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泰君安-电信运营行业:美国运营商率先走出阴影.pdf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568894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3.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泰君安-电信运营行业:美国运营商率先走出阴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泰君安-电信运营行业:美国运营商率先走出阴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国泰君安-电信运营行业:美国运营商率先走出阴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国泰君安-电信运营行业:美国运营商率先走出阴影.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 面向 商业用户的高速宽带接入 收入 更是 同比上升了 34.2%, 正是由于Comcast 的宽带网络 不断发力 , 使得 Comcast二季报收益 有增无减,同时 电视用户流失速度 趋缓 。 今年 3月, 美国莱切曼研究集团对近两年有线电视的用户流失量和宽带用户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显示 传统付费电视的流失量在逐渐缩小,电信运营商的用户增加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从美国的网络融合来看,电信 与广电双向进入后,有线运营商的付费电视用户一直遭遇流失,但宽带 用户 数 目 不断增加, 研究显示 宽带业务延缓了付费电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

2、%5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全国 IPTV用户 有线电视数字用户 IPTV增速 数字电视增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第 7 页 Table_Header3 2012-09-28 Table_Header2 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视用户流失速度。 表 2: 近两年美国视频 /电视用户数据(万 户 ) 各运营商电视用户情况 2010年 2011年 有线运营商减少 178 162 电信运营商增加 164.4 150.5 卫星电视运营商增加 69.6 49.6 数据来源: 莱切曼研究

3、集团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 3: 近两年有线运营商宽带用户数量 (千户) 有线运营商 2011年底宽带用户数 2011年宽带用户净增 Comcast 18147 1159 Twc 10344 491 Cox 4500 130 Charter 3655 253 Cablevision 2965 73 Suddenlink 951 65 Mediacom 851 13 Insight 550 26 Cable One 451 26 其他有线运营商 1925 55 总计 44339 2209 数据来源:莱切曼研究 集团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3、双向网改 将为广电运营商 优化业务结构,提

4、升 ARPU值奠定 网络 基础 从 广电 内在发展的角度来说, 广电运营商将不再以单一的广播电视节目作为盈利来源,多层次的、差异化的、高附加值的新业务将成为广电运营商的盈利蓝海。 语音、数据、 VOD(视频点播 )、互动游戏、信息服务、互动广告 等 增值业务 都 须建立在 网络双向化的基础之上 。因此从提升自身业务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出发,运营商也有动力加快数字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 从而 增强网络吸引力,延长客户在网时间,提高用户 ARPU值,最终增强网络的竞争能力。 二、国家广电公司成立及省网整合为广电设备制造商带来新一轮成长契机 (一) 国家广电公司的成立将带来行业投资主体实力的加强 经济观

5、察报 2012年 2月 24日报道,国家级有线网络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组建方案 通过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审核,已上报国务院审批。 此次上报的组建方案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第 8 页 Table_Header3 2012-09-28 Table_Header2 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为 “ 先挂牌后整合 ” , 即 中央财政出资 45亿元左右,用于总公司平台的先期搭建,其中包括总公司基本框架的组建费用和播控平台、网间结算等业务总平台的搭建费用,待挂牌后再逐步进行各地资产的整合。 除现有的广电总局外,即将成立的中国广电网络的行业监管单位还将加入电信相关主管部门。这意味着,此前广电对有线网络的

6、独家运营监管将变为与电信有关主管部门并行监管,地位实现对等。对于新公司而言,公司将由此注入电信系和广电系双重 “ 背景 ” ,三网融合推进中两方博弈形成的僵局或将因此打破。 我们认为 ,广电拥有丰富的入户管线资源 、 已完成双向改造的宽带资源 以及内容播控权 ,移动拥有强大的运营支撑及营销实力,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中移动介入中国广电网络的组建是大概率事件 ,双方优势互补明显。 表 4: 移动参股国家广电公司分析 中国移动 即将成立的 国家广电公司 面临的 挑战 TD制式的劣势;中 电信、中联通的全业务套餐对移动核心用户 的 冲击 巨大。 电信 IPTV套餐 捆绑业务大行其道, 2011年 运

7、营商 宽带提速后,广电 宽带用户 流失压力巨大,东方有线2011年 流失超过 10%的用户 。 资金实力 资金实力雄厚, 2011年中国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高达 3331亿元 。 自有资金 45亿,距离广电省网整合的千亿资金相距甚远,且各省网公司资产负债率也较高 。 驻地网资源 欠缺 2亿数字电视用户,驻地网资源非常丰富,具有 900M 1.5G的物理频谱带宽 。 有线电视业务 无 2亿的有线 电视用户 互联网和国际出口宽带 基础网络运营商的牌照和 IDC业务。 少量 国际互联网出口 带宽( 2009年 6月底电信国际出口带宽数 416.78G,联通达295.14G,而 移动仅 15G, 为电信

8、5%。 ) 欠缺 数据来源: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一直以来,由于省网利益博弈问题,广电总局所要求的“一省一网”整合进展缓慢,而广东、湖北以及陕西各地有线网络公司纷纷以 IPO或借壳方式上市更加大了全国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整合的难度。 各省市级有线网络公司各自为政的情况 也使得省网 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在开展有线宽带等增值电信业务领域 方面 始终受制于电信运营商。 我们认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成立将使得广电系的全国性经营主体得到统一,而这无疑将加快广电各省省网的整合及双向改造进度,并最终实现省网注入国家级有线网络公司的目标,至此广电系统才真正拥有与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对话的实力 。 具体体现

9、在: 资金层面。 在 2003年提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前,广电业务一直以公益性为主, 有线电视经历了从不收费到收取十多元月租到目前数字电视二十多元月租的过程 , 这导致其自身资金积累不足。 在数字化改造 完成大半后 ,运营商普遍面临双向化改造 的巨额 资本开支压力。在三网融 合大幕开启后,广电褪去公益色彩,包括银行在内的投资方 认可三网融合后广电在宽带互联网、 IP电话,以及双向互动电视领域的盈利 前景, 2011年 全国各地市 广电获得的 银行系 授信额度上千亿元。 国家广电公司成立后会被定义为第四大运营商,银行的融资渠道和授信额度将会近一步 提升 ,有线运营商资金压力会有效缓解。识别风险,发

10、现价值 第 9 页 Table_Header3 2012-09-28 Table_Header2 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另外,移动入主国家广电公司 也将为极大增强国家广电公司的资金实力。 网络层面。 中国有线 做为广播电视光缆传输运营商拥有 4万多公里的国家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联通全国 300多万公里的省、市有线电视网, 但该网络仅用作 有线电视 传输网, 并未传输 数据 业务 。由于电信和联通把持着骨干网 和国际出口带宽 ,广电虽然坐拥 干线资源,但 只能 定位为驻地网运营商 , 并 向电信和 联通 缴纳不菲的网间 结算费用。国家级网络有线公司做为第四大运营商,有望获得国际出口带宽、骨干网牌照、

11、 ISP和IDC牌照,从而 降低各项业务的建设成本,提高影响力。 管理层面。 短期来看,国家广电公司 目前仅作为资本运作的主体 。但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 国家广电公司有望 协调 协调各方关系, 建立 全国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平台,实现对全国有线网络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 一运营和统一管理,在数据业务和视频内容增值业务方面形成规模效应,彻底改善 目前广电犹如一盘散沙 的混乱格局。 ( 二 ) 广电整合将推动广电设备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广电接入网设备供应商面对的下游采购商是各大广电运营商。目前我国广电运营商主要具有分布上的区域性以及经营上的欠市场性两大特点。 分布的区域性主要指的是我国在各地区有较

12、多数量的广电运营商,它们相互独立,同一省份内不同地市运营商之间关联性弱,自成体系、分级管理 , 这是由于我国早期的自上而下广电网络建设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广电运营商的欠市场性主要是大部分运营商的国资背景导致的。因此,运营商在选择设备商时,对成本和技术不是很敏感,设备商中标依靠关系的因素较大。 由于广电运营商的区域性的特点,广电设备提供商,包括接入网设备供应商也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从全国看,广 电设备集中度较低、厂家分散,某个地区的设备供应基本被几家供应商 把持。 各地运营商 技术偏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制约了广电设备提供商的做大做强。随着“一省一网”、国网公司的成立,散乱的市场格局也会随之改

13、变。 具有资金技术实力 和 在 资本市场 具有 先发优势的企业 将在行业整合过程中提升市场份额, 中小供应商将会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2008至 2010年,我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有线运营商数量 由 250家锐减至 149家, 我们预计 2015年前国内基本完成网络整合,届时全国将形成 40 60个大型广电网络运营商。 表 5: 地级市以上的 广电 运营商数量 年份 2008 2009 2010 地级市以上的运营商数量 250 210 149 数据来源: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在采购-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ICT 前景专题分析报告之四 信息技术行业 行业公司专题报告长期竞争力

14、评级:高于行业均值 2012 年 10 月 14 日 跨界融合,聚焦云端 投资建议 投资思路: 在制造业全球化、同质化而服务业本土化、定制化的双重趋势之中,我们看好“终端+ 应用”、“工业 +信息”、“制造+ 服务”的融合模式,看好细分化市场的龙头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趋势; 生产领域、行业应用、企业应用等生产性应用将取代生活类应用成为新一轮 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流,在科技消费领域,中国厂商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因标准或核心技术缺失而往往陷入被动,但在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各领域的起点上,中国企业仍能凭借本土化市场、融合创新、人均效率等绝对优势将有所作为,如智能交通、智能燃气、智能电网、智

15、能海洋等细分领域;在网络通信领域,看好“管道”领域 IP 化、云计算瘦终端的落地逻辑、以及工业通信 IP 化的趋势等细分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周期。 推荐组合: 网络 IP 化和云计算廋终端领域:推荐星网锐捷; 工业总线IP 化领域:推荐本土龙头东土科技; 智能海洋领域:推荐海格通信,军工通信龙头,涉海收入占比估计超过 20%30%,外延扩张可能超预期;智能燃气领域,推荐金卡股份,智能燃气终端龙头向燃气管网延伸,期待智能燃气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 基本观点 本报告是云端革命-全球 ICT 生态链下的中国突围一书的延伸,其核心观点的解读详见此书有关章节,而投资逻辑以及细分行业筛选仅是此书部分内容的延

16、伸和完善,后续还将陆续推出系列专题报告,敬请关注。 融合是世界扁平化的必然趋势,跨界是更短经济周期或更快产品周期的商业模式,“云”是各类商业应用以及商业决策的基础,而“端”是获取用户或信息以及人机交互的信息节点,“终端+应用”、“工业+ 信息”、“制造+ 服务”的跨界融合是适应未来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下满足用户价值最大化的业务模式变革,以应用或服务方式提升终端或制造的价值,并增加客户的黏性,从而形成正反馈式的平台效应。 IP 化和云计算落地:IPv6 带动通信设备 IP 化持续景气,下游较电信设备分散,盈利状况较好;瘦终端作为云计算落地形式替代商用 PC 趋势已成。看好星网锐捷:细分市场战略获取

17、 IP 设备成长空间,云计算瘦终端国内龙头积累雄厚。双轮驱动业绩持续成长可期。 工业通信 IP 化:工业现场组网规模扩大带动工业通信 IP 化趋势。智能电网和轨道交通将成为短期主要的推动因素。看好东土科技:国网配电侧工控机设备二级供应商,大的逻辑上工业现场组网规模不断扩大,工业通信从总线向以太网转变是看好公司持续成长的最大逻辑。 智能燃气:国家天然气规划五年 15%复合增长;20102013 年重要管线军工带动天然气消费持续景气;工商业用气在居民用气之后继起,延长景气空间。天然气管线作为大规模基础设施,必须由智能化进行监控、管理。 智能海洋:国家走向海洋必先控制海洋,控制海洋必经由智能海洋。钓

18、鱼岛、黄岩岛等海域岛屿争端刺激政府相关投资,带动船舶电子、导航通信、卫星通信和导航以及相关设备领域需求。推荐海格通信:军工市场传统通信产品+ 卫通+ 北斗+ 雷达,民用市场数字集群+船舶电子+ 雷达,通过收购备齐产品线,是智能海洋受益股。 陈运红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11030023 (8621)61038242 市场数据 (人民币 ) 行业优化平均市盈率 29.35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0.92 国金信息技术指数 3597.83 沪深 300 指数 2304.53 上证指数 2104.93 深证成指 8650.19 中小板指数 4931.28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

19、页特别声明 ICT 前景专题分析报告之四目录 目录 . 2 图表目录 . 2 云端革命核心观点回顾 . 4 结论之一:跨界融合趋势 . 4 结论之二:云端革命的本质是云、管、端的杠杆效应 . 4 结论之三:云端的广阔空间在新型工业化、在于落地 . 6 结论之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需要能落地的 ICT . 6 方法论:四个维度看渗透率的逻辑 . 9 看渗透率的四条逻辑 . 9 主线一:IP 化和云计算 . 13 IP 化和云计算瘦终端 . 13 工业通信 IP 化 . 14 主线二:转型逻辑的下游需求支撑 . 17 智能燃气 . 17 智能海洋 . 22 图表目录 图表 1: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选

20、择问题: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 . 4 图表 2: ICT 产业制造链、服务链及其层次 . 5 图表 3:信息生态链各层级市场规模统计 . 5 图表 4:信息制造链细分行业收入规模占比. 5 图表 5:全球 ICT 和媒体行业上市公司市值 TOP20 . 6 图表 6: 2010 年全球信息生产格局个人和企业 . 6 图表 7:日本的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对比 . 7 图表 8:中国的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对比 . 7 图表 9:产业 ICT 化的宏观逻辑 . 8 图表 10:我们看好板块的渗透率提升趋势比较 . 9 图表 11: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增长趋势 . 10 图表 12:中国城市居民燃气消

21、费构成 . 10 图表 13:新天科技的估值变化趋势 . 10 图表 14:科陆电子的估值变化趋势 . 10 图表 15:积成电子的估值变化趋势 . 11 图表 16:智能家用仪表厂商的毛利率 . 11 图表 17:渗透率提升的驱动力以及看渗透率的四个维度 . 11 图表 18:军用通导设备行业空间不断扩大的“加法逻辑” . 12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ICT 前景专题分析报告之四图表 19:预计 2012-201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1.38 亿元、41.96 亿元和55.68 亿元 . 14 图表 20:预计 2012-2014 年,EPS 分别为 0.73 元、1

22、.02 元和 1.38 元 . 14 图表 21:预计 2011-2015 年国内电力行业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将由3.9 亿元增至 9.4 亿元 . 16 图表 22:预计 2012-201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60 亿元、2.06 亿元和 2.74亿元 . 16 图表 23:预计 2012-2014 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82 元、1.05 元和 1.41 元 . 16 图表 24: 2010 年以来在建及已建成的主要输气管线 . 18 图表 25: 2012、 2013 年房地产竣工面积测算(单位:万平方米) . 18 图表 26: 20082010 年中国油气行业 S

23、CADA 系统市场需求(单位:亿元). 19 图表 27:油气市场 SCADA 系统需求细分(单位:亿元) . 19 图表 28: 2008 年 -2015 年我国膜式燃气表及 IC 卡燃气表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 19 图表 29: 2008 年 -2010 年我国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及金卡股份市场占有率 . 19 图表 30: 20002009 年间,中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迅速 . 20 图表 31: 20002009 年间,中国天然气区域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东部区域占比快速上升 . 20 图表 32:无线燃气抄表系统拓扑图 . 20 图表 3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 GPRS/CDM

24、A 远程燃气智能控制系统 . 20 图表 34:收入预测(单位:百万元) . 21 图表 35:盈利预测(单位:百万元) . 21 图表 36:天然气进口量在总供应量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 . 22 图表 37:中国周边海洋争端 . 22 图表 38:海洋导航系统及其发展历程 . 22 图表 39:海洋通信系统及其发展历程 . 22 图表 40:中日海上执法力量对比 . 23 图表 41: 2011 年以来海格通信主要受并购情况汇总 . 24 图表 42:我国加强海上执法力量建设对海格通信各项业务的促进作用 . 25 图表 43: 2010 年 2014 年海格通信的收入及预测 . 25 图表 4

25、4: 2010 年 2014 年海格通信的 EPS 及预测 . 25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ICT 前景专题分析报告之四云端革命核心观点回顾 结论之一:跨界融合趋势 在信息高速公路无处不达的未来,全球各地的信息对 于具有全球投资视野的企业而言,信息对称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流将引 导企业资源配置、资本流的方向,而资本流引导着物流的方向。从这个层 面看,世界是平的,信息流、资本流、物流将在全球范围内走向融合,硬 件与软件、制造与服务、终端与应用趋于融合,融合是全球经济的必然趋势。 信息制造业的低成本化和海量信息的免费化,这双重 趋势将导致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依赖单纯的

26、制造或是单 纯内容获取暴利的时代渐近尾声,制造与服务、硬件与软件、终端与应用 的一体化体验才是获取超额利润的稀缺资源。没有一家领袖级的企业可以 忽视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传统意义的制造与服务、 软件与硬件、产品与服务、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划分已经过时。如图 1 所示,IBM 模式是以先进 ICT 制造业为基础提供高端服务,Apple 模式是以服务(iTunes 、 App Store)极大地提升制造价值,Google 模式是以服务引领制造,华为则是从信息设备向互联网服务延伸。 从产品到服务的转移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数字化会不 断降低物质复制所需的成本,而且当产品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小的时

27、候,产 品的固有成本也会不断下降,因为所用原料会越来越少。不过在 ICT 产业以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业中,用于研发、设计、授权、专利、版权和客 户支持的费用,即那些属于服务型的支出所占据的费用比重越来越高,而 这些都是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的支出。 结论之二:云管端的杠杆效应 云管端的杠杆效应将是撬动 ICT 产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云和端好比杠杆的两端,支点是宽带。云计算的处理效率和宽带传输 速度的共同决定了杠杆效应比,单位信息处理成本和单位信息传输成本越 低,杠杆效应越大,这就是云端革命的根本所在。 云和端的巨大空间。与管道不同,云计算、泛终端及 应用的更加广阔、产业生命周期仍处于上升期,发展空间

28、仍将逐步扩大。 ICT 体系自下而上由感知层、网络层、信息技术平台层和应用层组成。出于方便统计的考虑,我们将信息技术平台层和 应用层统称为业图表 1: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问题: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 来源:云端革命-全球 ICT 生态链下的中国突围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ICT 前景专题分析报告之四务层,业务层的收入规模包括企业软硬件市场、各类 商业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等,网络层的收入规模包括电信网络设 备市场、运营商数据业务(主要以宽带接入服务为主)等,感知层的 收入规模包括个人计算机、手机、智能终端、物联端、语音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等。 如图 3 所示,从层级的收入规模占比

29、看,各类终端市场规模占比逐年提升,从 2006 年的 40.63%提升到 2011 年 43.75%,而网络设备占比从 2006 年的 21.89%下降到 2011 年的 17.35%,企业软硬件市场规模占比略有提高。产业发展空间表现出从网络设备向终 端设备和信息技术平台转移的趋势。 如图 4 所示,2006 2011 年全球信息服务链市场规模与信息制造链市场规模的比例通常维持在 2.52.7 之间波动。感知层的服务链与制造链的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 2006 年的 3.85 下降到 2011 年的2.86,这说明了感知层服务链向制造链转移的趋势,苹果的成功尤其可以证明这点。与其相反,网络层

30、的服务链与制造链的比例明显提升,这一方面是因为网络设备同质化导致价格过度竞 争,另外也反映出运营商加速向宽带业务转移的趋势。业务层的服务 链与制造链的比例相对较稳定,2006 2011 年平均值为 1.87,明显低于总体水平。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信息处理能力从终端向网络迁移,IaaS 服务与SaaS/PaaS 服务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业务层的服务规模与制造规模的比例将会逐年提升。 图表 2: ICT 产业制造链、服务链及其层次 来源:云端革命 全球 ICT 生态链下的中国突围 图表 3:信息生态链各层级市场规模统计 图表 4:信息制造链细分行业收入规模占比 来源:云端革命 全球 ICT 生态链下

31、的中国突围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ICT 前景专题分析报告之四结论之三:云端的广阔空间在新型工业化、在于落地 个人应用之外的广阔空间。当前 ICT 产业最大的单一市场是有电信网络和个人固定及移动终端构成的电信和移动互联网市场, 这个市场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但这并非全部。2010 年全球市值最大的 20 家 ICT 和媒体行业上市公司中,仅 4 家其主业与政府及企业市场相关。可以说,政府和企业市场在宽带化、移动化、IP 化、融合化的 ICT 浪潮中落后于蓬勃的个人ICT 市场,这也意味着该市场空间的巨大机遇。 ICT 的未来必然在个人意外的市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根本逻辑在于:

32、人的数量是有限的,而物的数量是无限的。 人承载终端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物的承载能力是无限的。2010 年平均每个人拥有的晶体管数量已经超过了 10 亿。如此多的晶体管不可能由人全部承载,而是被更多地嵌入到了汽车、生产装备和道路中。 人获取和生产、发送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物的这一能力是无限的。这一能力包括可以用来生产、使用或消费信息的生理和社会限制,以及接受信息强度的生理限制。堪萨斯城联储银 行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美国和西欧 2554 岁的已婚人士每周 168 个小时中有 71.2个小时用于工作和休闲(可用来使用和消费信息), 而其他时间要用于用餐、睡眠和处理家务等难以使用和消费信息的活动。 从

33、上述分析看,云计算、物联网、智慧管道的意义在 于颠覆目前人们对信息技术应用空间的认识,打开信息产业“ 迂回生产” 的空间,超越个人信息消费的天花板,开辟出远超现状的巨大市场。 结论之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需要能落地的 ICT 新型城镇化要求“智慧”的城市和“智慧” 的城市化,伴随未来 10 年城市化进程的是 ICT 产业塑造“智慧城市”的机会。日本自 1970 年工业化率达到 45.7%以后,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力,而城市化则一直领先工业化。中国工业化水平长久以来一直保持在 45%以上的高位并持续上升。2009 年,中国的工业化率已经高达近 50%,工业化进程已经步入中后段,而城市化率仅

34、为 50%,远远低于历史上日本同期的水平。 图表 5:全球 ICT 和媒体行业上市公司市值 TOP20 图表 6: 2010 年全球信息生产格局 个人和企业 来源:互联网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ICT 前景专题分析报告之四 未来 10 年,每年仍有 10002000 万人口移居城市。粗放式的、依靠“铁公基”和房地产开发实现城市化已经不可持续。 面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流动性的收缩、资源的约束,未来 1020 年的城市化必须通过更加“智慧”的方式来实施。 “刘易斯拐点”、资源价格高企倒逼“智慧”的工业 和“智慧”的工业化,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劳动替代”。劳动力供

35、应 出现拐点,产业升级将沿“劳动节省”的路线演进。用安装了嵌入式 系统的智能装备进行“劳动替代”,用信息技术集成管理、辅助设计 、生产和运营,这些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路径,为 ICT 产业创造出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已经基本完成重工业化,人力成本上升,大宗原 材料价格上升、资源环境约束逐渐趋紧,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现状面临转型 升级的压力。因此工业的智能化、信息化需求油然而生。 随着 ICT 技术的持续深入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等各场景对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需求逐渐得到了满足,未来各行各业 ICT 化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网络的角度看,通信技术由原先的 人人通信逐渐延伸到物物通信,由于设备和物

36、体的数量远远超过人的 数量,在完全自动化的体系中,其产生的信息量也远大于人所产生的 信息量。所以物物通信(M2M )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著名 M2M 研究机构 Beecham research 认为, M2M 将广泛地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各产业、各企业、各家庭 等众多领域,终端智能化的趋势来自于生活、生产、公共设施的各场 景,如建筑、能源、家居、公共安全、医疗等等,由此带来的工业级 通信网络和设备需求也将持续增长。通信设备和终端的表现形式,将 跟随者各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步伐长期演进。随着各类生产应用、 行业应用、企业应用等信息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当前个人计算机、手 机、电视等传统终

37、端产生的通信规模相对于 M2M 的潜在规模而言仅算冰山一角。 图表 7:日本的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对比 图表 8:中国的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对比 来源:云端革命 全球 ICT 生态链下的中国突围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ICT 前景专题分析报告之四图表 9:产业 ICT 化的宏观逻辑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整理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ICT 前景专题分析报告之四方法论:四个维度看渗透率的逻辑 ICT 产业最大的驱动力是下游需求渗透率的快 速提升,而最大的忧虑则是毛利率的下行风险。因此,我们优选市场空间大、下 游行业自身处于景气期、渗透率快速提高的板块,行业增长驱动力

38、强但毛 利率风险较低;次选下游行业处于成熟期但盈利情况较高、渗透率快速提 高、技术壁垒较高、下游相对分散的板块,其毛利率有一定的保障。而这 其间的逻辑,则由本节展开。 看渗透率的四条逻辑 怎么看渗透率:渗透率是科技股的核心逻辑。广阔的 市场空间、渗透率的提升带动了业绩的提升,也让投资者愿意为之付出较 高的估值。弄清渗透率的逻辑,可以给我们提供思考的逻辑和框架。 渗透率的前提是空间。空间的要求是可达的、可持续 发展的,否则的话空间是无效的。如光纤到户,从建设成本角度看,近 6 亿城市居民对应的 1.52 亿户用户是有效的空间,农村人口则是无效的空间; 渗透率最关键的驱动力是下游。下游需求自身的驱动 力和下游行业的产业结构以及政策因素,决定了需求的持续性、强度 ,也决定了我们所研究的公司和行业的护城河和财务表现。在下文中 我们对此会详尽分析。 鉴于对下游需求和研究对象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