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5678938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茅、檐”等5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并背诵这首词。3.能想象这首词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教学重点】能想象这首词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教学难点】能想象这首词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导入,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相机评价。(板书:古诗词三首)(1)听写上节课学写的9个字。(2)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3)全班默写宿新市徐公店。2.引导: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两位南宋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南宋时期还有位大词人辛弃疾,他在农村一住就是二十

2、多年,写下了很多描绘乡村生活的词。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1)教师出示整首词,学生齐读。引导: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 预设1:题目的写法不同。预设2:前面两首古诗每句字数一致,这首词的句子有长有短。预设3:前面两首诗不分段,这首词分为上下两段。(2)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对词有初步的认识。补充资料: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分隔号将词牌和题目分开;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词分上阕和下阕两个部分。(板书:上阕 下阕)3.过渡:大词人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为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词去看看吧!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学

3、习内容,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通过观察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词和古诗的不同之处,再结合资料,引导学生对词这种文学体裁有初步的认识。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读好整首词的停顿,并结合词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清平乐村居的大意。2.探究过程(1)引导学生读好整首词的停顿。(2)借助词的注释,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意。(3)全班交流整首词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3.探究活动(1)教师范读整首词,学生边听边用“/”画好停顿。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点拨:读词和读诗

4、差不多,但停顿不像古诗那么固定,词可以根据意思调整停顿的位置。(2)学生自由朗读,读好停顿,教师相机点拨。(3)引导:请你借助注释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意吧!小组派代表回答。4.成果展示(1)字词梳理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村居:词题。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今属江西)时写的。此地古代属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互相逗趣取乐。翁媪:老翁和老妇。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2)词意梳理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边青草茂密,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那是谁家的老两口啊,在屋前用吴地方言聊着天,喝酒逗乐,真是其乐融融。大儿勤劳,在溪东的豆田间

5、锄草;二儿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最淘气可爱,在溪边剥莲蓬,自由自在。(二)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深入理解词的内容,想象清平乐村居中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中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2.探究过程(1)老师提出相关问题,明确要求。(2)结合词的内容,交流词中描绘的画面。(3)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3.探究活动(1)学习上阕。提问:上阕第一句中“青青草”是“绿色的小草”的意思,多加一个“青”字,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草?预设:我仿佛看到小草很绿很绿,很嫩很嫩的样子。点拨:使用叠词能让句子中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读起来也更有韵味。提问: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小溪两边长满“

6、青青草”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1:这是一条清澈的小溪。预设2:小溪两边长满了嫩绿的小草,环境特别清幽。追问:为什么不说“溪边青青草”,而要说“溪上青青草”呢?预设:因为溪水很清澈,小溪两边的青草倒映在水中,就好像长在溪上一样。点拨:上阕的第一句点明了老两口的生活环境很幽美。(板书:老两口 生活环境幽美)引导:上阕第二句写到了老两口,你觉得他们过得怎样?预设:我从他们两个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天感受到他们过得很开心,很幸福。追问:发挥想象,你觉得这老两口在喝酒时会聊什么呢?预设1:他们可能会聊自己的三个孩子。预设2:他们可能会聊聊今年的收成,聊聊自己的生活。引导:哪个词写出了老两口很开心的样子?预

7、设:相媚好。点拨:上阕的第二句写出了老两口其乐融融的样子。(板书:精神愉快)引导:读一读上阕,用自己的话说说描绘的画面。预设:在一个低矮的茅屋旁,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流过,溪边长满了绿草。满头白发的老两口坐在在茅屋前,其乐融融地喝着酒,聊着天。指导朗读: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愉悦的感觉读一读词的上阕。(2)学习下阕。引导:读一读词的下阕,说一说写到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预设:大儿子在锄豆,二儿子在织鸡笼,小儿子在剥莲蓬。追问:小小年纪就学会干活了,你能夸夸大儿子和二儿子吗?预设1:大儿子真是勤劳能干呀!预设2:二儿子手真巧,连织鸡笼的手艺都会。(板书: 大儿子 勤劳 二儿子 手巧)提问:“亡赖”

8、在文中指顽皮、淘气,你从什么地方能感受到小儿子的顽皮、淘气?预设:我能从“卧剥”这个关键词中感受到小儿子的顽皮、淘气。追问:小儿子是如何卧剥莲蓬的呢?再读句子,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1:我仿佛看到了小儿子仰面躺在地上剥莲蓬。预设2:小儿子正侧卧在地上剥莲蓬。预设3:他可能还会趴着剥,真淘气呀!点拨:“卧”这个动词写出了小儿子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板书:小儿子 无拘无束 天真可爱)引导:从写“小儿”句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我从“最喜”可以看出作者最喜欢小儿子,他看到小儿子的那种淘气的样子心里很愉快。点拨:“最喜”写出了诗人对小儿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态度的欣赏之情。指导朗

9、读:让我们带着诗人的这种感情来读一读词的下阕,语气可以读轻快些。(3)引导:这首词描写了很多画面,哪个画面最吸引你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吧!预设1:小儿子剥莲蓬这个画面最吸引我,我仿佛看到了小儿子一会儿仰面朝天躺着剥莲蓬,一会儿侧躺着剥,一会儿趴在地上剥,真是太淘气了!预设2:我仿佛看到了老两口坐在屋外,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讨论着儿子干活的样子。(4)引导: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板书:乡村生活 欣赏 赞美)4.情境背诵(1)在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小组内练习朗读,然后在班级中汇报朗读,全班学生认真倾听和点评。(2)教师

10、播放清平乐村居情境课文(背诵版),学生跟着情境走入词中,尝试背诵。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以“朗读、品悟、想象”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清词中的人物及人物特点,并借助关键词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三、生字书写1.教师出示本课生字并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茅”“檐”“翁”“笼”“赖”“剥”6个字,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把字写好的方法。点拨:(1)“茅、翁、笼”都是上下结构。“茅”字的下半部分是“矛”,不要漏掉撇画,写成“予”字。“翁”字的部首是“八”,上半部分不要错写成“分”。“笼”字下半部分不要漏掉撇和点。(2)“檐、赖、剥”都是左右结构。“檐”

11、字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詹”要紧凑,从上、左包住“言”。“赖”字左右宽窄相当。“剥”左宽右窄,第三笔横画要出头,左下部分不是“小”。2.让学生在方格纸上书写,要求正确、规范,力求美观。写完后同桌相互评价。教师相机指导,然后再次练习书写。设计意图: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都是上下结构或者左右结构的,特征比较明显。在指导书写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发现易错笔画,再指导学生进行规范书写。四、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从老两口和三位儿子的活动中感受到了诗人笔下乡村生活的安宁幸福,表达了诗人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五、拓展延伸过渡:通过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12、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们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三位诗人中,范成大在退居家乡后写了一组大型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共六十首。接下来,我们去读一读其中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字词梳理耘田:在田间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解:理解。供:从事。傍:靠近。2.译文初夏,农人白天到田里除草,晚上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孩子们虽然不会耕地、织布,也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3.读前两句诗,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

13、提问:我们来看前两句诗,你从诗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景象?预设:我感觉村中的人们都在劳动,一片繁忙的景象。追问: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预设1:我从“昼”“夜”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中感受到了人们从早到晚都在工作。预设2:我从“村庄儿女”知道了村里的人不分男女,都在劳动,特别勤劳。引导:读一读前两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仿佛看到的画面。预设:我仿佛看到了村民们白天到田里除草,晚上回来在家中搓麻线,村里的人不分男女都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各自忙碌着。4.读后两句诗,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提问:我们来看后两句诗,诗中写了儿童在做什么?预设:孩子们正学着大人的样子在种瓜。引导:想象画面,说说孩子们会怎么做?怎么说?预设1:

14、有的孩子在帮忙翻土,有的孩子在挖坑,有的孩子在播种。 预设2:有的孩子可能会自豪地炫耀:“看啊,我能帮忙翻土了。”提问:从孩子的活动中,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什么特点?预设:孩子们很活泼,也很可爱。5.提问:读整首诗,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预设1:我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预设2:我感受到了诗人很喜欢这些孩子。预设3: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设计意图:在学生学好课内古诗词的基础上,往前“走一步”,通过拓展同一位诗人的同主题古诗,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同时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田园诗,从而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扩大知识面。六、布置作业背诵清平乐村居。【板书设计】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上阕 老两口 生活环境幽美、精神愉快对乡村生活欣赏和赞美之情大儿子 勤劳 下阕 二儿子 手巧 小儿子 无拘无束、天真可爱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