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5689614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内的染色体B在低倍镜下要看清物像需先调节再调节C使用和进行观察时,物像被放大了160倍D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和2下列关于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脉的弹性大于动脉B肺动脉内流动脉血C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D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3桂花是泸州市的市花,可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但农业生产中常用扦插和嫁接的方式进行无性生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扦插能实现快速繁殖且能保持桂花的遗传特性,桂花

2、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桂花的种子中含有桂花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4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期通过十年的休养生息让长江重现昔日鸢飞鱼跃的美好景象。下列关于长江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阳光、温度和水是影响长江鱼类分布的生物因素B长江生态系统能提供工农业用水,也能调节气候C实施禁渔可增加长江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数量D通过禁渔能提高长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5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B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污水处理厂常利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

3、水D用酒曲制作米酒是利用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6今年初,国家卫健委多次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方案中多次出现中药材藿香(一种草本植物)。研究表明,藿香能有效缓解新冠肺炎患者的肠胃不适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藿香有细胞结构,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新冠病毒需要寄生在藿香细胞内才能生存C新冠病毒是导致人患上新冠肺炎的病原体D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二、分析说明题(本题共4个小题,49题(3)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7(4分)跳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它能锻炼全身肌肉和多种内脏器官、能提高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能预防多种疾病,被誉为“最完美的健康运动”。请回答下列问

4、题:(1)跳绳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 行为。(2)跳绳尤其能增强神经系统中 (填图中字母)的功能,从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身体的平衡能力。(3)跳绳过程中全身多处肌肉参与运动,这些肌肉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内的 (填结构名称)提供。(4)跳绳是泸州市中考体育考查项目之一,跳绳测试后同学们的呼吸会加深加快,此时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加强,肺泡中的氧气透过 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最终到达组织细胞。8(3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人体血液流经心脏和某器官示意图,A表示器官,a、b、c、d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中d是 。血液从右心室经

5、b到达A处的毛细血管网,再经c流回左心房的过程,称为 。(2)若发现有人因溺水而停止呼吸,首先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再将溺水者置于安全环境,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后实施心肺复苏。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心肺复苏除了进行图2操作外,还需要进行 。9(5分)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如图是某同学早餐摄入牛奶后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咽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器官,在吞咽牛奶时 会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2)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分解为氨基酸,该过程需要胃腺分泌的胃液和 分泌的消化液的共同作用。进入体内的氨基酸有一部分会转化成尿素等废物,尿素主要通过 (填图中

6、数字)过程排出体外。(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人体感染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研究发现疟原虫会破坏人体肝脏细胞和红细胞的结构和 功能,据此推测这将直接影响 (填图中字母)两个系统的正常功能。10(4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二月是抓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玉米是我省多地的春播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种子中的 将发育为玉米植株的茎和叶。(2)玉米叶片表面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保护组织,它是由 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3)玉米的高杆和矮杆是一对相对性状,它们由位于DNA分子上的 控制。现有株高杆玉米,经自花传粉后收获种子,把这些种子

7、种下去长成的植株中既有高杆也有矮杆。据此判断亲代高杆的基因组成为 (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九、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51题(3)小题第2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11(6分)黑藻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植物材料,某同学在研究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体积的浓度为0、0.1%、0.5%的 NaHCO3溶液(NaHCO3溶液能释放CO2)分别装入A、B、C三个烧杯中,再放入等量的生长状况一致的黑藻。然后将烧杯置于光照和温度均相同且适宜的培养箱中培养,分别检测三个烧杯中的溶解氧浓度。从0min开始采集,每2min采集一次数据,连续采集6次,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

8、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黑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制作黑藻幼嫩小叶临时装片观察该结构需要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再盖上盖玻片。(2)据图可知,黑藻叶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最多时的NaHCO3溶液浓度为 。(3)若从第10min开始将A烧杯置于黑暗环境(其它条件不变),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溶解氧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原因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内的染色体B在低倍镜下要看清物像需先调节再调节C使用和进行观察时,物像被放大了160倍D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和【分

9、析】观图可知: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目镜、转换器、物镜、反光镜,解答即可。【解答】解:A、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内的染色体,A错误;B、低倍镜下寻找到目标后,先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B错误;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使用和进行观察时,物像被放大了1016160倍,C正确;D、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遮光器(大光圈)和反光镜(凹面镜),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关于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脉的弹性大于动脉B肺动脉内流动脉血C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D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

10、静脉【分析】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管壁管腔血流速度动脉最厚,弹性大较小最快静脉较厚,弹性小较大较慢毛细血管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非常慢【解答】解:A、同级的动脉管壁的弹性比静脉的大。A错误;B、肺动脉内流静脉血,B错误;C、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C错误;D、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特点。3桂花是泸州市的市花,可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但农业生产中常用扦插和嫁接的方式进行无性生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A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扦插能实现快速繁殖且能保持桂花的遗传特性,桂花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桂花的种子中含有桂花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解答】解:A、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正确。B、扦插属于无性生殖,能实现快速繁殖且能保持桂花的遗传特性,桂花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无系统,错误。C、桂花的种子中含有桂花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正确。故选:B。【点评】了解无性生殖方式的优点及植物结

12、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4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期通过十年的休养生息让长江重现昔日鸢飞鱼跃的美好景象。下列关于长江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阳光、温度和水是影响长江鱼类分布的生物因素B长江生态系统能提供工农业用水,也能调节气候C实施禁渔可增加长江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数量D通过禁渔能提高长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

13、是生物因素。【解答】解:A、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阳光、温度和水是影响长江鱼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A错误;B、长江生态系统是淡水生态系统能提供工农业用水,同时水分蒸发也能调节气候。B正确;C、鱼是动物,在长江生态系统中扮演消费者,实施禁渔可增加长江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数量。C正确;D、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所以,通过禁渔能提高长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D正确。故选:A。【点评】理解掌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5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错误的

14、是()A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B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污水处理厂常利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D用酒曲制作米酒是利用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分析】有的细菌、真菌是有益的,有的细菌、真菌是有害的。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作为分解者参与了物质循环。【解答】解:A、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A正确;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A错误;C、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

15、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C正确;D、酒曲中曲霉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酵母菌在制作米酒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这部分内容时要理解,不能死记硬背,理解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自然界中的作用。6今年初,国家卫健委多次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方案中多次出现中药材藿香(一种草本植物)。研究表明,藿香能有效缓解新冠肺炎患者的肠胃不适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藿香有细胞结构,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新冠病毒需要寄生在藿香细胞内才能生存C新冠病毒是导致人患上新冠肺炎的病原体D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分析】传染病是指由

16、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解答】解:A、藿香(一种草本植物)有细胞结构,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正确。B、新冠病毒需要寄生在动物细胞内才能生存,B错误。C、侵入人体细胞的新冠病毒在传染病中属于病原体,C正确。D、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病原体和传染源的概念。二、分析说明题(本题共4个小题,49题(3)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7(4分)跳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它能锻炼全身肌肉和多种内脏器官、能提高

17、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能预防多种疾病,被誉为“最完美的健康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跳绳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2)跳绳尤其能增强神经系统中b(填图中字母)的功能,从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身体的平衡能力。(3)跳绳过程中全身多处肌肉参与运动,这些肌肉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内的线粒体(填结构名称)提供。(4)跳绳是泸州市中考体育考查项目之一,跳绳测试后同学们的呼吸会加深加快,此时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加强,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

18、,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图中a大脑,b小脑,c脑干。【解答】解:(1)跳绳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2)小脑能维持身体的平衡,使动作协调、准确,跳绳尤其能增强神经系统中b小脑的功能,从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身体的平衡能力。(3)跳绳过程中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来自肌细胞中线粒体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4)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跳绳测试后同学们的呼吸会加深加快,此时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加强,肺

19、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泡内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最终到达组织细胞,血液变为动脉血流回心脏。故答案为:(1)学习(2)b(3)线粒体(4)肺泡壁【点评】此题的综合性较强,需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8(3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人体血液流经心脏和某器官示意图,A表示器官,a、b、c、d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中d是主动脉。血液从右心室经b到达A处的毛细血管网,再经c流回左心房的过程,称为肺循环。(2)若发现有人因溺水而停止呼吸,首先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再将溺水者置于安全环境,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后实施心肺复苏。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心肺复苏除了进行图2操作外,还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分析】1、心

20、脏具有四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途径如图所示:【解答】解:(1)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中d与左心室相连,是主动脉。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是肺循环。(2)对溺水或触电等暂时休克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图2为胸外心脏按压,还需进行人工呼吸。故答案为:(1)主动脉;肺循环(2)人

21、工呼吸【点评】掌握血液循环的路线及心肺复苏的要点是解题的关键。9(5分)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如图是某同学早餐摄入牛奶后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咽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器官,在吞咽牛奶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2)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分解为氨基酸,该过程需要胃腺分泌的胃液和肠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的共同作用。进入体内的氨基酸有一部分会转化成尿素等废物,尿素主要通过(填图中数字)过程排出体外。(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人体感染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研究发现疟原虫会破坏人体肝脏细胞和红细

22、胞的结构和免疫功能,据此推测这将直接影响AC(填图中字母)两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分析】观图可知: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是排遗、是吸气、是呼气、排汗、排尿,解答即可。【解答】解:(1)咽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器官,在吞咽牛奶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胃腺分泌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胰腺分泌胰液)和肠液(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进入体内的氨基酸有一部分会转化成尿素等废物,尿素主要通过排尿过程

23、排出体外;(3)疟疾是人体感染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首先进入人体肝脏,大量繁殖后进入人的血液细胞,破坏红细胞,最终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研究发现疟原虫会破坏人体肝脏细胞和红细胞的结构和免疫功能,这将直接影响 A消化系统和C循环系统两个系统的正常功能。故答案为:(1)会厌软骨;(2)肠腺、胰腺;(3)免疫;A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的消化、呼吸、泌尿、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0(4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二月是抓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玉米是我省多地的春播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种子中的胚芽将发育为玉米植株的茎和叶。(2)玉米叶片表面有保护内部柔嫩

24、部分的保护组织,它是由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3)玉米的高杆和矮杆是一对相对性状,它们由位于DNA分子上的基因控制。现有株高杆玉米,经自花传粉后收获种子,把这些种子种下去长成的植株中既有高杆也有矮杆。据此判断亲代高杆的基因组成为Aa(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分析】(1)玉米的种子是由果皮与种皮、胚和胚乳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的,营养植物储存在胚乳里面。(2)在植物体中,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会形成各种组织,如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等。(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

25、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玉米种子具备了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后,开始萌发,首先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储存在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胚根首先萌发并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接着胚芽萌发出土发育成植物体的茎和叶。(2)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玉米叶片表面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保护组织,它是由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3)玉米的高杆和矮杆是一对相对性状,它们由位于DNA分子上的基因控制。现有株高杆玉米,经自花传粉后

26、收获种子,把这些种子种下去长成的植株中既有高杆也有矮杆,表明控制玉米高杆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控制玉米矮杆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a”表示。因此矮杆玉米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a一定来自亲代高杆,因此亲代高杆的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故答案为:(1)胚芽(2)分生(3)基因;A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组织的形成过程以及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九、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51题(3)小题第2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11(6分)黑藻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植物材料,某同学在研究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

27、等体积的浓度为0、0.1%、0.5%的 NaHCO3溶液(NaHCO3溶液能释放CO2)分别装入A、B、C三个烧杯中,再放入等量的生长状况一致的黑藻。然后将烧杯置于光照和温度均相同且适宜的培养箱中培养,分别检测三个烧杯中的溶解氧浓度。从0min开始采集,每2min采集一次数据,连续采集6次,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黑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制作黑藻幼嫩小叶临时装片观察该结构需要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再盖上盖玻片。(2)据图可知,黑藻叶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最多时的NaHCO3溶液浓度为0.5%。(3)若从第10min开始将A烧杯置于黑暗环境(其它条件不变),

28、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溶解氧将下降(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原因是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但是通过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即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解答】解:(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制作黑藻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了一滴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对的正常形态。(2)据图可见:当碳

29、酸氢钠溶液浓度为0.5%时,溶解氧浓度最高,说明在酸氢钠溶液浓度为0.5%时,制造的有机物最多。(3)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但是通过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所以从第10min开始将A烧杯置于黑暗环境(其它条件不变),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溶解氧将下降。故答案为:(1)叶绿体;清水(2)0.5%(3)下降;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但是通过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的实验。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0/8/20 9:22:37;用户:生物;邮箱:13643305195;学号:37768460第15页(共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