)(众合)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表达坚定的决心
16、,“洗去”重读。)设计意图:让学生读誓言,旨在引导学生深化对誓言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 四、课堂小结小结:端木蕻良的这篇散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倾吐了对土地的感情,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眷念之情及为之战斗、牺牲的决心,字字有情,句句含情,感人至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五、拓展延伸阅读那片土地,那些记忆(节选),了解东北流亡作家群,说一说他们带来了哪些深刻影响。补充资料:端木蕻良是东北流亡作家群的重要成员。这个创作群体包括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除了端木外,还有萧红、萧军、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和李辉英等人。他们以集
17、体的姿态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表现出了独特的群体思维和群体意识,给文坛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他们开辟了抗日文学的先河,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把作家的情感与东北的茂草和高粱交织在一起,将日寇的暴行、人民的屈辱和铁蹄下的抗争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了出来,呈现出了苍凉悲壮的时代风格和强悍粗犷的艺术特色。除此之外,他们还怀着淡淡的忧愁和哀伤回忆起那片魂牵梦绕的破碎家园,字里行间渗透出对故乡山水和民众深切真挚的眷恋,并进而对民族的命运和人生的遭际展开了深入的内省和反思。因此怀乡的主题在东北作家群的笔下,不太可能有牧歌式的悠然和童话般的静谧。东北的长白山和黑土地,是作为国仇家恨的历史见证而存在的,它必然要承载起
18、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土地的誓言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韵味的怀乡作品,它是远离故土的游子以全部的热情和思索吟唱的一曲大地之歌。颜浩那片土地,那些记忆明确:东北流亡作家群开辟了抗日文学的先河,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把作家的情感与东北的茂草和高粱交织在一起,将日寇的暴行、人民的屈辱和铁蹄下的抗争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了出来,呈现出了苍凉悲壮的时代风格和强悍粗犷的艺术特色。除此之外,字里行间渗透出对故乡山水和民众深切真挚的眷恋,并进而对民族的命运和人生的遭际展开了深入的内省和反思。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扩展视野。六、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基础过关:可以把课题“土地的誓言”改成“我的誓言”吗?说说你的理由。参考答案:不可以。因为这誓言不仅仅是端木蕻良一人发出的,而是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都会发出的铮铮誓言。2.课后作业能力提升:运用课文表现情感的手法,仿照课文的第1自然段或第2自然段,写一写自己的家乡美景,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情感。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土地的誓言【板书设计】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