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同步测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5694472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测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步测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步测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步测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步测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其中属于“三改”内容的是( )对集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2.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提出( )要求把我国尽快建设成为现代化农业强国使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主

2、要任务依据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A. B. C. D.3.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经济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该海报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格局已完全建立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发展的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表明交通运输体系完全建立D.工作场景展现工人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4.下表反映的是1952年和1957年不同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变化。由此可知(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升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一五”计划得以提前完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

3、效A. B. C. D.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根本改造销声匿迹有益补充共同发展”五个阶段。经过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根本改造”,我国( )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已解决完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A. B. C. D.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全国人民的奋斗拼搏下,我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5年,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首飞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

4、机床厂建成投产。这些“第一”的创造( )得益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表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离不开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实施表明我国新兴工业部门逐渐建立A. B. C. D.7.1956年3月,毛泽东对苏共二十大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变局和中国共产党的对策作出战略性判断,并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由此可见,毛泽东提出的是( )A.突破“城市中心论”,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B.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C.依据国情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D.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二、综合题8.下

5、表是1953年和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结合表中信息,指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并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参考答案1.D【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符合题意。集体农业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经济,不符合题意。2.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6、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错误,入选;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依据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不选。3.D【解析】图片描绘的是“一五”计划时期,两位工人正在精神饱满地合力搭建工业生产设施,展现了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D符合题意;“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但是谈不上工业化格局已完全建立,A不选;图下的文字“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体现的是人民对改

7、变祖国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与绿色环保观念无关,B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各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几乎被破坏殆尽,图中往来的船只是“一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成就,C中“交通运输体系完全建立”的说法不符合事实,不选。4.A【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1952年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仅为20%左右,到1957年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8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5.A【解析】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

8、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中“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已解决完”的说法错误,不选;“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不选。6.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至1957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故符合题意;说法不符合实际,不选;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开始实行的,排除。7.D【解

9、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A不符合题意;毛泽东提出的是道路问题,不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B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不是“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C不符合题意。“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由此可见,毛泽东提出的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D符合题意。8.【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对1953-1957年我国社会发展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实施“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编制的。【答案】1953-1957年,重工业的比例从17.6%发展到27.3%,农业、轻工业比例相对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重工业发展最快。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促进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