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同步测试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5695002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测试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同步测试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同步测试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同步测试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同步测试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单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华民族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有(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西方列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A. B. C. D.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中的( )A.党的建设B.思想建设C.统一战线D.武装斗争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10

2、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描述合理的是( )实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这一伟大革命目标是一场中国人民捍卫民族尊严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 B. C. D.4.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这说明( )A.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B.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C.毛泽东思想已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立足中国国情5.近代中国,变革社会经济始终吸引着先

3、进阶级的代表人物和以变革社会为己任的志士们的目光,这些变革都不同程度地冲击了封建经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这些都未能打通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通道,其主要原因是( )A.近代统治者思想的固化B.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阻断C.近代化的方案繁杂多变D.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6.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人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A.B.c.D.7.五四运动后,出现了如下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之争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A. B. C. D.8.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被称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区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领导阶级的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最终结果都是社会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就革命范畴来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 B. C. D.9.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下列对这一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是马

6、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A. B. C. D.二、综合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新征程。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

7、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踩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之处的理解。参考答案1.B【解析】题目要求分析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境地的主要原因,不是其原因,而是其结果,不选;是中华民族陷入民族危机的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符合题意;是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与题意不符。2.A【解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全面从

8、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这体现了三个法宝中的党的建设,A正确。思想建设不是三个法宝之一,B排除。C、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3.B【解析】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但并没有实现彻底反帝反封建这一伟大革命目标,错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但并没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错误;正确描述了五四运动的地位和意义,符合题意。4.B【解析】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说明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B正确。“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

9、方向”阐释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A与题意不符。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排除C。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D错误。5.D【解析】阻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正确;A、B都是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具体表现,排除;C不是阻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排除。6.A【解析】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排在第一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排在第二位。1921年,

10、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排在第三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排在第四位。7.A【解析】该争论实际上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之争,符合题意;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错误;说法绝对。8.B【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这是区分

11、二者的主要标志,符合题意;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说法错误;事实证明,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失败而告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则不属于,错误。9.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错误;党的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错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符合题意。10.【解析】本题依托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热点,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学生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即可。【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中国人民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